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江東之魂

黎丘失守,意味着程普斷了一支臂膀,也意味着曹軍匕首已經逼近了程普腰腹所在!情勢陡然急切起來。

韓當退入宜城的同時,立即派人向襄陽通報了戰況情勢!與此同時,韓當也在擔心着太史慈軍的安危。

數日之後,當太史慈完好無損的帶着部下兵馬出現在宜城下時,韓當方纔放下心來!

聽了太史慈的奏報,韓當頗爲慚愧道:“黎丘之失是韓某指揮不力!好在子義能夠安然歸來,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我江東勇將猶在,韓某總算沒有成爲罪人!”

“將軍不必自責,曹將樂進臨戰制決,頗有見識。且那樂進不惜以部將性命惑我,以至於我軍被牽制在鹿門山,貽誤了戰機。因此,黎丘之失,太史慈亦難辭其咎!”

“子義斬殺曹將彭安,已然立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樂進已進據黎丘,于禁必發兵襄陽,還看都督如何應對。你我但謹守宜城關要,以便隨時接應都督!”

韓當按下話題,不再糾纏於黎丘一城一地得失。於是韓當所部一萬五千人,當即在宜城扎穩陣腳,一者防範樂進,二者接應程普。

襄陽城中,程普接到韓當送來的消息,臉色愈加難看!

“哎!看來這襄陽周旋不了多久了!傳令黃蓋,隨時準備接應!”程普當即下令道,軍令很快便送去了中盧。自年前于禁取下樊城之後,黃蓋已經率部由先鋒位置撤退到中盧。數月一來,黃蓋引軍在中盧一線築起了烽火臺,一遍及時傳遞軍情。又在中盧方圓二十里佈下疑陣,或立箭樓,或築寨防,凡此種種,這

.TTkan.c○

三四個月來,無一日停歇!

樊城于禁,接到樂進快報,知已得黎丘,志氣越發高昂!

於是立即大會三軍,就於樊城之下,歃血誓師,頒佈進軍號令!

從襄陽城上高處,往北面望去,遙遙可見曹軍軍容之盛!

從左至右,營寨連綿近二十里!旌旗似浪,迎風飄揚!軍帳如丸,磅礴浩蕩!

程普立於襄陽城頭,遠望曹軍盛況,不由得心頭一緊!這是程普從軍二十餘年一來,遇到的最大場面!

董襲、徐逸二人在側,看到程普的遠望而憂鬱的眼神,不覺心中浩蕩!

程普是江東最受尊敬的將軍!甚至可以說,程普是江東一衆將領的楷模!無論資歷、人品、忠勇,皆是首屈一指!

然而第一次獨擋一面,面對的卻是如此強勁的對手!

“元代、仲羣,你們知道我在想什麼嗎?”程普望着遠方問董襲、徐逸二人道。

“都督憂心戰事!”徐逸回答道。

程普搖了搖頭。

“都督心中有何思慮,不妨說出來,末將等願與都督分擔!”董襲抱拳道。

程普擠出一絲微笑,指着漢水北岸極目處一望無際的曹軍,問二人道:“二位可曾見過這等陣勢?”

二人皆搖了搖頭。董襲、徐逸二人都是孫策時代纔出來的,且都還年輕,不過三十來歲。

雖說隨孫策打下了江東基業,但對手都不過是劉繇、許貢之流,還有就是山越、流寇之類。要說現在曹軍這陣勢,董襲、徐逸二人還真沒有見過!

程普嘆道:“本督見過!”

二人都不禁異口同聲的“哦?”了一聲。

程普的記憶一下子回到了十六年前!那是初平元年!董卓擅自廢立,倒行逆施,以至於激起天下諸侯興兵討伐!

“當年天下諸侯討董,某隨先主公自長沙起兵,會盟諸侯!十幾路諸侯集結與洛陽城下,那陣勢一如今日之盛!”

說到此處,程普不由得又嘆了一聲,接着說道:“當年諸侯蜂起!而今再看,已只剩下曹操與我江東兩家!如今曹操攜浩蕩之勢,盛兵城下,你我能坐視其圖謀我江東嗎?”

