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

杜微現在說的這番話如果被劉徵聽見,那可就真的得引以爲知己了!實在是說到劉徵心坎裡了!

費詩聽了也不禁歎服,終於鬆開了緊緊抓着的佩劍,這才拱手對杜微道:“國輔兄明識高遠,在下歎服!我可以開城,但君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費詩顯然是被杜微一番話給說服了,但是卻附加了一點要求。

“公舉但講無妨!”只要費詩態度軟了下來,一切都好辦。

“開關之後,漢王兵馬一不得擾我綿竹民生!二不得徵發我綿竹百姓去攻成都,若答應這兩條,我即刻開城!”費詩慨然說道。

費詩作爲一縣之令,自然要爲綿竹的百姓着想,這當然在情理之中。

“此事我即可作主!漢王兵馬素來與民無犯,張遼、張繡二位將軍治軍嚴謹,開關之後,綿竹一切如故!”杜微當即答應道。

杜微這個人其實還是深得費詩信任的,畢竟也有那麼多年的交情在,既然杜微向自己做了承諾,費詩也不必等張遼這邊的回話,當即便下令打開城門,讓張遼大軍過關!

張遼見杜微在城關之上向自己招手,又見城門打開,心中歡喜,不禁讚道:“杜國輔真大才也!”

身邊衆將也都對杜微稱讚不已,於是就這樣,綿竹關前一場對峙終於化解,到兵未動,一人未傷。

張遼與張繡親自來到費詩面前,由杜微介紹,這才相識。

聽了費詩號召百姓守城的原因,以及開城提的條件,張遼也不禁對費詩深鞠一躬道:“費縣令有此愛民之心,正是漢王所望!待漢王入得蜀中,張遼一定親自爲漢王舉薦縣令大人!”

衆人一番敘談,最後辭別了費詩,繼續一路往成都進發。

成都州府,劉璋見到了劉璝,親耳從劉璝口中聽到了涪城、梓潼最近的消息,尤其是聽到龐羲全軍覆沒時,整張臉已經蒼白的沒有一絲血色!

“這可如何是好!”劉璋近乎絕望的看着衆人問道。

“主公莫慌!我今將兵馬撤回成都,自是要聚兵堅守,此刻應當傳令江州嚴顏,立即率軍來助!”劉璝倒是沒有失去理智,當即便對劉璋建議道。

“對!對!對!速速傳命嚴顏,即刻領兵前來成都救我!”劉璋心慌的已經口不擇言,好像是一個將死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其實從兵力上來說,張遼所部與成都兵馬是勢均力敵的,但是在軍心士氣上,則是有天壤之別。但這個差別還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差別在雙方之主!

劉璋是完全被嚇懵了,而且不單劉璋,成都其他人也都被嚇的不輕,整座城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王累不禁問劉璝道:“嚴顏遠在六七百里之外,若要率大軍趕來成都至少也要半月有餘,而漢王兵馬已近在眼前,將軍當如何相拒?”

“我意讓三萬兵馬全部入城,八門緊閉,堅守不出,以待救援!”在軍事策略方面,劉璝還算是有些見識。

“好!好!就依將軍!成都安危就拜託將軍了!”劉璋立刻同意道。

劉璝當即領命,於是便去部屬兵馬了!吩咐一定,衆人盡皆散去。

然而書佐馬勳卻留了下來。

書佐就是主辦文書的佐官,雖然職位不算高,但卻是州郡長官的親近贖吏。

“盛衡還有何事?”劉璋見馬勳留下,於是問道。

馬勳一副擔憂的樣子,對劉璋說道:“主公難道就對劉璝將軍如此放心?”

這話立即便引起了劉璋的注意。

“你這話是何意思?”剛纔的劉璋是被嚇的六神無主,但現在卻又一個激靈,立即便問馬勳道。

“主公難道忘了陽平關張裔之事?”馬勳提醒劉璋道。

當初劉璝等人在陽平關先斬後奏,殺了劉璋親命的北伐都督,這件事情在當時令劉璋很是惱火,因此對劉璝等人可算是記恨在心。

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年,如今蜀中又缺將,劉璋都幾乎忘了,不過經馬勳這麼一提醒,立即便想了起來。

“盛衡提起此事是有什麼話要說?”劉璋問道。

馬勳湊近了對劉璋說道:“如今成都僅餘三萬兵馬,主公都付與了劉璝,那劉璝手握重兵,主公難道能睡的安穩?當初張裔是怎麼死的,主公還當三思啊!”

