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回 百騎踏聯營

那些蒙古士兵一見主將已死,更加的慌亂了。這些蒙古士兵原本不過是充當遊騎使用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出現了危險,就去補充一下力量,也就是充數的而已,但是說是精銳卻是差了許多。

“給我衝。”李信見主將已死,敵軍已經慌亂,心中大喜,趕緊領着蔣毅等人一陣衝殺,如同趕鴨子一番,將這隊騎兵砍殺的四處逃竄,哪裡還能反擊。

“哈哈,跟在主公身後就是痛快。一下子就殺了這麼多人。”楊雄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笑聲感染了軍中每一個人,就是何彬蒼白的臉上也露出一絲喜色。在遼東,和後金大戰也曾經發生了多次,但是卻沒有像今天這樣輕鬆快樂的。

“不要高興太早了,趕緊離開這裡的好。”李信面色凝重的說道。

“不好,主公,前面又有一隊人馬衝來了。”句突眼尖,一下子看見遠處又殺來數百人,不由的有些驚慌失措了。

“怕什麼,今日我就領你們馬踏聯營,讓那皇太極看看我們的威風。讓他見識一下,我們漢人也不是這麼好欺負的。”李信心中也是一驚,但是很快就振奮了一下精神,雙目中露出一絲瘋狂之色,長槍指着前方,大聲說道:“兒郎們,想當年漢武、盛唐時期,我們大漢民族是何等的威風,如今雄風何在?我們大漢的子孫,難道就這樣被建奴欺負嗎?挺起你們的胸膛,讓我們記住祖先的的榮耀,衝!”

“衝!”蔣毅等人被李信得一句話激得熱血沸騰,他們雙目赤紅,感覺自身周身都有勁了,口中發出嗷嗷直叫,徑自跟在李信身後,朝對面而來的騎兵衝去。

而此刻在大淩河城北數十里出,一隊人馬緩緩而行,這隊人馬雖然也是扎着金錢鼠尾辮子,但是與其他後金軍隊不同的是,這隊人馬周身金黃,金黃色的盔甲看上去極爲威風。不錯,這就是後金最精銳的力量後金正黃旗,正黃旗的統領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後金的皇帝皇太極。

“陛下,這次陛下親自南征,必定能攻克大淩河城,直搗黃龍,奴才在這裡恭賀陛下了。”一個相貌清秀的書生笑呵呵的說道。在他旁邊還有一個相貌威嚴的中年人,身着金黃色鑲龍盔甲,雙目如電,隱隱有龍鳳之姿。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後金之主,剛剛建立的大清國皇帝皇太極。與明朝的皇帝不同,他每次南下,多是親征。

“呵呵,公甫所言甚是,陛下這次以強兵攻取大淩河城,將其圍困,但是圍而不攻,引錦州兵馬前來救援,真是聖明之主啊!奴才甚是佩服。”在皇太極的右邊,也有一個漢子生的相貌堂堂,體格魁梧,但是卻是身着一身儒衫,卻是一個文人。兩人跟隨皇太極身邊,看上去地位尊崇,在後金之中極有聖眷。

皇太極聞言不由的哈哈大笑,笑呵呵的說道:“兩位先生說笑了,不過,兩位先生可知道,朕爲什麼對大淩河城圍而不攻嗎?”他掃了兩人一眼,臉上隱隱可見得意之色。他本就是喜歡重用漢人,尤其是漢人的讀書人,這兩人都是有大才,更是深得他的信任了。他左邊一人叫做寧完我,字公甫,遼陽人,現如今爲清直文館學士。而又邊一人更是出名了,叫做范文程。字憲鬥,號輝嶽,遼東瀋陽衛人。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第十七世孫。且不說,此人有大才,經常爲皇太極出謀劃策,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份,他的祖上是范仲淹,他的曾祖在明嘉靖時曾任兵部左侍郎,祖父範沈曾任明瀋陽衛指揮同知。有這一點就足以讓皇太極對此人加以籠絡了。

“陛下深思遠慮非奴才能知道的。”范文程掃了寧完我一眼,見他即將說話,趕緊插言說道。寧完我見狀,也趕緊沉默不語。

“朕爲的就是祖大壽和他的關寧鐵騎。”皇太極得意的說道:“錦州城極爲堅固,防禦更是厲害,若我們強行攻打錦州,肯定是得不償失,但是若是不攻打錦州,這關寧鐵騎總是一個麻煩事,唯一的辦法就只能將關寧鐵騎引出來,嘿嘿,那孫承宗和邱禾嘉兩個笨蛋這次可是爲朕做了一件好事了。他們還真以爲朕不知道他們修建大淩河城呢?卻不知道朕所需要的,現在將祖大壽他們引出來了,這關寧鐵騎猶如被困在籠中的老虎,如何能逃出來。”

