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會議季1

六部下屬的各分管部門都要開將近一個月的小會,期間徹底總結今年的工作,並製作明年的計劃和預算。

然後回家過年,初六上班,再進入會議季下半程,即總代表大會階段,各部門會把自己上個月的會議結果上報給大都督府審議。

這期間,既要代表兵部、工部兩部,又要承擔“太子”職責的徐世楊自然是最忙碌的人,沒有之一。

兵部的總結、目標、預算等條目,之前徐世楊已經跟他的父親和大伯透露過了,現在無非就是在會議上對更多人多說一遍。

大家都知道軍隊纔是現如今這個小政權的核心支柱,因此沒人對兵部的報告提出過多異議,兵部提出的預算案也順利得到通過。

但工部就沒有這個資格了。

戶部的官員們對擴大投資工廠有些逆反心理,特別是那些奢侈品行業和那些看起來對戰爭沒有什麼直接支持的企業。

戶部有些人似乎只在乎農業和軍隊——所謂的“耕戰”,卻在內心深處並不把工業也算作“耕”的一種。

不知道這種心態是怎麼來的,他們明明已經知道工業能帶來的好處了。

也許是其他部門的官僚並不認爲自己和自己所處的部門能從工業中獲得多少好處的緣故?

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年以後他們的態度就應該轉變了。

徐世楊打算對大都督府轄下的所有非戰略價值的工業——軍工廠、鹽業、鋼鐵廠、銀行、軍馬場以及金銀礦之外的工廠,比如紡織、玻璃、酒業、農場、煤鐵礦、磚石工廠、食品加工以及未來投產的不涉密、非戰略企業,都向全社會部分開放。

所謂部分開放,是指這些非戰略企業開始吸收民間資本。

工部(其實主要是徐世楊的意見)的初步計劃,是這些工廠發行股票,股票分配比例爲:

大都督/齊王佔5%;

六部尚書各佔1%,合計6%;

齊省其他官員共佔9%;

向齊省民衆集資,出售30%;

向江南民間集資,出售30%;

齊省政權以銀行出資的形勢佔有最後20%。

股票不論落在誰的手裡,本身都不具備執行權,所有工廠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工部手裡,各人拿到的股票現在只是一種分成憑證,不論私人拿到多少股權,國有企業的控制權都不做變更。

在這個政策之下,大都督/齊王所佔的股票實際上就是“內府”,也就是徐家人的收入,徐世楊打算用這種方式替代戶部每年給大都督府的內俸預算——也就是說,徐家人今後不再由政府供養,收入取決於自己私產的經營成果。

這也是徐世楊對未來的某種佈局。

如果今後,徐家確實做了天下,他不希望作爲皇族的徐家成爲政府巨大的財政負擔。

另外,努力發展工業,允許宗室投資或自行建廠,也能有效避免自己把自己子孫當豬養的情況發生。

當然,那都是以後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推出這個政策只是爲了給工業吸收更多投資,然後儘可能減輕財政負擔罷了。

