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

初時節,長安城郊的小樹林裡,一隻不知名的鳥兒一跌落在地。一個陽光少年走上前來,將地上的鳥兒捧起,見羽毛未傷,笑着轉過頭,看向身後人道:“爹,沒傷到哦。”

那人騎着馬,從陰影后出來,看着少年,笑了笑,說道:“允兒的箭術是越來越好了。的確不負你師傅的教導。”那人赫然就是大漢御史大夫李希,而他身前的少年不必多說,自然就是成年的李允了。

“爹謙虛了。孩兒的武藝有泰半是爹爹的功勞呢。”李允搖了搖頭,說道。

李希笑着點了點頭,只策馬繼續前行,李允躍馬而上,與李希並肩行走。俄而,李允開口說道:“爹,以孩兒的武藝與見識,比霍光如何?”

李希驚訝地轉過頭,看向兒子,笑了笑,公允地說道:“子孟是百年不遇之才。我兒雖則優秀,不過,比他卻是稍有不如。若只比武藝,你應是稍強與他的。子孟雖然習武,不過卻並未精研此術。”

“那孩兒的見識,比李陵如何?”李允又追問道。

“……伯仲之間。”李希聽到兒子的又一追問,隱約猜到了他的目的,回答便有些猶疑起來了。

“孩兒聽母親說,父親常將霍李二人比作我大漢未來二十年之棟樑。既然孩兒絕不遜色與他們二人,爲何你卻從不肯讓孩兒出仕?”李允畢竟年輕,立刻將自己的心事脫口而出,說道,“反正至今也無人知曉孩兒身世。孩兒可以以江充的身份,自薦於地方太守,絕不沾父親的光。”

李希的臉色隨着兒子說出口的話語而慢慢陰沉了下來,看着意氣風發的兒子,說道:“你懂什麼!我膝下唯你一個兒子,若有好歹,誰人來承繼我的香火。你若眼中還有我這個父親,那出仕之事,就莫再提了”

“父親!”李允見自己所求被斷然拒絕,不禁焦急,脫口而出道,“你到底在害怕什麼?你如今是御史,將來會是丞相,阿嬌姨母雖然不曾重登後位,可是卻一直獨寵後宮。你到底還在害怕什麼?”

李希冷眼看着兒子,說道:“允兒,爲父倒想問你,你又到底在急什麼?你原本對功名利祿從不在意,爲什麼這一二年卻如此焦急?”

李允見父親如此質疑自己,不怒反笑,說道:“父親,你以爲我在意什麼榮華富貴嗎?我只不過,想一展所長罷了。我不想佔你的光,可也不能,因爲你是御史,我便要徹底退讓消失,爲了你所謂的香火,我便要自甘墮落!”

李希看着面目相似的兒子,彷彿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血緣,竟然可以神奇如斯。

他一瞬間,彷彿失卻了所有力氣,他長長嘆了一口氣,說道:“允兒,你可知道,仕途兇險。尤其,在我們這位陛下的手下。”

“無論前方會是什麼樣的道路,我都想去闖一闖。父親。”李允執着地看着李希,毫不退讓。

李希只有些怔怔地望着兒子,說道:“也許,你娘說的對。我們一家,其實應該歸隱纔對。”

“父親何必說這樣的喪氣話。”李允搖了搖頭,說道,“你不是那樣的人,我也不是。”

李希正欲再說些什麼,就聽到遠處一陣馬蹄聲,一騎飛來,卻是莊。

莊走到二人跟前,低聲道:“霍光大人求見。”

李希對李允說道:“你隨你師傅退下。”

李允搖了搖頭,說道:“不,父親,讓我看看他。”

李希知道不能讓霍光久候,又拗不過兒子,便只能點頭答應了。李允遠遠看到霍光一身黑色朝服,向這邊疾步行來,他略略有些羨慕地望着,在霍光靠近時,不動聲色地低下頭,側身到李希身後,做隨從狀。不過李允仍然無法知道霍光到底和李希說了些什麼,他與莊都被屏退後,只遙遙看着霍光與李希細語。而李希的神情時而灰時而白地變化着,最後憤憤地捶打着馬背,引得馬兒嘶鳴不已。

李允與莊低語道:“師傅,你看霍光與我爹說了些什麼?”

