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鑄炮

建興十一年大年三十

今年徐世楊在新一屯過的年,因爲他的長子出生了,按封建道德,他應該讓自己父親好好抱抱長孫。

今年徐世楊的二孃給了他不少好臉色,這個單純的婦人知道自己的兒子有機會去江南讀書,可以獲得更好的前途後,對徐家現在這點資產已經有些不甚在意了。

何況,徐世楊跟徐世柳兄弟倆的關係相當不錯,這也影響了女人對徐世楊的看法。

大年三十那天,二孃甚至送給他一雙質地精良的馬靴,並絮絮叨叨要給他介紹個媳婦……。

徐世楊驟然發現,自己居然在這個封建時代被人催婚了!

好在,二孃畢竟不是親孃,兩人之間仍舊生疏的很,而且徐世楊現在這種情況,正妻必須精心挑選。婦人叨叨兩句之後,事情就算過去了。

建興十二年正月初二,徐世楊帶家人離開第一屯,返回自己的大本營第五屯。

從新安頓好家人後,他馬不停蹄前往原151堡西北區,這裡已經被他改造爲工廠區,第五屯系統的所有重要工匠都集中在這裡工作。

現在仍是正月,還在過年期間,但整個工廠區已經進入熱火朝天的工作狀態,廠區的各個角落到處傳來叮叮噹噹的敲打聲,半空中飄着渺渺白煙,偶爾還能聽到金屬放進水裡淬火時刺耳的呲啦聲。

徐世楊帶着公孫勝,徐大徐二以及幾個警衛,也不等人通傳,一行人徑直來到塢牆西北角。

這裡有一個龐大的作坊,徐世楊安排湯隆在這裡負責鑄造金屬火炮,旁邊還有製造火繩槍槍管的工坊,說起來,這裡可能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軍工廠。

徐世楊一行一直走到工坊大門口,湯隆纔得到消息,匆匆忙忙出來迎接。

“大人……。”

湯隆剛一開口,徐世楊就擺擺手阻止他:“按新規矩,你應該叫我中校。”

“中……,中校。”湯隆還是有些不習慣這個稱呼,適應了半天,他才勉強把中校大人中的最後兩個字吞下去。

“嗯,行了,現在也別管這些沒用的客套,你如今也是中士了,不要如此唯唯諾諾,大方點!”

“是。”湯隆低着頭答應道。

他是浮來山被俘的土匪,自覺在徐家低人一等,因此處處小心,連原本徐家出身的小工匠學徒都不敢得罪。

何況現在徐世楊已經是徐家二號人物,對湯隆來說既是縣官又是現管的直接領導。

徐世楊知道他現在仍然放不開,只好自己主動提問:“金屬大炮鑄造的怎麼樣了?”

提起他的成果,湯隆總算精神了一點,他略帶興奮的回答:“已經鑄好兩門大炮!一門是發射2斤炮彈的鐵炮,一門是發射3斤炮彈的銅炮!”

“帶我去看看!”徐世楊興奮的說。

“這邊請!”

很快,兩根粗大的金屬炮管呈現在徐世楊眼前。

他仔細看了看,其中的銅炮是標準的前裝滑膛炮,帶着標準的炮耳結構,顯然可以安裝在炮架上(雖然現在還沒有)。

“大……,中校,這門炮重二百六十斤,估計加上炮架總重五百斤上下,可以發射3斤重的鐵彈或石彈,也可以發射兩倍重的霰彈。”

徐世楊自己有手量了一下,炮管很厚,顯然爲了承受大量發射藥,湯隆採取加厚炮壁的笨辦法,這樣雖然讓大炮總重高了一些,卻是減少了炸膛的可能性。

銅炮的身管長度在一米二、三左右,如果加上炮架真的只有500斤,那麼這門炮還在野戰炮範疇之內,可以跟隨步兵部隊迅速機動。

徐世楊吩咐道:“做的不錯!立刻加裝炮架!然後儘快投產!”

“還未試炮。”湯隆略有些猶豫:“而且銅料也有些不足……。”

“有多少銅就鑄造多少炮。”徐世楊急切的說:“至於試炮,直接上戰場上實驗吧!”

“上戰場?”湯隆嚇了一跳:“這個時候,打誰?”

“湯隆你做的不錯,所以我也不瞞你,過一段時間,我要去江南一趟。在我出發之前,我們需要懲罰範家去年的背叛行爲。還得解決盤踞在五蓮山一代的流民集團。”

聽到這話,湯隆低着頭想了一下,然後說道:“中校,這次能不能讓我也去?炮是我鑄的,我熟悉這些武器,也能更好的應用它們,如果中途出什麼問題,我也好記下來,以後再鑄炮的時候加以改正。”

“很好!”徐世楊高興地說:“湯隆你有些職業軍官的範了!你能這樣想很好!行!下次作戰你跟着,帶好紙筆,遇到什麼問題都記下來!咱們的大炮不是就限定這一種,以後肯定還要不斷改進不管發展!”

