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賀使2

實際上,不僅僅是硝石和鉛,軍需品中的精鐵;文化用品中的儒學典籍、佛家經書;日用品中的鐵鍋、鐵針、陶器、瓷器、絲織品、布匹、茶器,甚至於市場上流通的銅錢,等等等等各類物資,扶桑都需要從中原進口。

以往,這些物資絕大部分來自江南,但江南深受倭寇襲擾,因此大周朝廷對扶桑人的態度並不友好,每年有資格合法到大周貿易的扶桑商船不過10多艘,這些船能運輸的物資對扶桑這個國家來說真是杯水車薪。

因此,扶桑市場所需部分,只能來自李家走私。

走私品的價格自然讓人瞠目,因此織田信長和堺市的商人們希望能夠從齊國獲得一個直接貿易的渠道,從這裡購買較爲廉價的唐物(扶桑人對中原商品的稱呼)和各種軍需品。

相對蒙兀人,扶桑人的要求有一點很讓人欣賞,那就是他們沒有要求更高的政治地位,如果只是貿易,齊國方面沒有反對的理由。

但敏感的戰略物資也不是隨便出售的。

比如說硝石。

雖然齊省已經大規模鋪開硝田作業,遼南那些較早收復的地方也有,而且齊省本身有些天然硝石礦藏,還有從天竺商人手中購買的部分,這些全加起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硝石需求並無問題。

只是,徐世楊心裡對扶桑有一些野心,現在騰不出手來,不代表以後他不會征服那些島嶼。

因此徐世楊並不想幫助那邊擁有太強的軍事實力。

何況扶桑出倭寇,與漢人也是有仇的,給他們軍事上的支持,說出去對未來的政權名譽也是一種損害。

因此,徐世楊向齊王建議,對扶桑的直接出口應該侷限在非軍事物資上:

比如布匹、文化用品(齊省的造紙工業可以對扶桑傾銷)、酒、玻璃器皿、鹽等。

而涉及軍用的敏感物資,比如:鐵器、硝石、鳥槍乃至成品火藥,寧願讓李家賺些錢也要倒一遍手。

齊王本人對此沒有太大意見,雖然他有些心疼那些被李家賺走的錢,不過李家如此恭順,給點好處也是理所應當。

因此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了。

……

江南自然不會派遣使節恭賀齊王登基,不過,私下裡派家人或親信來的豪紳家族卻有不少,有些人背後甚至有部堂級高官支持。

這些人不在意徐家到底是稱王還是直接稱帝,他們只關心齊省對外出售股份的產業,能否真的給他們帶來利潤。

此外,還有很多人希望能夠討價還價一番。

這方面,齊王府負責接待的官員也只能讓他們失望了。

因爲齊省對外出售的工廠股份價格已經是齊王所能接受的最低價——本來對外出售工廠股份在很多人看來就不是盈利的做法,降價出售股份還得考慮齊人自己的感受。

不過齊王也爲他們準備了一些別的好處:比如江南漢人可以在齊王轄下的土地上開設工廠,只要照章納稅即可。

只是他們不準侵害齊王的專利權。

齊省有一個直屬於齊王,由戶部、工部和刑部監管的專利局,不論是涉及到民生還是軍器,只要是有用的發明,創造者都可以在這裡申請專利。

齊王和齊國政權會對這些專利進行考察,如果有市場,就會投資量產,所有獲利都會按照比例給予發明者一份專利費用。

但沒有正式授權的企業,不準生產、仿造這些專利產品。

江南來的投資者對此有些失望,畢竟他們來這裡的目的,一個是收購江北那些盈利豐厚的企業股份,另外一個就是想獲取齊省的技術——特別是玻璃生產以及大規模造鹽的技術。

然而這些都是保密的。

如果在江北生產江南的特產,那麼他們有什麼必要到江北來投資?直接在江南生產然後把成品賣到江北來不就好了?

齊王的官員對此的回答是:“避稅。”

齊國有一個直屬於齊王的強力部門,名字叫做海關。

奢侈品,比如茶葉、瓷器、絲綢等商品,進入齊國市場都要繳納高昂的關稅。

如果是齊省能夠生產,但產量不大的非必需品,關稅甚至能夠達到2倍貨價以上。

把關稅平攤到商品裡,這些商品價格一定高的驚人,怎麼可能在齊國賣出去?

