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更替

跟這個時代所有國家的高層一樣,暹羅的貴人們並不在乎自己的國民生活水平如何,只要能保證他們的地位穩固,並且能保證他們自己的奢侈生活,那麼哪怕所有國民都餓的半死,也是很無所謂的事。

而華夏帝國開出的條件就是滿足了這個心理。

只要同意簽約,外國入侵,帝國幫助他們保衛國家;底層造反,帝國幫助他們鎮壓;朝臣謀逆,帝國不予承認並且會幫助他們維護正統。

更重要的是,簽了條約,帝國自己就不會對外蕃國構成威脅了,否則只是向以前那樣朝貢的話,帝國可不能保證不會吞併他們。

對於王室和高層來說,簽了條約之後,帝國還會讓他們享受比以往更加奢侈的生活——漢人在享受方面本就是天下第一,工業水平提高之後,可以享受的好東西自然更多了。

在無須過多關注底層生活,自身安全無憂的情況下,外蕃的高層會自然而然的向着奢侈的生活邁進,即使偶爾能出現一兩個驚醒的人,對大局也是於事無補。

說得明白一點,帝國就是要把外蕃變成一個對自己卑躬屈膝的買辦政權,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給予一些好處也是理所應當。

暹羅王不像東籲王,以及之前的交趾王那樣有很強的Z治野心,他並不想吞併周邊領土,增強國力,取得與華夏分庭抗禮的本錢。

暹羅王想要的就是自身的安全,地位和奢侈生活的保障,既然只要簽了條約,就能達成這一目的,那麼暹羅的使節團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猶豫。

共和1789年10月,華夏帝國與暹羅王國簽署《金陵條約》,暹羅同意華夏的一切要求,以換取華夏帝國冊封暹羅國王爲帝國外蕃郡王。

暹羅因此成爲華夏的第二個郡王級外蕃國,同時,華夏與高麗的《江華條約》以及與暹羅的《金陵條約》,成爲之後華夏帝國對外蕃勢力的條約樣本。

這就是共和1789年,帝國在東南亞方向上的擴張成果——軍事上只幹掉一個國家,但實際上吞下兩個。

而且,暹羅的屈服,使得帝國已經從地理上分割了東南半島最後兩個國家,真臘和東籲的聯繫,接下來帝國繼續擴張,就不用擔心他們能夠聯合起來,共同抵抗華夏的進攻了。

……

“如果一個一個對付的話,真臘不會比占城強到哪去,而東籲大概跟當初的交趾差不多強度。”

徐世楊有些志得意滿的對徐睦河說道:

“也就是說,只要我們自己不犯錯,這兩個國家都沒有抵抗一年以上的能力,之後一年滅一國會很輕鬆。”

“那是你的問題了。”

徐睦河內心毫無波瀾,滅國大功對他來說似乎已經引不起任何情緒上的波動。

這大概是因爲他的任上華夏帝國已經滅國無數了,或者,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今年之後的擴張,就完全是徐世楊自己的問題了。

“爲父覺得,今年剩下這點時間,你也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擴張這類事情上,先考慮一下登基大典的事吧。”

“登基大典交給禮部去辦就行了,我沒意見。”

登基用什麼禮節,對傳統文官來說或許很重要,但徐世楊根本一點都不在乎,只要別搞的太難看,順順利利完成登基大典,他就沒有任何意見。

“你怎麼對這種大事都毫不在意?”

徐睦河對此似乎有些不滿,與徐世楊不同,他確實對這種炫耀性的典禮一直很上心,就像之前的泰山封禪。

“而且,登基之前,還有個禪位大典,這個必須要有,不能讓愚夫愚婦認爲朕是被逼退位的!”

“父親您一力負擔就好了。”徐世楊搖搖頭,無奈的說道:“我還是把精力放在別的工作上吧。”

登基不是換個皇帝這麼簡單的,徐世楊一直負責的兵部、工部都好說;禮部、吏部、戶部就有很多工作流程需要徐世楊提前熟悉一下;刑部對徐世楊來說是個很陌生的部門——他對刑部有很大影響力,但他根本不清楚這個部門的工作流程。

還有,皇帝退位後,當初皇帝提拔的某些老臣,恐怕就得跟着退下去了。

比如,徐世楊的大伯,皇帝的兄長,之前掌管戶部的徐睦江,因爲擔心自家侄兒登基後會清算他當初暗降韃子的舊賬,就已經明確上書準備跟皇帝一起退休養老。

當然,皇帝退休後打算留在江南,因爲這裡更繁華一點,玩樂的地方和方式也比北方豐富不少。

徐睦河打算回齊省老家去,徐家的宗族和祖墳在那裡。

打算退休的官員還有很多,而且不僅僅侷限在皇帝任用的人,徐世楊身邊也有很多人打算退休了。

這其中,官銜最高的人是公孫勝。

這個曾經擔任過華軍總參謀長,當過兵部尚書甚至次輔大臣的前道士,之前被人們認爲是徐世楊之下的二號人物,也因此,帝國的道教各宗一直對帝國有着莫名的好感和善意。

在節度使、齊王以及帝國早期,這個說法是成立的,通常情況下,如果徐世楊親自前往前線,那麼後方坐鎮的兵部最高官員就是公孫勝。

反過來,若是公孫勝上了前線,那麼徐世楊通常就不會親征了。

不過,帝國統一南北後,這種情況就徹底改變了,因爲之後的戰爭根本用不着徐世楊親自上場,即使是滅國之戰,最多也就是李井槐、馮三虎、林沖等中將級別軍官擔任司令就能搞定。