莊服侍李希多年,倒是第一次看到他情緒變化如此明顯,心中也不禁有些疑惑。

……

“咣噹!”茶杯被一隻保養得宜的手掀翻,淺黃的液體順着玉幾滑落,一滴一滴滴落在榻上。

“姐姐,你沒事吧?”劉姍看着劉,身子一動不動,只平靜地問道。

劉顫抖着雙手將茶杯扶正,用茶巾將幾面插乾淨。她深吸一口氣,說道:“你再說一遍!”

“姐姐,你已聽清了,又何須我再重複?”劉姍嘴角劃出一抹說不清含義的笑,說道,“姐姐,我只是不明白,以你的聰慧,何以會這麼多年來,都沒發現真相?衛長她,在你府中可是留下了太多的蛛絲馬跡。”

劉用力地閉上眼睛,回想着這些年來,府中的詭異變化。她不是不知道這個媳婦心中有事,可是……

可是……

可是她以爲,那只是因爲紀稹之死!

她以爲,那隻

媳婦無法承受合謀害死紀稹、連累霍去病出走的壓力何都不曾想到,自己兒子的死上……

劉右手緊握,指甲緊緊扣到了肉裡,尖銳的疼痛由表皮傳到心裡。

虧她一直憂心紀稹之事會因爲她的失態而被皇帝發覺,虧她這些年來,一直在爲她掩蓋這一切……竟然就在她的眼皮底下……

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

“姐姐,事情,我已說清楚了,接下來要怎麼做,可就只看你一句話了。”劉姍微笑道,“陛下是尊敬我們的。你若不肯,他是絕對不會動襄兒一根毫毛的。只是,你確定,你真的要爲了衛家,讓自己的兒子含冤受辱,讓自己和我們的弟弟更加離心離德嗎?”

室內,一片靜寂。

“……就算,我想將一切苦果吞下去。你們會肯嗎?”許久以後,劉緩緩擡起頭,直視着自己一度分別了十幾年,而回朝之後,立刻將自己的風采完全蓋過的妹妹。

“姐姐,你該回平陽縣了。”劉姍與劉對視着,一字一頓地說道,“回去,至少還保住了弘兒,全了你和姐夫的夫妻之情。你至少,還擁有一個與你血脈相連的孩子。單這一點,你就比妹妹我,強得多了。”

同樣雍容華貴的裝束,同樣平穩無波的面容,同樣飽經滄桑的雙眼。

姐妹二人同時從對方的眸裡,看到了自己花白的發與眼角的皺紋……

忽然間,幾十年前,南宮公主被送離皇宮的那一幕,重現眼前,彷彿昨日重臨。

那時,她們都還年輕,想到從今天生離,山高水遠,永無相見之日,姐妹間也曾有過抱頭痛哭的時候。那時候,她們的母親不是皇后,弟弟不是太子,她們一直都很畏懼身爲長公主的館陶姑姑,從未想過,兩人將來有一日,會以那位姑姑爲目標,各自加入這場朝政博弈。

“姐姐,你比我強多了。我是除了這些之外,再也抓不到別的了。”劉姍輕輕一嘆,說道,“有襄兒的事在,你在陛下那邊也可全身而退。你走吧。”說罷,她略微有些蕭然地站起身,向外間走去。

劉挺着脊樑,看着劉姍遠去,直到劉姍消失不見,那表面的堅強終於坍塌了下來。

“啊~~~~~”

晴天白日,平陽侯府內發出了一聲類似野獸的嚎叫。劉姍此時不過行到門口,立刻就聽到了那聲音,她怔怔地回身。

“公主。”在門外侯着的胡貓兒不解地看着劉姍,開口喚道。

劉姍轉過頭,看着胡貓兒,忽然有些欣慰道:“沒事,我們走吧。”

……

甘泉宮

陳嬌聽完飄兒的稟報,眉頭緊皺,起身向外行去,口中說道:“陛下現在在哪裡?”

