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

現在的劉備每遇一人便要主動提起過往,這就是在爲過去的錯誤行爲買單啊!

不過現在的漢室天下,已經不是當年的漢室天下了。

自從天子東遷之後,大漢天下真正的經進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尤其是經過袁曹中原大戰之後,許多人已經不再拘泥於這些名節事情。

更多的人心中的野心都被激發,既然別人可以稱雄一方,那麼我爲什麼不能?既然別人可以擇主而事,我爲什麼不能?

所有人都想在這亂世分一杯羹,也就顧不得吃相了!

稍有見識的人唯一的所求便是要找到一個能夠欣賞自己才華,能夠使自己有用武之地的明主,只有這樣才能搭上一艘“順風船”完成自己的理想!

封侯拜相是自古以來文人們的追求,自蘇秦配六國相印開始,後世智謀之士便對天下政治趨之若鶩,且絲毫不再擔憂自己身份不足,見識有差。

法正、孟達當然也不例外,這天下在誰手中無關緊要,緊要的是千里馬要找到伯樂!

聽了法正的話,劉備臉上浮現出慚愧的神情,這個話題稍稍提及便是,不可深究,這是陳宮對劉備的提醒。

劉備於是岔開話題問法正、孟達道:“二人既是扶風人氏,緣何至此?”

於是二人便將益州以及這一路來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

“如此說來,那益州遲早爲漢王所得?”劉備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但並沒有人發現。

劉徵是劉備心中的死結,也是劉備心中最矛盾所在。

一方面劉備確實對當年之事後悔不已,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劉備對不起劉徵,若是沒有劉徵,劉備或許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平原令。

劉備既有愧於劉徵,並不希望劉徵再次顛沛流離或者遭遇艱險。但是同時對於劉徵的壯大,劉備心中卻又多了一絲不安。

因爲劉徵的強大便意味着劉備的處境越來越艱險,曹操或許有不殺他的理由,但是如果是面對漢王劉徵,他還有活路嗎?

法正、孟達並沒有察覺劉備這細微的表情變化,於是肯定的回答劉備道:“劉璋內不能任人,外不能禦敵,漢王雄才壯志,益州已是口中之物!”

“二位何不往投漢王,而遠徙汝南?”劉備不禁問道。

法正仰天長嘆道:“時也!命也!當初我爲劉璋籌畫謀取漢中,其時並不容我抉擇,方纔至此,許是我與漢王無緣。且漢王麾下不乏明智之士,恐也無在下用武之地。”

最後這一句纔是重點,法正要的是用武之地。

法正既不是出身名門,也沒有位居高位,就算是在益州,也不過是一個半年也不會被劉璋瞧上一眼的末座賓客,因此纔會有這樣的感慨。

要想成爲核心謀士,只有三種捷徑。其一便是成名在外,身世過人!其二便是有人舉薦,但這舉薦之人也必須是地位奇高!第三種則比較特殊,那就是當“創業班底”!

以法正、孟達這樣的身份處境,無疑第三種是最合適的選擇,這也是二人願意隨陳宮來見劉備的原因。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如果能夠遇到一個末路英雄,那便是一種奇遇了,而法正現在就覺得自己或許已經有了這種奇遇!

劉備歷經顛沛卻尚能存身至此,可見其人確有天助,這一點恐怕也只有劉徵能夠超過劉備。

劉備也曾手掌乾坤,如今窘迫如斯,臉上卻絲毫看不到怨氣、喪氣,這一點也足夠令法正心動。

寵辱不驚,臨危不亂,這都是成爲人上人必不可少的品質。

而劉備不但做到了這兩點,最難能可貴的是,就算是在如此落魄當中,劉備身邊已然還能聚集起一批人,這已經足夠證明劉備“生命力”之頑強。

世間最常見的就是樹倒猢猻散!

