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對策

皮島之上,雖然不怎麼生草木,但是卻能種糧食。在皮島最巔峰的時候,皮島兵馬近萬人,都是精銳,當然皮島之所以能發展到此,一方面是毛文龍的手段,但是另一方面卻是朝鮮的支援,皮島雖然也能種植一些小麥等農作物,可是數量上卻是不行,最起碼不能自給自足。大多都是依賴朝鮮的支援。

“侯爺準備建設皮島?”黃龍有些驚訝的說道。

“皮島位居建奴大後方,我李信最後肯定會和建奴決戰的,要是那個時候,你們能率領大軍在後金背後來上一下,我軍取勝的可能性就越大了。”李信點了點頭,說道:“步兵盡數放在皮島,不但步兵,騎兵我放五千之數。仍有將軍爲皮島總兵,趙廣爲副將,領騎兵,協助將軍。顧三麻子爲水師提督、周楚雲、孫應龍爲參將,一起統領水師。將軍以爲如何?”

“侯爺,若是如此,皮島之上,恐怕就有精兵一萬五千多人啊!”黃龍有些驚訝的問道。

“那是自然。”李信點了點頭,說道:“不但如此,我還要將這次跟隨我們前來的百姓都留在東江鎮。讓他們在此耕種,也可以補給軍中所需。”李信指着後面的衆多船隻說道。

“侯爺,侯爺之心,末將感激不盡,只是侯爺,這皮島太小,糧草補給本身就很困難,這個時候,若是再加上這麼的人,恐怕糧草就很困難了。”黃龍滿臉的苦惱之色。

“若是加上那麼多的糧草如何?”李信哈哈大笑,指着遠處的數十萬石糧草說道。

“若是如此,倒是可以。”黃龍大喜。

“我不要將軍攻城略地,只要守住了皮島就行了。”李信指着遠處,說道:“皮島與朝鮮一衣帶水,朝鮮,你是知道的嗎?”

“末將自然是知道。當年的東江鎮能發展壯大,多是因爲朝鮮的支援。”黃龍感嘆道:“只是這些年,朝鮮已經爲建奴所攻佔,實際上已經成了建奴的附屬國了,建奴之所以糧草無憂,也是因爲對方有朝鮮的幫助。”

“皮島到朝鮮有多寬?”李信好奇的問道。

“不過數百丈而已,與長江相差無幾。”黃龍想了想說道:“若是在冬天的時候,海面結冰,上面可以跑馬,輕鬆到達朝鮮。”、

“若是如此,建奴是不是也可以趁着冬季,也能進攻皮島了?”李信想了想說道。

“皮島有萬餘精兵在此,末將不怕建奴的進攻。”黃龍拍着胸脯說道:“我皮島上下,還有戰將十數名,各個都是勇猛之士。侯爺放心,末將一定與皮島共存亡。”

“若是共存亡,本侯就不敢將你們留在這裡了。”李信哈哈大笑說道:“看,前面有人來接我們了。”

“侯爺,是孫應龍他們。”黃龍也看的清楚,見皮島之上,旗幟遮天蔽日,鑼鼓聲陣陣,熱鬧非凡,有數面大旗,諸如“孫”、“尚”、“金”、“李”等字樣,李信望去,仔細數了一下,居然真的有十幾員戰將。黃龍這點倒是沒有說錯。這也讓李信對皮島力量有了新的認識。

“末將孫應龍(尚可喜、李惟鸞、金生恆等拜見侯爺。)”李信的旗艦剛剛靠近碼頭,就見孫應龍領着諸將前來拜見。

“諸位將軍辛苦了!”李信見狀極爲高興。只是掃了其中的尚可喜一眼,卻是點了點頭,這個時候的尚可喜還是明軍的一員,還沒有投靠建奴,至於其他的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人都曾經在歷史上留下名聲。

“侯爺,請,這可是到了自己的地盤了。”孫應龍得意的說道:“侯爺,沒想到您會來東江鎮啊!這可是沒有想到啊!”

