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淑帶兵,當然是遺傳自魯肅了,作爲遺腹子,成長起來後,頗得長輩同仁的擡舉和賞(吹)識(捧),比如,濡須督張承說他少有才幹,將來必能前途會很遠大,歷任昭武將軍、都亭侯、武昌督、假節、夏口督,也算得上是治軍嚴整。
孫秀心虛的不是這段資歷和背景,而是因爲孫皓上位之後,按照王迪的建議進行軍改,地方軍政方面,魯淑是唯一一個還在世的受益者(另外幾個是施績、陸抗和丁奉),可以說,沒有孫皓那難得的信任,他就不會堅挺的生存到現在。
能像一個牆頭草一般依附於我嗎?這是孫秀擔憂所在,可是,又不得不拉攏,因爲經過人家的努力,魯家勢力正好佈局在吳郡,牽一髮動全身啊。
憑藉往日的接觸和了解,孫秀不能保證可以快刀斬亂麻的拿下魯淑的同時,吳郡不會震盪,一旦動盪,這就爲後來的佈局防線極爲不利了。
所以,一萬個不願意,孫秀還是“先禮後兵”,看看魯淑能不能和自己合作一番。
還好,接觸下來,孫秀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杞人憂天了。
於公,魯淑很好的傳承了家族“顧全大局”的優點,不希望在孫皓一脈無法翻盤,孫秀大局已定的前提下令局勢持續動盪下去,徒增傷亡而已,這就是合作的大前提。
於私,魯淑的發跡雖然得益於王迪的鬼點子,可是,因爲當初王迪走得早,所以,二人之間並無交集,而真正的恩主孫皓,私下裡並沒有掩飾對王迪的厭惡與無可奈何,這也間接的影響了他對王迪的感官印象,形成了負面的刻板印象,自然選擇了往日裡還算有點交際的孫秀作爲合作對象。
孫秀不知道的是,魯淑內心深處真正拒絕王迪的原因還是立場,再是沒有交集,王迪這麼多年在荊州的“所作所爲”也是有所耳聞、感觸的,這分明是軟刀子殺人,無所不用其極的削弱世家的權力和地位啊,而且,之所以感到不舒服,是因爲王迪連那些中小階層的世家都沒有放過一馬的打算,溫水煮青蛙式的藉着各種機會(包括疫病)收拾了一通,而真正掌權的也就是李氏兄弟這樣的“平民精英”,或者關彝、鍾離牧這樣偏武將血統的僞世家,這在魯淑看來,是根本就無法容忍接受的。
非吾族類啊——當然,王迪也是這樣想的。
隨着魯淑的入局,在最短的時間內,孫秀終於搭建完畢自己的新一屆內閣班子成員。
內閣總理(首輔):劉篡;副總理(次輔):諸葛靚。
其餘成員:孫苗、魯淑、丁溫、虞昺、鄧朗、濮陽開、丁彌(醬油)、葛悌(醬油)。
這裡面,有拿出來湊數裝點門面,安撫人心的(孫苗、劉篡、丁彌和葛悌),有拉攏來爲己所用賣命的(虞汜、濮陽開),有不得不依靠的強大力量(諸葛靚、魯淑、丁溫),真正是孫秀心腹的,只有一個鄧朗而已。
組建完領導班子,剩下就是幹實事了,具體的職責部門,之前孫皓也按照王迪的建議(雖然很討厭,但身體很誠實,一直在貫徹執行),裁撤了不少無聊的機構,尤其是雜七雜八的中央部隊也都給整合了不少(人卻沒有精簡下去),孫秀的尺度要比孫皓的還大。
當務之急是要活下去,是要在荊州方面的威脅下活下去,那些無所謂的面子工程就交給劉篡這樣的吉祥物去做好了,國家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了兩點:軍事部門與財務部門——至少在王迪的威脅消失之前,這個戰時狀態是要維持下去了。
軍事部門,自然是抓在自己的手中,鄧朗、諸葛靚和魯淑三人輔佐,財政部門是個大問題,孫秀手中並沒有這樣現成的人手,於是,就保留了原來的王延。
王延就是眼下正在王迪手下乾的熱火朝天的的王蕃的親弟弟,王蕃當初跳槽的時候只把二弟王著給帶走了,這王延是個“死宅”,溜達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了建業。