“是!謝中校大人!”湯隆高興的叫了起來。

他始終認爲,自己是一個高超工匠的同時,還是一個不錯的戰將,之前見到徐世楊格外重視大炮,他就主動申請從火繩槍工坊調到這裡來試製大炮,成功以後趁徐世楊高興,立刻申請前往一線部隊,果然得到許可。

‘如果能夠立下戰功,我就不會低人一等了!說不定還能娶個媳婦!’湯隆美美的想。

“帶我去看看鐵炮。”徐世楊叫醒正在做白日夢的湯隆。

“是大人……,不,中校,請這邊來!”

湯隆鑄造的鐵炮與銅炮形制完全不同,雖然都是滑膛炮,但鐵炮後部有一個明顯粗於炮管的炮腹,炮腹上方開有一個裝填口,後部還拴着一根鐵釺,並有一個細而長的炮尾。

如果現場有第二個熟悉大航海時代武器的穿越者,他大概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鐵製“弗朗機”炮,一種早期簡易後裝炮。

當然,這個世界上,它的發明者是徐世楊,因此不會再有“弗朗機”這樣的名字了。

“中校,按照您的要求,此炮全場五尺五寸(古代木工尺合0.31米左右,因此炮長是1.7米),可以發射2斤重的實心彈丸或是同等重量的霰彈。”

湯隆站在鐵炮前方,向徐世楊介紹道:

“此炮比銅炮易於鑄造,材料也容易得到,因此我帶領其他工匠和學徒,先鑄造了這門鐵炮,並且,這門炮已經試射過了。”

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85章 野心第340章 缺點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621章 興慶府2第486章 選擇第633章 南下2第251章 權利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33章 備戰1第278章 一線第43章 塢堡民兵第743章 突發第460章 佈局2第393章 伐高麗5第276章 穩住第81章 暴打族叔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622章 閒暇第583章 產業鏈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8章 宗祠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3章 備戰1第535章 大同城下說一下哈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248章 登州第275章 換命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396章 降服2第720章 大帝國4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237章 槍與槍第82章 文與武第132章 五蓮山第233章 天下3第309章 市場第260章 戰黃河3第372章 財政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04章 突變1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354章 繞過第425章 決心第700章 戰利品第249章 利息第82章 文與武第142章 談話第97章 兄弟並肩第284章 投降第549章 帝國第178章 收容所第480章 左鶴林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51章 民心1第376章 工廠第55章 總攻開始第749章 周史案第430章 兩難第74章 爭執第3章 女孩第574章 北行記6第665章 暴秦5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676章 1795年第241章 回家3第546章 軍改3第415章 高麗2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470章 巡邏隊第325章 炮第422章 無膽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537章 等待第573章 北行記5第75章 張家第140章 登瀛洲第175章 說服第306章 風暴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558章 去北方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236章 工廠1第376章 工廠第430章 兩難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748章 請內附
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685章 野心第340章 缺點第205章 節度使的命令第621章 興慶府2第486章 選擇第633章 南下2第251章 權利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33章 備戰1第278章 一線第43章 塢堡民兵第743章 突發第460章 佈局2第393章 伐高麗5第276章 穩住第81章 暴打族叔第729章 攔駕告狀第622章 閒暇第583章 產業鏈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7章 莒州徐家第18章 宗祠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33章 備戰1第535章 大同城下說一下哈第136章 招募流民第248章 登州第275章 換命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396章 降服2第720章 大帝國4第609章 平夏戰爭1第451章 周軍的實力第237章 槍與槍第82章 文與武第132章 五蓮山第233章 天下3第309章 市場第260章 戰黃河3第372章 財政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04章 突變1第418章 金軍的準備第354章 繞過第425章 決心第700章 戰利品第249章 利息第82章 文與武第142章 談話第97章 兄弟並肩第284章 投降第549章 帝國第178章 收容所第480章 左鶴林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46章 莫名其妙第751章 民心1第376章 工廠第55章 總攻開始第749章 周史案第430章 兩難第74章 爭執第3章 女孩第574章 北行記6第665章 暴秦5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676章 1795年第241章 回家3第546章 軍改3第415章 高麗2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470章 巡邏隊第325章 炮第422章 無膽第603章 倭奴戰爭5第537章 等待第573章 北行記5第75章 張家第140章 登瀛洲第175章 說服第306章 風暴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558章 去北方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236章 工廠1第376章 工廠第430章 兩難第758章 尚需繼續前行3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11章 平夏戰爭3第109章 塢堡血戰2第491章 五路伐金1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277章 最後一口氣第748章 請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