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天下1

對徐睦河來說,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重要的多。

若是江南江北都在打仗,那麼讓最疼愛的兒子離開自己身邊看起來就不像是個好主意了。

至少,徐世柳在江北打仗,是爲了家族。

在江南冒險算什麼事啊?幫別人奮戰?

在徐睦河看來,若是徐世柳在江南不能安安全全讀書做官,還不如回來幫他實現剛剛騰起的野心。

徐世楊並不清楚老爹的想法,因此他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說道:

“無論江南那邊支援還能不能到手,咱們的戰略都沒法改變了——攔截和親船隊之後,跟韃子的一次大戰一定會到來,或早或晚而已。”

“因此在我看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儘快進入備戰狀態,積攢物資,訓練士兵,修建工事。”

“若是江南的物資真的來不了,那就先拿從和親船隊那裡獲得的財帛現款購買一部分。”

江南財主跟後世資本家沒有太大區別,純粹屬於有錢不賺王八蛋的本性,你拿現款去購買糧食,他們寧願頂着朝廷的壓力不交稅也會賣給你。

至於購買糧食的人是本國朝廷還是敵國政權,甚至乾脆是來要自己命的山賊土匪,對財主們來說並無多大區別,只是價格上略有不同而已。

資本家敢爲利潤賣絞死自己的繩索,財主們也敢爲財帛賣砍死自己的鍘刀。

可能略有不同的,也就是財主們更願意爲子侄讀書做官花錢罷了。

因此,徐世楊堅信,只要有現錢,江南一定有人願意賣給自己糧食。

這樣的話,用攔截和親船隊得來的財帛購買糧食,代替江南來不了的支援,其實也不算太虧。

加上庫存,至少保證青州2到3年的糧食安全似乎並無問題。

何況,江南那邊只是可能沒有支援,而不是肯定沒有支援,更不是肯定一點支援都沒有。

“至於五哥兒的安全問題,這其實也不必太過擔心。”

徐世楊接着說道:

“世柳在信中說的很清楚了,他在江南也不是當小兵的,身邊幾千大軍跟着,想來也不會有太大危險。”

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方臘軍比韃子容易對付多了。

現在的方臘軍,其實完全是靠着龐大的人數滾雪球,兵員素質、裝備和技戰術差的都很遠。

順利的時候一擁而上還行,一旦面對逆風局,徐世楊懷疑即使是大周官軍的戰鬥力,來幾百個騎兵,鐵甲重刀,就能追着幾萬人砍。

“其實,在我看來,世柳那邊不但不危險,相反,這是個很好的機會。”

徐世楊思索着說道:

“若是主戰派真的能得勢,即使爲了做個樣子,也得重將權,像世柳這樣確實能做到出將入相的,自然有更好前途。”

無論怎麼說,徐世柳的戰爭經驗都比江南那些人強得多——比文官強,恐怕比大多數武將也強不少。

若不是運氣太差,他沒有理由不能出頭。

有了軍功,先轉官,再科考,加上文家的支持,三十年內爭取一個相位真的並非不可能。

世事如此,有危機就有機會。

徐睦河現在的情況,純粹是關心則亂。

徐家其他塢堡主級別的核心人物也都支持徐世楊的想法——一個是他們對徐世柳沒有徐睦河那種舔犢之情,另外也是大家確實都有更需要關心的事。

在韃子隨時都有可能南下,大戰不知何時就會爆發的情況下,去考慮千里之外的江南戰事,未免太滑稽了。

徐睦河也逐漸從得知兒子遇險的焦急中冷靜下來,徐世楊至少有一點說的沒錯,江南無論如何都比江北安全。

徐世柳手上幾千兵將,去打暴民也確實比對付韃子輕鬆,何況江南還有那許多朝廷官兵。

徐睦河嘆了口氣,包括徐世楊在內,所有人都不怎麼關心江南的話,他這個家主也不能快意行事,何況他現在也有了自己的野心。

“既然如此,大家先散了吧,去做自己的工作。”

徐睦河略有些疲憊的說:

“世楊你留下,爲父有些事想跟你單獨商議。”

……

塢堡主們離開之後,徐世楊好奇的問:

“父親還有什麼事要吩咐?”

