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

未央宮宣室殿

“你說母后出宮了?”劉徹有些錯愕的望着衛子夫,手中的書簡不覺掉落。

“是的。臣妾剛纔到長樂宮給母后請安,結果母后和餘常侍都不在那裡。”衛子夫答道,神色也很是惶恐,“臣妾已經問過太醫令了,他說,母后之前召見過他,確定了自己的身體情況纔出行的。只是,宮中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去向。”

“朕知道了。”劉徹略略思索便明白了母親的去向,他立刻站起身,打算外出。

“皇上,你要去哪裡?”衛子夫一步一趨的跟在劉徹身後說道,“一會兒,你不是還要召見主父大人,爲他送行嗎?”

聽到這裡,劉徹停下腳步,轉身道:“子夫,你代朕見他吧。”

“什麼?”衛子夫一愣,劉徹極少給她和朝廷公卿相處的機會,這次竟然焦急的下了這種命令。

“你代朕告訴他,好自爲之。”劉徹眼神陰冷得讓衛子夫發毛,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和自己說的,還是和主父偃說的。

“朕先走,你就這麼和他說,他會知道的。”劉徹話一說完,便風風火火的離去,只留下一個背影給衛子夫。

站在宣室殿的門口,看着劉徹遠去,衛子夫一臉的驚異不定許久,終於她咬了咬牙,回身對伺候在一邊的依依說道:“依依,你去請李敢將軍到椒房殿,就說本宮有事問他。”

“是。”依依第一次看到衛子夫如此神色,心中一跳,竟然不看她的臉色。

當劉徹策馬趕到餘莊之時,正好看到王娡在餘信的攙扶下,步下臺階。劉徹自馬上躍下,衝着臺階上的王娡喊道:“母后!”

“徹兒,你來了。”王娡看着猶自喘氣不止的兒子,微微一笑。

“母后,你這是做什麼?爲什麼不通知一聲就……”劉徹幾乎是在大吼。

“徹兒,冷靜點。這不像你。”王娡臉色未變,看着兒子,輕輕吐出一句話,立刻止住了馬上就要爆發的劉徹。等到劉徹把涌到嘴邊的言辭都吞了回去,呼吸和表情都漸漸趨於平緩,她才又開口說道,“你不放心母后嗎?還是不放心阿嬌?”

“朕,”劉徹一時語塞,一路上他狂奔而來的時候,腦中根本無暇思考這些,如今驟然被母親一問,竟然連自己也答不出來。

“徹兒,經歷過餘明之死,很多事情,母后看透了。”王娡一眼就看出了劉徹的迷惘,她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阿嬌,有她自己的命運。她和母后終究不同。”她一步一步走下臺階,來到劉徹的身前,指着他的胸口,說道,“但願,你能早一日明白,自己的心。”

劉徹輕輕抓住王娡的手,說道:“娘,告訴我,阿嬌的命運。”

王娡聽到這句話,擡頭望着劉徹,發現那許久未見的脆弱竟然會重現在如今的他臉上。她心中幽幽嘆了口氣,說道:“爲娘不知道,從她離開長門宮的那天,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不一樣了?”

“母后不會把餘明的那份書簡給你,也不願你從阿嬌那裡得到它。因爲,母后不能讓你和母后一樣,一生被那樣的東西所愚弄。”王娡說完,從劉徹身邊走過,緩緩向自己方纔乘坐的馬車走去。

馬車的聲音漸漸遠去,劉徹終於慢慢向臺階上走去,來到餘明的墓前,他不意外的在那裡看到一抹白影,他安靜的站在她身後沒有出聲,眼神死死盯着墓碑,眼神清冷。

陳嬌傻傻的看着墓碑,腦中不斷回想着剛纔從王娡那裡知道的那些事情。就算知道歷史的走向,終究還是會被愚弄嗎?陳嬌心中如是想着。來到這個世界這麼久,她始終有着一絲逃避的心理,不願意面對,自己已經成爲阿嬌的事實。如今,人又回到了大漢皇家爲她構築的牢籠中,結果,終究還是沒能逃掉。

難道命運真的是不可更改的?陳嬌雙手緊握,狠狠的一咬牙,心中說道,不,她和他一樣,不一樣。而且遼東城的出現就表示歷史已經不一樣了,不是嗎?即使必須重新回來面對漢武帝,自己也不一定要回到長門宮的。

想到這裡,陳嬌深吸一口氣,精神放鬆下來之後,才發現剛纔開始的高度緊張使得她全身疲累。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陳嬌真的覺得自己累了,很不雅的伸了個大懶腰,轉身打算回去。結果一轉身就看到劉徹正一臉陰沉的望着自己,手頓時僵在半空,白色的袖子隨風飄着。

兩人愣愣的對視了好一會兒,陳嬌忙收回手,跪了下來,可惜衝力太大害得她幾乎要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狼狽的收回前傾的上半身,她說道:“見過皇上。”

