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北行記2

車伕老頭的人生規劃差不多也是這個時代他這個年紀大部分普通華夏老頭對自己人生最大的期望——辛勤工作十年(本地人的話)或三十年(如果是流民),給子孫後代留下一門不錯的營生(類似車伕老頭的牛和車,或是屬於自己的土地)。

對他們來說,這樣的人生就算是圓滿了。

車伕老頭的兒子似乎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坐在車轅前方閉目養神,準備等會接替老爹駕車的年輕人突然插話道:

“幹二三十年才能留下這點東西,有什麼意思?”

這話說的張宗直皺眉頭,在他看來,老頭對生活的規劃十分美好,也比較符合傳統的儒家道德觀念。

而這個年輕人猛不丁差這麼一句話,感覺有些浪蕩子的意思。

“俺家有兄弟三人,俺是老大,跟俺爹趕車一輩子也就攢下一套車的家當。”

年輕車伕對張宗一撇嘴,淡淡的說道:

“那將來這套車給誰?給俺?俺兩個弟弟靠啥娶媳婦過日子?給俺弟弟?那俺怎麼辦?兄弟三人總有倆是拿不到這套車的。”

“這……”

聽了這話,張宗覺得有些道理。

老頭只能攢下一套家當,但他不止一個兒子啊。

其實耕地也是一樣的,一戶人家一輩子掙出五十畝屬於自己的田地,若是有三個兒子,將來每個兒子連二十畝都分不到。

“你們也得憑自己的本事掙啊。”張宗說道:“你們三兄弟,一人分兩頭牛一輛車,總比你爹白手起家的時候好得多。”

“話是這麼說沒錯,俺夜校的老師就是這樣說的:‘俺們漢人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勤勞耕作,一代一代積攢家業才發展到現在的’,可是啊……”

張宗突然覺得這年輕的車伕笑的很高深。

“俺們漢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可哪有那許多田呢養活?”

張宗和車伕並不知道什麼是馬爾薩斯陷阱,但他們隱隱都能想明白一點。

在封建社會,戶口增多應該是件好事,也算是帝王可以拿出去炫耀的政績,但田畝是有數的,人口多了,每人所能佔的田地也就變得少了。

再加上豪門兼併,官府盤剝,最終就會變成貧者無立錐之地,朝局動盪,國力日衰,然後就是一個王朝的覆滅。

類似的事情,張宗在史書上看到過很多,他也有過自己的一些總結和見解。

但他沒想到在華夏,一個仍在爲屬於自己的牛和車奮鬥的年輕車伕居然也能知道的這麼清楚。

而且居然還有解決方案。

“俺打算去遼東當開拓民。”

年輕的車伕笑着對張宗說:

“俺家裡三兄弟,老二可以跟着爹趕車,到時候他繼承家業就可以了。老三上了高小,成績還成,將來說不定會有大出息。”

“他倆在家侍奉俺爹,俺去遼東開拓,說不定幾年就能掙出一份家當。”

年輕車伕的辦法就是這個——對外拓殖。

“現在去遼東,當即有五十畝地,再開墾荒地也沒有限額。”

車伕憧憬的說道:

“前幾年跟政府貸口糧、種子和農具,也許還能貸到大牲口——這牛就是蒙兀北面來的,拉車耕地都是好手。”

車伕指了指拉車的兩頭大黑牛。

“蒙兀人有很多牛,遼東的牛比俺們這便宜多了。”

“在遼東開荒頭幾年還不收稅,三五年就能把貸款還上,這樣五十畝地都是俺的,每年只要很少的稅就成,俺還能買個韃子婆娘——那邊的韃子婆娘也便宜。”

張宗算是明白過來了,車伕的計劃就是對外擴張。

因爲華夏開拓遼東,遼東沒有人,移民過去可以直接分一大塊地,還能從韃虜手中搶女人和牛,所以他心動了。

車伕打算成爲華夏對外擴張大軍的一份子,然後讓二弟繼承家業,讓三弟繼續讀書,這樣三兄弟都可以很有前途。

想法不錯,只是張宗總是覺得,這似乎有點不太符合儒家仁者愛人的道義。

“你去遼東開拓,當地人靠什麼活着?”張宗問。

“當地人?你是說那些韃子?”年輕車伕笑道:“韃子不算人,他們想活着,可以給俺當奴隸啊。”

“那一定會殺很多人吧?”

