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

劉備從周瑜手中救下了行將被斬的吳巨,一路帶着吳巨進駐了當陽。

吳巨自覺受恩劉備,於是來至劉備面前拜謝道:“若非玄德兄,吳巨性命休矣!”

劉備趕緊上前扶住吳巨道:“子卿兄哪裡話!當年你曾於備有贈粟之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子卿將受戮,備豈能坐視不理!此非君子之義!備不爲也!”

吳巨不禁讚歎道:“想不到玄德兄竟如此高義!”

劉備扶起吳巨,而後問道:“今日子卿兄已是單人獨騎,不知有何打算?”

吳巨想了一下,還是說道:“某本荊州之將,既幸得生,當回營覆命!”

聞聽此言,劉備一臉憂容,踟躇良久。

吳巨不知何故,於是問道:“玄德兄這是爲何?”

劉備憂心忡忡的對吳巨說道:“備恐子卿兄不死周瑜刀下,反遭蔡瑁毒手啊!”

吳巨聞言大驚,急忙問道:“玄德此言何意?吳巨拼死斷後,豈能見戮?”

劉備一副搖頭嘆息的樣子,對吳巨道:“子卿兄實乃忠義效死之輩,可對着人情事故,卻不甚了了!前番子卿兄爲我所敗,已然被蔡瑁革去了兵馬。今日你救下那劉磐,蔡瑁豈能放過你?”

“這是何言!屬下以死相救主將,還能見罪?爲何救下劉磐將軍,蔡瑁便不得放過我?”吳巨不解的問道。

劉備不禁笑道:“子卿啊子卿!你也不想想那蔡瑁爲何要劉磐斷後?”

吳巨哪裡知曉這其中的彎彎繞,依舊一臉懵象。

劉備於是說道:“劉景升年事已高,時日已不多矣!其子劉琮,懦弱之輩,不足當大事!劉景升百年之後,荊州誰主大局?如今看來,必是那蔡瑁。蔡瑁若掌荊州大局,劉磐將軍這等劉氏親將,自然成爲蔡瑁眼中釘肉中刺,此番必是蔡瑁藉機除去劉磐,而子卿卻冒死救下了劉磐,你說蔡瑁一怒之下,豈有不遷咎於你的道理?如此子卿若歸,性命必不保矣!”

“這……”吳巨聽完劉備的話,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寒意頓生。

這是張飛也出來對吳巨說道:“吳將軍敢爲主將效死,俺張飛就佩服將軍這樣的豪傑之士!如今荊州軍中你是呆不下去了,依俺老張看,你莫若歸了我大哥!就在我大哥帳下效力!大哥必定不會虧待你!”

吳巨顯得有些猶豫不決,畢竟這不是小事。

劉備於是表態道:“子卿曾記當日龍臺之約?備言軍中必有子卿一席之地,今日再會,足見你我有緣,此乃天意!子卿何不相助劉備?”

話說劉備爲什麼會對吳巨這麼優待,其實私下裡還有另外一番考量。自從得了長沙之後,劉備並不得長沙士民心附。這吳巨便是長沙人,畢竟在荊州軍多年,吳巨在故籍長沙郡還是頗有些人望,如果能夠得吳巨爲用,以後治理長沙郡,便也可以更加輕鬆。

吳巨被張飛、劉備這麼一說,心知自己回去恐怕凶多吉少,而且自己也算是爲荊州“死”過一次,也談不上什麼歉疚了,於是當即拜倒:“既如此,吳巨願爲玄德兄效命左右!”

劉備見吳巨鬆口答應,當即大喜道:“備今日得子卿兄相助,不負往日情誼也!”

一時兩下歡喜,劉備拉着故交吳巨竟徹夜暢談,敘起往昔情誼,二人皆不禁感慨世事滄桑。

說着說着,便說道了現在的情況,吳巨大爲不解的問劉備道:“主公爲何要答應那周瑜的要求,還親自引軍來助?如此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主公大可藉口推脫呀!”

劉備於是便將臥龍、鳳雛之事向吳巨提起。吳巨這才恍然大悟,繼而又嘆息不已。

劉備不禁疑問道:“子卿爲何嘆息?”

吳巨知曉襄陽內情,於是說道:“主公既是爲求此二人而來,恐怕一時難以遂願啊!”

