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開明士紳

實際上,一些真正有長遠眼光的江南豪族、士紳早在統一之前就已經開始前往北方投資,他們的投資對帝國安全渡過原始資本積累階段有很大幫助。

因此帝國稱呼這些人爲開明士紳——南下過程中,這些開明士紳對帝國的幫助也不小。

帝國統一之後,開明士紳的數量增長了不少,因爲只要不是太傻,那麼士紳至少能夠看得出來,按照歷史經驗,現在烈火烹油的帝國至少應該能維持幾十到一百年的治世,一百多年的承平,然後纔有可能進入王朝末期。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現在活着的人都要一生沐浴在帝國的光輝之下了。

那麼,緊跟帝國的指揮棒行動,纔是保家門不墜的最好辦法。

沒看到連金陵四大豪族都有心要上帝國的大船嗎?

然而,真正能看清帝國的指揮棒指向的家族,就不是那麼多了。

還是比如那四大豪族,他們的做法就讓很多真正有底蘊的家族暗自嘲笑——之前帝國在江北的時候,他們沒有雪中送炭去投資,沒成爲第一批“開明士紳”。

帝國南下之前送幾個家中女兒給太孫,就想改換門庭,大軍南下過程中也沒有積極協助,沒有幫忙協調軍糧問題,沒有協調市面安定,反倒是花了大價錢修什麼“大觀園”。

等到統一之後,皇帝定都金陵南下,他們居然想着把大觀園獻出去,給剛來的皇帝當皇宮……。

很難想象有這麼蠢的人對不對?

把你家的院子當成皇宮?簡直是在找死。

好在陛下沒有下令抄了賈家,他只是當場降旨,命令賈家把大觀園捐獻出來,改造成金陵大學的校園。

既然是捐獻,那麼自然一分錢成本都別想回收,要知道,這大觀園可是賈家貪了前朝巡鹽御史林家的私財造出來的!

付出這麼大代價,賈家居然連開明士紳的門匾都沒拿到!

這簡直是個悲劇。

也是個笑話。

在江南的士紳眼中,金陵的四大豪族以往雖然敗絮其中,但好歹也有一層金玉其外。

現在他們連外表的光鮮亮麗都沒有了。

實際上,在真正有前途的豪族士紳眼中,目前最風光,最值錢,最有榮耀的,應該是那些有太子徐世楊親筆題詞的開明士紳匾額的家族,之後是皇帝御筆題詞的匾額。

這兩樣東西掛在大門上,纔是家族在新朝今後幾百年蒸蒸日上的保證。

對,你沒看錯,太子的題詞比皇帝御筆還要重要。

因爲真正對天下大勢有所瞭解的士紳豪族都知道,真正掌控帝國大局的,是未來的皇帝,現在的太子殿下。

這也是一些江南士紳聽說帝國下一階段的國策(這個不難打聽,報紙正在連篇累牘的宣傳呢)是“人口北上,工業南下”後,立刻派遣家中優秀子弟,打點行裝北上的原因:

皇帝和都城在金陵不假,可太子行在還在燕京呢!

大家不能不提前考慮一下,若是將來太子登基,帝國有沒有遷都到燕京的可能性!

答案當然是——這種可能性很大!

一個旁證是,帝國正在燕京和金陵,一南一北同時修建兩座宮殿!

雖然都是在郊區,但華麗程度上,還是燕京的皇宮比金陵的皇宮強一點——因爲郊區人口密度不同,金陵徵地比燕京徵地花費大不少。

當然,實際上徐世楊允許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爲了南北兼顧,北方的國防安全和南方的擴張需求,哪一個都不能輕易放棄,那就只有繼續維持如今的雙頭龍局面。

哪怕未來自己登基,這個局面一時半會也沒法改變。

因爲遼東、蒙兀草原和西域等地到手後,北方實際上已經到了擴張的極限,帝國要繼續維持攻勢擴張,那就只能放在南方,通過發達的海運從南洋到天竺洋這樣一路過去。

因此徐世楊打算自己常駐燕京,穩定北方國土,同時吸引南方的漢人前來北方定居、開墾。

而自己的老爹,以及將來自己的兒子要坐鎮南方,主持對外擴張工作——南洋土人戰鬥力都不強,正好可以讓徐代灼刷刷軍功。

還是那句話,如果有必要,徐世楊還打算在長安設立第三都城,以主持西北方向的工作——當然現在看似乎沒那個必要,因爲秦王、晉王已經足夠給西北建立一個安全緩衝了。

正因爲如此,雖然實戰結果證明交趾兵戰鬥力很弱,但徐世楊還是要南征軍團做好萬全準備再出擊,爭取一戰滅敵。

於此同時,徐世楊還命令正在揚州處理陳年積案的徐代灼前往南征軍報道。

此時的南征軍已經差不多做好準備。

從桂省、粵省新招募的六萬新兵也已經完成基礎訓練,目前正在野戰軍老兵的帶領下對去年從逆的洞蠻進行清掃作戰——這也算是某種以戰代訓,以便爲即將到來的報復戰爭做最後準備。

