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領兵初戰1

領兵初戰1

官渡之戰後,曹操雖然大勝,但其後方不穩,所以纔沒有及時追擊袁紹,才使得袁紹能及時逃回冀州。!

但是,曹操又順勢攻下倉亭,只是這時候劉備在汝南鬧事,曹操纔不得不退兵。

等曹操解決劉備後,官渡之戰已經結束了將近一個月,這次,曹操再次出兵,大有攻下冀州之意。

其實,這個時候是並不適合出兵,但是曹操得到可靠消息,袁紹暴斃,冀州內部不穩,曹操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想一統北方。

戰機一縱即逝,曹操不願意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讓冀州那邊緩了口氣穩定下來的話,那曹操以後再想攻打是千難萬難了,所以,曹操纔會這這個時候出兵。

曹操屯兵官渡,各路大軍正在集結,陳風軍少,輜重不多,再加戰馬充足,故而高幹早三天抵達前線黎陽,黎陽目前有駐軍四萬,其餘地方也有小股部隊駐紮。

剛到黎陽的時候,陳風派人出去勘察情況,目前黎陽城內羣龍無首,各路將校誰也不服誰。

要不是曹操大軍尚未聚齊,恐怕黎陽早被攻下,所以,現在,黎陽城內,情勢其實非常危急。

陳風安營紮寨後第一件事情是巡視軍營,一天下來,他的心情也很是沉重。

黎陽城內兵心渙散,將無鬥志,尤其是最近有人將袁紹暴斃的消息偷偷傳播開來,使得本不穩定的軍心更加渙散。

袁紹暴斃的事情,冀州其實還沒有正式傳達到前線,是怕影響軍心,現在這種情況,必是曹操細作潛入了黎陽。

高幹還有兩天左右能抵達,到時候,高幹必定會採取手段將黎陽的四萬大軍的軍權抓在手,所以,陳風的時間不多。

陳風知道自己聲望不足,但是,現在來說,不論是陳風還是黎陽城內的士兵,都急切需要一場勝利,最好是一場大勝。

這是陳風唯一的機會,他需要用戰功來折服這些潰軍。袁紹死了,確實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恐慌,但同時,這也是陳風的機會。

現在軍並無知名的大將,若是河北四庭柱還有一人在此的話,恐怕黎陽城的形勢也不會這麼危險。

各路將校誰也不服誰,關鍵是大家官職都差不多,誰的背後沒點北背景,他們憑什麼服從別人。

再說了,除去官職和背景不談,黎陽城內的幾個將領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根本不可能讓別人心服口服。

陳風思考完畢後決定明天出兵,不管怎麼樣,躲在黎陽城內是不會有戰功的。

曹操現在還未出動,肯定是糧草或是大軍還爲抵達,所以現在是陳風出兵的機會,等到曹操大軍集結完畢之後,恐怕他也只有躲起來了。

現在駐守官渡的乃是曹操麾下大將徐晃,另外,降將張頜跟高覽也被安排在此。本來,對於降將,正常情況下是不應該安排在這種前線的,而且還是跟舊主對陣。

可是,曹操用人自由他的高明之處,當初他之所以這樣安排,一是因爲手兵力有限,曹操不可能帶張頜高覽二人去穩定後方。

再者,次官渡之戰,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這張頜,高覽二人蔘與了這次大戰。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兩人的拼命,袁紹也不會敗得這麼慘。再加這二人對北方戰事其他人都更熟悉。

所以,官渡之戰結束後,張頜,高覽被留了下來。而且,曹操只給了二人三千兵權,算鬧事,這二人也不會掀起多大風浪。

曹軍目前已經有將近兩萬,徐晃爲人沉穩,曾被曹操稱讚有西漢周亞夫之風,所以,官渡有徐晃防守,曹操很是放心。

第二天,陳風領兵一萬出城前往官渡,路,陳風一再思索後,將部下七千人分作幾路埋伏起來,等到陳風趕到官渡時,只剩下三千兵士。

打仗不一定靠人多,但部下必須得精銳。兵貴精不貴多是這個道理。陳風對這個說法也是深有同感。

陳風領兵抵達曹軍營前,曹軍這邊早有人報與徐晃。徐晃聚齊衆將商議軍情。

現在前線戰事全由徐晃負責,他可得將優勢局面維持下去,等到曹操抵達的時候可以展開進攻。

當得知袁家豎起一杆陳字大旗的時候,徐晃疑惑的問張頜,高覽道:“兩位將軍可知,這次敵軍主將是誰?

