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徐世鬆

大約20年前,大周朝還沒有淪落到徐世楊蔑稱的“南周”地步的時候,他的大伯和父親同一年考上了進士……。

一門兩進士,在當時也算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從那以後,徐家開始從自耕農向地方豪紳轉變的過程。

徐家大老爺、二老爺爲官時期“積攢”下的錢糧逐漸轉化爲土地,還有大量同姓或不同姓的平民帶地投獻,然後是跟同樣的地方豪族聯姻……。

當大周朝在江北的統治趨於瓦解的時候,兩位老爺回到家鄉,憑藉爲官時期積攢的人脈和龐大的財富,聚集大量佃農和附近走投無路的自耕農,開始結寨自保。

以上就是徐家的發家史,也是現今大多數江北豪族起家的標準套路——都是些所謂的“鄉賢”家族,無非是有大有小罷了。

這些家族的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堅持到某個人或者某一夥勢力來收拾殘局,然後繼續當他們的鄉賢,過他們耕讀傳家的美好生活。

至於這個人或者這夥勢力到底是誰,這些所謂的鄉賢們可不在乎。

反正,在他們眼裡,無論誰當權,哪怕是韃子,最終還得依靠他們來維持政權的正常運轉——其實,不如說韃子當權更好一點,畢竟韃子維持一個大帝國的經驗更少,也就更得依仗他們這些地頭蛇、讀書人。

在徐世楊看來,如果不是如今關外各路韃子仍在混戰且不分勝負,這些混蛋恐怕早就帶着降表和勸進書出關了。

‘必須建立起忠於我自己的勢力,其他人,哪怕是血緣上的親人也靠不住。’

徐世楊騎在戰馬上,一邊溜達,一邊漫無邊際的想着:

‘現在我必須依靠他們,但也不能過份信任他們,必須用利益交換他們的幫助!’

“真麻煩啊!”徐世楊忍不住感慨一聲。

“少爺,到了。”見他總是魂遊天外,胡老頭不得不提醒道:“大少爺來接您了。”

“大哥!”徐世楊擡起頭,看到一個身高體壯的漢子正站在第一屯圍牆門口。

這是徐家世字輩的老大,徐世鬆。

徐家以“聿願同心,孝敬和睦,世代綿長,丕承祖澤”爲輩分;以五行相生爲名。

徐世楊自己是世字輩,他爹那一代人自然是睦字輩。

睦字輩以水爲名,水生木,因此世字輩都是以木爲名。

徐世楊這位大哥出自長房徐睦江一脈,年紀比他大出整整一紀,因爲是長房嫡長子,且母族勢力同樣很強大,徐世鬆在徐家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因此養成一個飛揚跋扈的性格。

對徐世楊來說,這位大哥有兩個值得拉攏的好處:

第一,在徐世鬆看來,徐世楊是二房嫡長子,在特別注重嫡庶之別的徐世鬆眼裡,他比世字輩其他人地位更高(包括長房的另外兩位同輩人),更值得交往。

第二,飛揚跋扈在平時是個容易惹麻煩的性格,但在這亂世,卻讓徐世鬆顯得比較勇武。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整個徐家兩代9口男人,最不怕韃子的自然是徐世楊,然後大概就要排到他這位長兄了。

因此,在徐世楊未來的計劃中,徐世鬆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必須給予其足夠的尊重。

“三弟!”徐世鬆遠遠的看到徐世楊,故作豪爽的大笑着叫一聲,迎面向他走來。

徐世楊趕緊下馬——他的個頭本來就高,騎在馬上,離得近了會給人一種莫大的壓力。

這種壓力對於自家大哥來說,實在沒有必要。

“竟然勞煩兄長親自出迎!”

徐世楊抱拳對自己的長兄行禮。

“好說好說!哈哈哈!”

徐世鬆趕緊回了一禮,不過,徐世楊發現,這位大哥的眼神始終偷瞄自己的背後,彷彿在偷窺什麼絕色美女。

徐世楊淡淡一笑,說道:“大哥若是喜歡,儘管挑一匹,小弟雙手奉上。”

與以科舉起家的上一代有所不同,徐世鬆比較好武,喜歡打仗(雖說他也不敢去打韃子),在齊省各地的盜匪、流民、屯堡民中也算有些勇名,最大的愛好是兵器,自然也包括戰馬。

然而,遺憾的是,徐家沒有戰馬。

或者說,整個齊省,都未必能找得出一匹正兒八經的戰馬,馱馬倒是有,徐世鬆也經常騎那些玩意。不過,與徐世楊今天帶來的這些身高腿長的遼東戰馬相比,那些駑鈍的馱馬實在不值一提。

“那怎麼好意思吶?那怎麼好意思吶?”