說到此處,程普眉目一橫,忿然作色!

董襲、徐逸爲程普所感染,二人齊聲道:“誓死破曹!”

“說的好!不破曹賊誓不休!要的就是這樣的氣勢!如今曹操勢大,但我江東不是沒人!只要我程普一日不亡,必保江東無恙!”程普激動的大聲說道。

城牆上週圍的將士聽到程普的豪言壯語,盡皆振奮!董襲、徐逸更是志氣高漲!

“都督忠肝義膽,我等誓死追隨都督,共保江東!”二人齊聲拜道。

程普滿意且欣賞的對二人點了點頭,然後說道:“主公已經有令,若失漢水,則棄南郡!南郡乃是我江東將士浴血奪來,絕不可輕易送人!我等務必竭盡一切力量,阻止曹軍渡過漢水!董襲、徐逸聽令!”

“末將在!”二人齊聲跪拜道。

“漢水一失,襄陽便無險可守,自今日起,自本督以下,所有將士盡赴漢水之畔!與曹軍決一死戰!”程普雖已五十有餘,這句話說出來卻是氣勢如虹!

“決一死戰!”城上守軍聞聲皆跪。

建安十一年夏四月,于禁發佈南渡漢水命令,十餘萬曹軍全線俱發,劍指襄陽!程普以襄陽不足三萬兵力,據水迎戰,雙方開始了激烈的廝殺!

消息傳到了成都,劉徵看到軍報,不禁嘆道:“論智謀、勇力,程普算不得當世一流,然而此人數十年忠心孫氏,肝膽可照!亦足稱當世名將矣!若說周瑜是江東之心腦,這程普便是江東之魂靈!”

沮授亦是嘆道:“程德謀蓋人臣之至矣!”

“程普此等戰法,似乎有意殊死一搏啊!孫權好命,有這等臣子!但願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劉徵將軍報輕放至案几上,負手而立,望着門外東方,遙相嘆道。

漢水戰事愈加激烈,于禁數次欲強渡,都被程普率部阻擊而還!

其實孫權原本就準備在適當的時候丟棄南郡,但程普以爲,江東面對曹軍的攻勢一退再退,如此下去,軍心士氣必然受挫。更大的問題是曹操會因此而輕視江東,這絕不是個好事!

因此程普纔在得了孫權二十四字方陣之後,執意上陳,欲在襄陽振擻士氣,已爲接下來的戰事積蓄力量!戰鬥的力量並不完全取決於兵力,更重要的是打的硬氣!程普早早的將黃蓋、韓當調離第一線,而自己親率三萬兵馬擋在襄陽,就是要儘可能的保存實力,同時又要達到振奮士氣的目的!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馬超出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劍門投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偶得許欽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異之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章 優撫漢中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百零八章 再退強敵第六百四十章 南北調停第三百四十五章 雲祿見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于禁心結第八百八十五章 賊心顯露第七百二十一章 二王殞命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七百三十八章 兇相畢露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說降鄧芝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二百零八章 新陽奪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馬超出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九百三十五章 消耗之大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不勝唏噓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昔日君臣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五百三十三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馬岱敗逃第八百章 警示全軍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戰伊始第七百七十七章 夫人心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金城孤郡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火燒烏林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八百零九章 一氣呵成第四百三十九章 劍門投誠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太史示警第五百八十五章 問對張嶷第十七章 路遇沮授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雲祿說兄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呂蒙帶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函谷合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三百九十六章 驕兵小計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張英敗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四百二十三章 攻心爲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一千零二十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七十七章 濟陽遇險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怒而殺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四百七十七章 曹操應對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三百零五章 白羆之論第五百四十七章 疏不間親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中縱火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偶得許欽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三百五十八章 袁紹吐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西南塵起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九百一十七章 曹昂中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趙韙之亂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異之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七等軍制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司馬領兵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狼居之盟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夾石大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章 優撫漢中第四十六章 壯士獻刀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六百四十六章 安撫襄陽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不得妄言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收復幷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朱王二公第五百六十五章 二張交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押注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