第1009章 公羊之儒

章越視事廳裡,他與呂嘉問對坐。

呂嘉問有沒有才幹?

肯定是有才幹的。

章越言道:“這是哪裡話?鄧文約才幹也不差,鄧文約乃禮部試第一名,我當年禮部試也不過是第二罷了。”

“朝廷以司農寺爲免役法,鄧文約先在府界試行,之後才推及諸道,也是有功之人。”

呂嘉問知道章越言外之意,你說你有功勞,但人家鄧綰就沒功勞嗎?

這些在我這裡都沒用。

Wшw• ttkan• CΟ

呂嘉問嘆道:“我明白了,終究是丞相不在了。”

章越心道,什麼叫丞相不在了?你可不要咒人家。

章越道:“望之,你爲中書都檢正,與執政無異,差一步便可爲計相,中丞,翰林。但你尚年輕……”

“這道理就如同種莊稼一般,富人種莊稼,因田多糧足,故而可以輪休耕作,使地力得以保全,使種出來的糧食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

“而窮人種莊稼,因食不果腹,無法讓地輪更,所以地力就枯竭了,如此怎能種出好莊稼來呢?”

“論才能故人或不比今人,但論品行勝過,這是爲何?這是因爲古人懂得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所以古人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這是常有的事。”

“所以說伸於久屈之中,用於至足之後,流於既溢之餘,發於持滿之末,能做到這些便是古人品行勝過今人的緣故。”

“我相信望之若能爲如此,日後定有重獲大用的一日的。”

呂嘉問聞章越之言心知勉強不得,於是正色而起道:“相公之言一片誠摯,嘉問受教了。他日定當痛改前非,再厚積而薄發。”

章越笑了笑道:“言重了。”

章越看着呂嘉問離去,目光悠遠然後從臺桌下取了一張紙來,上面寫着十餘人的名字。他大筆一揮將其中呂嘉問的名字劃去。

劃去之後,中書檢正蔡京入內與章越說了幾句話。

章越立即起身來到東廂門廳推開門後,登上一個小樓,看向不遠處的中書第一廳。

中書第一廳是韓絳居處。按照如今中書二相二參的規矩,一共有四廳啓用。

第一廳在數廳中規模最大,有一百五十六間。

此刻崔公度,安燾,張安國三人正從廳中稟事後步出。顯然是韓絳登相位,這幾人急着去表忠心了。

至於王珪,元絳的廳中則是冷冷清清。

章越下了樓,蔡京依舊恭恭敬敬地伺立在梯旁。

蔡京跟緊章越身旁道:“相公,下官聽說蔡持正這幾日出入韓丞相府邸頻繁,韓丞相雖因你所薦拜相,但蔡持正頻繁登府未必是善事。”

章越聽了蔡京腳步一頓,蔡京聞言立即惶恐地道:“下官冒昧。”

章越看着蔡京心想,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麼,重要是聽他有什麼言外之意。

蔡京話裡的意思,蔡確與韓絳之間已經達成某種政治同盟。而以往蔡確是章越在朝中最大的臂助,蔡京說這話可能是中傷蔡確,想要取而代之。

但蔡京說得有無道理呢?

朝堂上的敵友之勢是在隨時變化的。

因爲作爲上位者無時無刻不在制衡下面的局勢。這是對於人性不信任。

所以皇帝是這般,韓絳也是這般。他爲了遏制自己的權勢,再扶持一個蔡確,也是非常理所當然的。

天子爲了制衡自己,也給元絳加了官,甚至還當面告訴了自己,一點也不擔心他章越有什麼不滿。

蔡京的意思,是讓自己不可再如以往那般信任蔡確。

章越想到這裡對蔡京笑道:“元長,多謝你了。”

蔡京聞言方纔鬆了口氣道:“皆爲相公奔走,或者是京多心了。”

章越走到廳事門口轉身對蔡京道:“你隨我去見韓公!”

