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江東拒曹

吳氏也不忍心下決斷,孫權舉棋不定,二人都一同望向了周瑜。

周瑜態度很是堅決,當着老夫人的面便對孫權說道:“此事斷然不可!”

周瑜從來都是主戰派,對於曹操的野心早就是看的透徹。

最關鍵是周瑜是曾跟隨孫策打下江東基業,雖然周瑜名義上是臣,但是這江東在周瑜的眼裡,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

周瑜關心江東的得失比關心自己的得失還要用心。周瑜知道,若是孫策尚在,是決計不會向屈從於曹操!否則當年孫策帶着三千兵馬脫離袁術出來,歷經艱苦卓絕的百戰,打下現今的江東局面又爲的是什麼?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周瑜與孫策意氣相投,心中所想自然也一樣,這脾氣秉性當然也相同。

孫權見周瑜態度如此之堅決,於是面有難色的說道:“現今曹操勢大,袁紹舉兵十餘萬衆尚且大敗而歸,我江東又怎能與曹操相抗?”

從個人情感上來說,周瑜算是孫權之兄輩。

聽了孫權這話,周瑜不禁作色道:“主公何如此懼那曹操?昔楚國初封於荊山之側,不滿百里之地,繼嗣賢能,廣土開境,立基於郢,遂據荊楊,至於南海,傳業延祚,九百餘年。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衆,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爲銅,煮海爲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偪迫,而欲送質?”

在孫權眼裡,江東是一塊偏狹之地,與中原是沒法相比的。畢竟是富二代,這地盤也不是自己親手打下來的,孫權對於江東這塊土地的執念還沒有那麼深。

但是周瑜不同。在周瑜眼裡,孫氏據有了江東,這比當年周代楚國最初的樣子可強多了!楚國能夠歷經艱苦卓絕的鬥爭,據有江南之地,問鼎中原,那現在的江東也可以!

周瑜對於孫權的不自信頗爲不滿,因此纔有此言。

孫權雖是主,但即使周瑜耳提面命,他現在也不能怎樣,更何況周瑜這話還是爲了他孫氏的基業而考慮。

“公瑾此言雖雄,但那曹操挾天子在手,我若不從,恐生不便哪!”孫權擔心道。

畢竟是年輕,剛剛繼位,孫權的自信沒有那麼快能夠建立起來,而這正需要周瑜這樣的人來幫助。

周瑜看了看老夫人,又看了看孫權,對二人說道:“先主公與伯符皆爲一時豪傑,天下英雄莫不心服!主公可曾見你父兄爲兇佞所迫?人言江東猛虎,主公豈不思父兄之志?且質一入,則不得不與曹操相首尾,與相首尾,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極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面稱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若圖爲暴亂,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主公韜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質之有!”

周瑜將孫堅、孫策的事蹟拿出來既是激勵孫權,其實也是提醒孫權。

要知道原來被江東諸臣所支持的孫翊可是大有孫策遺風!而真正維繫江東的精神紐帶,便是孫堅與孫策!

此時的孫權若不能秉繼父兄遺風,那麼必然大失所望,如此,江東根基將不再存在,這絕不是一件好事情。

孫權自小便是個聰明人,周瑜刻意提及其父兄之意,孫權頓時便有所領會。

吳氏聽到周瑜這一番言辭,心中也很是感慨,於是便對孫權說道:“公瑾所言是也!公瑾與你兄長同歲,只小一月,我視其如子,我兒當兄事之!”

吳氏的話再給孫權下了一劑定心藥!

孫權畢竟才十九歲,雖然一時沒有看清楚事情的要害,但是好在他能夠虛心求教,也願意聽人言。

而且又有周瑜這樣的人在身邊指導,經過這一番點撥,孫權終於下定了決心,堅決不答應曹操的無禮要求。

許都曹操聽到孫權拒絕了送人質,不禁冷笑道:“區區黃口小兒,如何有這般膽識?那江東果真有大才乎?莫非真要與我掰掰手腕?”

曹操手下長史劉曄出來說道:“江東孫氏,皆猛虎也!孫堅曾與丞相共伐董賊,其勇不可當。後有孫策,以區區三千兵馬,橫掃江東,創下如今基業,此謂勇冠一世之傑!如今孫權雖幼,然其必繼其父兄之烈,不可強屈也!如今江東穩據六郡,程普、黃蓋等一干戰將皆稱悍勇,猶以其中護軍周瑜,實乃英雋異才,文武籌略,爲江東首。丞相不可輕圖!”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重要的謀士,尤其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

淮南成德,在九江郡,距離周瑜家鄉不過一二百里。劉曄對於周瑜的名聲是早有耳聞,因此在曹操手下中算是比較瞭解這些情況的。

曹操聽了劉曄的話,皺了皺眉頭說道:“江東孫氏,終成心腹大患矣!”

程昱出來對曹操說道:“丞相當下要務,首在河北!江東有天險,暫不可圖,以如今局勢,孫權亦必不敢北望!丞相還是應當先專心袁氏之事!”

曹操畢竟分身乏術,看來也只好如此。

周瑜力薦拒曹,回到府中之後,便有一人來訪,其人名曰魯肅,字子敬,原是臨淮東城人,後來舉家遷到了廬江居巢。

周瑜駐軍廬江之時,曾聞魯肅之名,於是便帶着人前去拜訪。當時周瑜軍中缺糧,而魯肅又是個富庶之家,周瑜聞知魯肅家有糧,於是便有借糧之意。

魯肅雖是個文士,卻是性格豪爽之人,聽到周瑜想要借糧,二話不說,便將家中糧食的一半送給了周瑜。經此一事,周瑜覺得魯肅是個與衆不同的人物,於是便與之深交。

周瑜又將魯肅薦給了孫策,孫策以之爲賓侍。

魯肅聽了周瑜勸諫孫權的話,不禁問道:“公瑾膽略雄烈,但你不怕曹操真的舉兵來犯?”

周瑜不禁哈哈大笑道:“曹操冀望河北,其欲我主入質意在斷絕後患,豈有他圖?我料定他曹操必無事於江東!且我江東雖北進不足,據險而守還不能嗎?總他曹操有雄兵百萬,於我眼中,不過烏合之衆耳!”

魯肅聽完,不禁拱手感慨道:“公瑾朗心獨見,肅萬不及一!”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退出洛陽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一百一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慘烈廝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九十章 智激呂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五十一章 兗州賊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四百六十章 關中實情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退出洛陽第七百零七章 南中四郡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龐統請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李業之計第九百一十三章 昨夜歡暢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和稱臣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一千零七章 奪權發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成都失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不得不受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一百一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八百四十七章 分置衆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十三章 以役代租,以租換田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馬超厲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七將齊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五百二十六章 周羣諫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八百七十五章 升帳論功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事有蹊蹺第六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借兵之計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七百一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慘烈廝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殘樹新芽第四百九十六章 還施彼身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呂丘劫道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九十章 智激呂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酒鬼丁衝第五十一章 兗州賊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斥退趙諮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二曹不聽第五十章 徵而平之第二百五十二章 進取安邑第八百一十章 再來挑釁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擊退樂進第四百六十章 關中實情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三十一章 賈詡劫段殺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天下混戰第二百零四章 劉徵退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歃血之盟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百九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出使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江東六鎮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周舒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七百七十九章 交心之談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八百二十五章 祝融心術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二百二十一章 擊其中流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出鞘見血第三百八十六章 司馬下獄第九百九十三章 麓山對語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