“陛下聖明。”寧完我趕緊說道:“這明朝遼東,能與我大清抗衡的唯有祖大壽和他們的關寧鐵騎,若是將這關寧鐵騎殲滅在大淩河城,以後這關外就是任由我等縱橫了。”

“陛下恐怕還想將祖大壽招降吧!”范文程想了想說道。

“不錯,先生說的有道理。”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祖家乃是遼東的世家,在遼東極爲威名,若是能將祖大壽招降,遼東也就從此無憂了。”皇太極在兩人面前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想法,這也是皇太極的魅力所在。並不像中原的崇禎皇帝,既要依賴別人,可又要提防着對方,猜忌心極爲嚴重,朝中何人願意爲他賣命?

“陛下這次將大淩河城四面圍住,加上陛下行動迅捷快速,這時候恐怕祖大壽還沒有反應過來,城中糧食大概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城中無糧必定引起恐慌,到時候也是不得不降了。”寧完我想了想說道。

“沒那麼簡單。”皇太極搖搖頭說道:“這一仗還是冒險了一點,關寧鐵騎對於明朝也是很重要的,崇禎小兒必定會讓大軍來救,若是祖大壽能趁機進攻我軍,來個裡應外合,我軍也就危險了。所以,這關鍵是看我軍是不是能擋住孫承宗的援軍。”

“陛下,這次只要能圍住祖大壽和他的關寧鐵騎,然後徐徐圖之就是了。”范文程這個時候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只能在一邊勸解道。

皇太極點了點頭,說道:“朕已經下旨,命令正黃旗固山額真冷格里圍大淩河城北面之西側,鑲黃旗固山額真、額駙達爾漢圍北面之東側;阿巴泰居後策應。正藍旗固山額真覺羅塞勒圍正南面,莽古爾泰、德格類在後策應;鑲藍旗固山額真篇古圍南面之西,濟爾哈朗在後策應;蒙古固山額真吳內格圍南面之東側。正白旗固山額真喀克篤禮圍東面之北側,多鐸在後策應;鑲白旗固山額真伊爾登圍東面之東側,多爾袞居後策應。正紅旗固山額真、額駙和碩圖圍西之北側,代善居後策應;蒙古固山額真鄂本兌圍正南面;鑲紅旗固山額真葉臣圍西面之南側,嶽託居後策應,其餘蒙古貝勒各自率本部兵馬圍困其縫隙處。如此安排才叫天衣無縫,就算祖大壽有再大的本事,恐怕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攻破這麼多的防禦。”

“陛下這次用兵數萬之衆,若是按照陛下這麼安排,可以紮營四十五座,綿延五十里。”不愧是范文程,後金第一文臣,就聽他說道:“如此一來,兵力難免有分散的嫌疑,奴才以爲,不如讓他們在自己的防區之內環城挖掘大小四道深壕,一道深寬各丈許,一道環前道壕再挖一條寬五尺,深七尺多的壕,鋪上稻草等物,然後覆蓋上土,然後再距此壕數丈遠築牆,高丈餘即可,在牆上設置垛口,這樣遠遠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城牆。嘿嘿,然後讓各旗在自己營地之前挖掘一道攔馬小壕溝,深寬各數尺就可以了。陛下可以讓人嚴守陣地,不許放一個人出城。時間長了,祖大壽想突圍都是不可能的。”

“嘿嘿,範兄,若是照你這麼一設計,要我是祖大壽,這個時候就開始突圍,趁着我軍尚未合攏,還沒有對大淩河城進行全面包圍,趕緊逃出去。”寧完我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不會,祖大壽是不會逃走的。”范文程搖搖頭說道。

“先生爲何如此肯定?”這下就是皇太極也驚訝的問道。

“因爲祖大壽是明朝的將領,在位的是崇禎皇帝。崇禎剛愎自用,當年殺了袁崇煥,這祖大壽原本就是袁崇煥的心腹大將,本就對祖大壽不滿了,只是因爲遼東無人坐鎮,所以纔會放任祖大壽,這個時候祖大壽若是丟了大淩河城,崇禎皇帝豈會饒了他祖大壽,而祖大壽固然是可以走,但是一旦突圍,關寧鐵騎必定有損失。這關寧鐵騎乃是祖大壽屹立在遼東的根本,這關寧鐵騎每少一個人,祖大壽的力量就會弱一分,所以祖大壽不會冒這個風險的。他知道自己的關寧鐵騎的重要性,那孫承宗等人必定會派兵前來,所以他要等着孫承宗等人前來解救,既然如此,又何必冒險突圍的,弄不好還能來個裡應外合,大破我軍呢?”

