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五路伐金2

此時的金國,實際上是一個以遼陽、瀋州兩座城市爲核心,實控領土向北不超過鐵嶺、向東不超過連山關/岫巖、向南不超過海州、向西不超過金長城的小國。

龜縮在這麼小的領土範圍內,戰略上的好處是在敵人進攻時,可以享受更好的內線作戰優勢,部隊行動起來補給線也短得多,可以節約很多糧草。

缺點就是嚴重缺乏戰略縱深,當強大的敵軍發動主動進攻的時候,虛弱的前方警戒線很有可能被輕鬆突破,金軍有可能在還未得到預警的時候就被敵人直接突入核心地帶。

這種情況,除非金軍能夠取得上次遼陽會戰那種徹底的勝利,否則即使擊退敵人,他們也是極爲虧本的。

何況,一共只有10萬丁口,能戰之兵不過4萬的金國,實際上完全沒有把齊軍驅逐出去的能力。

主攻方向上的二路軍在十二月十八早晨抵達只有一千金軍甲兵,兩千阿哈駐紮的海州,爲了搶時間,二路軍司令公孫勝只留下兩千野戰兵和三千民兵維持對海州的包圍,其他部隊繼續向前直進。

十二月二十齊軍包圍有三百甲兵和五百阿哈奴隸駐守的鞍山驛,這是女真人在遼陽以南最後一個重要駐軍據點,目的是爲遼陽提供早期預警,並且儘量堅守,爲金軍主力集結和反擊爭取時間。

然而龐大的齊軍突然出現,讓鞍山驛的守軍完全猝不及防,他們甚至沒來得及派出塘馬向遼陽示警,就已經被齊軍徹底包圍。

負責防守鞍山驛的女真猛安看着城下漫山遍野向北涌去的齊軍隊列和雪橇車隊,心裡涼的比外面零下四五十度的氣溫還要徹底。

他意識到,大金國已經完了。

這個猛安甚至沒有命令士兵點燃向遼陽示警的狼煙,在齊軍與城下佈置火炮準備進攻之時,主動開城投降。

十二月二十三,齊軍第二路軍先鋒部隊抵達遼陽城下,並立刻開始圍攻金國國都的準備工作。

此時,金國四個勃極烈中,完顏宗乾和完顏宗望都帶兵北上冬狩去了,留守的兩人中,四太子完顏宗弼率領女真甲兵六千、重兵(阿哈火器部隊)六千,普通阿哈兵三萬駐守遼陽。

現存唯一一位非宗室勃極烈完顏宗翰率領女真甲兵四千、重兵四千,阿哈一萬駐守瀋州。

也就是說,此時留守兩座核心城市的金軍不過戰兵兩萬,輔兵四萬,其餘部隊不是分散在屯堡過冬,就是去了遼北冬捕。

這樣的力量當然不可能是二十萬齊軍的對手。

齊軍利用雪橇車和棉毛衣物帶來的優勢,在出乎女真人意料的寒冷冬季發動進攻,直到兵臨城下,留守遼陽的完顏宗弼才發現大事不妙。

這位漢地民間稱呼爲四太子的宗室勃極烈站在遼陽南門城頭舉目眺望,滿眼都是一列列,一隊隊陣列嚴整的齊軍,遠處還有更多如洪水般涌來的紅色軍裝,不斷匯入包圍遼陽的隊伍之中。

無數雙厚厚的棉靴踩在雪地上,發出轟轟轟的聲響,齊軍在城下襬出一長串千人左右的步兵方陣,方陣之間的空地上擺放着一門門野戰炮,令人遍體發寒的炮口直指城頭。

騎着馬的齊軍騎兵在遼陽城下縱馬飛馳,將一道道命令傳達給各個圍城方陣。

步兵方陣的後方是黑衣黑甲的近戰兵,完顏宗弼知道,那些打着黑旗的,是由其軍中犯了罪又罪不至死的漢人士兵和從奴隸積功升到庶民的非漢族士兵組成的陷陣旅。

而打着藍色旗號的則是由投靠齊國的女真人和蒙兀人組成的藍軍旅。

這支部隊裝備和戰術與金軍幾乎完全相同,相對真正的金軍來說,他們沒有騎兵,這是個缺點,優點則是批甲率百分之百,比只有三分之一披甲率的金軍強得多。

在金軍看來,這兩支隊伍都是死兵,一旦進入白刃戰,這些死士就是最危險的敵人。

再往後,則是一排口徑驚人的巨炮。

完顏宗弼以前從未在齊軍中見過這種武器,幾個投降大金的齊國炮手,也從沒說起過齊軍還有這麼恐怖的大炮。

這讓女真四太子十分惱火,他憤怒的轉過頭去盯着一個漢人打扮的將領,惡狠狠的說:“周寧,你不是說齊軍沒有大過10斤的大炮嗎?那是什麼?”

