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軍歌

第695章 軍歌

李夔的大敗着實是章越沒有想到的。

李夔是他的認知裡是知兵的,平日在自己門下談論兵事可謂是頭頭是道,但缺的只是臨陣經驗而已。

當初知道鳥鼠山被攻時,章越還派了援軍在路上接應,結果援軍還沒抵達,李夔即是一潰千里。不過萬幸的是,鹽匠竈戶全部被章越撤回城中,只是那些鹽井全部落入木徵之手。

李夔灰頭土臉地回到渭源堡中時,章越見得對方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罵道:“豎子,平日爾最逞能,談論兵事無人可抵,但如今看來不過是趙括之流。”

李夔被章越罵了一通,更是垂頭喪氣。

這時候一旁的唐九道:“啓稟老爺,我覺得此事錯不在李郎君,而在老爺運籌不當。”

見唐九頂撞自己章越也是氣不能順問道:“何以見得?”

唐九道:“分兵去守本就是忌諱,我知道老爺是捨不得那鳥鼠山的鹽井落入蕃人之手,可是我軍兵馬本就不如木徵多,正應該堅陣收縮,待對方分兵之時再行交兵,而如今我軍人少反而分兵在前,怎不是老爺用兵的失當呢?”

“再說了,蕃部弓手本就是新練。新練的兵馬本就不可使之趨前,而應使之附後。如此用兵再多人都不夠打的。”

章越被唐九這麼一說,如同一盆冷水當頭澆下,頓時清醒過來。

沒錯,最紙上談兵的人,應該是自己纔對。自己看王韶作戰時,好似很簡單,結果自己實際操作時……

哎,書生領兵……的通病啊。

章越回過神來對李夔道:“此事唐九說得不錯,確實是我捨不得鹽井,故出了差錯。”

李夔赧然道:“是學生書生談兵這才誤了事。”

章越道:“這也不怪你,我也是初次領兵,正所謂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我們也是要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我此番指揮失當,你也當好好反省。”

章越想起李夔之前領兵,從渭源堡出發時兩名蕃兵弓手稍有不從即被他挑了錯處殺了。

文官領兵,擔心士卒不服,動則用開殺戒的辦法來鎮兵。

章越對李夔語重心長地道:“你當知治兵當恩威並用,不可一味殺伐而鎮之。這次蕃軍譁營便是教訓。”

“學生記住了。”

李夔也確實知錯了,他素來佩服隋朝名將楊素,也學他御軍之法,結果導致御下過猛,以爲如此可以令蕃人知進退,遵法紀。

但他一味的鎮壓,最後導致了在木徵兵馬進攻時,蕃軍承受不住壓力最終譁營敗北。

章越對唐九道:“斯和所部由伱來帶,切記不可喝酒誤事,斯和你在旁觀察,好好向人家學一學如何帶兵。”

李夔對章越解除了自己職務毫無怨言。

唐九,李夔都稱是。

首戰失利,令章越頓時落入下風,如今丟了鳥鼠山,木徵已是全面壓來,可他對木徵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但說到底木徵點集兵馬二十多日,自己也犯了一個輕敵大意的錯。

因爲木徵來的慢,自己是不是就真覺得木徵不堪一擊了?

這時候智緣入內道:“結吳叱臘派人帶蠟丸來書,言木徵後營屯糧處,請我們率一支精兵前往劫糧,他與董裕願約作內應。”

智緣說完當即取一個蠟丸給了章越,章越剖開蠟丸上面正是繪着一副地圖,標註着木徵屯糧處。

章越有些心動,在戰局不利之下,若劫糧成功是可以作爲扭轉勝負的關鍵。

可是問題是……這幾個人信得過嗎?

章越問道:“大師,你看董裕,結吳叱臘二人可以信嗎?”