對兒子想去拓殖這件事一直一言不發的老車伕突然說出一句驚人的話來:“殺的不夠。”

張宗不禁愕然的看着這個老實巴交的車把式,久久無語。

……

共和1791年五月,華軍開始同時着手佈置兩個方向的戰爭。

其中之一是由遼省和吉省的幾個前進基地出發,針對完顏宗幹殘軍的最後一擊。

另外一路則是向南針對臺島海盜的進攻。

前者主要由陸軍執行,爲此駐紮遼省的第四野戰軍準備出動一個一萬兩千野戰軍和五千志願民兵組成的作戰集羣,此外還有大約五萬人負責運送補給,一隻小規模海軍艦隊和運輸艦隊負責把部分兵力和補給運到墨龍江附近,先擴建那邊原有的幾個立足點。

完顏宗幹殘軍人數不多,估計老弱病殘所有能上陣的人全加起來也只有不到八千。

之所以出動這麼龐大的兵力,是因爲帝國方面打算順路清除、震懾部分生女真部落,改善這兩省移民工作的安全環境。

爲此,徐世楊打算以皇太子身份親征,這樣的話,他可以就地獎賞或者處罰遠征路上的生女真部落。

相對應的,一些之前就已經投靠華夏的生女真部落,這次也都被要求出兵,按照部落人口的多少,每個部落出兵一百到五百,預計僕從軍總數爲八千人。

出發時全部兵力合計七萬六千人,預計半途中還會有其他生女真部落加入。

至於針對臺島的作戰,當然以海軍爲主。

徐世楊派出兵部尚書公孫勝主持工作,海軍的羅海濤、李飛虎、李飛龍、李飛鳳、李飛凰等高級將校各自率領一支分艦隊出發。

海軍五個分艦隊共一百五十艘戰艦和運輸艦,兵力九千人,另有齊省的第一野戰軍協助出兵五千人,民間大小運輸船兩百艘五千人,琉球民夫兩千人。

總兵力爲艦船三百五十艘,兩萬一千人。

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52章 陸文昭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479章 絕望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17章 莒州徐家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240章 回家2第3章 女孩第583章 產業鏈第276章 穩住第24章 未來1第284章 投降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525章 抱怨第142章 談話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425章 決心第743章 突發第289章 勝利1第391章 伐高麗3第425章 決心第711章 升龍府2第422章 無膽第369章 喜憂第743章 突發第66章 153第323章 虧空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274章 豬突3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18章 宗祠第275章 換命第725章 麻六甲2第74章 爭執第743章 突發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748章 請內附第583章 產業鏈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48章 差距第149章 雙嶼港第178章 收容所第760章 和虎第20章 站隊第480章 左鶴林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161章 臨!安!第522章 五里驛第151章 投資第54章 準備總攻第643章 父親2第655章 南北2第616章 興靈3第494章 新春1第377章 兵力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244章 局勢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634章 暴秦4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01章 春天8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29章 去江南第332章 金州1第105章 背叛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123章 新軍第480章 左鶴林第485章 會見第268章 夜戰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25章 攔截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72章 進軍第340章 缺點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50章 金礦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352章 返回第352章 返回第320章 重視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02章 南征2
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452章 陸文昭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479章 絕望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17章 莒州徐家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240章 回家2第3章 女孩第583章 產業鏈第276章 穩住第24章 未來1第284章 投降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525章 抱怨第142章 談話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425章 決心第743章 突發第289章 勝利1第391章 伐高麗3第425章 決心第711章 升龍府2第422章 無膽第369章 喜憂第743章 突發第66章 153第323章 虧空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274章 豬突3第590章 隴西之戰2第84章 六家聯盟第593章 反華夏包圍圈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18章 宗祠第275章 換命第725章 麻六甲2第74章 爭執第743章 突發第587章 沙塵之中2第748章 請內附第583章 產業鏈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48章 差距第149章 雙嶼港第178章 收容所第760章 和虎第20章 站隊第480章 左鶴林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161章 臨!安!第522章 五里驛第151章 投資第54章 準備總攻第643章 父親2第655章 南北2第616章 興靈3第494章 新春1第377章 兵力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244章 局勢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634章 暴秦4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01章 春天8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29章 去江南第332章 金州1第105章 背叛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123章 新軍第480章 左鶴林第485章 會見第268章 夜戰2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225章 攔截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72章 進軍第340章 缺點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350章 金礦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228章 這個朝廷做不到,就換個朝廷第352章 返回第352章 返回第320章 重視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02章 南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