難得風雨故人來,這既體現了“故人”的高義,也體現了當事人的“凝聚力”,這一點很重要。

劉璋便是缺少凝聚力,否則法正、孟達也不會就這麼離開。

就在這平輿城外,“豫州刺史府”中,劉備、陳宮、法正、孟達四人暢談天下,縱論英雄,好不愜意!

法正最終決定不走了,就留在平輿,等待時機到來,至此法正基本上便是與陳宮呆在一起,爲劉備暗中謀劃諸事。

陳宮畢竟還是比較顯眼,而法正根本就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於是很多事情,便漸漸都是由陳宮安排,法正執行。

這一日正是劉備壽宴,一衆人盡皆到場,關羽知道曹操不會輕易放他回來,於是也送來了壽禮。

劉備府上一時熱鬧非凡,張飛、關平、簡雍、伊籍、陳宮、法正、孟達、陳到、劉琰等等盡皆到賀。

恰巧就在此時,曹操派來刺探劉備的傅幹來到了劉備府上!

傅幹還沒進府門,遠遠就聽見了劉備府中人聲鼎沸。

劉備也沒有想到這個時候竟然會有“外人”到來,以往基本上也只有月末月初纔會有人來,那也不過是送俸祿。

劉備請不起門童,傅幹跨步進院,院中衆人一時間都愣住了!場面尷尬不已。

陳宮立即對劉備使了一個眼色,本想躲進人羣,但是已經被傅幹瞧見了。

傅幹突然到來,劉備心中自是一驚,不過臉上卻依舊保持的非常鎮定。

“彥材兄遠道而來,莫非是知曉今日乃備之生辰?”劉備走上前,呵呵笑道,並對傅幹恭敬的行了一禮。

好在傅幹並不是空手而來,要來查看劉備情況,傅幹自然是準備了禮物,傅幹於是激靈的對劉備說道:“丞相知曉左將軍壽辰,特命在下攜薄禮來賀!”

傅幹從侍從手中取過禮物遞上給劉備。

劉備也怔了一下,曹操竟然會記得自己的壽辰?而且還會專門命人前來祝壽?這可就奇了怪了。

劉備接過傅幹遞來的賀禮時恍然大悟,曹操這是還不肯放過自己啊!

於是劉備趕緊撩袍跪在傅乾麪前拜道:“丞相日理萬機,竟不忘備之生辰,備銘感五內,拜謝丞相厚愛!”說的只差沒有感激涕零。

傅幹是個多激靈的人,於是趕緊上前扶起劉備道:“左將軍請起!丞相說了,左將軍忠公體國,其心可嘉,可嘉……”

一場壽宴就這麼尷尬的過去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七百一十四章 王商告假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冢虎兇猛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九十八章 進圍牛輔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曹劉再會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七百九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呂蒙顧慮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榮耀激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俱爲亡魂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七百一十四章 王商告假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諸葛遁逃第三百五十一章 義正嚴詞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一百七十四章 兩難處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許諾東征第三百零六章 設試才院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時也命也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冢虎兇猛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荀彧決斷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八十七章 建號之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言外之意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五百九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三百七十二章 徐龐出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九十八章 進圍牛輔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困境解除第八百八十一章 張郃讓功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第五百七十一章 番須大戰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一千零八十章 天時將失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破曹之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張遼劫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劉備反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七百八十一章 賜婚趙雲第八百五十三章 兄弟離心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曹劉再會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九百八十五章 樂進豪氣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過境南陽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六十三章 古川口張任顯威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百八十二章 墜龍潭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箭五雕第二百九十章 伊籍說曹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七百九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四百零七章 棄車保帥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六百五十八章 向充赴死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飛挑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獨見荀諶第一百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四百四十三章 決死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吳班履約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三百一十五章 黃權勸龐第四十一章 尚書檯議策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一百三十七章 分兵合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呂蒙顧慮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線對峙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二百四十八章 起兵白波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榮耀激勵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一飯斗食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八百八十九章 雍闓血書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