“我要去草原了,恐怕半年之內不能來東江鎮了,所以這次來見見諸位。與諸位將軍敘敘舊。”李信看着孫應龍說道:“諸位將軍,這東江鎮我可是沒來過啊!哪位將軍帶路啊!”

“侯爺!這邊請。”黃龍哈哈大笑道:“今日侯爺蒞臨東江鎮,東江鎮上下皆有榮光,侯爺,請!去總兵府!”

“恩!走吧!”李信點了點頭。

“侯爺!近日屬下等從建奴處發現一件奇事!”那尚可喜眼珠轉動,說道:“今日建奴大軍調動十分頻繁,好像是要與朝廷開戰了。”

“居然有這種事情?”李信與宋獻策和張採相互望了一眼。

“不錯,建奴大軍盡數出動,約有五萬之衆,盡是精銳騎兵。”尚可喜趕緊說道。

“可有步兵?”宋獻策面色一動,緊張的問道。

“建奴的步兵多爲漢八旗,暫時倒是沒見到漢八旗的調動。”尚可喜聞言一愣,趕緊解釋道。

“主公,屬下以爲這個建奴恐怕不是針對錦州城,也不是針對林丹汗的,恐怕是針對主公您的。”宋獻策趕緊說道:“建奴這是下了狠心,是想要將主公留在這裡了。”

“還真是好膽,五萬精銳騎兵,好厲害的啊!”李信冷笑道:“只是我的行蹤,建奴如何知道?建奴難道在中原還有情報系統不成?”

“主公的意思是說是有人將主公的消息傳給了建奴?”孫應龍緊張的說道:“是哪個王八蛋乾的事情啊!末將去宰了他。”

“數萬大軍,侯爺,我等要回歸化,必走草原,如今對方以數萬大軍擋住我軍去路,我等又如何是好?”張採有些緊張的說道。如今李信在外,雖然短時間內,歸化城倒是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時間長了,難免在歸化城會出現問題。李信到底是人主,不能長時間留在外面。

“是啊!我長時間在外,對炎黃不利。只是現在的朝廷可是畏我如虎,讓我領着數千騎兵出入中原,從宣府回炎黃。”李信也是皺了皺眉頭,他之所以領着大隊人馬準備從大淩河城附近登陸,然後回到歸化城,就是因爲大淩河城附近已經成了軍事禁區,不光是朝廷大軍,就算是建奴那邊的人,也不會進入這個敏感區域。而且就算等到建奴知道自己出沒在的大淩河城的時候,自己已經遠遁他處。現在卻是不同,建奴居然知道自己的行蹤,數萬大軍出現咋大淩河城附近,自己就算領着騎兵出現,恐怕也難以抵擋建奴的進攻。

“主公,不如末將從皮島直到對方的老巢,這樣主公就能輕鬆從大淩河回草原了。”趙廣忍不住大聲說道。

“聲東擊西!金蟬脫殼。”宋獻策聞言點了點頭,顯然對這個主意很贊成,也拱手說道:“主公,屬下認爲趙將軍這個主意很不錯。等到建奴反應過來的時候,我軍或許已經回到歸化城了。”

“雖然如此,也是將東江鎮暴露在建奴的眼皮底下了。”李信有些遲疑道:“東江鎮本身就是我的一個殺手鐗,這個時候暴露出來,並不是最恰當的時機,更何況,我軍短時間內還是要應對草原上的其他部落,不能給東江鎮以最有力的支援,東江鎮這個時候暴露出來,不是什麼好事情。”

“侯爺,這話黃龍可不敢苟同啊!”黃龍有些不滿的說道:“建奴再怎麼厲害,也只是騎兵厲害,可是水師卻是不然,如今我水師有戰船數千艘,騎兵數千,步兵也有近萬人,他如何敢渡海還戰我!”

