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正道

陸謙抱着胳膊,靜靜聽完了幾個幫閒亂七八糟的敘述。

之後這傢伙點點頭,對這些青皮說道:

“先把衙內送回家,最近暫時不要上街了。”

“我不我不我不!”

高衙內蹬着腿,在衆目睽睽之下哭叫道:

“我要那美嬌娘!我要殺了那打我的混蛋!”

陸謙額頭上青筋直冒。

這種事怎麼能在大天廣衆之下說出來?

但是他又不敢違逆這二世祖,只好蹲在高衙內面前,好生勸道:“不就是個小娘子嗎,屬下一定能讓衙內得手。”

“真的?”

“真的,那個打了衙內的傢伙,三天之內屬下也一定能要他的命。”陸謙小聲說道:“只是這種事不能在這說,請衙內先回府上,讓屬下佈置一番。”

“說好了,三天,三天我就要那小娘子!”

“是是是,三天!”

陸謙覺得自己就像是在哄小孩,還是哄一個超級大號熊孩子。

然而這熊孩子不哄還不行,高衙內畢竟是陸謙上司的螟蛉,伺候不好他,將來在軍中的發展就是個大麻煩。

陸謙可不想自己永遠侷限在虞候這樣低級的職務上,爲了一個更好的前途,他願意犧牲自己的尊嚴委身討好高衙內這樣智障的二世祖,自然也不在乎犧牲陌生人的生命,或者朋友妻子的尊嚴。

……

徐世楊沒有立刻迴文家,不過經歷一次這樣的事,悠閒逛街的時間也只能結束。

他僱了一輛騾車,跟趙琳去了臨安城外的一片街坊,那裡是軍器監工匠們聚居的地方。

在這裡,他跟幾個大周軍器監的大匠談了一下,當然,招募他們是不可能的,徐世楊拿不出足夠的利益,人家也沒淪落到必須冒着生命危險去江北吃徐家這口飯的地步。

所以徐世楊也就直接不去開口,免得自取其辱。

不過,這些屬於國家的工匠有一些好處,他們靠山吃山,可以拿一些軍器監的下腳料(有時候不算下腳料)回來做些私活,賺些錢糧。

這些工匠的手藝是沒問題的,又有材料支持,只要錢給夠,他們能實現徐世楊的許多想法。

比如徐世楊向這裡的工匠承諾購買所有附和標準的鐵管,只要公差不超過自己的要求,完全來着不拒。

工匠們不清楚這些鐵管是做什麼用的,不過既然不是弓弩刀劍之類的軍器或違禁品,那麼他們做起來自然毫無心理障礙。

徐世楊要求他們製造好一百根符合要求的鐵管,就把它們全都運到文家,由徐世柳接收,此項目長期有效。

對於這種沒有風險的項目,工匠們給出的價格比較低,只是徐世楊一再強調,所有鐵管都必須附和公差要求,否則視爲廢品,是拿不到貨款的。

……

晚間。

臨安城最著名的姬館樊樓內,文仲正和一些年輕的主戰派官員飲酒作樂。

所謂樊樓,可不是當初汴京城那座堪稱天下第一的姬館,那座樊樓早就已經毀於兵災。

現在這座樊樓,是大周南遷之後,由原來樊樓的主人遷到臨安的,因而被人稱爲小樊樓。

雖然已經不復當初的勝景,不過依舊能穩坐天下第一的名頭,也就依舊能引得一衆才子傾心。

此時,已是酒過三巡,一位擁着美姬的主戰派官員問文仲道:“文兄,聽說住在你家那個江北來的武夫,今天又惹事了?”

“那是世柳的兄長。”文仲笑道:“翁兄不可如此說他。”

“一個武夫而已。”

發言的人是翁書平,目前的官職是給事中、太常博士,一個正七品的小官。

但再小也是文官,天然的瞧不起徐世楊這種武夫。

他之前跟徐世楊喝過幾次酒,每次行令飲酒,輪到徐世楊,這傢伙就直接牛飲,跟一衆文士參加的遊戲顯得格格不入,可偏偏這莽夫還受到文相公的其中,因此翁書平就愈發覺得徐世楊不順眼了。

“他是武夫沒錯,不過,如今朝廷就是需要這種能打仗的武夫。”

文仲說道:

“若是人人只能負手清談,家父北伐中原的景願何時能夠實現?”

“文兄,就怕有這樣一個打仗的好手,對朝廷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翁書平說道:

“若論武夫,韃子全都是武夫,可韃子的狼子野心如何,我們都看的都很清楚。”

“徐家在江北,到處招兵買馬,我們在江南還要供給其軍糧軍衣,若是無手段制住他們,就怕將來又成另一股韃虜!”

他說的這話,就是文人壓制武人的傳統理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武人造反可就不一定了!

