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

徐庶的計策當然可行,但是對於沮授來講,他好不容易佈下的細作網,恐怕也要因此而毀於一旦。

“事有取捨,後有成敗,恐怕也只能如此了!”賈詡發話說道。

這種話如果從劉徵口中說出,那就難免顯得有些冷血。賈詡是何等聰明的人,當然看出劉徵的難處,於是挺身而出,爲劉徵擋下這冷血之名。反正世人皆以“毒士”稱賈詡,何懼其多也!

劉徵對賈詡投以了感謝的眼神,而後對三人說道:“此事就此議定!元直、公與行亂蜀之計!文和先生與我即刻開始整調兵馬。”

劉徵需要重新調整安排,如今對於漢中來說,北面、東面的防務已經不是那麼緊要了,而且由於試才之舉的施行,各縣也大多重新安置了縣令、長,因此正好可以撤走許多都尉。

於是劉徵便以賈逵繼續任西城都尉,總督西城、上庸、房陵、鍚縣四縣軍務;以申儀爲城固都尉,總督城固、定遠軍務;以衛固爲褒中都尉,總督褒中、安陽軍務;以郭睦爲陽平都尉,總督陽平、沔陽軍務,各領兵員兩千。巴西保持不變,由張任總督。其餘都尉及其兵馬,盡皆調回南鄭,聽候任用,準備伐蜀大計。

既然是要行軍,那這些被徵調而來的都尉則需要另任軍職。楊任、楊昂、李樂、申耽四人爲校尉,丁立、馬玉二人爲軍司馬。

經過重新調整之後,劉徵在南鄭聚集起了五萬餘兵馬,分作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當然是由趙雲率領的精銳中軍,屬下有校尉羅奎、楊任、楊昂,領兵一萬五千人。

第二個部分便是由徐晃率領的左營兵馬,屬下有校尉韓暹、李樂,軍司馬丁立,領兵兩萬人。

第三個部分則是由張任率領的右營兵馬,屬下有校尉閻行、申耽,軍司馬馬玉,領兵兩萬人。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直“特殊”的兵馬,那便是由夷王樸胡率領的板楯兵!這支兵馬人數不過千餘人,但是在南鄭大營,劉徵已經親眼見識過了!果真是一羣驍勇之士。

看着樸胡,劉徵總是不經意的會想起典韋,而看到樸胡手下的板楯兵,劉徵卻會想到高順!

這十餘年來,劉徵手下將軍不少,但是論帶兵之勇,無過於高順者,可惜高順已經殞命兗州,倘若高順在此,必是先登之將!當初劉徵初入南鄭,第一個登上南鄭城樓的便是高順。

樸胡的兵馬不在三部編制之內,只接受劉徵的命令,劉徵也有意做奇兵使用,這些人是從山中而來,適應能力是遠強於“正規軍”,在劉徵的眼裡,這便是上天送給自己的“特種兵”,輕易當然不會使用。

劉徵這邊在南鄭如火如荼的準備着對劉璋的戰事,而蜀中成都這邊,則已經是風言風語了!

議和了漢王,擊退了劉表之後,這一年多來,劉璋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益州又恢復到了以前“要死不活”的樣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但是骨子裡已經是腐朽不堪。

與日劇增的不僅僅有誇誇其談之風,還有劉璋與陰浦日益不可調和的矛盾。

陰浦終日自恃兩代老臣,又是力主劉璋繼位的功勳,而且此前還單槍匹馬,憑藉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漢王。

這些在陰浦的眼中都是自己的功勞,也是自己在益州應該得到“尊重”的資本,哪怕是益州之主劉璋也應該對自己禮敬三分。

所謂的“老資格”,最怕的就是這種人!

說他是個壞人吧,他卻忠心耿耿!可要稱讚他吧,他又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

這樣的人自古以來哪裡都有!就是今天也多如牛毛!這樣倚老賣老的人或許只能借用孔夫子的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爲賊!

現在的劉璋就是這麼看待陰浦的!益州羣臣以陰浦馬首是瞻,凡是陰浦提出的意見,往往能夠博得大多數人的同意。有時候甚至劉璋與陰浦意見相左,羣臣們也都往往支持的是陰浦。

試想這普天之下有哪一個人主能夠容的下這樣的人?劉璋早就看陰浦不順眼,但是卻又沒有辦法搬開這座壓在自己頭上的大山。

用強當然也可以,但是劉璋雖然是益州之主,但卻不等於益州就是劉璋的。

現在好了!劉璋終於有了一個可以用來搬開陰浦的藉口——通敵!

徐庶的計策在成都起了效果,當然也有張鬆從中助力。

一時間成都官吏之間開始流傳陰浦在墊江跟漢王結交的消息,還傳的有鼻子有眼,說陰浦在墊江阿諛諂媚,對漢王極盡卑躬,而巴西郡就是陰浦故意賣給漢王的!還有那一萬金的賠償,這都是陰浦有意爲之,目的就是示好於漢王,將來好多一個選擇!

這個傳聞聽起來確實合情合理!

當初與漢王成功議和之時,劉璋還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但是自擊退了劉表,益州恢復了安寧之後,劉璋越想越覺得自己虧得慌!白白損失了一郡之地不說,還被迫陪給了漢王萬金,原因竟然還只是爲了自己那早已死去的大哥二哥贖罪!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大概就是如此,當時覺得很正常的事情,過後往往就會覺得未必合理了!這都是因爲過後所處的情況早已不同。

總之劉璋越想越覺得當初與漢王議和之事有貓膩,正好現在成都有了風言風語,對陰浦的構陷,很快便傳到了劉璋耳朵裡!

“正好”張鬆陪在劉璋身邊,劉璋於是便旁敲側擊的問張鬆道:“永年最近可曾聽過一些什麼言語?”

張鬆看着劉璋疑神疑鬼的樣子,當然明白劉璋意有所指,不過張鬆還是故作不知道:“主公何來此問?”

劉璋停下了腳步,二人駐足長廊之中,劉璋對張鬆說道:“永年消息靈通,當不會不知道我說的是什麼吧?”

劉璋神情古怪的看着張鬆,張鬆也看了一眼劉璋,而後卻又避開劉璋的目光,沉思了良久,又看了看周圍,彷彿生怕別人聽見一般。

“主公可是指陰老別駕之事?”張鬆小聲的問劉璋道。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鄭興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六百八十章 荊州刺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門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敲打劉靖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山觀虎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
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馬超誘敵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假道南陽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稟明夫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荊兵暴起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按並不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鄭興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六百章 徐英解懷第九百五十六章 赴劉巴宴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一百零一章 李儒勸胡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當場被捕第六百八十章 荊州刺史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二百二十章 排兵佈陣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以一換多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晾曬三日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合賊之議第四百一十八章 求援江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父子較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九百九十四章 反送工匠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老成之言第七百零六章 又得賢才第四百二十二章 東門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憂第九百九十五章 孔融之死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許定斷後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六百七十二章 多多益善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敲打劉靖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問策尋陽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都之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二百六十四章 冢虎出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美夢方醒第八百七十章 堅盾驍勇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茅塞頓開第六百一十四章 蠻將驍勇第六百四十八章 厚祿水鏡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將弒主第四百七十八章 荊州分歧第四百九十二章 繞道而走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七章 脫身洛陽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勇氣可嘉第七百四十四章 血的教訓第四百一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一百四十六章 坐山觀虎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追回夫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復叛汝南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遷往長安第六百三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