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以我爲主

荀攸以爲劉徵用了三計,其分析的也不無道理,曹操本來深以爲然。但是程昱卻說出劉徵只用了一計,那便是攻心之計!

此言一處,曹操恍然大悟!

“公達所說並無不當,但仲德此言纔是正見啊!”曹操感慨道。

“主公出自漢王麾下,一直以來對漢王都心存敬畏,而正是這敬畏之心,令主公落入了漢王的泥淖!漢王便是利用主公對他的憂懼之心,牢牢的將主公的視線控制在自己身上。所以漢王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主公的決策!而主公決策又都在漢王的意料之中,所以這才步步挫敗,處處失當!”程昱說道。

“不錯!仲德說出了我的心病,我就是太擔心漢王,懼怕漢王了!其實他手下不過區區萬餘人馬,如何能對我構成致命威脅?咱們的重點不應該放在漢王身上,更不應該爲了應對漢王而亂了方寸!”曹操終於醒悟道。

“咱們現在醒悟也不爲晚!此後只要是依我爲主,化被動爲主動,則我軍依然可以佔據上風,徐州依然還是主公囊中之物!”程昱說道。

荀攸善於設計,反而陷入了窠臼,總想着如何應對漢王兵馬,卻忘記了曹操的初衷。聽了程昱的話,這才恍然大悟。

荀攸感慨道:“若非仲德點醒,荀攸幾誤大事!既已識破漢王計謀,接下來該當如何?”荀攸問道。

曹操也看着程昱問道:“仲德有何計策,不妨說來聽聽。”

程昱於是說道:“主公所欲,徐州五郡也!至於漢王生死,已然無關緊要。所以當下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徐州之上,放在徐州牧陶商身上!這纔是我們要攻破的關鍵。當然漢王兵馬始終是個威脅,如今我軍主力休整的也差不多了,是時候大舉進攻徐州了!若要奪去徐州,時間上也不能再遲,據軍報,袁紹在幽州大敗公孫瓚,所以我們也必須趁早拿下徐州,否則必爲袁紹所圖。”

曹操一臉凝重,仔細聽着程昱的話,同時也一邊思考。

“聽說那徐州文武素來有隙是吧?”曹操問道。

“是有傳聞。”程昱說道。

“我不要傳聞,此事交由仲德去辦,務必弄清楚徐州情況。另外,我明日請詔,調集三軍征伐徐州陶商!”曹操下定決心道。

於是,曹操以天子名義發佈詔書,討伐“逆賊”陶商。

總共調集大軍五萬,進駐沛國,以夏侯惇爲中軍主將,夏侯淵、于禁、樂進、曹洪、曹純、呂虔、史渙、朱靈、李通分統各路兵馬,東征徐州!

曹操自己則帶着程昱、許褚坐鎮後方樑國睢陽。曹仁、李典宿衛許昌,日常政事交由荀攸處理。

且說劉徵這邊得知曹操大軍集結來襲,當即令沮授、徐晃等所有人馬退出彭城,回到下邳據沂、泗而守!

徐晃等五部兵馬總共不過五千,對上曹操的五萬大軍,斷然是不可能,與其被圍,不如主動撤退,加強下邳防禦。

郯城陶商得知曹操集兵五萬準備進犯徐州,當即慌了神,有聽聞漢王主動放棄了彭城,更加是心中顫慄。

陳珪勸解道:“主公莫慌!曹操雖衆,但經與袁術大戰,糧草必定難以爲繼,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下去,其必定不戰而退!”

“那漢王爲什麼撤離彭城?莫非是懼怕曹操?”陶商問道。

糜竺這時候站出來爲漢王辯解道:“彭城爲主動進攻之要塞,卻不利於防守。如今曹操大軍來襲,漢王以退爲進,應在情理之中!”

陶商聽了二人的話,心裡還是覺得不安穩,於是對曹宏說道:“你趕緊把曹豹給我調回來,還是駐守武原,郯城一定不能有失!”