據我所知,袁軍之並無陳姓大將吧,難道是哪個世家大族的子弟不成,可又有哪個世家大族敢在這個時候走風口浪尖呢?我倒是好了啊。”

張頜高覽二人相視一眼後都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他們是真不知道,袁紹麾下有幾個陳姓的將領他們當然知道,可那幾個人有誰有資格統帥大軍前來抵擋曹軍,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下。

徐晃見二人不回答,又想到這二人也是忠義之輩,背離舊主後這二人心愧疚,故此,每當與袁家對陣,這兩人不曾有什麼建議,徐晃心體諒二人,故此不再爲難。

見衆人商議不定,徐晃部將史渙站出來說道:“將軍不必焦慮,想當初袁紹軍容鼎盛之時也不是我軍對手,當年威震原的河北四庭柱亦被我軍擊敗,今天來個不知名的小毛賊,領了區區三千人馬又有何懼。

末將不才,願領兵兩千前往破敵。請將軍應允。”

說完,史渙挑釁的看了張頜跟高覽一眼,張頜,高覽二人臉都氣紅了。

曹軍衆將,除了徐晃,張遼幾人,其餘人對他們態度都非常不好,經常主動挑釁,雖然曹操也曾阻止過,但是暗地裡,這些曹軍老將根本看不起這二人。

不論在哪,各個派系之間的鬥爭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張頜與高覽是降將,曹軍有不少將領曾在他們手底下吃過虧,如果說不怨恨,那絕對是假的。

再者,背棄舊主本是一件讓人很不恥的事情,哪怕這兩人有說不出的苦衷,但叛徒是叛徒,這是誰也無法更改的事實。

徐晃本想以防守爲主,一切等到曹操來再說不遲,但是現在對方只領了三千人馬前來挑戰,如果自己這邊不應戰,肯定會被對方笑掉大牙的。

仔細一想,這也有可能是敵軍的疑兵之計,畢竟袁軍現在需要的是士氣,大軍需要勝利,只要他們能取得點小勝,那回去之後肯定會大吹特吹用來鼓舞士氣。

現在,對方纔三千人,徐晃完全沒有必要懼怕,看着帳衆將都有意出兵,徐晃只得下令道:“好,史渙,你領兵三千前去迎戰,若事不成,可速速撤軍。”

“將軍,末將有一事懇求。”史渙再次說道。

“說,何事。”徐晃疑惑的問道。

“末將懇請張頜,高覽兩位將軍爲我壓陣。”

“這?兩位將軍意下如何?”徐晃轉頭問道。

張頜二人暫時還不想得罪曹軍將領,只得領命。不多時,史渙等人點齊兵馬,出營迎戰陳風。

陳風遠遠看見對方軍打出史,張,高,三面大旗,待自己部下介紹後,陳風才知道這次出戰的乃是史渙,張頜,高覽三人,看着對方大約有六千人馬,陳風心主意已定。

陳風笑着對身邊衆將說道:“曹軍領軍將領是誰,怎麼犯如此低級錯誤,今日,我必破敵軍。”

說完,陳風哈哈大笑,一副萬事盡在掌控之的神情。袁家衆將士看着陳風如此淡定,當下也不驚慌,都沉着應戰。

史渙領兵列陣後拍馬出陣,手長槍直指陳風吼道:“來將可報姓名,我槍下不殺無名之人。”

陳風從副將手接過長槍拍馬出陣,眼睛只盯着遠處的張頜,高覽二人。完全不將史渙放在眼。

陳風對張頜,高覽二人說道:“兩位將軍,久違了,主公曾言,此生最後悔的之事,莫過於冤枉田豐先生和驅趕兩位將軍,不知兩位將軍近日可好?”

對於袁紹,張頜,高覽二人還是很有感情的,當初要不是郭圖陷害,他們根本不可能會投降曹操,現在陳風故意提出袁紹,張頜,高覽二人也羞愧的答不出話,連二人麾下的三千士兵,也大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他們本是河北將士,當初在河北的時候都風光無限,可現在他們竟然成了叛徒,自己的家人和父老鄉親都在河北飽受嘲諷。

從受人尊敬的勇士成爲被人唾棄的叛徒,這個轉變讓很多將士都很難承受。

河北兒郎又大都是血性漢子,他們心存着忠義,這種來自內心深處的煎熬,讓他們都痛苦不堪。

或許,他們這三千人還算是好的,起其他被關押起來的降軍或俘虜,他們至少還能在軍效命,沒有生命危險。

史渙見陳風如此輕視自己,心甚是惱怒。當即也不再廢話,立馬挺槍前,陳風完全不在意,眼睛仍然直盯着張頜,高覽二人,似乎是在等二人回話。

在史渙離陳風還有二十步的時候,陳風哈哈大笑,然後策馬轉身走,陳風身後三千騎兵也立馬撤退,史渙心大怒,陳風領兵前來竟然不交戰,這讓史渙如何能接受。

當下,史渙立馬揮兵追趕,張頜本想制止,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不得已,張頜二人也只得揮兵追去。