“這是何故?”劉備追問道。

吳巨於是將劉表派人監視諸葛家和龐家之事說了出來,還有當初司馬懿之事等等。

劉備聽到這臥龍、鳳雛竟然還牽扯到漢王劉徵,心知法正之言不虛,連漢王都要矚目之人,想要必定不是凡俗之輩。好在劉表顧及諸葛家、龐季在荊州的勢力關係,沒有對二人施加毒手,這倒是不幸中的萬幸。

“若是如此,看來除非劉表倒臺,否則臥龍、鳳雛難得飛昇之日啊!”劉備感慨道。

吳巨點頭道:“正是如此!依我看主公莫若班師回江南,不必在此枉費時日。”

顯然吳巨是依舊不相信荊州會就此敗落,還認爲荊州至少能夠抱住襄陽南陽之地。

劉備不禁笑了笑道:“多謝子卿兄好言相勸,不過我劉備並非半途而廢之人,既然已經來了,不妨再觀望觀望!眼下週瑜已經下令,備亦不好就此離去,畢竟此前在江夏不辭而別,已經見罪江東,此正是與江東修好之機,備不得不勤謹。”

聽到劉備提起其與江東的關係,吳巨忽然想到一人,於是對劉備說道:“主公既要結好江東,我有一人想薦,將來必有爲主公用時!”

劉備正是缺人之際,聽到吳巨說要推薦有用人才,心切的問道:“不知子卿舉薦何人?竟能爲我修復與江東同盟。”

吳巨懷有敬意的說道:“此人乃是長沙臨湘人桓階桓伯緒!當年烏程侯孫堅任長沙太守時,桓階曾爲郡功曹,只因其人不似孫堅嗜殺,因此未曾隨孫堅北上討董。後來孫堅身死襄陽,正是此人爲江東求還孫堅屍身,因此桓階乃是江東恩公,若此人得爲主公所用,則與江東往來必可有所助益!”

“此人既有大功於江東,爲何既不爲江東所用,亦不爲劉表所用?”劉備不解的問道。

吳巨解釋道:“桓階其人頗有古人高義之風,孫堅嗜殺太多,因此與桓階志趣並不相合。然孫堅戰死,桓階亦感孫堅勤王室之義,這才爲江東求取孫堅屍身。當時江東虎子孫策具乃父之風,因此並不得桓階傾心,故桓階終留居長沙。後來長沙太守張羨爲劉表所殺,桓階便辭官隱居至今。”

聽了吳巨的詳細介紹,劉備深感此人可爲己用,於是問吳巨道:“如何可得此人?”

吳巨當即拱手道:“巨新效主公,尚無功績,如若主公放心,巨願爲主公求之!”

劉備大喜道:“如此甚好!”

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七百四十二章 逆賊合流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蜀中四賢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箭矢無情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六十六章 古川相持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舊友相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
第四百八十章 進軍武都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琨棄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宿命對手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禪讓之詔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二百五十八章 雲祿退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無憂高歌第九百七十五章 兩道檄文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迴天無力第七百四十二章 逆賊合流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六百八十三章 棄子取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排兵遣將第七百三十一章 越俎代庖第一百三十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四十五章 烏桓埋伏第二百一十三章 入府議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二百五十六章 既縱且殺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二百六十五章 用與不用第九百七十八章 江東迷霧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七章 封侯賞金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折服樂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蜀中四賢第七百八十七章 重挫孟優第二百六十一章 司馬仲達第九百六十七章 罰督河西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當歸當歸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六百二十五章 襄陽暗鬥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箭矢無情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六十六章 古川相持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卻敵百里第一百一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六十一章 收留祝融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二百一十七章 曹軍再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二十二章 曹劉初會中牟第九百六十九章 小妹獻舞第五百四十一章 陽奉陰違第九百一十一章 老少交鋒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下新冢第七百一十二章 上中下策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柴桑解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伊闕告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首獻密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舊友相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背水之法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洛陽決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崔府賞菊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三百零七章 西城之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八百九十六章 初見郭照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曹仁派兵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有膽有識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橫槊賦詩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擊其半渡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拙劣伎倆第八百七十七章 重回滇池第八百零一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落井下石第三十九章 曹操明心跡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劉封弒母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頓首陳書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少年仗劍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申儀遲疑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放棄下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曹操稱王第九百四十一章 暴怒孫河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二章 意外的大功第九十一章 馬失前蹄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一百四十八章 回馬斷魂第八百二十一章 失手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