曹宏也覺得曹豹此時再呆在豐、沛恐怕不合適了,於是便遵陶商命令,傳書曹豹,令其將兵馬盡數調回了郯城西邊的武原。

下邳劉徵接到糜竺的書信,不禁勃然大怒!

“豎子不足與謀!這陶商竟然將曹豹調回了武原!”劉徵氣氛道。

“什麼?”沮授、荀彧皆是一驚!

好不容易奪下來的豐、沛二城,陶商竟然又拱手送回給了曹操!

“這個陶商!實在是朽木不可雕也!豐、沛二城原可作爲牽制曹操所用,如今他卻將兵馬團團圍在郯城近處,這不是給曹操一窩端的機會嗎?”荀彧也憤怒道。

最關鍵的是陶商做出這個決定,絲毫沒有知會劉徵,此舉令劉徵極爲被動。如今曹操五萬大軍的壓力全部都砸在了劉徵駐守的下邳!

“漢王!依我看不如再向陶商請求增兵吧!”沮授建議道。

劉徵嘆了一口氣說道:“沒用的!陶商若是有這膽子,也就不會調回曹豹了!看來只能靠我們自己了!”

夏侯惇領五萬兵馬進發彭城,然而大軍到時,彭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沒有一個人影。城中房舍全部化作灰燼,什麼都沒有剩下,這可比堅壁清野徹底的多!

劉徵當然不會給曹軍便宜,夏侯惇只好令五萬人馬城外安營紮寨,大軍營寨綿延數裡,氣勢浩蕩。先前因車胄之死而對劉徵心生畏懼的曹兵,夾雜在大軍之中,現在也信心滿滿了。

曹操坐鎮睢陽,接得各路軍報,聞知漢王主動放棄了彭城,點頭笑道:“若是我曹操,也不會再守着一座廢城了,漢王此舉,與曹某不謀而合。”

接着看到北邊軍報,得知曹豹領着兵馬棄二城回防,曹操不禁拍腿大笑!

“這個曹豹,果然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此一撤,我軍後顧無憂也!看他回防武原,一定是那陶商貪生怕死!漢王跟這種人爲伍,縱有天大本事,又豈能救徐州於將敗?”

程昱看了軍報微微笑道:“從此處也可以看出漢王與陶商二人並不同心啊!看來徐州之中,必有我軍可用之人!”

“嗯!仲德所慮極是!陶商與漢王貌合而神離,可見徐州屬臣必有嫌隙!否則何以不勸陶商?這一道軍報遠比拿下彭城令我高興!看來討伐徐州之役,乃是上天助我!”曹操哈哈大笑道。

“仲德!你這裡也要加緊徐州情報蒐集,務必要找出可以突破之處!我料想與漢王一戰必是艱苦卓絕之一戰,如果能夠從徐州內部打破,那對我們將是極大的好處!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曹操對程昱說道。

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五章 荀陳徐張高第五百零一章 攴胡赤兒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兩全之法第八百一十四章 三江失守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無荊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還治其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漢王問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劉磐棄城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
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五章 荀陳徐張高第五百零一章 攴胡赤兒第二十六章 張文遠陳倉試身手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空營以待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二百三十二章 程昱夜訪第四百零一章 將破未破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軍圍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馬郭探問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七百四十五章 金堂夜襲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申儀背叛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五百一十一章 兩全之法第八百一十四章 三江失守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六百四十四章 民怨如火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九百二十六章 救兵終至第九百五十四章 吳侯厚禮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七百零三章 荊州息兵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賀齊求情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東吳有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老臣黃忠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六百七十八章 死人之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徐庶論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徐晃請罪第六百三十二章 暫罷兵戈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董襲被困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再無荊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冊封魏公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一千零三十章 再出王駕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百三十六章 黃權聚兵第一千四百章 孫權責軍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九百六十章 英雄之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二百九十四章 興霸投敵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進反退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想到一處第三百零九章 平準均輸第八百零二章 丈夫求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還治其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故友宣高第六百零二章 星孛鶉尾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漢王問計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馬超親至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劉磐棄城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五百六十九章 一時悲涼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