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祝家莊1

徐世楊制定的前進路線是從莒州出發,經過青州轄下的蒙陰進入兗州府轄境,然後從毛陽、泗水之間通過。

再繞過尼山,從鄒縣縣城旁經過,進攻位於濟寧縣境內的祝家莊(水滸中的祝家莊不是這個位置)。

基本就是一條直線,取最短的進軍距離。

按徐世楊的想法,如果兗州的塢堡主不主動進攻,徐世楊同樣也不會出手打擊他們。

爲此,輔兵部隊帶了大量天竺土布——他打算用一種友好些的方式穿越兗州塢堡主的地盤。

一支近萬人的大軍穿越自己的領地,任誰都不會放心的,何況現在還是農忙,塢堡主幾乎肯定都會收縮人口防守塢堡,即使雙方不開戰,對方也會不可避免的遭受一些損失。

因此本地塢堡主與青州軍之間是有天然矛盾的。

若是有時間,徐世楊當然希望一路推過去,解決這種隱患。

但攔截任務需要卡時間,他不可能花時間跟當地塢堡主糾纏,若是放着不管,那些遭受損失的塢堡主大概率也會在自己前線打仗的時候,給徐世楊的後方帶來些麻煩。

因此,徐世楊一進入兗州境內,立刻開戰外交攻勢——派遣胡老頭等人提前前往即將經過的塢堡,送上一些天竺土布作爲禮物,同時非常明確的向當地塢堡主說明青州軍此次的行動目的:

祝家莊投靠韃子,屢次幫助韃子越過運河劫掠齊省父老,青州節度使徐睦河下令討伐祝家莊!

此次行動與沿途其他塢堡概無關係!

話是這麼說,當地塢堡主確實不太敢信,畢竟青州距離兗州也不遠——徐世楊這次實際行動距離其實比前幾個月攻打青州北部還近一點,兗州東部塢堡主大都知道青州發生的事。

所有人都害怕青州節度使再找個理由吞併兗州。

所以,該提高警戒的還是得提高警戒。

只是青州軍勢大,兗州東部那些分散的塢堡主沒有任何一家有組織數千壯丁抵抗的能力,青州軍表達善意,他們也不得不接受。

胡老頭送給兗州各家的布匹也不是單純的禮物,紡織品在現在的江北本來就承擔部分貨幣的職責,直接給錢未免顯得太過低三下四,徐世楊不希望讓沿途塢堡主產生徐家在巴結他們的錯覺。

因此,這些布匹其實是採購費用,胡老頭在表達善意的同時,要從當地採購一些物資——糧食、蔬菜、淡水魚類、禽蛋、肉類或者其他什麼類似的土特產都可以,價格上可以放寬一點,讓當地人感覺有的賺就可以了。

當然,若是能在塢堡民中留下青州富裕,能過好日子的印象更好——現在不統一他們不代表以後不會這樣做,若是底層人嚮往青州,將來爆發戰爭也能順利一些。

如此,青州軍一路向西,在有大量布匹開路的情況下,行程倒也順利。

途中經過的塢堡主雖然戒備心很高,但也沒有主動出擊阻擋青州軍前進的。

而且,交易進行的很順利,粗糙的天竺土布在江南根本賣不出去,但在殘破的江北,倒是相當受歡迎的好東西。

畢竟,很多貧窮的塢堡民,一家人都不見得能找出一件完整的衣裳。

兗州更是如此,因爲比較靠西,歷年來受韃子荼毒的程度遠比青州那邊深,因而這邊的塢堡顯得更加殘破,用糧食或土產換些厚實且低價的布匹,是筆相當划算的買賣。

這種相當於金錢開道的大方做法給徐世楊帶來了些意想不到的好處,他路過的每一個塢堡,都有些沒什麼牽掛的光棍偷跑出來想要參軍。

繞過尼山的時候,山上一個叫呂方的土匪甚至帶領部下成建制下山投靠,一下就給徐世楊增加了超過2000壯丁和5000多家屬。

徐世楊沒有讓他們全都跟着,在鄒縣附近,徐世楊停下半天,從土匪中抽出一千丁壯,剩下的和土匪家屬帶着徐世楊的書信一起返回青州。

在那裡,有徐睦河安排他們的容身之地。

再出發的時候,連兗州各個塢堡零散投靠的人帶尼山土匪,給徐世楊增加了大約1500輔兵,這真是個好兆頭。

……

徐世楊的行動氣勢洶洶,完全沒有隱藏自己目的的意思,甚至還一路上大肆宣傳,彷彿生怕敵人不知道自己正要過去打他們。

因此,祝家莊很早就知道東邊青州有人過來要打自己,也就早就有了準備。

大軍離開青州範圍不久,祝家家主祝朝奉就召集自家核心成員:三個兒子祝龍、祝虎、祝彪,莊中師爺、槍棒教頭等人一起商議。

這個位面,欒廷玉直接走孫立的門路早早投了徐家麾下,因此祝家莊的槍棒教頭是江湖人稱百勝將的韓濤。

這人實際上也是前大周官軍,朝廷南遷時沒有跟着退到江南,滯留在齊省被祝朝奉收留,因爲功夫不錯,被奉爲祝家莊的槍棒教頭。

“青州大軍說是合計有一萬!”