“哈哈!先生讓朕命人佈下壕溝,修建高牆,就是讓祖大壽永遠龜縮在城中,不敢出來?”皇太極終於明白范文程爲何要讓自己耗費大量的力氣來讓人挖壕溝了,原來就是專門對付祖大壽的裡應外合之策。

“不錯。”范文程點了點頭,說道:“陛下聖明。奴才冒昧揣測陛下此次南下,剿滅祖大壽,攻破大淩河城是假,最重要的是要消滅明朝在遼東的有生力量。”

皇太極聞言點了點頭,面色凝重,說道:“雖然我大清兵鋒銳利,但是明朝幅員遼闊,就算是朝中有些叛亂,但是卻不能動搖其根基,江南富裕,短時間內,我們根本不是明朝的對手,唯有慢慢的消耗對方的有生力量,然後再徐徐圖之。關寧鐵騎是明朝最強悍的一隻騎兵,若是能收服這支騎兵那是最好了。若是不能就毀滅他。只要殲滅了明朝的有生力量,我們才能牧馬中原。只不過眼下還只能慢慢的蠶食對方而已。”

寧完我和范文程相互忘了一眼,不由自主的拱手說道:“陛下雄才大略,奴才深感佩服。”

“哈哈,這還是要依靠兩位先生的謀劃了。”皇太極點了點頭,極爲得意的說道。

“報。”這個時候,一個探馬徑自闖入軍中,只聽他跳下馬來,大聲說道:“前方報道敵軍闖營,已經連續破我三道防線了。”

“可是祖大壽出城?”皇太極面色一變,范文程和寧完我相互望了一眼,面色也是一僵,緊張的望着那探子。

“回陛下的話,不是祖大壽出城,而是一小隊騎兵。”探子趕緊說道:“這隊騎兵甚是兇猛,爲首的大將已經連續殺了我大軍五名將軍。”

“多爾袞何在?他是怎麼說的?”皇太極面色一冷,原本緊張的面色又恢復了平靜,冷哼哼的說道:“他乃是大軍的前部先鋒,他難道就沒有做出決定嗎?”

“回陛下的話,貝勒爺已經移師防區之內。”那探子想了想,趕緊說道。

“他走的倒是蠻快的。”皇太極雙目中一絲冰冷一閃而過。卻是沒有說話,一邊的范文程和寧完我更是不說話了。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事情早就傳的沸沸揚揚,傳聞當年老汗努爾哈赤臨死之前,是準備傳位給多爾袞的,但是那個時候多爾袞年幼,而皇太極卻是掌握着大部分的兵力,趁機奪取了皇位,並且還將多爾袞的生母陪葬了努爾哈赤,雖然是以努爾哈赤的名義下令的,但是明眼人都是看的出來,皇太極這是在害怕多爾袞奪了自己的大汗之位。現在的多爾袞已經不是以前年幼的多爾袞了。雖然表面上他沒有說什麼,對皇太極仍然是恭敬有加,但是他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卻是無人可知。加上這些年多爾袞縱橫疆場,無往而不勝,在軍中威望大增,使的皇太極更加忌憚此人了。偏偏多爾袞行事天衣無縫,讓皇太極找不到一點錯處,時間更是無可奈何。

就比如眼下之事,多爾袞爲先鋒,又是貝勒,有小股騎兵闖陣,就應該是他做的事情,可是他倒好,瞬間就轉移了自己的防區,將此事留給了皇太極。固然,這小股騎兵算不得什麼大事,但是也足夠讓皇太極噁心了一把。

“陛下,我大清兵鋒正銳,八旗子弟所向無敵,這樣的小股騎兵,想必很快就會被八旗子弟所剿滅。陛下不必放在心上。”范文程在一邊看的分明,趕緊說道。他心中也是暗自叫苦,這個多爾袞可真是厲害,一隊小小的騎兵闖陣,這等小事,隨便讓一旗主做主就可以了,他偏偏讓探子前來稟報皇太極,存心就是讓噁心一下皇太極。想來一國之主,居然去下達這樣的命令,傳揚出去,恐怕讓人笑話。

“不,朕倒是對這隊騎兵感到好奇了。”哪裡知道皇太極卻是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笑呵呵的說道:“此刻我大軍對大淩河城尚未形成合圍,但是這漫山遍野都是我軍,這隊騎兵居然能連續攻破我三道防線,兩位先生,難道你們就不感覺到有些驚訝和好奇嗎?別人不知道,朕倒是對這隊騎兵感到好奇,能統領這支騎兵的人不但是一位勇將,更是一位帥才。恐怕他是知道我們的計劃,所以想趁着這個機會,趕緊逃之夭夭,這是一個人才啊!”