智緣道:“我看來結吳叱臘所言應有五成是真的。”

五成。

章越也是犯了難,他也不能肯定二人是不是詐降,但現在已成爲一個極大的誘惑擺在他的眼前。

此刻章越不由有些心浮氣躁,難怪有云爲將者必須先治心。

面對這爲數不多的勝機,章越最後還是決定寧可錯過,不可貿失。

就如同歷史上魏延向諸葛亮提出子午谷之謀一般,爲何屢次會被後人提及,還不是因爲武侯七出祁山沒有成功。

可想而知的是,事後諸葛亮的人很多,但身爲主將,作爲一名決策者,總是要冒各種風險才能作決定。

就如同曹光實中了李繼遷的埋伏一般,他或許也在兩難之中,若李繼遷真降了,那又是什麼如果?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如果。

世上沒有十拿九穩的事情,換句話說,這世上沒有什麼因果關係,只有一個概率問題。

好比如說,一個人認真讀書,最後考了一個好成績。

不能說因爲認真讀書,考了一個好成績,只能說認真讀書,增加了考一個好成績的概率。

章越趁着鳥鼠山新敗,當即召集將領,傳令讓他們在堡中厲兵秣馬,加緊操練。

首戰失敗,令章越有些心浮氣躁,但面上卻不可向衆將顯露出任何焦急之色,

這時候探馬來報說,景思立已率軍趕到渭源堡了。

章越聞之大喜,心想援軍到了,而且還來得這麼快。

章越親自出迎時,景思立的兵馬已到了城外。

章越見其兵馬果真是精銳。

這景思立也是名將,他是景泰之子,說起景泰此人,也是牛人,與王韶一樣都是進士出身,文官領兵而成爲名將。

景思立其兄景思忠也是由文從武,之前在戰爭中已是以身殉國。

景思立承襲父蔭,在順寧寨之戰中,西夏人圍點打援。在所有兵馬皆敗的情況下,唯獨他一人全身而退,因此升遷爲德順軍知軍。

章越也看得出景思立帶兵有方,其部隊急行數百里,仍是氣勢不衰。

要知道精銳部隊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行軍。

行動過於緩慢,則爲遲鈍,但能夠在急行軍保持士氣,還能馬上投入戰鬥,就是第一流的強軍。

比如志願軍某部隊一晝夜疾行七十里後,仍立即投入戰鬥,能殲滅敵主力部隊。

景思立道:“啓稟章龍圖,末將知鳥鼠山失守,故率軍連夜趕來,所幸趕上了。”

這一句話說得章越臉上有些掛不住了。

景思立見章越臉色不好看,連忙道:“末將言語粗魯了,還望龍圖見諒。”

章越道:“某乃文官不擅帶兵,還請知軍多多指教纔是。”

“不敢當。”

章越隨即道:“知軍率衆將士一路疾行着實辛苦了,我命人發一個月餉銀作爲犒勞。”

景思立見有錢拿點點頭道:“多謝龍圖,餉銀事先不急,讓兒郎們安歇纔是正經。”

章越道:“當然,鳥鼠山一失,木徵大軍馬上可直抵城下,還請知軍隨我入城,商量破敵之策。”

景思立道:“無妨,章龍圖兵馬作壁上觀即可,由我來率本部人馬破敵便是。”

章越心道,這景思立啥意思,認爲我的帶的兵不堪一擊不成?

但景思立想的也很實誠,論兵馬青唐蕃部不如党項多矣。

而青唐蕃部中唯有董氈略微能打,至於木徵實差了太遠,否則當年他與他父親也不會被党項人從蘭州趕到熙州河州來安歇。

章越的兵馬連木徵都打不過,更不及他這支與黨項人打了多年的精兵。

章越心想,景思立是宋軍名將,既是如此自己還是在旁虛心學習纔是。自己並非王韶那般天生名將,只是長於政略,這帶兵打仗確實並非所長。

別拿自己短處與人比長處。

景思立與章越一併走入城中,其部下在城外紮營。

景思立入城時,廣銳軍正在操練。

景思立看了看廣銳軍如何操練,在他這等名將眼底,廣銳軍操練自是有弊端,但好歹廣銳軍之前也是禁軍,操練也是很有章法,這令景思立立即改變了輕視之意。

可是最令景思立震驚的還在後頭。

原來兩千廣銳軍將士操練完畢後,當即集結在場中放歌。

廣銳軍唱得是什麼呢?