不久章越,蔡京抵至韓絳的視事廳。

韓絳的視事廳是熙寧四年時重新的,這一次官家可是頗下了血本,凡有照壁屏風處皆用重金修葺,而不是原先只是拿紙糊好。

章越抵達韓絳視事廳時,但見宮廷大畫手郭熙正爲一幅照壁作畫。

郭熙見了章越行禮問道:“見過相公!”

章越笑道:“原來是待詔,你在學士堂的春江晚景屏甚妙,真是令人讚不絕口。”

郭熙忙道:“容下官登門爲相公畫屏!”

章越笑道:“不忙,你先將此廳畫好。”

交代了幾句後,章越經公人稟告入了視事廳。一般宰相參政除了政事堂上,很少會去彼此廳事拜訪,但章越與韓絳卻不拘這些。

韓絳視事廳背後的屏風,正是郭熙所繪的一副《春林遠山圖》。

韓絳正負手看着郭熙此畫。

章越知道韓絳喜畫,他才情也很高,無論是琴棋書畫,劍射書御哪方面的造詣都很高,非常高。這也是官二代纔有的閒情逸致。似章越這樣從小到大隻知讀書科舉的小鎮做題家無法比擬的。

這些愛好都是用錢堆出來的,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章越都沒這待遇。

韓絳看到入微處對章越道:“你看郭待詔所畫山石狀如捲雲,筆墨彷彿雲氣涌動,實是妙極,此法是以中鋒略帶側鋒而爲之。”

章越道:“丞相所言極是,有人言郭待詔諂媚,但我看所畫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頗有變法之自上而下,從內而外的氣象,難怪爲官家賞識。”

韓絳道:“其畫高遠,正有‘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深意。度之真是高見!”

章越笑道:“我不懂畫,隨口亂說。”

韓絳笑道:“你隨口亂說便如此,認真說了豈非了得之至。”

說着說着,章越韓絳各自坐下,蔡京亦向韓絳見禮。

韓絳一直對蔡京評價很高,如今道:“元長精明能幹,難怪執政如此器重你。”

蔡京大喜,面上卻謙虛道:“丞相謬讚了。”

蔡京稟告了幾句公事即退下了。

然後章越呈上自己所寫的《中庸》集註,並道了自己要辦經義局之意。

韓絳對此經義局的事不感興趣而是向章越問道:“我上次說的興以教化,一正官場士林風氣,度之以爲如何?”

章越道:“肅清風氣,在於朝堂。朝堂上風氣善,士風自是暢,再在士林中輔以教化即可。”

韓絳點頭道:“不錯,似鄧綰,練亨甫理當罷之!”

章越道:“還有呂嘉問,張璪!”

韓絳奇道:“呂嘉問罷之則可,但張璪倒沒有惡行,爲何不留在朝堂上。”

章越道:“當年我罷太學之職後,王僕射由此人判太學,多批駁更張我當初定下的規則,此恨大矣。”

韓絳搖頭道:“度之,何不算了?我看此並非什麼大事。”

章越正色道:“丞相,我學之儒乃是公羊家的,講的是以直報怨!”

公羊家儒學講究報復。

什麼叫十世之仇可以報嗎?此論迂腐,不僅十世之仇,百世之仇也可報復!

當初王安石在時,章越沒辦法如何這幾人。

如今到了算賬的時候,別以爲時間久了,我就會忘了,早晚給你拉清單!

不過報復歸報復,公羊家報復也講點到即止,差不多就好了。

見章越如此堅持,韓絳也無可奈何地道:“那便如此,再罷去張安國,以範存粹爲中書檢正,其餘你拿主張便是。”

章越聞言大喜,中書兩相兩參中,王珪可以忽略不計,元絳雖官位在章越之上,不過名聲和口碑不太好。

只要有了韓絳支持,自己可謂權柄在手。

韓絳道:“今日有一要緊事與你商量,僕打算以後讓中書檢正官有定奪文字,先讓參政看過,再呈宰相。”

“如此可防止權柄歸於一人。”

章越訝異,原先五房檢正官所擬文書都是給宰相看過後簽發,不經過參政。

如今韓絳先讓參政看過,等於讓參政也有了參議權力,則是減少了宰相的權柄,而增加了參政的權力。

章越問道:“丞相想好了嗎?真要如此爲之嗎?”