祝朝奉首先發話,語氣明顯有些慌張:

“咱們全家丁壯合計纔有五千,這可如何抵擋?”

祝家老三祝彪立刻梗着脖子叫道:“父親這說的什麼話,咱們莊子門前到處是盤陀路、陷人坑,想衝到塢堡牆下他們徐家就得先丟一千條人命!何須怕他!”

“咱們家都是些莊戶、縴夫,力氣是有一把,可畢竟當不得大軍!”老大祝龍說道:“那徐家去年曾經打敗過女真人,今年更是集合全青州齊來,俺覺得,還是不能硬頂。”

“不能硬頂,那當如何?”祝朝奉問道。

“跟女真大兵來時一樣,咱們家奉上金銀女子,承擔些糧草,買那徐家撤軍!”

“大哥不可!”老二祝虎不滿的叫道:“那徐家畢竟不是大金,咱們怎麼能跟伺候大金一樣對徐家?”

“那你說該怎麼辦?”

“派艘漕船,去燕雲請大金派兵來援!”祝虎建議道:“咱們家對大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們當是願意來援!”

“咱們哪有什麼功勞苦勞……。”槍棒教頭韓濤無奈的說:“在韃子眼中,咱們給糧給女人,幫他們過運河,運歲幣,都是應該做的,既沒有功勞,也沒有苦勞。”

第392章 伐高麗4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63章 戰黃河6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439章 會議季2第356章 劫掠1第370章 棄守第78章 獲勝第58章 擴散第388章 選擇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86章 封禪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701章 南征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99章 宣言第7章 歡呼第356章 劫掠1第150章 抵稅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414章 高麗1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04章 炮擊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497章 新春4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502章 新一年1第53章 炮灰2第371章 不怕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62章 北行記2第605章 突變2第226章 公主第494章 新春1第27章 集市第583章 產業鏈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52章 返回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16章 興靈3第743章 突發第478章 對比第229章 貨幣第11章 殺韃子第218章 祝家莊5第470章 巡邏隊第321章 交換第654章 南北1第91章 戰利品第360章 血河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34章 安排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718章 大帝國3第60章 湯隆2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438章 會議季1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9章 得失2第430章 兩難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354章 繞過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19章 塢堡主們第531章 少年兵2第182章 網絡第137章 私仇第142章 談話第415章 高麗2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324章 佈局第508章 各方2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255章 方案第707章 南征7第168章 動容第132章 五蓮山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81章 大捷2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84章 六家聯盟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707章 南征7第733章 混亂第342章 思過第574章 北行記6第89章 剿匪第574章 北行記6第75章 張家第42章 分享
第392章 伐高麗4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63章 戰黃河6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第439章 會議季2第356章 劫掠1第370章 棄守第78章 獲勝第58章 擴散第388章 選擇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686章 封禪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701章 南征1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99章 宣言第7章 歡呼第356章 劫掠1第150章 抵稅第38章 我要當堡主第414章 高麗1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04章 炮擊第122章 徐家重組2第497章 新春4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502章 新一年1第53章 炮灰2第371章 不怕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62章 北行記2第605章 突變2第226章 公主第494章 新春1第27章 集市第583章 產業鏈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52章 返回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616章 興靈3第743章 突發第478章 對比第229章 貨幣第11章 殺韃子第218章 祝家莊5第470章 巡邏隊第321章 交換第654章 南北1第91章 戰利品第360章 血河第112章 塢堡血戰3第34章 安排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718章 大帝國3第60章 湯隆2第81章 暴打族叔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658章 塑料友情第438章 會議季1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9章 得失2第430章 兩難第598章 奴隸戰爭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354章 繞過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19章 塢堡主們第531章 少年兵2第182章 網絡第137章 私仇第142章 談話第415章 高麗2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324章 佈局第508章 各方2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255章 方案第707章 南征7第168章 動容第132章 五蓮山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81章 大捷2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84章 六家聯盟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707章 南征7第733章 混亂第342章 思過第574章 北行記6第89章 剿匪第574章 北行記6第75章 張家第42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