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

說起來陸家與孫氏之間,其實還頗有些糾葛。

昔年陸遜叔祖陸康爲廬江太守,時袁術割據淮南,陸康不肯歸附,袁術便派了孫策前去攻打廬江,雖然陸康不是死在孫策手上,但畢竟是因孫策攻打廬江而死。

當然,當時的孫策也只是袁術的一員部將,奉命行事而已,兩家算不上仇怨。若不是後來孫策反出袁術,陸氏一族是斷不會臣服孫氏一族的。孫權並沒有完全信任陸遜,除開周瑜的因素之外,兩家之間這些昔年舊事恐怕也是其中原因之一。若不是周瑜執意提攜,陸遜不可能被封爲將軍。若不是魯肅臨死舉薦,

陸遜更不可能執掌如今的廬江、柴桑二郡兵事。

陸遜並不是感情用事的人,自然也不會執着於當初叔祖父的死,可即便陸遜沒有這些念頭,孫權卻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

駱統看罷書信,一時捉摸不定,便問陸遜道:“時局艱難,若真如張公信中所言,曹操有南下之意,我東吳的處境只怕是更加危險了!”

陸遜聞言卻只是輕輕笑了笑,駱統不知其意,不禁問道:“將軍難道不這麼看?”“當然不這麼看!主公以張公名義問詢於我,看來壽春諸公對眼下局勢頗爲擔心,其實大可不必!”陸遜似乎胸有定見,此前的陰鬱是因爲他發現孫權還是不夠信任自己,

並不是因爲信中的內容讓他陰鬱。

駱統更爲困惑,問道:“將軍爲何說‘大可不必’?”

陸遜哼笑一聲道:“壽春那些人擔心曹操會趁機出兵南下,可曹操真敢出兵南下嗎?”

“爲何不敢?曹操假手匈奴,牽制長安劉徵,這不正是有意騰出手來對付主公嗎?”駱統繼續問道。

陸遜銳利的看神似乎早就看透了眼下的時局,輕聲笑對駱統道:“曹操真能騰出手來嗎?”

這一句反問倒是將駱統問住了!駱統年少聰慧,這正是當時魯肅看重駱統,將其收爲門生的原因。不過畢竟是年輕,眼界還是差了許多,在陸遜面前不免顯得稚嫩。

面對陸遜的反問,駱統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當中。

“將軍爲何會斷定曹操無法騰出手來?”駱統一時想不明白,於是只好請教道。

魯肅死後,除了推薦了陸遜,也將駱統託付給了陸遜,陸遜見駱統資質上佳,一直以來也是時常指點,以期其有所長進。陸遜點明道:“此事其實不難思慮。對於我東吳來說,眼下威脅最大的乃是曹操和劉備,至於長安新帝劉徵,絕不會無視曹操而先攻我東吳。而對於曹操而言,其最大的威脅始終還是稱帝長安的劉徵,絕不是我東吳。至於匈奴人,你以爲匈奴真的能夠牽制住劉徵嗎?當年鮮卑強盛數倍於當今之匈奴,結果如何!鮮卑單于身死族滅!曹操要

想出兵南下,一旦與我東吳開戰,戰事勢必遷延日久,那時,劉徵一旦平定匈奴,必將趁河北空虛,舉兵東向!”“此局只有一個關鍵!那就是曹操有沒有能力在劉徵平定匈奴之前打敗我東吳!如果曹操做不到搶佔先機,則無疑是自取滅亡!公緒認爲我東吳之餘曹操,與匈奴之餘劉徵

,二者可以同日而語麼?”

駱統毫不猶疑的答道:“自然不能!區區匈奴,豈能與的東吳相提並論!”

“這就是了!因此我可以斷定,如今的曹操不會也不能騰出手來對付主公!”陸遜肯定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將軍回覆主公,令主公安心便是!”駱統言道。“恐怕主公是安不下心來的!眼下的時局對於曹操並非良機,然而對於我東吳,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劉徵若與匈奴交戰,則關中兵馬不會輕易調動,如此我南陽暫可無憂

!若趁此機會,會兵荊襄,豈非上善之策?”陸遜一眼看破了曹操的困境,同時也看到了東吳的機會。劉徵從關中發兵三萬攻擊並北的匈奴,又整兵備戰,準備平定匈奴之後對曹作戰。陸遜斷定劉徵暫時不會有出武

關進取南陽的意圖,那麼南陽的程普便可以騰出手來南下劍指襄陽!