過了許久,面前人還是沒有反應,陳嬌小心的擡起頭,用眼角的餘光偷瞄了一眼,卻驚訝的發現劉徹正看着自己,雖然他嘴角微翹,似乎在笑的樣子,但是陳嬌卻分明感覺到了他身上傳來的強烈的悲傷感。

“阿嬌,”劉徹伸手扶起她,看着一直半低着頭的陳嬌,終於半帶着輕嘆說道,“你從前是不會給朕行如此大禮的。”語音寂寥。

陳嬌整個人僵直在劉徹懷中,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對她來說,劉徹是一個太陌生的存在,而阿嬌和劉徹,又似乎不該是那麼陌生的。熟悉的陌生人,這是現在的他們。陳嬌心中想着。

“太后,和你說了什麼?”劉徹看她沉默不語,便繼續問道。

“沒有,太后只是和我聊了一些以前的事情。”陳嬌微微推開劉徹,隔開他們之間的距離,說道,“皇上,皇上可還記得,當日阿嬌說過的話?昨日種種昨日死。”這最後一句話,果然讓劉徹乖乖鬆開了手。

“你……”劉徹看着眼前這個直視着自己眼睛的阿嬌,有一種感覺彷彿是從前的那個阿嬌又回來,除了阿嬌這個世界上不會再有另有一個女子有如此的勇氣,這樣看着自己。

“皇上,我不記得你。”陳嬌直視着劉徹說道。剛纔那一瞬間,她就已經想明白,自己曾經在劉徹面前說過那些“大逆不道”的話,而當時化名王贄的劉徹並沒有懲罰自己,那麼這種陌生人的相處模式,並不會觸犯到劉徹的逆鱗,而自己也無需再想該以什麼方式面對這個陌生的夫君。

“你想說什麼?”劉徹彷彿已經平靜了下來,沒有因爲陳嬌的這句話而勃然大怒。

“從前的我和現在的我,並不是一回事。我希望,皇上能夠明白。”陳嬌斟酌着字句說道,“從前的阿嬌,很傻,她跟不上你的腳步。現在的阿嬌,不見得比那時候聰明,但是……”說到這裡,陳嬌停下來,看着劉徹,清澈的眼神清清楚楚地告訴劉徹她的未盡之意,她已經不想再那麼辛辛苦苦地去追一個不可能得到的人。

劉徹忽然心中一痛,彷彿自己失去了一樣很珍貴的東西。

“臣李敢叩見娘娘!”李敢被人匆匆從建章宮喚來,心中有些驚疑不定,這位衛皇后可不同於陳皇后,是從來不主動召見外臣的,這次召見不知有什麼事情。

“李將軍請起。”衛子夫右手輕擡,示意他起身。

“謝娘娘!”

“李將軍,你身爲御林軍統領,皇上出行,一切安全應該是由你來負責的吧。”衛子夫面沉入水的問道。

“是的,娘娘。”李敢應道。

“那麼,本宮問你,皇上近幾日的行蹤,你是否清楚?”衛子夫說道。

“臣……”李敢聽到這種詢問,頓時額上冒汗。

“本宮別無他意,只是關心皇上而已。”衛子夫站起身走到李敢身邊,說道,“李將軍,仲卿曾經和本宮說過,李將軍和令尊,勇武異常,都是我大漢的國之棟樑。如今,皇上有意漠北,實是你父子大展身手之時。”

“娘娘,臣不敢當。”李敢馬上聽出了衛子夫言中的利誘之意,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這位隱居深宮的皇后忽然如此關心皇上的行蹤,必然是發生了什麼非同尋常之事。如今,衛皇后的態度,讓李敢莫名的想起他的前任,如今身在長門宮中的陳皇后。莫非,又是一場糾葛不清的宮中爭寵。

衛子夫看着低頭垂面不敢直視自己的李敢,眼睛微微一轉,對着一旁的依依說道:“依依,據兒現在應該醒了。你去替本宮抱來。”

依依應聲而去,睡得正香甜的劉據被人抱來送到衛子夫手中。衛子夫抱着孩子,進一步靠近李敢,問道:“李將軍,現在可以告訴本宮,皇上最近都去了哪些地方了嗎?”