“若是冬天大海之上結冰,又將如何?”李信又問道。

“侯爺放心,若是人少,黃龍不敢保證,但是有了這近萬人馬,黃龍肯定能保證東江鎮的安全。”黃龍哈哈大笑道:“東江鎮能屹立在建奴之後,數十年而不倒,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建奴若是不來就算了,若是來了,黃龍必定會讓其葬身大海之中。”

“好,將軍有此雄心,李信焉能不相信將軍。”李信聞言,大喜道:“不過,李信卻不會讓我的部下去冒險,這次進攻建奴的老巢,我李信親自領軍,諸位將軍,不知道可有膽略與去瀋陽見識一番。”

“敢不聽主公(侯爺)號令。”無論是東江鎮的將軍,更或者是趙廣等人,紛紛點頭。就是宋獻策和張採二人也是一副躍躍而試的模樣,建奴之地可不同於其他的地方,這個地方嚴格意義上說是屬於敵人的。進攻敵人的首都,無論是什麼人,都是非常高興地。

“皇太極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已經在東江鎮,正準備進攻他的老巢了。”李信也十分得意的說道。這也幸虧他臨時決定讓陳漢和顧三麻子領軍繞道東江鎮,攻佔了皮島,帶來黃龍,在歸程中,他又是很好奇歷史上留下了赫赫名聲的東江鎮,纔會繞道在此,否則的話,自己恐怕領着一萬多兵馬從大淩河城出發,也就因此落入建奴的陷阱了,到時候,或許自己能逃得性命,但是身邊的士兵大多都會被建奴所殺,至於那些帶來的百姓,也會被對方所殺。一想到這裡,李信忍不住想到,這難道穿越者主角光環?

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123章 收編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169章 白蓮聖母再現第236章 家事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28章 宋獻策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110章 陰雲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406章 計議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154章 妥協第100章 決戰(三)第64章 動搖第98章 決戰(一)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417章 論戰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45章 騷擾第437章 佈局綠林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221章 二敗毛承祿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36章 勸降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227章 宋矮子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233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438章 內應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21章 大淩河第301章 陳新甲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105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章 遼東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31章 接應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197章 海賊第208章 夜陷登州第439章 朔州失陷(一)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29章 揚威第80章 李信來了第19章 買戰馬第38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60章 反圍剿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400章 反擊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42章 誰的機會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195章 登州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250章 撕破臉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04章 戰果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227章 宋矮子第39章 戲耍第316章 風雪中戰鼓鳴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444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62章 兵敗如山倒第122章 漁翁得利
第48章 玩也玩不過我第123章 收編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274章 巧奪連山關(一)第169章 白蓮聖母再現第236章 家事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15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28章 宋獻策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210章 奇兵飛奪登州城第110章 陰雲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406章 計議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154章 妥協第100章 決戰(三)第64章 動搖第98章 決戰(一)第83章 就是要氣的你吐血第417章 論戰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14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45章 騷擾第437章 佈局綠林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26章 山海關事件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442章 建奴出手第221章 二敗毛承祿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36章 勸降第246章 李信是大明第一忠臣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227章 宋矮子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233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276章 滿奸一名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438章 內應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21章 大淩河第301章 陳新甲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105章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1章 遼東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31章 接應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122章 漁翁得利第197章 海賊第208章 夜陷登州第439章 朔州失陷(一)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278章 兩難之間第372章 誰纔是漁翁第145章 大戰林丹汗(一)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55章 狗急跳牆了第29章 揚威第80章 李信來了第19章 買戰馬第38章 多爾袞的野望第60章 反圍剿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400章 反擊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42章 誰的機會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195章 登州第319章 林丹汗的危機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250章 撕破臉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2章 商人張翼輔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04章 戰果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229章 宋獻策說江山第227章 宋矮子第39章 戲耍第316章 風雪中戰鼓鳴第234章 再見王好賢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444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62章 兵敗如山倒第122章 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