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王試才

樸胡親自來到南鄭,想要向劉徵請罪,結果卻與護軍校尉羅奎在城門大打出手。

幸得劉徵及時趕到,才制止了二人的繼續毆鬥。而劉徵看見樸胡雙掌拍倒羅奎坐騎一幕,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已故的親衛典韋!

愛屋及烏,劉徵對樸胡竟然生出天然的好感。樸胡兩拜劉徵,而劉徵三扶樸胡,二人就在這南鄭城門之前上演了一段佳話。

劉徵激動的親自拉着樸胡的手走進了南鄭城中,只有羅奎整個人還是懵的!他完全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的結果。

一場城門毆鬥就此結束,雙方都並沒有什麼損傷,唯一的損失便是羅奎的坐騎,現在還躺在地上抽搐,恐怕是不可能再活了。

羅奎跟在趙雲身後,不禁疑惑的問道:“將軍!漢王爲什麼絲毫不責怪那蠻夷?”

自羅奎從熊耳山下山以來,隨時貼近趙雲,也可以說羅奎是趙雲的貼身副將,隨着趙雲共保漢王安危。

但是羅奎終究不是個聰明人,有些事情總是很容易腦子短路,這一點也是令趙雲時常感嘆不已。

“你跟隨漢王與我的時間也不短了!難道不知漢王胸懷嗎?竟還與遠道而來的樸胡毆鬥起來,如此豈不是敗了漢王顏面?漢王既然不治樸胡的罪,自然也不會治你的罪了!但我卻不能輕易饒了你!回去自己請個先生,好好學學爲人臣下的道理!”

趙雲對羅奎是既愛且恨,愛的是其忠,恨的是其莽撞,沒有長進。

羅奎聽了趙雲的話,只得點頭稱是。

與樸胡相會,劉徵又收得一員勇將!不單如此,樸胡手下還有八百板楯勇士,這支隊伍的戰鬥力還是很驚人的!

樸胡讓劉徵想起了典韋,而他手下八百板楯勇士,卻讓劉徵又想起了高順!

由於樸胡本身便是巴郡七姓夷王,劉徵順理成章的任其爲板楯將軍,自領其板楯勇士爲單獨一營,這一點完全能夠服衆。

先前劉徵交代給荀諶、陳術的事情,很快便辦妥了!

鄧輔被陳術從房陵接到了南鄭,準備面見漢王。

劉徵也想看看這次漢中試才的佼佼者是個什麼水平,於是便立即將鄧輔召了進來。

鄧輔年方弱冠,長的倒蠻清秀,但清秀之外,卻也透露着一份剛氣,劉徵看着鄧輔的氣質,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漢中這個地方,並不是個出產人才的大郡,要找到如周羣這般的人,恐怕是不容易。

鄧輔親眼見到漢王,倒也絲毫不怵,表現的很是淡定,不卑不亢。

劉徵手中拿着鄧輔試才時候的文章,問鄧輔道:“我觀你文章,通篇皆言順逆之理。我且問你,周禮有言‘刑新國用輕典,刑平國用中典,刑亂國用重典’,當今天下治耶?亂耶?”

劉徵的話一出口,便驚呆了鄧輔,鄧輔可沒想到漢王竟然也是如此學識淵博!出口便能以周禮考校自己。

劉徵雖然是個現代人,也是個戎旅出身,但是卻並不是個匹夫,平日裡若無事,劉徵也是手不釋卷的,這纔有了現在的積累。

光平一點現代人的學識涵養,想要在這個時代出類拔萃,恐怕也只是癡人說夢罷了!真正治政治民,照搬現代的東西可不行!古人的智慧其實絲毫不必現代人差,這一點是劉徵在這個時代最深的感受。

如果自己對經史典籍一無所知,又怎麼可能獲得別人的信賴?

這個時代想要讓別人追隨你不難,如董卓那樣的匹夫都有人追隨。難的是能夠讓追隨你的人傾心爲你出力!這一點則要靠你個人魅力。魅力從何而來?無非學識、涵養、見識、胸襟!

土包子可不怎麼招士人待見,要不然爲什麼馬騰、韓遂在關中這麼多年一無所獲?強如公孫瓚,最後也焚身易京樓上。只懂打打殺殺,縱然一時實力再強,終究也留不住人才,留不住大勢。

面對劉徵的提問,鄧輔是既驚且喜。驚訝於劉徵的學識,也欣喜於自己能夠在漢王麾下任職。

“回稟漢王!當今自然是亂世!”鄧輔毫不避諱的回答道。

劉徵滿意的點了點頭,於是又問道:“亂世之中,當以五刑糾萬民,一曰野刑,上功糾力;二曰軍刑,上命糾守;三曰鄉刑,上德糾孝;四曰官刑,上能糾職;五曰國刑;上願糾暴。對也不對?”

所謂野刑,指的是針對野民的刑法,其目的是爲了使民力得以更好的利用;所謂軍刑,指的是對軍隊的刑法,其意自然是強軍旅;所謂鄉刑,則是指針對鄉縣百姓的刑法,其目的是爲了鼓勵德行教化;而所謂官刑則是指針對官吏的刑法,以能者上,庸者下爲主要目的;最後所謂的國刑,則是指針對所有普通百姓的刑法,其意在使民順而服。

劉徵說到的這五刑,都是目前最緊要的事情,而這五刑的施用,在劉徵看來,恐怕免不了會有與鄧輔文章中說的順勢相違背的地方,於是便以此來考校鄧輔。

鄧輔略加思索,倒也自若的回答道:“今世混亂,漢王既以五刑糾萬民,自在情理之中。然臣以爲,雖糾民以五刑,亦有寬、猛、張、弛之分。聖人云‘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鄧輔頓了頓繼續說道:“漢王既有文武之才,治民以刑,齊民以德,文武兼備,然其實亦當在順勢而爲!所謂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正如執牛之尾而使之卻行,則終日不能步尋丈;若以環桑之枝貫其鼻,三尺之繩縻其頸,童子服之!漢王謂‘糾民以五刑’,在下以爲莫若‘順民以五刑’!”

鄧輔的回答還真是驚豔了劉徵,沒想到這個鄧輔還真是有兩把刷子。這樣的人才,用在地方,定然是再好不過了!現在看來,荀諶和陳術給鄧輔的評價還是相當準確的。

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虛實所在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
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主將斷後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七百八十六章 爭相赴險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三十二章 王允說李刺董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劉艾壽辰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二百五十四章 河東俠士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一百二十九章 集兵五路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四百四十八章 羣臣歸心第九十七章 夜戰龍山第七百六十一章 武陽烈婦第一千零一章 曹操責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七百六十九章 反軍鼠竄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被困府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黃忠先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三百七十七章 收之桑榆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華容詭辯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零八章 致書曹操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函谷告急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泰然處之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七百七十二章 漢王不答第一百六十七章 關張之怒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八章 皇甫嵩與皇甫寧第四百八十三章 力戰四將第六十八章 三才進京第三百六十章 試才從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二百一十二章 夜襲彭城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郭淮困馬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百九十七章 衆人求情第二百三十章 以攻爲守第一百七十六章 燕雀之志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尋找華佗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痛失愛女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迫衆人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借兵匈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四百零二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三百五十章 時局糾纏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虛實所在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九指將軍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陳倉隕將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你可知罪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九百七十九章 戲要唱真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二十七章 朱符新安設計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劉備家底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一病不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亞養叔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五百三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皇后密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屠城之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的絕戶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