與此同時,由於曹操不敢發兵南下,東吳北面的壓力也減輕了不少,正可以抽調一部分兵力,集中起來進攻荊州的劉備!雖然東吳已經是外強中乾,但是勢力猶在劉備之上,若能全力對劉備一擊,拿下荊州,那麼至少可以解除一個心腹大患!東吳若佔據了荊州,無論將來如何,至少可以暫

時的解除困境,送一口氣。

駱統聽了陸遜的話,直如醍醐灌頂,當下明白過來,不由得感嘆道:“將軍見識高遠,此計甚好!”

陸遜定下攻取荊襄之策,當即書就在簡,第二日便讓信使帶回了壽春。

壽春城中,孫權連日不能昧,一直都在擔心局勢惡化,擔心曹操會大舉揮軍南下!正當孫權爲此擔憂之時,張昭一臉喜悅的來到了孫權面前。

“主公!陸伯言回信了!”張昭手中舉着陸遜的回信來到孫權面前。

孫權見張昭臉色上佳,顯得有些興奮,於是問道:“張公何事如何高興?”

張昭雙手將書信奉上道:“主公一看此書便知!”

孫權將信將疑的接過書信,展開來一看,臉上陰霾頓時掃去,不過卻壓抑着喜悅,故作鎮定道:“陸伯言的確是有些見識!看來是孤與爾等多慮了!”陸遜在信中斷言曹操不會出兵南下,並仔細爲孫權分析了時局,最後提出了調集兵馬,一舉攻滅劉備的建議,這無疑是一濟良藥,立時讓孫權精神百倍!也讓張昭興奮不

已。這兩三年來,東吳的處境一直都很艱難,接連與曹操、劉徵、劉備交戰,讓東吳空耗嚴重。如果能夠得到荊州,除了擴充東吳的地盤,也讓東吳有了更多的兵源和更廣闊的縱深。而且荊州一直以來就是東吳君臣們夢寐以求之地。此前一直難有機會,現在終於等到了時機,張昭如何不興奮,孫權如何不欣喜!

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五百八十八章 涇水漁父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九百一十八章 二曹逃脫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六章 糜竺來訪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其誰無親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九百八十章 罷黜周瑜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
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七百五十章 兩個太守第九百二十二章 重金贖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伏氏滅門第六百四十一章 退出襄陽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五百八十八章 涇水漁父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劉靖起兵第九十六章 兵行險招第七百一十八章 對峙府門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二百三十九章 借刀殺人第九百零二章 識破虛實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閻行逃生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各方罷兵第三百九十章 君臣離心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高士大名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軍心重挫第九百一十八章 二曹逃脫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七百五十八章 窮兇極惡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用魯肅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大會海昌第七百零八章 漢王遇刺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仲達攔路第二百零一章 行蹤泄露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備壽宴第九百一十章 城門迎客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六百五十九章 霍峻出擊第七百九十九章 無妄之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難以安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奇襲成功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誓師伐曹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意外叢生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見徐晃第八百三十三章 李恢出使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二百零六章 糜竺來訪第九百四十八章 質問劉備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定二樑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換將甘寧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誰可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五百九十一章 二曹敘話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周泰披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聯手殺出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妻兒爲質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其誰無親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馬忠請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十章 三鼓破蘇固第三百三十八章 法正棄蜀第九百八十章 罷黜周瑜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計取壽春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陸渾大火第八百三十九章 進軍蘇示第七百三十章 俞元李恢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襄陽會曹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鳳不藏羽第五百二十五章 馬超練兵第六十章 張遼奇兵破汾關第五百七十五章 張郃死心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周瑜遺言第三百四十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五十二章 劉豹中伏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收服史阿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破龐羲第九百二十四章 見面不識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九百零七章 暗中交易第五百七十九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九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九百四十二章 徐元訪孫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朱桓出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築城退守第五百九十四章 又見玉板第九百四十四章 正合心意第九百九十一章 神醫贈寶第七百三十五章 廣漢變局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八百四十二章 往說狼岑第五百二十二章 兄妹相見第四百八十五章 宜加褒獎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