但若是在齊國領土內生產,那就可以完美避開關稅,成本和少量稅收之外的收入都是利潤,這就可是個不小的差距。

齊國的官員還提醒江南來的投資者:在齊國生產各類物資,能夠搶佔的市場可不僅僅是齊國自己。

這裡還包括有高麗王國的市場,以及蒙兀的轉口市場。

此外,齊國的領土面積還會擴大,市場自然也會隨之擴大,如果價格合適,多少好東西都不怕賣不出去。

這些,可都是錢啊……。

齊國官員的說法,對這個時候的人們來說蠻新鮮的,不過大家都是商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油條,仔細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

如果只爲求財,按齊國的法律開辦工廠或作坊,確實能狠狠賺上一筆。

何況,齊國特有的工廠股份售價,其實也真算不得高。

有些人還得回去跟自己的後臺商議一下,不過也有些人此時就能當場預定一部分自己感興趣的工廠股份了。

總之,這邊的形勢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

最後一個向齊王派遣使節的,居然是女真人!

勃極烈完顏宗弼以大金皇帝完顏亶的名義派遣使節抵達齊國控制區,希望能與齊國達成停戰協議。

他們帶來了很豐厚的禮物和聽起來有些合理的建議。

前線的官兵立刻把這些女真人和幾個漢官一起送到泉城。

然而徐世楊認爲這實在是沒有必要。

他甚至沒讓這些人見到齊王,也根本沒給女真人提出建議的機會,直接就在泉城齊王宮門前把所有女真使節,不論是女真人還是漢人,全部斬首。

徐世楊以實際行動向全天下宣誓:齊國不會與韃子達成任何協議——不論是明面上的還是私下裡的。

金國必須滅亡,女真必須被徹底摧毀!

沒有任何妥協餘地,沒有任何第二條路可以選擇!

第87章 局勢第321章 交換第297章 改編1第155章 時局圖第305章 兵變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762章 更替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488章 善保第162章 城門前第521章 晉省1第446章 薩廉第705章 南征5第217章 祝家莊4第44章 菜鳥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19章 戰2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339章 退路第93章 李逵第19章 塢堡主們第359章 炮擊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173章 緊迫第571章 百戶第468章 28級第131章 破莒州2第268章 夜戰2第681章 大捷2第328章 旅順2第632章 南下1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441章 齊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500章 春天7第261章 戰黃河4第631章 西征1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185章 正道第90章 嚴肅軍紀第725章 麻六甲2第733章 混亂第313章 非常事第278章 一線第123章 新軍第56章 破寨3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340章 缺點第375章 威脅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39章 回家1第597章 戰爭1第381章 狙擊手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63章 鎮邪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27章 留人第33章 備戰1第597章 戰爭1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232章 天下2第568章 北行記3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60章 戰黃河3第52章 炮灰1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9章 備戰2第214章 祝家莊1第571章 百戶第370章 棄守第725章 麻六甲2第172章 困難第319章 戰2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478章 對比第484章 國家第101章 備戰3第310章 糧食第350章 金礦第583章 產業鏈第80章 別矯情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562章 北行記2第556章 黑店第166章 死諫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
第87章 局勢第321章 交換第297章 改編1第155章 時局圖第305章 兵變2第550章 有個野店第762章 更替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488章 善保第162章 城門前第521章 晉省1第446章 薩廉第705章 南征5第217章 祝家莊4第44章 菜鳥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319章 戰2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696章 吉爾吉斯山1第339章 退路第93章 李逵第19章 塢堡主們第359章 炮擊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287章 醉酒的黑旋風第173章 緊迫第571章 百戶第468章 28級第131章 破莒州2第268章 夜戰2第681章 大捷2第328章 旅順2第632章 南下1第64章 我喜歡戰爭第441章 齊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427章 佔領蓋州1第500章 春天7第261章 戰黃河4第631章 西征1第742章 允許試錯第185章 正道第90章 嚴肅軍紀第725章 麻六甲2第733章 混亂第313章 非常事第278章 一線第123章 新軍第56章 破寨3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121章 徐家重組1第340章 缺點第375章 威脅第516章 軍改方案第239章 回家1第597章 戰爭1第381章 狙擊手第668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1第535章 大同城下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163章 鎮邪第566章 惠澤萬世第227章 留人第33章 備戰1第597章 戰爭1第406章 徐世楊的野心第232章 天下2第568章 北行記3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652章 開戰之前第260章 戰黃河3第52章 炮灰1第358章 準備戰鬥第506章 新的一年5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39章 備戰2第214章 祝家莊1第571章 百戶第370章 棄守第725章 麻六甲2第172章 困難第319章 戰2第464章 人口!人口!1第312章 奉聖公府邸第478章 對比第484章 國家第101章 備戰3第310章 糧食第350章 金礦第583章 產業鏈第80章 別矯情第626章 海外開拓第562章 北行記2第556章 黑店第166章 死諫第13章 徐家15屯圓桌會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