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會議季2

接下來,會議進行的十分順利,徐世楊代表工部專門公開了準備投產的幾個新工廠——冀省煤鐵資源豐厚,自然是工部未來佈局的重點,遼南那邊則主要傾向於軍工產業和造船業。

戶部公佈了隆道四年的具體經濟目標,並且最終審覈了各部門的預算。

刑部宣佈成立單獨的巡回法庭,在兵部的憲兵(鎮撫兵改編而成)和戶部官員的支持下對大都督府轄下的所有領土進行一輪巡查審計。

同時,刑部支持兵部對大都督府轄下的所有領土進行連續的大規模剿匪工作。

吏部宣佈了新的官吏任命和考覈方法細則,同時提出給各級官員增加工資的計劃。

另外,吏部還要配合工部的股份發行工作:除了尚書級別官員之外的各部門的各級官員應該分得哪一個工廠的哪一份股票,吏部的建議十分重要。

最後上場的是禮部,他們先是宣佈了隆道四年的新學校修建計劃,然後宣佈將在這一年確定齊省的“科舉”方式:

1到7年級被稱爲高小:語文100分滿分、數學100分滿分、體育100分滿分。

總分300分。

7年級高小畢業生被稱爲秀才,每年進行一次畢業考試,擇優錄取進入中學學習。

8到12年級被稱爲中學:語文100分滿分、數學100分滿分、體育100分滿分、歷史50分滿分、科學100分滿分、政治50分滿分。

總分500分。

12年級畢業生就是齊省的舉人,同樣每年進行一次考試,擇優錄取進入幾個高等學府學習。

目前大都督府轄下的高等學府爲:泉城的泉城大學;青州府的稷下學宮;濟寧府用前奉聖公府邸改造的奉聖學院。

一共三所,如果加上海陸軍大學,那就是五所。

五所大學實施四年學制,16級畢業生即爲進士,泉城大學、稷下學宮和奉聖學院畢業生爲文進士,海陸軍大學爲武進士,文武進士完全平級。

禮部方面準備視情況而定,在冀省的燕京和遼南另外建造兩所高等學府,但隆道四年肯定是建不起來的,因爲人口不足,生員不夠。

不過高小和中學都要同時鋪開,爲此徐世楊幫助禮部向大都督府申請了額外的辦學經費——禮部也需要爲兵部的各級軍校提供部分文化教員。

齊省的各級學校都允許招收“留學生”,漢人留學生享受與本土學生同等級待遇,但高麗之類的外國留學生,必須繳納高額學費。

齊省的高小爲義務教育,平民以上階級的學生學費、書本費、學雜費全免,而且所有在校學生有伙食補貼。

但另一方面,學校的學習壓力很大,每年的升級考試都有可能決定生死——若是考試成績不及格,不允許升級。連續三年總成績不及格,不允許從高小畢業。若是五年不及格,即強制退學。

這樣強調考試成績的應試教育其實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可能讓齊省不小心放過很多天才級人才。

但這種方式能以更快速度提高齊省學子的平均水平,爲都督府政權生產更多較爲“平庸的人才”。

填鴨式教育,這也是一種工業化量產人才的方式。

學習過程中淘汰下來的學生將進入專科學校,或按成績分配到各級工廠等部門參與工作(想要自主創業或回家種地也由他)。

但是,禮部強調,爭取在五年內,把平民以上階級文盲率降到10%以下,而平民階級所有7到18歲學齡期男女,都要入學接受教育。

任何阻礙自家兒女參與學校教育的平民,等同於犯罪,將要接受削減功勞的懲罰——功勞減到負10,平民降級爲庶民!