“沒什麼好吩咐的,只是有件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徐世楊掌握着徐家最強軍力,這是徐家之所以敢於統一青州且攔截和親船隊的本錢,何況他政治地位也不低,可以算是“副家主”加家族軍事統帥,現在的實際地位可能比徐睦河這個家主還要高一點。

因此,徐睦河覺得,自己的野心必須有這個兒子的鼎力支持。

好在,從以前的言行來看,徐世楊算不上大周的忠臣——徐睦河總有一種,這個兒子既不想投大金,也不喜歡大周,誰都看不上的感覺。

於是,徐睦河斟酌着說道:

“江南戰亂,那邊如今也不是世外桃源了。”

“是啊,只是那邊本來也不是世外桃源,朝廷只是在江南苟且而已。”徐世楊不屑的說道:“沒有一點進取心,早晚會出大亂子。”

在徐世楊看來,大周南遷前的局勢,其實是江北出兵抵抗外敵入侵,江南在經濟上對江北補貼。

但軍事上的慘重失敗打破了這一平衡,江北主力邊防軍——比如西軍崩潰後,江南不願意繼續讓朝廷徵收大筆稅賦補貼前線。

失去了主力野戰軍,財賦重地又不願承擔更重的責任,大周在江北完全立不住腳,所以纔不得不南遷。

若想改變這種苟且的形勢,除非大周能重建一隻強大的軍隊,並且讓國民相信這隻軍隊能壓倒韃子,北伐或擴張,獲取新的領土是一種能帶來收益的行動,而不是以往那種拿錢糧填無底洞,這樣才能改變戰略上的不利態勢。

大周朝廷明顯沒有這種改變自我的能力,所以江南的一切繁華,都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基礎脆弱的可憐。

現在,不過是漲潮了,沙灘城堡開始垮塌而已。

徐世楊這說法,倒是不出徐睦河的意料。

確認兒子的大概想法後,他接着問道:

“世楊,你對如今的天下局勢,有什麼看法?”

第397章 降服3第327章 旅順1第356章 鉅變第215章 祝家莊2第9章 得失2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5章 徐世鬆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75章 張家第582章 爲什麼第8章 得失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629章 去江南第324章 佈局第99章 宣言第562章 北行記2第457章 生女真第163章 鎮邪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271章 反擊2第660章 大案第573章 北行記5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440章 朝廷第313章 非常事第101章 備戰3第661章 暴秦1第455章 目的地第180章 青州軍第322章 坦誠第488章 善保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679章 邕州3第494章 新春1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748章 請內附第107章 來了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745章 機槍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259章 戰黃河2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80章 青州軍第391章 伐高麗3第433章 仙釀第276章 穩住第645章 秦軍2第23章 不妥協第368章 選擇第50章 破寨2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354章 繞過第512章 擊發槍1第384章 滅蝗1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367章 宣傳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47章 互相忌憚第710章 升龍府1第241章 回家3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762章 更替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622章 閒暇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69章 招攬第314章 教育第714章 楚國第709章 南征9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2章 夜間第701章 南征1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6章 買賣第520章 世侯2第512章 擊發槍1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342章 思過第265章 汗位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89章 勝利1第215章 祝家莊2第653章 宣戰第717章 大帝國2第223章 條例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327章 旅順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135章 乃服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
第397章 降服3第327章 旅順1第356章 鉅變第215章 祝家莊2第9章 得失2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15章 徐世鬆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75章 張家第582章 爲什麼第8章 得失1第576章 如何治國第629章 去江南第324章 佈局第99章 宣言第562章 北行記2第457章 生女真第163章 鎮邪第623章 西域諸國1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271章 反擊2第660章 大案第573章 北行記5第759章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第440章 朝廷第313章 非常事第101章 備戰3第661章 暴秦1第455章 目的地第180章 青州軍第322章 坦誠第488章 善保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606章 十八年了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679章 邕州3第494章 新春1第 86章 第一次擴軍第748章 請內附第107章 來了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745章 機槍第170章 有子如此第259章 戰黃河2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180章 青州軍第391章 伐高麗3第433章 仙釀第276章 穩住第645章 秦軍2第23章 不妥協第368章 選擇第50章 破寨2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354章 繞過第512章 擊發槍1第384章 滅蝗1第94章 李逵鬥解珍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367章 宣傳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47章 互相忌憚第710章 升龍府1第241章 回家3第12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1第97章 兄弟並肩第551章 孩子與孩子們的相遇第762章 更替第584章 世界那麼大第622章 閒暇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169章 招攬第314章 教育第714章 楚國第709章 南征9第181章 笨拙的戰爭第345章 江南市場第2章 夜間第701章 南征1第599章 倭奴戰爭3第16章 買賣第520章 世侯2第512章 擊發槍1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342章 思過第265章 汗位第465章 人口!人口!2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89章 勝利1第215章 祝家莊2第653章 宣戰第717章 大帝國2第223章 條例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327章 旅順1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135章 乃服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