徐世鬆嘴裡不斷重複着,人卻已經飄到徐二和另外幾個十五屯村民牽着的戰馬身邊,看看這匹,摸摸那匹,感覺每一匹都讓人愛不釋手的樣子。

“兄長也莫要太着急,咱兄弟們每人一匹,人人都有。”

徐世楊笑着說:

“不過,還得我爹、大伯還有三叔先挑——我打算給長輩每人送兩匹。”

“長輩每人兩匹?”徐世鬆詫異的看了徐世楊一眼:“兄弟們每人一匹?”

“是。”

聞言,徐世鬆又數了一遍他帶來的戰馬,接着問:“你一共得了多少?”

“12匹上好的戰馬。”徐世楊微笑着回答:“當然,還有些駑馬,不過那些就不拿來獻醜了。”

“那你不是隻剩一匹了?”徐世鬆問:“白拿這麼多好馬出來,老三你真捨得?”

11匹上好的遼東戰馬,最低也得值1000兩,不過那是在草原或者遼東的價格,在漢地還能更高一點。

作爲村級封建領主(非常標準,不是前世網上對歐日封建領主的蔑稱),這麼一大筆財富白白送人,這決心可不好下。

“哈哈哈,這有什麼捨不得的。”徐世楊大笑着說:“都是一家人,何必這麼見外?”

聽到這話,徐世鬆也笑了。

這個兄弟的脾氣真的很對他的胃口。

不管這話是否是真心的,至少確實很讓人舒服。

徐世鬆想了想,拿了這些馬,大家自然也要給他一點回報——這世上可沒有白吃白拿的道理。

另外,二房分家的時候,自己自然也得更向着這位嫡系弟弟。

想通了這一點,徐世鬆不再猶豫,語氣輕快的說:“我還以爲,三弟牽這麼多馬來,是想在集上賣掉呢。”

“我是有些東西要在集上賣掉。”徐世楊笑着回答:“只是不是這些馬罷了。”

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83章 結盟提議第433章 仙釀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31章 一個不留第521章 晉省1第621章 興慶府2第204章 炮擊第531章 少年兵2第210章 標杆第660章 大案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382章 背叛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01章 春天8第244章 局勢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638章 孩子們第153章 洽談第259章 戰黃河2第315章 馬賊第305章 兵變2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362章 血河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1章 矛盾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261章 戰黃河4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223章 條例第74章 爭執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98章 改編2第456章 索倫部第761章 暹羅第436章 收支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552章 野店1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272章 豬突1第662章 暴秦2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317章 戰1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193章 戰鬥第18章 宗祠第370章 棄守第731章 寺產第375章 威脅第470章 巡邏隊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64章 冬季1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23章 新軍第375章 威脅第677章 邕州1第241章 回家3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555章 開打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517章 世侯1第266章 情報2第210章 標杆第286章 反擊第46章 莫名其妙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540章 兵力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27章 留人第682章 尾聲第747章 株連第272章 豬突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549章 帝國第604章 突變1第222章 續戰第289章 勝利1第405章 信第537章 等待第583章 產業鏈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46章 賺到了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135章 乃服第605章 突變2第438章 會議季1第198章 回程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703章 南征3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53章 霸權1第216章 祝家莊3
第607章 內外有別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83章 結盟提議第433章 仙釀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31章 一個不留第521章 晉省1第621章 興慶府2第204章 炮擊第531章 少年兵2第210章 標杆第660章 大案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382章 背叛第245章 援助與否1第501章 春天8第244章 局勢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638章 孩子們第153章 洽談第259章 戰黃河2第315章 馬賊第305章 兵變2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362章 血河2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41章 矛盾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261章 戰黃河4第116章 塢堡血戰6第223章 條例第74章 爭執第383章 災害預警第298章 改編2第456章 索倫部第761章 暹羅第436章 收支1第280章 如何得到和平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552章 野店1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272章 豬突1第662章 暴秦2第207章 和親隊伍出發第317章 戰1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193章 戰鬥第18章 宗祠第370章 棄守第731章 寺產第375章 威脅第470章 巡邏隊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64章 冬季1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123章 新軍第375章 威脅第677章 邕州1第241章 回家3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555章 開打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517章 世侯1第266章 情報2第210章 標杆第286章 反擊第46章 莫名其妙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540章 兵力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227章 留人第682章 尾聲第747章 株連第272章 豬突1第129章 聯盟之首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549章 帝國第604章 突變1第222章 續戰第289章 勝利1第405章 信第537章 等待第583章 產業鏈第596章 從一而終第146章 賺到了第435章 兵役制度第135章 乃服第605章 突變2第438章 會議季1第198章 回程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703章 南征3第54章 準備總攻第753章 霸權1第216章 祝家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