景思立聽得是這般的。

……

三軍個個仔細聽,行軍先要愛百姓,

賊匪害了百姓們,全靠官兵來救生。

第一紮營不貪懶,莫走人家取門板,

莫拆民家搬磚石,莫踹禾苗壞田產,

莫打民間鴨和雞,莫借民間鍋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詳,夜夜總要支帳房,

莫進城鎮進鋪店,莫向鄉間借村莊,

無錢莫扯道邊菜,無錢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緊要書,切莫擄人當長夫。

第三號令要聲明,兵勇不許亂出營,

走出營來就學壞,總是百姓來受害,

或走大家訛錢文,或走小家調婦人,

愛民之軍處處喜,擾民之軍處處嫌,

軍士與民如一家,千記不可欺負他。

景思立聽得廣銳軍士卒連唱三遍,士卒們各個是聲如洪鐘。景思立聽了半響,這才定了定神向章越請教道:“不知此歌是何人所編?以此來教習兵馬?”

章越笑了笑道:“正是不才所編的。”

景思立一臉震驚,隨即感嘆道:“此歌言語通俗,人人易懂,若我軍士卒皆以此教習,必定軍紀嚴明。若是推廣至天下,何嘗有兵如賊匪之嘆。章龍圖真可謂是名將矣,思立佩服之至!”

章越笑道:“知軍過謙,章某隻會在小處作文章,但領兵上陣還是要靠知軍啊!”

(本章完)

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492章 除裳第145章 期限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22章 傭書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895章 鬥爭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36章 不學有術第74章 飯錢第177章 賺錢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502章 勢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519章 民望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103章 珍惜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單章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135章 答案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90章 策問第884章 讒言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812章 大略第864章 上日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406章 商人第106章 瀑布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386章 入宮第1051章 王半山第864章 上日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308章 心流第378章 消息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934章 臺諫第986章 交鋒第766章 齊家第194章 看人第177章 賺錢第639章 功勞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199章 尋覓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547章 比喻第267章 念頭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673章 大戰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58章 考取請假第94章 書樓第289章 殿上詩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08章 改變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13章 入汴京第90章 策問第130章 齋長第632章 呂公弼第39章 恩情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212章 照料第220章 開掛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691章 鹽井第662章 出兵
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492章 除裳第145章 期限第725章 獻土(兩更合一更)第22章 傭書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895章 鬥爭第117章 大學之大義第36章 不學有術第74章 飯錢第177章 賺錢第115章 饅頭不錯第502章 勢第659章 圖窮匕見第309章 士別三日第98章 建陽(感謝~~愛啊!~~雙盟,)第519章 民望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751章 說客登門第103章 珍惜第311章 進卷排名第968章 何爲百年運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單章第315章 形勢不如德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種智慧(兩更合一更)第495章 爲之計深遠第79章 蘇州來人了(兩更合一更)第582章 落實工作第653章 西軍將門第70章 趙押司之死第135章 答案第650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8章 三日十一場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90章 策問第884章 讒言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812章 大略第864章 上日第660章 不服者如何第406章 商人第106章 瀑布第398章 升官與賞賜第386章 入宮第1051章 王半山第864章 上日第561章 喜上加喜第308章 心流第378章 消息第956章 韓琦身後第934章 臺諫第986章 交鋒第766章 齊家第194章 看人第177章 賺錢第639章 功勞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199章 尋覓第545章 富國強兵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547章 比喻第267章 念頭第769章 名覆金甌第673章 大戰第965章 你回去和遼主交待吧第677章 火燒天都山第58章 考取請假第94章 書樓第289章 殿上詩第114章 太學包子第988章 參知政事(兩更合一更)第408章 改變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820章 市易法利弊第113章 入汴京第90章 策問第130章 齋長第632章 呂公弼第39章 恩情第532章 薦人的風險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48章 寒門之難(第一更)第755章 當殿彈劾第212章 照料第220章 開掛第729章 四大天王第465章 同年們的力量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1003章 信任與猜疑(兩更合一更)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847章 各施手段第749章 九辭學士第221章 考場夜雨第691章 鹽井第662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