“陛下是不是他將此人放在心上了?”范文程皺了皺眉頭。心中也是驚訝此人的大膽,居然在這個時候闖陣。要知道,祖大壽雖然膽小,但是他此刻決定死守大淩河城也是最爲穩妥的方式。一隊騎兵多少人,居然敢闖陣。真是不知死活。

“這隊騎兵多少人?”一邊的寧完我眼珠轉動對那探子問道。

“不過四百人。”探子想了想,說道:“爲首之人使着一白蠟杆子長槍,在他手下從來無一合之敵。十分厲害,在他身邊後三員猛將,還有一人善於射箭,亂軍之中讓人防不勝防。”

“四百人的小隊居然敢闖陣,這樣的人倒是讓朕十分的好奇了。”皇太極笑呵呵的對身邊的范文程和寧完我說道:“中原不但地大物博,更是人才衆多,只可惜的是,崇禎小兒不識天下英雄,放了兩位先生不說,居然連這樣的猛將也放過了,真是可惜啊,如此這般的朝廷,若是不被滅亡,那才叫怪事呢?如此江山,活該我大清入主。我愛新覺羅就應該入主中原,取代漢人,成爲天下之主。”

“陛下所言甚是,崇禎昏庸,這大明江山活該爲陛下所取。”范文程等人聞言,臉上不但沒有任何悲傷之色,反而隱有得意之色來。

“走,那就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敢連破我軍三道防線。”皇太極哈哈大笑,當即領着大軍呼嘯而走,徑自朝大淩河城殺了過來。一時間大淩河城終於被圍困起來,祖大壽等人插翅也難飛。

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315章 偷襲第318章 潰散第367章 政客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363章 都不簡單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24章 成爲主公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36章 勸降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305章 君臣合作第455章 新的時代第195章 登州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87章 大玉兒到手第369章 和議第161章 陰謀第206章 活捉第371章 爭鋒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403章 歸順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7章 結怨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250章 撕破臉第195章 登州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111章 斬殺第8章 錦州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110章 陰雲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126章 進宣府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430章 戰正酣(二)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336章 遼國公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285章 以退爲進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281章 要挾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451章 大亂第349章 琉璃宮夜話第184章 周道登第438章 內應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154章 妥協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98章 決戰(一)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58章 各方反應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426章 夜襲第172章 江南第120章 鐵霹靂出兵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390章 錢幣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328章 投降第89章 雙方反應第333章 兵指科爾沁第419章 潛伏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13章 林丹汗的心思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91章 周延儒失寵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407章 借道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329章 亂戰第270章 李永芳
第32章 皇太極和多爾袞第315章 偷襲第318章 潰散第367章 政客第289章 被拋棄的大玉兒第363章 都不簡單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24章 成爲主公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36章 勸降第130章 風雨聚草原第305章 君臣合作第455章 新的時代第195章 登州第288章 不得不行第287章 大玉兒到手第369章 和議第161章 陰謀第206章 活捉第371章 爭鋒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403章 歸順第203章 怒而興師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7章 結怨第84章 跌碎了一地的眼鏡第250章 撕破臉第195章 登州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111章 斬殺第8章 錦州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110章 陰雲第380章 一怒下京師(一)第126章 進宣府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430章 戰正酣(二)第450章 祖大壽投敵第235章 小樣,就你也想詐城第336章 遼國公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285章 以退爲進第382章 沸騰的京師(一)第447章 姜瓖投敵第281章 要挾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279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451章 大亂第349章 琉璃宮夜話第184章 周道登第438章 內應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103章 反敗爲勝第154章 妥協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98章 決戰(一)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58章 各方反應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426章 夜襲第172章 江南第120章 鐵霹靂出兵第354章 溫體仁的京察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390章 錢幣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328章 投降第89章 雙方反應第333章 兵指科爾沁第419章 潛伏第383章 沸騰的京師(二)第258章 進退兩難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13章 林丹汗的心思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91章 周延儒失寵第347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173章 天羅地網第407章 借道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171章 行蹤暴露第339章 進攻皮島第177章 海盜顧三麻子第5章 橫槍立馬唯我李公子第25章 董小宛南下第329章 亂戰第270章 李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