第630章 荊州變天2第721章 虎落平陽2第347章 扶南之行1第262章 繼續南進2第290章 豐收之季2第547章 又到長安1第165章 東邊消息1第446章 河北盟軍2第530章 一錘定音2第771章 夢中烈火2第182章 開發倭島2第427章 秘密武器1第857章 江東陷落2第468章 化險爲夷2第119章 潛入曹府1第835章 穩定發展2第504章 各有隱情2第336章 發展民生2第495章 談判籌碼1第473章 你追我趕1第356章 戰場交鋒2第117章 遼東風雲1第612章 紅臉關羽2第457章 圍困之計1第628章 劉備奪荊2第12章 途中巧遇2第256章 海盜之王2第867章 千里救援2第197章 胡人肆虐1第706章 疲敵戰術1第521章 災難之年1第108章 攻取遼東2第379章 冬季籌備1第195章 胡人南下1第238章 戰事不斷2第136章 購買大錘2第245章 海貿利益1第324章 無限失落2第539章 白駒過隙1第56章 冀州風雲2第821章 罷兵休戰2第25章 組建騎兵1第636章 袁氏落幕2第388章 可憐之人2第784章 日漸穩定1第六百三十二章 荊南硝煙2第702章 罪惡之年1第82章 擴充軍隊2第353章 大戰扶南1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666章 惡戰連連2第370章 忠勇龐德2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42章 鬼哭驚人2第176章 消息增多2第725章 出人意料2第341章 有備之戰1第29章 勝利回城1第156章 遼西少年2第319章 多事之秋1第272章 有客遠來2第52章 峰迴路轉2第230章 坐穩幽州2第787章 坐穩關中2第778章 青年才俊1第766章 江面惡戰1第633章 辛酸重逢1第470章 由西向東2第406章 來回奔波2第1章 初臨亂世1第100章 遼西寒冬2第520章 戍邊之策2第375章 安頓流民1第533章 心狠手辣1第217章 曹操之慮1第602章 謀劃漢中2第578章 鬼才之高2第357章 新的霸主1第785章 日漸穩定2第640章 瓜分冀州2第778章 青年才俊1第658章 後方急報2第579章 幡然醒悟1第605章 天下變動1第370章 忠勇龐德2第76章 進駐遼西2第869章 東方帝國2第243章 開發沿海1第749章 後院鬧騰2第616章 關羽之怒2第496章 談判籌碼2第348章 扶南之行2第338章 發財季節2第516章 怒火燎原2第365章 馬騰之死1第636章 袁氏落幕2第220章 高忠犯錯2第204章 北地健兒2第373章 黑山賊軍1第705章 蠢蠢欲動2
第630章 荊州變天2第721章 虎落平陽2第347章 扶南之行1第262章 繼續南進2第290章 豐收之季2第547章 又到長安1第165章 東邊消息1第446章 河北盟軍2第530章 一錘定音2第771章 夢中烈火2第182章 開發倭島2第427章 秘密武器1第857章 江東陷落2第468章 化險爲夷2第119章 潛入曹府1第835章 穩定發展2第504章 各有隱情2第336章 發展民生2第495章 談判籌碼1第473章 你追我趕1第356章 戰場交鋒2第117章 遼東風雲1第612章 紅臉關羽2第457章 圍困之計1第628章 劉備奪荊2第12章 途中巧遇2第256章 海盜之王2第867章 千里救援2第197章 胡人肆虐1第706章 疲敵戰術1第521章 災難之年1第108章 攻取遼東2第379章 冬季籌備1第195章 胡人南下1第238章 戰事不斷2第136章 購買大錘2第245章 海貿利益1第324章 無限失落2第539章 白駒過隙1第56章 冀州風雲2第821章 罷兵休戰2第25章 組建騎兵1第636章 袁氏落幕2第388章 可憐之人2第784章 日漸穩定1第六百三十二章 荊南硝煙2第702章 罪惡之年1第82章 擴充軍隊2第353章 大戰扶南1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666章 惡戰連連2第370章 忠勇龐德2第808章 兄弟情義1第42章 鬼哭驚人2第176章 消息增多2第725章 出人意料2第341章 有備之戰1第29章 勝利回城1第156章 遼西少年2第319章 多事之秋1第272章 有客遠來2第52章 峰迴路轉2第230章 坐穩幽州2第787章 坐穩關中2第778章 青年才俊1第766章 江面惡戰1第633章 辛酸重逢1第470章 由西向東2第406章 來回奔波2第1章 初臨亂世1第100章 遼西寒冬2第520章 戍邊之策2第375章 安頓流民1第533章 心狠手辣1第217章 曹操之慮1第602章 謀劃漢中2第578章 鬼才之高2第357章 新的霸主1第785章 日漸穩定2第640章 瓜分冀州2第778章 青年才俊1第658章 後方急報2第579章 幡然醒悟1第605章 天下變動1第370章 忠勇龐德2第76章 進駐遼西2第869章 東方帝國2第243章 開發沿海1第749章 後院鬧騰2第616章 關羽之怒2第496章 談判籌碼2第348章 扶南之行2第338章 發財季節2第516章 怒火燎原2第365章 馬騰之死1第636章 袁氏落幕2第220章 高忠犯錯2第204章 北地健兒2第373章 黑山賊軍1第705章 蠢蠢欲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