“我來投的時候確實沒有。”那漢人將領坦誠的回答:“而且徐世楊特別重視炮兵機動性,我來之前,他已經數次否決過發展重炮的計劃了。”

完顏宗弼看着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若是這人是個女真將領,完顏宗弼一定砍掉他的腦袋。

但這是個漢人,而且是個齊國人,在金軍任職的齊國人中唯一一個主動來投靠的齊國人,更重要的是,這位在齊國的時候是個炮兵軍官,對大金來說,這是個不可多得的專業人才。

“四……四叔……”一個顫巍巍的聲音在完顏宗弼身後響起。

女真四太子無奈的回頭,右手按在左肩,按女真人的禮節對說話的年輕人微微彎腰行禮:“大汗。”

剛剛走上城頭的年輕人,正是女真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嫡長孫,完顏宗弼那已經去世的長兄完顏宗峻之子完顏合剌,如今大金國的天眷汗。

實際上,完顏合剌只是一個傀儡。

推舉他出來當這個大汗,是因爲他手下沒有兵,比較容易控制,而且當初暗算了天會汗完顏吳乞買的思維太子勃極烈不當大汗,也可以多少洗白一些他們暗害君上的罪責——我們殺死天會汗不是因爲我們想當大汗,而是因爲天會汗已經不適合領導大金!

不管下面的大小貴族信不信,反正太子勃極烈們是信了。

“四叔……”完顏合剌說話吞吞吐吐,帶着顫音,似乎十分驚恐:“咋來了這許多漢兵?四叔能守住遼陽嗎?”

完顏宗弼緊皺眉頭,這小子,膽子未免太小了,身爲大汗,這個時候怎麼能問這麼喪氣的問題?

“汗王儘管放心!”完顏宗弼拍着胸膛放言道:“我朝久居遼陽,根深蒂固,那漢狗必然無法攻下這遼陽城!”

“三天!只要三天!之後北上的軍隊就會趕回來,到時候我們再來一次遼陽大捷!”

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117章 勝利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77章 邕州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9章 塢堡主們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455章 目的地第594章 機會第660章 大案第635章 信仰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67章 糧食第375章 威脅第407章 宣傳第434章 齊王第218章 祝家莊5第198章 回程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479章 絕望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9章 破寨1第533章 射擊2第298章 改編2第629章 去江南第461章 佈局3第79章 暢快第376章 工廠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333章 金州2第372章 財政第560章 三沙2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375章 威脅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9章 備戰2第620章 興慶府1第431章 踏陣第137章 私仇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561章 北行記1第194章 沒事了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618章 興靈5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514章 試射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531章 少年兵2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破寨1第480章 左鶴林第9章 得失2第178章 收容所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198章 回程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241章 回家3第754章 霸權2第735章 矛盾第466章 衛生第392章 伐高麗4第242章 進軍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753章 霸權1第164章 文仲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258章 戰黃河1第624章 醫藥第18章 宗祠第666章 暴秦6第164章 文仲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82章 背叛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711章 升龍府2第390章 伐高麗2第101章 備戰3第366章 盈利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642章 父親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07章 宣傳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348章 宣傳第178章 收容所第524章 話劇第130章 破莒州1第242章 進軍1第367章 宣傳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77章 邕州1第752章 無題
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117章 勝利第523章 一個老實農民引起的小插曲第677章 邕州1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9章 塢堡主們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455章 目的地第594章 機會第660章 大案第635章 信仰第103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67章 糧食第375章 威脅第407章 宣傳第434章 齊王第218章 祝家莊5第198章 回程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479章 絕望第670章 大周孤忠1第338章 韃子的鹽第49章 破寨1第533章 射擊2第298章 改編2第629章 去江南第461章 佈局3第79章 暢快第376章 工廠第417章 金軍的麻煩第333章 金州2第372章 財政第560章 三沙2第133章 徐王一體第375章 威脅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39章 備戰2第620章 興慶府1第431章 踏陣第137章 私仇第647章 南征準備第755章 最後一年第428章 佔領蓋州2第586章 沙塵之中第561章 北行記1第194章 沒事了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618章 興靈5第454章 向北航行第514章 試射第445章 戰略劣勢第531章 少年兵2第346章 未雨綢繆第49章 破寨1第480章 左鶴林第9章 得失2第178章 收容所第184章 英雄之意不在美第198章 回程第380章 銀術可的想法第241章 回家3第754章 霸權2第735章 矛盾第466章 衛生第392章 伐高麗4第242章 進軍1第247章 援助與否2第753章 霸權1第164章 文仲第167章 目標:大運河第258章 戰黃河1第624章 醫藥第18章 宗祠第666章 暴秦6第164章 文仲第699章 吉爾吉斯山4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382章 背叛第477章 珍惜機會第711章 升龍府2第390章 伐高麗2第101章 備戰3第366章 盈利第543章 心情不好第642章 父親第722章 皇家財源第282章 最後一擊1第407章 宣傳第504章 新的一年3第348章 宣傳第178章 收容所第524章 話劇第130章 破莒州1第242章 進軍1第367章 宣傳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677章 邕州1第752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