雖然道路選擇不同,但這三兄弟還是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擅長算學,比如都是技術型官僚,因此,孫皓算是破例,參照了王迪對王蕃的使用手法,將王延推到了“財政部長”的位置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和監視後,完全取得了信任,一直幹到了現在。
既然你孫皓都敢用,我孫秀爲什麼不敢?當然了,主要是實在是無人可用。
於是,很有職業操守(我就是個打工的,誰當皇帝都一樣)的王延,雷打不動的繼續爲國家籌措資金。
其他一些雞零狗碎的事情甩給了面子工程小組後,鑑於廬江太守必然,且只能是丁溫後,孫秀就開始佈局丹陽郡與吳郡了。
爲了進一步捆綁魯淑,吳郡太守又其子魯睦出任,而丹陽太守,則交給了沈瑩。原時空的正牌丹陽太守,本時空因爲孫皓的不放心而備受冷落,一直在建業打卡上班——也不能說是無所事事,正是在這段時間裡,猶如原時空一樣,完成了偉大的《臨海水土誌》,一部世界上最早的記載臺灣的著作(記載了臺灣原住民山夷與大陸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關係;並從地理方位、氣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產習俗等方面,記述了臺灣島的自然環境及高山族的社會生活發展情況,更加證明此地乃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是地緣政治還是文化層面),其實孫秀知道,這是個人才,一個擔了和王迪有聯繫(其實沒有)的惡名的人才,所以,在得到鄧朗的證實之後,力排衆議,扶持到了丹陽太守的位置上——以防萬一,丹陽的地方軍權是由諸葛靚之子諸葛頤操控,並非像魯睦那樣軍政一把抓。
核心集團的主要成員安排任命完畢之後,下一步就是進行兵力部署了。
魏國帶來的12000人,投降的中央軍整編出4000人,加上濮陽開手下5000人,合計21000人,組建成新的禁衛軍,拱衛建業,能調動這支軍隊的,只有孫秀一人,此外,鄧朗掌握一支3000人的軍馬協防,建業總兵力24000人。
濡須口水師15000人以及濮陽開剩下的4000人,合計19000人,交由濮陽開負責,負責建業的外圍防禦——精選後的那4000人,戰鬥力就更渣了,濮陽開又不善水戰,此時北線基本無戰事,只需要做好最基本的警戒,交給濮陽開再合適不過了。
吳郡地方兵團,以魯淑原有部署中精心挑選出來的15000人爲核心構建,魯睦統領。
丹陽地方兵團,以原丹陽地方各縣抽調人手,約13000人核心構建,諸葛頤統領。
廬江地方兵團,原有部署不做變動,約40000人,丁溫統領。
鄱陽、新都、會稽地方兵團,以三郡原有地方部隊8000人爲核心,補充魯淑部曲1000人,原中央軍精簡出來的3000人,合計12000人,由諸葛靚同志統領(特殊使命,辛苦一下)。
建安、臨海、臨川地方兵團,以三郡原有地方部隊5000人爲核心,補充原中央軍精簡出來的2000人,合計7000人,有原建安太守劉明統領(特殊使命,另有重任)。
豫章地方兵團:以豫章地方兵1500人,原中央軍精簡的1500人,魯淑贊助的2000人構成,合計5000人,豫章太守孫歆統領。
廬陵地方兵團:以廬陵地方兵1000人,原中央軍精簡的2000人,魯淑贊助的1000人構成,合計4000人,廬陵太守孫震統領。
合計139000人。
這是經過王延的統籌,幾大勢力掏心窩子的基礎之上,裁汰掉喪失戰力人員後,孫秀面對王迪,現階段所能動用的全部實力了。
看上去數字挺美觀的,但是,在錢糧方面,王延提供了一個比較羞澀的,不可描述的數字之後,給了一個結論:如果不採取一些非常手段,正常使用的話,軍費和軍糧,可以支撐戰時狀態……三個月。
這種常規手段的佈局,還是不夠的。
孫秀慶幸自己贊同了鄧朗的建議,否則可以直接棄權了。
下面就看怎麼溝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