對統治階級來說,這是非常現實,而且有效的理由。

“徐家在江北已經堅持了十多年,未拿朝廷一文錢糧,如此好漢,翁兄何故如此污人清白!”

跟徐世楊關係較好的章明義不滿的說道:

“難道我大周就不能有忠君愛國之士?”

“哼,御街上跨馬唱名的進士纔是真好漢!那徐世楊不過以莽夫而已!”

翁書平不再理會章明義,轉頭對文仲繼續說道:“世柳兄的文才,吾是十分佩服的,不過這徐世楊……,文兄送給他不少書吧?見他讀過嗎。”

文仲沒有說話,只是嘆息着輕輕搖了搖頭。

“看?”翁書平對着一衆主戰派同僚說道:“爲將者不讀書,不過一匹夫爾!”

“翁兄,你覺得我們不該支持徐家?”文仲問道。

“該支持,不過不該支持徐世楊。”

翁書平回答:

“我看,徐家能在江北堅持下來,正是因爲有徐公睦河那樣的進士,以及世柳兄那樣的文士!”

“我等聖人子弟,應當讓徐家走在正道上。”

“如何做到這一點?”文仲問道。

“我們既然徐家糧草支持,那徐家軍就應該服從我們的命令。”翁書平又喝了一杯酒,情緒有些激昂的叫道:“我們應當向江北派遣監軍!”

“另外,我記得徐家不止徐公睦河一位進士,徐公睦江也是吧?”

“是,徐世楊的大伯,徐公睦江與其弟同爲慶元九年進士。”

“那不就簡單了?”

翁書平笑道:

“對這些武夫,大小相制,方爲正道!”

第305章 兵變2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04章 兵變1第67章 糧食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17章 戰1第413章 氣勢第158章 李飛龍第478章 對比第721章 大帝國5第436章 收支1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03章 再擴軍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743章 突發第340章 缺點第595章 選擇第568章 北行記3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146章 賺到了第194章 沒事了第403章 再擴軍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08章 南征8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370章 棄守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461章 佈局3第266章 情報2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289章 勝利1第267章 夜戰1第100章 備戰2第562章 北行記2第93章 李逵第339章 退路第45章 互啄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95章 選擇第149章 雙嶼港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395章 降服1第52章 炮灰1第288章 狗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447章 破村第684章 求情1第20章 站隊第87章 局勢第126章 生產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527章 晉省2第397章 降服3第638章 孩子們第444章 烽燧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26章 天子第432章 從容第231章 天下1第48章 追擊第255章 方案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31章 西征1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88章 狗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47章 互相忌憚第673章 慘案第624章 醫藥第675章 統一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701章 南征1第83章 結盟提議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258章 戰黃河1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07章 各方1第29章 包圍第376章 工廠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667章 暴秦7第253章 大生產2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449章 焦土第660章 大案第492章 五路伐金2
第305章 兵變2第212章 清仗田畝第304章 兵變1第67章 糧食第462章 遼陽之戰1第518章 齊王府裡發生的一些小事第317章 戰1第413章 氣勢第158章 李飛龍第478章 對比第721章 大帝國5第436章 收支1第47章 互相忌憚第403章 再擴軍第734章 名門正派2第14章 各自的心思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743章 突發第340章 缺點第595章 選擇第568章 北行記3第186章 主戰派的野心第698章 吉爾吉斯山3第146章 賺到了第194章 沒事了第403章 再擴軍第113章 塢堡血戰4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08章 南征8第211章 新人事安排第127章 新軍訓練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370章 棄守第181章 殺韃子去嘍!第461章 佈局3第266章 情報2第139章 新式武器第213章 行動開始第289章 勝利1第267章 夜戰1第100章 備戰2第562章 北行記2第93章 李逵第339章 退路第45章 互啄第640章 扶桑戰爭落幕第595章 選擇第149章 雙嶼港第732章 名門正派1第395章 降服1第52章 炮灰1第288章 狗第63章 軍銜和功勳制度第646章 賈時飛的野心第447章 破村第684章 求情1第20章 站隊第87章 局勢第126章 生產第657章 四個快樂的小丫頭第307章 利益交換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527章 晉省2第397章 降服3第638章 孩子們第444章 烽燧第567章 根絕完顏第726章 天子第432章 從容第231章 天下1第48章 追擊第255章 方案第108章 塢堡血戰1第437章 財務制度第631章 西征1第30章 望理解並配合第344章 遼南佈局第288章 狗第209章 武器生產第47章 互相忌憚第673章 慘案第624章 醫藥第675章 統一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701章 南征1第83章 結盟提議第724章 上升渠道第258章 戰黃河1第519章 最後通牒第507章 各方1第29章 包圍第376章 工廠第472章 漢不可辱第667章 暴秦7第253章 大生產2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449章 焦土第660章 大案第492章 五路伐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