在學科設置和教材方面,徐世楊干涉很深,就像戶部財務工作徐世楊涉入很深一樣。

這也是齊省各級學校能把八股、詩詞歌賦全都扔進語文這個大坑裡,還要專門填上一些民族主義文學教育攪合一番的原因。

但問題是,這個時代,齊省本身的科學底蘊都是十分薄弱的:比如中學的科學課程,基本是一個初級物理、化學、地理、幾何、代數的大雜燴。

畢竟齊省現在也沒有什麼物理化學人才,連有這個概念的,可能也就徐世楊一個人而已。

但這些學科又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此徐世楊也只能暫且把現在已知的知識或自己能解釋的通的東西全都塞進一個學科,然後去期待人民在不遠的將來自行探索科學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細化成各種新的學科。

徐世楊在其中能做到的,只是灑下種子,並且在自己有生之年盡一切努力呵護種子成長,僅此而已。

對進士考覈項目設置反對最激烈的是刑部尚書章明義,這位江南來的進士老爺認爲齊省過於重視數算之類的旁門左道,八股在科舉中所佔比例實在低的嚇人。

連聖人大道都學不透的進士,還能算是進士?

何況,爲啥武進士跟文進士是完全平級的?

章明義屢次提出增加語文科目在齊省科舉中的成績比例,他認爲語文就算不佔全部數目,也應該具備一錘定音的比例纔算正常——連語文都不及格的學生,不管別的科目學的有多好,都不應該獲得功名資格。

然而,在這方面,他的對手是徐世楊。

徐世楊沒有絲毫妥協的意思,而他在齊省的地位自然不是章明義所能匹敵,所以最後禮部的計劃還是強行通過。

其實,章明義反對的似乎有些太早了,他把太多精力用在跟徐世楊爭執科舉科目上,等到禮部尚書徐睦江宣佈今年最後一個議題的時候,章明義雖然憤怒,但他已經沒多少精力跳出來反對了。

何況這個議題其實不是要跟什麼人商量,而是直接對大家宣佈一個既定結果:

隆道四年二月初一開始,大都督府取消,原大都督徐睦河稱齊王!

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56章 黑店第754章 霸權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17章 勝利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533章 射擊2說一下哈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81章 得與失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314章 教育第143章 遣周船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716章 大帝國1第141章 起航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31章 西征1第740章 人力第87章 局勢第726章 天子第405章 信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1章 矛盾第364章 摘果子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737章 陰謀1第362章 血河2第142章 談話第321章 交換第65章 冬季2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297章 改編1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82章 文與武第236章 工廠1第77章 齊射第365章 教訓第733章 混亂第621章 興慶府2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672章 南方第443章 賀使2第238章 工廠2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05章 背叛第615章 興靈2第422章 無膽第330章 佔領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388章 選擇第56章 破寨3第273章 豬突2第291章 葬禮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48章 請內附第546章 軍改3第708章 南征8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216章 祝家莊3第60章 湯隆2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39章 回家1第614章 興靈1第309章 市場第660章 大案第367章 宣傳第54章 準備總攻第24章 未來1第675章 統一第83章 結盟提議第327章 旅順1第654章 南北1第4章 夜戰1第180章 青州軍第3章 女孩第534章 王師第678章 邕州2第369章 喜憂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51章 權利第70章 信使第710章 升龍府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0章 信使
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56章 黑店第754章 霸權2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157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部分目標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118章 當家主當了叛徒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117章 勝利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533章 射擊2說一下哈第179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581章 得與失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458章 生女真的窘境第314章 教育第143章 遣周船第588章 沙塵之中3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716章 大帝國1第141章 起航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631章 西征1第740章 人力第87章 局勢第726章 天子第405章 信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41章 矛盾第364章 摘果子第651章 我也要當大王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737章 陰謀1第362章 血河2第142章 談話第321章 交換第65章 冬季2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297章 改編1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82章 文與武第236章 工廠1第77章 齊射第365章 教訓第733章 混亂第621章 興慶府2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672章 南方第443章 賀使2第238章 工廠2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05章 背叛第615章 興靈2第422章 無膽第330章 佔領第693章 南下北上第388章 選擇第56章 破寨3第273章 豬突2第291章 葬禮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748章 請內附第546章 軍改3第708章 南征8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216章 祝家莊3第60章 湯隆2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39章 回家1第614章 興靈1第309章 市場第660章 大案第367章 宣傳第54章 準備總攻第24章 未來1第675章 統一第83章 結盟提議第327章 旅順1第654章 南北1第4章 夜戰1第180章 青州軍第3章 女孩第534章 王師第678章 邕州2第369章 喜憂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755章 尚需繼續前行1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51章 權利第70章 信使第710章 升龍府1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0章 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