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

劉曄脫口而出,直接便提到了遷都一事,此言一出,不但程昱等人一驚,曹操也甚是詫異。

“子揚是何言也?天子廟堂,豈是說遷就能遷的?”曹操不禁反問道。

豈是這裡還有一個曹操自己的心思。

劉曄建議是遷都至鄴城,可那鄴城是曹操留給自己的,若是將天子朝廷都搬到鄴城,將來到底誰是鄴城之主?誰是鄴城之客?

正因爲這番思量,曹操纔對劉曄此策不以爲然。

當然,曹操的心思劉曄並非不明白,實際上劉曄再清楚不過了!劉曄雖然受用於曹操,但不要忘了,他始終是宗室之後!

其實劉曄說出這話,在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之外,另外也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不希望曹操稱王稱帝!

如今曹操已經位爲丞相,權柄在握,出征之前,又被賜劍履上殿,贊拜不名。這接下來是什麼?不用多想也可以知道,曹操是一代霸主,即便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篡漢稱帝,稱公稱王總是免不了的!漢高祖早有白馬之盟,非劉氏不得王!劉曄雖然認爲曹操是有雄心壯志重整河山,但卻並不認爲曹操有資格突破這個數百年的規矩!因此,在曹操一步步實現自己稱公稱王之前,劉曄自然會利用眼下的機

會。

如今徐州已經全部丟失,豫州也只剩下潁川一地,黃河以南,半數已經在江東手裡,而且周瑜、魯肅兩路用兵,顯然對許都勢在必得。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曄建議曹操遷都也是情理之中,只不過遷都鄴城,卻是出乎了曹操的意料!

“在下以爲萬萬不可!”劉曄還沒有開口回答曹操的話,程昱便站了出來。

劉曄知道肯定會有反對意見,不禁笑道:“爲何不可?如何不可?”程昱上前拱手道:“自董卓禍亂以來,天子二度流宕!安於許都才逾十年,今又動遷。天子者,社稷之主,宗廟者,王國之重!今雖有強寇逆亂,然情勢尚未至萬危之地!此事萬萬不可也!在下以爲,那周

瑜未必真能殺至許都城下!待其勢緩,丞相再以逆擊,必可保許都無恙!”

“仲德說的不錯!江東兵馬不足,勢不能久!今深入中原腹地,不久必將疲餒!只要許都能夠堅守個百十來日,江東鼠輩必散!”曹操也出言給自己打氣道。

劉曄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拱手對曹操說道:“丞相!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曹操不猶豫的回答道,這種時刻,沒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

劉曄再拜道:“請丞相先恕我無罪!”

“說吧!只要是實話,你劉子揚就是指着鼻子罵我也無妨!”

曹操這人其實很矛盾,有時候大度的讓人五體投地,可有的時候卻又會因爲一言不稱意便殺人!在曹操治下,因言獲罪的人不少,邊讓等人就是因此而死,但同時,因言獲賞的人也不少。

大概這就是權術,不能讓人太容易猜到他的心思。因爲不容易猜到心思,方纔心有畏懼,時刻小心翼翼,不敢亂來。

聽到曹操的話,劉曄這才拱手說道:“河南之地,丞相民心已失!江東兵馬雖然不足,然丞相卻也無所憑恃!故此,在下以爲,徐州、豫州之失,已然不可還轉!青州、兗州尚有隱憂!或將失之!”曹操手中有七州之地,全部在黃河之南的有徐州、豫州、兗州,青州也有一半處在黃河之南!劉曄認爲,整個黃河之南,都已經處在了極度的危險之中,而其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曹操在這些地方已經失去了

民心!

“子揚言重了吧?怎可說丞相民心已失?”蔣濟不禁問道。劉曄沉默了一會兒,見曹操凝視着自己,於是接着說道:“此番南征,丞相動用兵馬共計三十五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從青、徐、兗、豫四州徵調而來!如今烏林之敗,折損八九!李通覆沒,再去其一!這三十萬精壯之士不得回還,丞相何以再聚四州民心?徐州本民戶豐足之地,周瑜區區幾萬兵馬,何以長驅直入?倘若民心尚在,周瑜斷不能在區區二十餘日之內,連下徐州、汝南之地!民若不顧,將奈何爲?荀卿有言,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丞相起於兗、豫之地,滅袁術,收徐州,敗河北,十數年來,傷亡不可勝數,今一夕而折三十萬衆!兗、豫之士,孰不疑之?孤兒寡母,能不對我輩指面而唾?如此

,河南終不可保也!”

光是這一次南征,便折損不下三十萬人!此前還有曹仁在樊城丟掉的六萬,還有曹操征討袁術,鏖戰袁紹時的戰歿陣亡,加起來,只怕不下五十萬人!

五十萬人是什麼概念,每戶抽一丁,便是五十萬戶!牽涉數百萬人!

得勝了自然沒什麼可說的,可是這一仗敗的太慘!莫說是那些戰死將士的妻兒老小,就是曹操自己,內心也是不能接受的!如此,劉曄說曹操已經失去了青、徐、兗、豫,黃河之南的民心,這是絲毫不假的!曹操靠這四州兵馬奪得了大半個天下,可如今這四州哪裡還有什麼兵馬?那死去的幾十萬將士的妻兒老小,怎可能還擁

護曹操?雖然不至於幫助江東,就算只是坐視不管,也將大不利於曹操!

徐州郯城之戰,郯城數萬百姓坐視任峻敗亡,這就是先兆!接下里這種情況只怕是少不了!一切的一切說到底,就是因爲這次敗仗對曹操的失望和怨恨!

不能帶回自己的男人,不能帶回自己的父親,不能帶回自己的兒子,那些百姓們怎麼可能還會擁護曹操?

這一仗敗的太過了!當年袁紹官渡大敗,也不過折損幾萬人而已,而如今曹操一下子便丟掉三十萬兵馬!二百年來未見!他的地位已經開始鬆動了!至少在河南之地已經開始鬆動了!

聽罷劉曄的細說,程昱等人無言以對,曹操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良久,曹操纔打破沉默,對劉曄說道:“子揚之言,振聾發聵,操着實汗顏!如此說來,那孫權小兒是必入主中原了!莫非真要放棄許都?”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義興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痛貶曹操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八百四十八章 拖延戰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鄴城決斷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八百零五章 糊塗雍闓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法人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漢王問計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子龍來救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六百一十九章 空手套狼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駱統闖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全柔大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朱符訪劉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三百二十五章 誘敵天蕩第二十一章 朱儁大義興兵第九百八十三章 程普按兵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痛貶曹操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三章 漢中分兵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宜陽桑谷第八百四十八章 拖延戰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鄴城決斷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百九十五章 羅氏山賊第八百零五章 糊塗雍闓第九百五十三章 遠迎十里第九百八十七章 凌操氣絕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張飛出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七百三十四章 答雍闓書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夫人出走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七百八十九章 軍法人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進逼許都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分軍定基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照貓畫虎第七百五十六章 再度夜襲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八百零七章 祝融請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漢王問計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襲擾糧船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詡之諫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將易幟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六十四章 李儒設計雀鼠谷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二百二十四 洞開下邳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馬公孫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子龍來救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六百一十九章 空手套狼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拉開帷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風雨如晦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出離間第一百三十九章 馬邑之謀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四百章 鄭度獻計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四百五十五章 張鬆怨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初步規劃第五百二十一章 雲祿北奔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漢家天威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七百五十三章 兵臨雒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駱統闖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六百六十五章 劉備止步第七百五十二章 殃及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