張裔是劉璝等人聯手殺死,現在劉璝、鄧賢、冷苞三人都是當時的參與者,這件事情最終因爲三人手中擁兵太盛,劉璋沒有處罰。

後來也是擔憂於此,劉璋才逐步將三人手中兵馬漸漸削減,直到剩下一萬,駐守綿竹關。

馬勳的話無疑令劉璋又陷入了恐慌之中。

“如此,我該當怎麼辦?”劉璋於是問道。

馬勳雖然其實不懂軍事,但卻爲劉璋出主意道:“成都牆高池闊,三萬兵與兩萬兵並無太大區別!主公不如令劉璝前往雒縣抗敵,只需其在雒縣稍與漢王兵馬周旋些時日,再加上成都堅城據守,一定能夠等到嚴顏兵馬!如此則劉璝兵去其半,而成都之危也可解!”

這種時候還想着借刀殺人看鷸蚌相爭,恐怕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想到!更可悲的是劉璋竟然聽信了這樣的胡說八道,真的立即傳令劉璝,調整佈置,令其領軍在雒縣抗敵!

劉璝本來已經開始了重新調整城防,但是卻又突然接到劉璋的新命令,只好又帶着部下出了成都,前往雒縣。

走在路上,鄧賢、冷苞想不明白劉璋這道命令是何原因,因此便問劉璝。

劉璝雖然懂兵事,但是對於這樣的政治手腕也是摸不着頭腦,只能搖頭苦嘆道:“既然主公有令,我等還是依令而行吧!但願能夠延阻漢王兵馬,你我且戮力迎敵。”

劉璝其實是個很忠心的人,根本就沒有異志,就算是張裔之死,實際劉璝也不是主謀,只是被衆人推舉爲首而已!而且那張裔確實該死,劉璝自認也沒有做錯什麼。

這件事情雖然過去了兩年,誰能想到不早不晚偏偏在這個時候發酵了!

好在三人並沒有往歪處想,如果是個比較懂政治門道或者喜歡揣摩別人心思的人,此刻一定能夠看出劉璋的用意。

而劉璋這個舉動如果用在別人身上,其實已經是引火燒身!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線追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逢憤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黃相鬥第七百四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城異獸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線追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九百二十一章 哀痛欲絕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七百九十二章 城破之際第三章 剛來就想坑我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胡綜脫身第九百四十五章 廬江兵亂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線追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八百七十九章 決議鬥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張昭質問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分置三軍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一百零九章 轉攻樓煩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進軍新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曹操奔走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障眼之法第八十二章 劉豹反戈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張郃求情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八百三十八章 冬逢憤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真假消息第七百九十七章 趙將軍令第六百三十一章 張黃相鬥第七百四十九章 力排衆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周瑜到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栽贓嫁禍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城異獸第一百零四章 據守三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壯士殉義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八百七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八百四十六章 三軍相會第八百四十九章 三江對語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虎添翼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險爲夷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正中眉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賈詡挖坑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一千零六章 文聘陳書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二士崛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杖責蔡揚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賞罰分明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六百一十二章 用兵洈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馬超闖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沮授獻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漢王入府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祝融還劍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狂悖之徒第五百六十四章 弒李奪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金蘭之義第六百九十章 龐統留書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線追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不自量力第九百二十一章 哀痛欲絕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振旗鼓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七百六十四章 穩定民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中再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二十二章 駐守陽平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三百六十一章 似是故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九十章 馬趙交手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罷兵而去第七百章 人和爲重第八百五十八章 白忙一場第四百四十章 黃權遺願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二百八十章 兩種心思第九百一十四章 弄巧成拙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父城之辯第四十三章 壽春獻寶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龐統求情第九百八十六章 劫營失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東南風至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百八十章 王允之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曹操汗顏第七百九十二章 城破之際第三章 剛來就想坑我第二百八十五章 張魯離去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河北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