韓絳苦笑道:“度之,官家如今事欲自作,左右備庸人亦可。此事你我還不心知肚明嗎?”

章越當然明白,天子要獨攬大權,削弱宰相的權力。

朝堂上的官員都看到了這一點。韓絳爲了避免相權與皇權直接衝突,於是將權力下放。

原來只要宰相一人看過簽發的文書,也給參政看過。原來宰相一人決策,改爲了集體決策。

到時候皇權若與相權起了衝突,便不是韓絳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中書的事。其他一相兩參都會站在背後支持韓絳的。

這招也是高明啊!

攫取權力是人人都會的事,而放棄權力卻是後天才學會的。

章越道:“既是如此,一切從丞相之意。既是如此中書宰屬棄兼職之事,也當奏明天子!”

這是去年章越向天子提出的,如今王安石卸任,自己也當自爲表率。

韓絳也一併同意了。

韓絳就是長者,傳說有操行之人。

天子要削中書之權,他與章越自當拿出懂事配合的樣子。不過天子再如何自爲大政,也無法取代宰相處理天下政事的作用。

除非朱元璋,這事還真沒哪個皇帝辦得到。

如何熟練吏事,如何洞察處理政務的規則,都是很深的學問。

Ps:明日有更!

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21章 師兄弟第718章 班底第69章 來信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144章 心事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10章 望族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310章 青松第438章 改元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500章 山居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146章 學詩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303章 三元第317章 考後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272章 逛逛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327章 奏對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374章 執經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84章 招攬人才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4章 章氏族學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766章 齊家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934章 臺諫第291章 催婚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82章 大腿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139章第170章 家宴第731章 佈置第351章 迎親第318章 打壓第427章 化解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6章 抽絲剝繭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422章 豪爽第676章 不退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1章 守秘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310章 青松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236章 如何辦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79章 買房第752章 人性第890章 國是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639章 功勞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827章 空城計第285章 御論第444章 風波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921章 賢相否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987章 盜書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799章 加官晉爵
第271章 科舉與寒士第796章 熙河大捷了第426章 天下唯三人第21章 師兄弟第718章 班底第69章 來信第904章 王安石的推薦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144章 心事第197章 錦衣玉食第10章 望族第706章 經略安撫使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310章 青松第438章 改元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702章 收復熙州第624章 寒門出身第500章 山居第543章 百年無事扎子第16章 沒事莫裝逼第146章 學詩第432章 又見故人第529章 你是我的伯樂第303章 三元第317章 考後第49章 推薦(第二更)第227章 如意郎君第272章 逛逛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327章 奏對第822章 時代與變革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374章 執經第450章 伸手要錢的皇帝第831章 這錢朕給了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84章 招攬人才第715章 都是來分功的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4章 章氏族學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766章 齊家第158章 我的地盤第1036章 積小勝爲大勝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484章 翁婿聯手第934章 臺諫第291章 催婚第940章 御前爭論第960章 遼國來使第998章 有個宰相的親戚(兩更合一更)第482章 大腿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139章第170章 家宴第731章 佈置第351章 迎親第318章 打壓第427章 化解第936章 蔡確的書房第6章 抽絲剝繭第556章 便這麼定了第606章 皇帝一句話頂你一車話第1015章 進退又何妨(兩更合一更)第422章 豪爽第676章 不退第666章 岳父侄兒第903章 王安石復相第448章 天下第三至文第41章 守秘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46章 周禮和儀禮第310章 青松第697章 步步爲營第236章 如何辦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179章 買房第752章 人性第890章 國是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第845章 相互試探第964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639章 功勞第957章 整頓河北兵馬第762章 管仲與桑弘羊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037章 雄雞一唱天下白(感謝曾大仁成爲本第827章 空城計第285章 御論第444章 風波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遊第921章 賢相否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1022章 改元元豐(兩更合一更)第987章 盜書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799章 加官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