爲此,給六部尚書和其他官員的15%股份,完全綁定職務而不是個人——你在那個職務上就每年分紅,不在那個職務就放棄那份股份。

與其說這是股份,還不如說是某種福利,只是這些福利取決於各個工廠的績效。

可以想象,當官員們明白工廠股票可以給自己帶來多少分紅後,他們一定會盡可能爲工廠發展保駕護航。

向齊省自己的民衆以及向江南民間出售的60%股份,具備可交易功能,如果有閒錢,私人甚至可以蒐購一個工廠全部六成可交易股份。

當然,那也只是每年拿六成分紅罷了。

到隆道四年,齊省部分地區甚至已經享受了7、8年的和平生活,在大都督府輕賦稅政策的影響下,很多普通民衆也已經具備相當數額的存糧、存款。

處於對飢餓過於深刻的恐懼,這些錢糧大多被農民仔細埋藏儲存在地裡,根本沒法參與生產生活。

徐世楊希望能夠通過這種辦法,給齊省民衆一個投資渠道,把這些錢糧利用起來。

另外,民衆有了企業的股份,就相當於跟這些國有企業,以及齊省政權在經濟上捆綁在一起。

爲了保證他們自己的投資和利潤,民衆也會毫無保留的支持大都督府/齊王政權。

對江南出售股份的目的也是如此,徐世楊希望通過這種手段吸收江南開明士紳地主的庫存錢糧。

將來跟大周朝廷翻臉,進攻江南的時候,這些人也會成爲自己這方的天然盟友。

嗯,還有,這些投資齊省工廠的士紳地主,自然也會爲齊省產品在江南的市場保駕護航。

對徐世楊來說,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這些股份的定價問題。

各個工廠的利潤率差距很大,而利潤總額其實並不完全取決與利潤率。

比如玻璃、酒業都是利潤率奇高的行業,但論純利潤,其實比不過市場廣闊的毛紡織工廠。

因此,工廠股份如何定價,那些工廠的股份高一點哪些低一點,定低了會不會太虧,定高了能不能賣出去,都是必須仔細考慮的問題。

不過徐世楊打算把這個問題直接丟給各部門自己討論決定,他不準備在裡面插手太多了。

……

理所當然的,工部提出部分工廠開放投資的計劃,在齊省各級官員中引起巨大轟動。

這種涉及到各自私人利益的政策,自然引爆了所有會議室,以至於主持會議的大都督不得不在繁忙的會議季專門抽出一天的時間去討論這個政策。

這一天,徐世楊花了幾個小時向齊省的各級與會官員仔細講解了這項政策所期望達成的目的(當然沒說要跟朝廷翻臉做準備),然後給大家幾個小時討論消化這個政策可能的影響。

最後,這個政策被毫無懸念的通過,這一天剩下的時間自然給大家仔細討論股票售價。

當然,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決定的,如何定價甚至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這方面只需要戶部、工部和刑部三個部門討論決定即可。

讓大家一起參與,只是爲了烘托一下氣氛,刺激大家更加努力的工作罷了。

第244章 局勢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0章 破寨2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339章 退路第627章 海外王第17章 莒州徐家第75章 張家第130章 破莒州1第677章 邕州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377章 兵力第753章 霸權1第438章 會議季1第453章 鐵錢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466章 衛生第76章 開打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120章 逼迫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320章 重視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47章 破村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424章 要贏了第520章 世侯2第243章 進軍2第738章 陰謀2第661章 暴秦1第747章 株連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14章 高麗1第10章 20個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248章 登州第117章 勝利第511章 各方5第509章 各方3第266章 情報2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98章 改編2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132章 五蓮山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537章 等待第630章 安全第649章 政策第740章 人力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583章 產業鏈第166章 死諫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56章 索倫部第227章 留人第3章 女孩第708章 南征8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369章 喜憂第330章 佔領第57章 勝利第704章 南征4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94章 沒事了第404章 替代役第223章 條例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725章 麻六甲2第673章 慘案第88章 局勢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41章 起航第20章 站隊第229章 貨幣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08章 各方2第725章 麻六甲2第58章 擴散第242章 進軍1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753章 霸權1第130章 破莒州1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219章 祝家莊6第4章 夜戰1第325章 炮第321章 交換第222章 續戰第331章 政策第607章 內外有別
第244章 局勢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50章 破寨2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339章 退路第627章 海外王第17章 莒州徐家第75章 張家第130章 破莒州1第677章 邕州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377章 兵力第753章 霸權1第438章 會議季1第453章 鐵錢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628章 1793年年終總結第466章 衛生第76章 開打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695章 對交趾政策第120章 逼迫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320章 重視第601章 瀨戶內海海戰2第447章 破村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424章 要贏了第520章 世侯2第243章 進軍2第738章 陰謀2第661章 暴秦1第747章 株連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14章 高麗1第10章 20個第308章 重新接觸第248章 登州第117章 勝利第511章 各方5第509章 各方3第266章 情報2第578章 窺探南洋第298章 改編2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132章 五蓮山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537章 等待第630章 安全第649章 政策第740章 人力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183章 臨、安而已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583章 產業鏈第166章 死諫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456章 索倫部第227章 留人第3章 女孩第708章 南征8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369章 喜憂第330章 佔領第57章 勝利第704章 南征4第697章 吉爾吉斯山2第194章 沒事了第404章 替代役第223章 條例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725章 麻六甲2第673章 慘案第88章 局勢2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41章 起航第20章 站隊第229章 貨幣第692章 不戰而勝第508章 各方2第725章 麻六甲2第58章 擴散第242章 進軍1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753章 霸權1第130章 破莒州1第650章 最後一根線第219章 祝家莊6第4章 夜戰1第325章 炮第321章 交換第222章 續戰第331章 政策第607章 內外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