……

六月初五。

皇太孫徐代灼帶領五百近衛軍騎馬進入還沒從戰火中恢復過來的邕州。

他帶來的部隊也算是帝國給馮三虎的最後一批支援,至此,8萬南征軍陸軍(2萬老兵加6萬新兵)和3萬海軍已經全部到位。

但是此時仍然不能開始行動,因爲交趾那邊還是雨季,此時不適合大軍團行動。

徐代灼現在只是來適應自己新職務的。

“嗯?歡迎您,殿下。”

在舊邕州縣衙,目前的南征軍臨時司令部門口,南征軍總司令馮三虎帶領全體司令部人員一起出來迎接徐代灼。

不過看到徐代灼的打扮後,馮三虎忍不住發出一句詫異的聲音。

因爲皇太孫殿下穿了一身海軍上校的軍裝!

“不要誤會,中將。”下馬之後,徐代灼直截了當的說道:“我不是來挑撥海陸矛盾的。我穿着一身是爲了協調海陸軍共同行動,這是我的職責。”

馮三虎笑了,真有意思,他還以爲徐代灼是來監軍的呢。

當然,這不是說他真的只是個聯絡員,那五百近衛軍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但這態度還真的讓人感到很舒服啊。

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318章 賊第60章 湯隆2第260章 戰黃河3第99章 宣言第237章 槍與槍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128章 訓狼第724章 麻六甲1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37章 等待第306章 風暴第146章 賺到了第274章 豬突3第55章 總攻開始第256章 牆頭草第5章 夜戰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40章 朝廷第164章 文仲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35章 乃服第752章 無題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686章 封禪第311章 水利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679章 邕州3第298章 改編2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299章 海盜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95章 降服1第77章 齊射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40章 登瀛洲第614章 興靈1第752章 無題第581章 得與失第672章 南方第180章 青州軍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88章 局勢2第216章 祝家莊3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530章 少年兵1第635章 信仰第324章 佈局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656章 南北3第424章 要贏了第350章 金礦第613章 西域2第353章 疑慮第461章 佈局3第153章 洽談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104章 開始第444章 烽燧第105章 背叛第234章 分裂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27章 集市第441章 齊第200章 盛宴第432章 從容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49章 焦土第333章 金州2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24章 未來1第386章 滅蝗3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295章 忠臣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76章 1795年第130章 破莒州1第384章 滅蝗1第731章 寺產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92章 勝利2第154章 生意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486章 選擇第58章 擴散第733章 混亂第107章 來了第432章 從容第200章 盛宴第630章 安全
第206章 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第318章 賊第60章 湯隆2第260章 戰黃河3第99章 宣言第237章 槍與槍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128章 訓狼第724章 麻六甲1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537章 等待第306章 風暴第146章 賺到了第274章 豬突3第55章 總攻開始第256章 牆頭草第5章 夜戰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40章 朝廷第164章 文仲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138章 平定五蓮山第135章 乃服第752章 無題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686章 封禪第311章 水利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679章 邕州3第298章 改編2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299章 海盜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95章 降服1第77章 齊射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140章 登瀛洲第614章 興靈1第752章 無題第581章 得與失第672章 南方第180章 青州軍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88章 局勢2第216章 祝家莊3第610章 平夏戰爭2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530章 少年兵1第635章 信仰第324章 佈局第419章 各方都在期待第656章 南北3第424章 要贏了第350章 金礦第613章 西域2第353章 疑慮第461章 佈局3第153章 洽談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399章 海盜的想法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104章 開始第444章 烽燧第105章 背叛第234章 分裂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592章 隴西之戰4第27章 集市第441章 齊第200章 盛宴第432章 從容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49章 焦土第333章 金州2第505章 新的一年4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602章 倭奴戰爭4第24章 未來1第386章 滅蝗3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295章 忠臣2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76章 1795年第130章 破莒州1第384章 滅蝗1第731章 寺產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92章 勝利2第154章 生意第220章 士兵徐世楨第486章 選擇第58章 擴散第733章 混亂第107章 來了第432章 從容第200章 盛宴第630章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