爲此,今年帝國進攻佔城,公孫勝還曾經請求由自己擔任主帥——他還沒有一個滅國大功呢(之前滅國都是徐世楊親任統帥,之後又漫過他讓中將們去做這事了)。

實際上,除了公孫勝想要一個滅國大功之外,他提出這個要求的目的,還有一點試探的含義——別人或許不清楚,但公孫勝知道徐世楊對佛道從來一視同仁的討厭,他能幹掉少森寺,也不會介意幹掉全真或者武當。

之所以沒有這樣做,一個原因是道觀犯得事沒有少森寺大(不是說他們沒犯事)。

另外一個原因,大概就是公孫勝畢竟還是有些面子的。

只是不知道這個面子還能多大程度上影響徐世楊的決斷。

公孫勝覺得,如果徐世楊允許他獲得一個滅國大功,那麼證明太子殿下對他還有耐心。

但如果徐世楊不允許,那麼,很難讓人不想起以往朝代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清洗功臣的舊事——君王,哪裡需要臣下給他做備份呢?

結果就是,徐世楊根本沒同意公孫勝負責攻滅占城的任務。

於是,公孫勝認爲自己已經有功高蓋主的嫌疑了,徐世楊還活着的時候自然還好,但若是徐世楊身體不適,那麼徐代灼恐怕會擔心壓不住自己。

所以到最後,徐世楊準備登基的時刻,公孫勝提交了辭呈。而且他沒有選擇去海外開拓,而是打算回齊省嶗山,繼續去修道。

第164章 文仲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525章 抱怨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743章 突發第105章 背叛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61章 公審第649章 政策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8章 得失1第475章 和平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59章 佈局1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201章 朝陽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40章 回家2第405章 信第31章 一個不留第331章 政策第246章 牽制第370章 棄守第393章 伐高麗5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33章 暴秦3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71章 徐世柳第16章 買賣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33章 射擊2第319章 戰2第403章 再擴軍第738章 陰謀2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299章 海盜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10章 糧食第737章 陰謀1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87章 局勢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502章 新一年1第331章 政策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240章 回家2第511章 各方5第495章 新春2第35章 趙琳第193章 戰鬥第684章 求情1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467章 美泉宮第461章 佈局3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53章 霸權1第442章 賀使1第738章 陰謀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86章 封禪第704章 南征4第559章 三沙1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745章 機槍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07章 各方1第632章 南下1第616章 興靈3第448章 差距第141章 起航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39章 回家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716章 大帝國1第682章 尾聲第375章 威脅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158章 李飛龍第258章 戰黃河1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260章 戰黃河3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46章 莫名其妙
第164章 文仲第481章 推進戰略第525章 抱怨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743章 突發第105章 背叛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379章 女真人的準備第61章 公審第649章 政策第343章 女真的應對第8章 得失1第475章 和平第688章 四處擴張2第459章 佈局1第231章 江南亂局第283章 虎頭蛇尾第201章 朝陽第450章 對扶桑政策第240章 回家2第405章 信第31章 一個不留第331章 政策第246章 牽制第370章 棄守第393章 伐高麗5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633章 暴秦3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71章 徐世柳第16章 買賣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533章 射擊2第319章 戰2第403章 再擴軍第738章 陰謀2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299章 海盜第750章 徐世楊的意見第310章 糧食第737章 陰謀1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87章 局勢第689章 碎葉-河中1第476章 齊蒙互市第563章 遼北攻略1第502章 新一年1第331章 政策第115章 塢堡血戰5第240章 回家2第511章 各方5第495章 新春2第35章 趙琳第193章 戰鬥第684章 求情1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467章 美泉宮第461章 佈局3第158章 知恥而後勇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53章 霸權1第442章 賀使1第738章 陰謀2第97章 兄弟並肩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686章 封禪第704章 南征4第559章 三沙1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745章 機槍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301章 海盜行動2第17章 莒州徐家第507章 各方1第632章 南下1第616章 興靈3第448章 差距第141章 起航第224章 船隊到來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39章 回家1第565章 遼北攻略3第716章 大帝國1第682章 尾聲第375章 威脅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158章 李飛龍第258章 戰黃河1第712章 勝利果實1第260章 戰黃河3第694章 開明士紳第46章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