“還在觀臺上呢。”飄兒忙說道,“楊常侍正在一邊伺候着。”

陳嬌點了點頭,疾步向劉徹所在的方向行去,不一會兒,就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孤獨地站在高臺之上,眺望着遠方。

“怎麼也不披件衣衫?你當你的身子還和從前一樣吶?”陳嬌輕輕嘆了口氣,走到劉徹身邊,伸手握住他冰涼的手,輕聲說道。

劉徹轉過頭,看向陳嬌,兩人間有一種老夫老妻獨有的默契。劉徹笑了笑,說道:“你來了。”

陳嬌點了點頭,猶疑道:“是朝中,出了什麼事嗎?”

“沒事啊,倒真沒什麼事。”劉徹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朕只是想,朕是不是真的老了。”

“……怎麼了?”

“丞相與御史一起上了一道表奏。”劉徹揚了揚手中的表奏,看着陳嬌,說道,“要求徹查平陽共侯的死因。”

陳嬌身子一震,咬着脣,說道:“你查到什麼了嗎?”曹襄的死,她是記得的。這個素來和紀親善的孩子,忽然間就倒在了未央宮外的御道旁,那是毫無徵兆的猝死,在當時頗引起了一陣轟動。只是,其時朝中風雨甚多,劉徹雖然心中有疑惑,卻未及徹查,曹襄便被傷心欲絕的劉芯埋葬了。

劉徹默默看着陳嬌,說道:“李卿與張湯,是不會毫無緣故地提及此事的。若無確定把握,以他二人的身份,又何以會輕易聯名要求擾攘襄兒身後安寧。朕不必查也知道,此事定會牽連到許多人……朕只是在想,它到底會牽連出什麼,朕所不知道的事。”

陳嬌看着劉徹嘴角嘲諷的笑,有些心驚,不安道:“陛下……”

“別擔心。朕有分寸的。”劉徹摸了摸陳嬌的臉,安慰道。他隨即轉身向下行去,留下陳嬌一人在觀臺上吹着風。陳嬌回想着剛纔劉徹眸中久違的冷意,身子有些寒冷,她對身側的飄兒低聲道:“飄兒,去聯繫李大人,我想知道,到底怎麼了。”

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二)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三章 千金買賦曰長門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四)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四十九章 將軍未得解戎衣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七十一章 甘泉煙硝壯士苦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三)第三章 千金買賦曰長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二)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三)第五十七章 胡風變曲胡笳聲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三十五章 茂陵信美王孫地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六十七章 古來才命兩相妨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四)第三十六章 何處哀箏隨急管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八十四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一)第七十一章 甘泉煙硝壯士苦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七十一章 甘泉煙硝壯士苦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五十七章 胡風變曲胡笳聲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五十四章 芙蓉花成斷腸草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一)第七十六章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三)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八十章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
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二)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三章 千金買賦曰長門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四)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四十九章 將軍未得解戎衣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七十一章 甘泉煙硝壯士苦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三)第三章 千金買賦曰長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二)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三)第五十七章 胡風變曲胡笳聲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第三十五章 茂陵信美王孫地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六十七章 古來才命兩相妨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四)第三十六章 何處哀箏隨急管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二十五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八十四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一)第七十一章 甘泉煙硝壯士苦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七十一章 甘泉煙硝壯士苦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五十七章 胡風變曲胡笳聲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五十四章 芙蓉花成斷腸草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一)第七十六章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悠悠(三)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二)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二)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一章 初入漢家亂紛紛第五十三章 悠悠歲月使人悲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八十章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