劉據此時似乎感應到了什麼,忽然睜開眼睛,直望着李敢。李敢看着劉據滴溜溜直轉的眼珠,心中矛盾,作爲大漢朝的將軍,他必須完全忠於皇帝,從這個角度來說自然是不能透露皇帝的行蹤的。但是,眼前人是目下還深受寵愛的衛皇后,而她的兒子是皇帝唯一的皇子,衛青勇武精明,前程大有可期之處,衛家姻親,陳掌,公孫賀皆深受皇帝寵信。衛家,得罪不得。

“回娘娘,皇上近幾次出宮,臣並未獲准隨行。臣最後一次隨皇上出宮,是去茂陵邑拜訪彭城煤行的陳皎。”李敢終於說道。

“陳皎。”衛子夫重複道,腦中忽然想起那一日,卓文君在殿中所說的話。

“臣妾的夫君,近來希望能夠迎娶茂陵邑的一位民女爲妻。所以,臣婦心神恍惚之下,纔會殿前失儀。”

“此人正是茂陵邑,彭城煤行的主人,陳皎。”

陳皎?她是誰?衛子夫陷入沉思之中,這時,無人理會的劉據忽然大哭起來,瞬間將衛子夫喚醒,她微微一笑,伸手輕拍着兒子的背,說道:“李將軍今日的坦白,來日必有所報。”隨即揮了揮手道,“你退下吧。”

“是!”李敢沉聲應道,離開椒房殿之後,他纔敢伸手擦了擦額上的冷汗,方纔那不到一盞茶的時間裡,他幾乎被這位看似柔弱的皇后壓得喘不過氣來。

而此際的衛子夫,神色淡然的對身邊的宮女吩咐道:“你派個人去詹事府,就說諸邑公主想請去病入宮玩,請詹事夫人帶去病來。”

“是,娘娘。”

“長門宮,你不想回去?”劉徹的聲音澀澀的。

“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裡人。”陳嬌淡淡念道,“皇上覺得,那樣的日子,我應該回去繼續過嗎?”

“阿嬌,你這是怨我嗎?”劉徹微微踏了一步,想要靠近陳嬌。

陳嬌立刻警覺地退了一步,隨即劉徹臉上的神情讓她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反應太過了。她勉強鎮定道:“皇上,我說過,今非昔比,我和從前不一樣了。這首詩,只是我在整理從前的東西時發現的,也許是從前的那個阿嬌在長門宮的感覺。”

“你出宮之後,到底經歷了什麼事情?”劉徹放下半懸在空中的手說道。

“皇上是天下之主,難道查不出來嗎?”陳嬌反問道。她可沒有自信自己可以在這個千古一帝面前扯謊而不被識破。

“你說得沒錯。朕,一定會查出來。”劉徹雙手一握,轉身離去。

陳嬌看着劉徹離去,大大喘了一口氣,總算暫時是不用回長門宮了。

長安城東南,灞橋

主父偃在朝中一貫沒有什麼人緣,此番離京自然也沒有什麼人來送行,他僅帶着幾個家人,單身赴任。眼看灞橋將近,主父偃眯起眼睛,不意外的看到了不遠處的柳樹下有一抹白色的人影。

“李賢弟,別來無恙。”主父偃看着李希笑道。

“主父兄。”李希看着主父偃神色複雜。

“從前賢弟潛於民間,你我二人難以把酒言歡。如今你我同朝爲官,沒想到也難有敘舊的機會。”主父偃淡淡笑道。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主父兄,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李希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富貴不回鄉如衣錦夜行。如今,我主父偃功成名顯數載,也該回鄉了。不是嗎?”主父偃哈哈大笑,毫不在意。

“主父兄,何必如此。”

“人生在世,有所爲有所不爲。”主父偃止住笑聲說道,“更何況,主父偃自認不是什麼正人君子,如今也不過是借國事報私仇罷了。”

“如果,主父兄自認是求仁得仁,希無話可說。”李希有些驚訝。

“陳皇后和皇上如何?”主父偃問道。

“他們,皇上已經將她接到餘莊之中了。”李希說道。

“是嗎?看來,今日皇上忽然讓衛皇后代替接見我,不是沒有理由啊。”主父偃正色道,“賢弟,當今皇上,定然會有重用你的那一天。屆時,陳皇后如果得寵,那將會是你最好的進身之階。”

“如今,說這些都還太早了。”李希搖了搖頭。

“是啊。都還太早。世事艱難,珍重!”

“你也是,珍重。”

主父偃的馬車從柳樹下緩緩離去,獨留下李希遙遙望着那漸漸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馬車。好半會兒,他才轉過身,望着長安城內高起宮闕,心中也是一陣茫然。

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七十九章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六十五章 時光荏苒怎評說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八十章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六十九章 弈棋長安知何時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三十五章 茂陵信美王孫地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五十四章 芙蓉花成斷腸草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四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二十四章 干戈用盡人成血第三十章 寸心驀地深深苦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三)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七十六章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二十三章 公今此去歸何時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幽幽(二)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三)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二十一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
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七十九章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六十五章 時光荏苒怎評說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八十章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六十九章 弈棋長安知何時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一)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三)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三十五章 茂陵信美王孫地第十八章 十年遠別竟相逢第五十四章 芙蓉花成斷腸草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四十章 文章西漢兩司馬(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二)第八十四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二十四章 干戈用盡人成血第三十章 寸心驀地深深苦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三)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三)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三)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七十六章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四十七章 北宮花木鬱茫茫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六十章 咿呀聲裡燕雛飛第二十三章 公今此去歸何時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幽幽(二)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三)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二十一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二)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