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槍與槍

“簧輪手槍?”

戴梓略微想了一下,讚道:

“倒是個合適的名字。”

“這槍打火率跟燧發槍差不多,優點是不像燧發槍必須有專門研磨的打火藥。”

燧發槍引火孔很小,而且容易堵塞,藥鍋裡必須用產量極低,引火率更高的細火藥。

目前的新軍燧發槍手,是在胸前掛一個裝細火藥的葫蘆,只用以裝填引藥,子彈主發射藥與彈丸一起用紙包裝。

這造成了燧發槍手的發射藥有兩種,後勤容易引發混亂,士兵在緊張的戰鬥過程中也容易搞錯,致使打火率下降。

簧輪槍沒有這個毛病,這玩意有些像是輪式打火機,用內置鋼輪摩擦黃鐵礦石打火,用不着太細緻的引藥,可以像火繩槍那樣直接用較爲粗糙的火藥引火。

而且,像燧發槍一樣,簧輪槍不需要明火,可以預先裝填,給騎兵使用似乎蠻好的。

好處很多,但也有缺點,而且缺點非常致命。

“戴老先生,這玩意,你一個月能造幾支?”

徐世楊抓着槍管,略略揮舞手中的簧輪槍,笑着問。

“這……”

戴梓張張口,似乎想要解釋什麼,不過最終還是老實承認道:

“很難造,一個月能造一支就不錯了。”

戴梓本想說,他以及他的兒子,還有幾個相熟的軍器監大匠都有製造這玩意的能力,只是即使這樣,似乎也造不了多少,數量上只能提供給軍官自衛。

但問題是,如果是軍官專用槍,有必要節省那點細火藥?

這樣簧輪槍相比燧發槍又沒有什麼優勢了。

實際上,歷史上簧輪槍被燧發槍迅速取代,就是這幾個缺點:

太複雜,導致製作困難,容易出故障還難維修,同時這也導致簧輪槍成爲標準的貴族武器,價格高的驚人,但性能又沒有超出燧發槍太多,無非就是能在火繩槍時代提供一種不需要明火的武器給貴族騎兵罷了。

同樣能做到這一點的燧發槍普及後,簧輪槍被迅速替換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之前徐世楊主持的武器發展,完全以實用性爲最高準繩。

生產火門槍是爲了在只有一戶工匠,生產力不足的時候,儘量給親兵隊裝備一種能與韃子甲兵對抗的武器。

這東西除了生產簡單,產量比較高,能鍛鍊工匠手藝之外,幾乎一無是處,屬於沒辦法時的臨時辦法。

因此找到機會後,徐世楊立刻用蛇杆火繩槍代替了火門槍,如今的火門槍只在民兵部隊中還有裝備。

火繩槍之後,徐世楊直接跳過複雜的簧輪槍,向燧發槍邁進。

只要能夠搞定螺紋和板簧,燧發槍的生產其實並不困難,技術跳躍程度也實在不高(引藥問題是火藥生產中的麻煩),卻能獲得很大的好處。

燧發槍是第一種可以普遍裝備騎兵的槍械,而且價格便宜、維護簡單、性能還算合用,是一種真正可以大規模裝備的平民武器。

跳過貴族化的簧輪槍,幾乎是所有穿越者必然的選擇。

卻沒成想,戴梓這樣如今世上頂級工匠,爲了炫技,居然還是把這種昂貴的玩意搞出來了。

徐世楊沒有拆開手中的簧輪槍看看戴梓這一把跟歷史上歐洲使用的同類型武器有什麼差別。

想來也是大差不差吧,技術畢竟是相通的。

槍機裡面肯定都是些精巧到可以用來製作鐘錶的小零件,用來裝比綽綽有餘,只是距離大規模裝備部隊的武器還有很大距離……

等等,鐘錶?

另一個位面,歷史上歐洲的簧輪槍其實就是鐘錶匠發明的,很多部件甚至直接與當時的鐘錶可以做到互換!

既然戴梓能夠手工打造簧輪槍,那麼反向發明鐘錶也是可行的,對吧?

鐘錶可是個好東西,雖然也是貴族化很深的玩意,但對軍隊的協同作戰來說,屬於力量倍增器,值得投入資源好好研究。

哪怕投入十年二十年,只要能成功,帶來的收益必然是無窮的!

想到這裡,徐世楊樂呵呵的把簧輪槍收好,然後對戴梓說:

“戴老先生,這把槍我收下,您上交一個發明者名單,我可以給予經濟獎勵。”

“但有一點請記住,我獎勵你們,主要是獎勵你們發明、創造、改進的能力,我希望你們保持這種進取的精神,而不是因爲這把槍很好用。”

穿越者站在歷史的高度,輕易否定某項並不怎麼好用的發明很容易,但打消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那就太得不償失了。

那樣做,一旦穿越者離開人世,他所創建的科研體系很難跳出穿越者的桎梏,甚至成爲科學發展的阻礙。

因此徐世楊從不反對他的屬下利用業餘時間搞些小發明,做些不在計劃中的小設計。

哪怕徐世楊明知道這種東西並不好用,走在錯誤的道路上,他也會盡量給予合適的補償,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做些提醒而已。

“武器不需要太精巧,你要考慮使用者的素質,以及大規模裝備部隊的可能性。”

徐世楊對戴梓說:

“就像這把槍,給我用或許還行,但既無法大規模製造,士兵也沒有能力在戰場環境中進行簡單維護,難道要我一個人一杆槍去跟敵人拼命?”

“是老朽考慮不周了。”

戴梓表示瞭解之後,徐世楊話鋒一轉,說道:

“不過,這杆槍確實很精巧,我覺得以您現在的技術,也許可以實現我的某些設想。”

“過一段時間,我會給您幾張大概的設想圖,你試試看能不能幫我造出實物,也不用着急,這也許是個需要很長時間,很大投入的東西。”

“我們要有耐心。”

……

從青州兵工廠走出來,徐世楊還在思考這邊的生產問題。

簧輪槍自然不會投產,使用同一槍管的火繩槍和燧發槍,這邊正在逐步步入正軌,由於工匠手藝的差別,等這邊幾個水利鍛錘安裝完成,江南來的工匠們適應新的度量衡之後,青州的產量絕對會超過莒州那邊。

如今,增加部分工人、工匠之後,莒州兵工廠的火槍產量維持在每月200上下,火繩槍燧發槍各半,燧發槍中又有一半是卡賓槍(騎兵短槍)或手槍。

等青州這邊準備妥當,也許每月300支火槍是個短期內達到的產量。

若是能夠做到這一點,新軍再想擴充,就不存在武器上的桎梏了。

第20章 站隊第632章 南下1第359章 炮擊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79章 暢快第267章 夜戰1第289章 勝利1第433章 仙釀第165章 主戰派第619章 興靈6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59章 三沙1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4章 夜戰1第299章 海盜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447章 破村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48章 登州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168章 動容第364章 激戰2第78章 獲勝第252章 大生產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88章 小樊樓第164章 文仲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40章 回家2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25章 鑄炮第354章 繞過第394章 伐高麗6第97章 兄弟並肩第166章 死諫第231章 天下1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633章 南下2第635章 信仰第171章 人第726章 天子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33章 備戰1第356章 鉅變第382章 背叛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385章 滅蝗2第144章 福船第433章 仙釀第746章 殉爆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297章 改編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77章 齊射第648章 峻法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49章 屯墾村第480章 左鶴林第65章 冬季2第648章 峻法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1章 公審第528章 壞消息第101章 備戰3第495章 新春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747章 株連第296章 忠臣3第457章 生女真第15章 徐世鬆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54章 生意第34章 安排第110章 傷亡第666章 暴秦6第745章 機槍第702章 南征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249章 利息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324章 佈局第325章 炮第70章 信使第442章 賀使1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99章 局勢
第20章 站隊第632章 南下1第359章 炮擊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79章 暢快第267章 夜戰1第289章 勝利1第433章 仙釀第165章 主戰派第619章 興靈6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59章 三沙1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4章 夜戰1第299章 海盜第182章 諸位,起舞吧!第447章 破村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48章 登州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471章 邊境衝突第168章 動容第364章 激戰2第78章 獲勝第252章 大生產1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188章 小樊樓第164章 文仲第257章 一級戰備第240章 回家2第26章 幹翻這世道第125章 鑄炮第354章 繞過第394章 伐高麗6第97章 兄弟並肩第166章 死諫第231章 天下1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633章 南下2第635章 信仰第171章 人第726章 天子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33章 備戰1第356章 鉅變第382章 背叛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674章 豺狼當道第385章 滅蝗2第144章 福船第433章 仙釀第746章 殉爆第31章 一個不留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297章 改編1第429章 佔領蓋州3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77章 齊射第648章 峻法第503章 新的一年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569章 遼北攻略4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349章 屯墾村第480章 左鶴林第65章 冬季2第648章 峻法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1章 公審第528章 壞消息第101章 備戰3第495章 新春2第90章 嚴肅軍紀第747章 株連第296章 忠臣3第457章 生女真第15章 徐世鬆第196章 開始變了第154章 生意第34章 安排第110章 傷亡第666章 暴秦6第745章 機槍第702章 南征2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469章 三級兵役制度第249章 利息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324章 佈局第325章 炮第70章 信使第442章 賀使1第579章 江淮防線第199章 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