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

“復召李廣,拜爲滄海郡太守,除李磷爲右北平太守。匈奴號曰‘漢之李將軍’者,乃此二李將軍也。此後,匈奴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以車騎將軍衛青將三萬騎出雁門,將軍李息出代,遠擊匈奴。青斬首虜數千人,其功直追當日阻敵關外之李磷將軍。”

——《漢書·匈奴傳》

初冬的清晨,太陽還沒有出現,空氣冷洌但讓人頭腦清醒。院子裡原本種下的各色花朵早已經殘敗,只留下幾樣陳嬌說不出名字的小花,三三兩兩的在枝頭開放。這一日,陳嬌起得很早,她抱着幾天前李希幫她蒐羅來的古琴,走到亭子裡,將琴放到几案上,擺出撫琴的姿態。心中暗想着古人所寫的那些名句,對自己這番附庸風雅的行爲暗自得意。

“古人說: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哪天我也去找棵松樹下坐着。”陳嬌心中暗道。

經過這麼枯燥無聊的兩年,現在的她對於學習彈琴這項休閒活動,充滿了熱情。遠遠的看到一個紅衣女子姿態優雅的跪坐在亭中,在四面慘淡的秋日景緻的襯托下,的確很像個大家閨秀。可惜,等到這個女子撥動琴絃的時候,那個感覺就全不一樣了,七零八落的樂聲清楚地反映出眼前人是個多麼拙劣的初學者。

“皎兒,今天又這麼早啊!”陳伏是第一個來到院子裡和陳嬌打招呼的人。他的住處就在離陳嬌不遠處,最近幾日每天早上都被這個像孩子一樣的嫡小姐,用糟透了的琴聲當鬧鐘叫醒。

“陳叔早!”陳嬌看着陳伏出來,笑着和他打了個招呼,忽而轉了轉眼珠子,說道,“陳叔,你來幫我調琴。”

“琴走調了?”陳伏能夠教育出李希這樣的人物,他自身的造詣自然是不可小看的,琴棋書畫雖不敢說精通,卻至少比陳嬌要好一些的。他走到亭子裡,盤腿坐下,將琴擺到膝間,開始撥動琴絃,一連竄音符從他手間泄出,組合成一曲陳嬌從來沒有聽過的美麗樂曲。

看着進入狀態的陳伏,在一邊靜靜觀看着的陳嬌不由得吐了吐舌頭,心道:果然有些古風自己再怎麼樣也不可能真正學會。人家這麼隨便一坐,馬上就有高人隱士的風範。

“好了!”陳彈完一曲之後,開始給七絃調音,這個工作很快便完成了。陳伏將琴放回几案上,轉而對陳嬌說道:“皎兒只喜歡古琴嗎?爲什麼不學別的呢?”

陳伏會有這種疑問倒是十分正常的,在這個時代,古琴作爲一種樂器還不完善,古琴的真正完善是由東漢的蔡邕和晉朝的嵇康完成的。古人說“楚琴趙瑟齊竽秦箏”,這個時代古琴作爲楚國的一種古樂器,真正的流行地區是楚地,在其他地區古琴實物還是很少見的。陳嬌在現代倒是學過古箏,可是這個時代的古箏和後來的古箏差異還是挺大的,所以看過李希派人送來的箏後,她想着反正要從頭再學,還是學古琴吧。好歹在以後數千年裡,古琴纔是知識分子中的主流。

“呵呵,吹芋什麼的我可沒那個力氣,又沒人陪我濫竽充數。只好學琴了。”陳嬌眨了眨眼睛,開了個小玩笑,提了下那個濫竽充數的典故,以她的肺活量來說,學吹奏樂器實在是費力。

“若是真想學,你倒是可以向萃兒好好學學。”陳伏聽着陳嬌再度彈出的噪音,說道。

“姐姐?”陳嬌有些吃驚。

“對啊。萃兒在古琴上的造詣我們家最高的。”陳伏說道,“你既然想學,難道就沒想過給自己找個師傅?就這麼瞎練?”

“我,本來想讓姐夫去幫我找個老師的。沒想到家裡就有高手啊!”陳嬌老實的承認了自己原來的計劃。

“說我什麼呢?”張萃和李希夫婦也到了院子裡,張萃耳尖的聽到了自己的名字,開口問道。除去雲遊去了的緹縈和陪同的陳潛,李家的主事人全到齊了。

“沒,就是說學琴的事情。”陳嬌迴應道,接着把兩人剛纔的對話轉述了一遍,接着就開始拉着張萃拜師。陳伏和李希含笑看着她的小兒女姿態,靜靜的退到一邊,到書房中商議事情去了。

“陳叔,”一進書房,李希就開口說道,“方纔收到一封傳信。是從楚國來的。”

“哦,什麼?”陳伏看着有些苦惱的李希,心中有些奇怪。

“是關於彭城煤行的。”李希開口說道,“前陣子,主父偃向皇上提議的遷徙令,也傳到了彭城煤行。”

“那是說豪強大族吧?”陳伏聽到這話,皺了皺眉頭。

“彭城煤行,這兩個冬天太顯眼了!”李希嘆了口氣,一直以來李家經營的產業都被有意識的壓縮規模,明面上也是把各大產業分分到不同人的手中,而彭城煤行卻是唯一的例外。當初組建的時候,就是李希爲了陳嬌這個妹妹特別支持建的,後來李希也一直把它視爲自己妹妹的產業,從人員調動到各項安排都是按照陳嬌的意思進行的,一直以來這個煤行在外人眼中就是一個獨立的店面,它的幕後老闆更是個飛速崛起的神秘人物。世人都知道壟斷是最易產生利潤的,彭城煤行是一個新事物,還是一個和天下富室權貴都有聯繫的新事物,這樣的引人注目,本身就是不安定的因素。這次的遷徙令分派到彭城煤行的頭上,只能說是中國官場的一些轉嫁災難的高手們的傑作。而李希因爲自己的特殊消息渠道,對此事提早知道了。這個時候,詔令可能正馳往各地,到達彭城估計也就是數日間的事情。

“無論這個詔令如何,只要有人接不就是了。隨意安排個人去,一切就可以平靜下來了。”陳伏捋了捋鬍子,說道,“除非,是你的心中有別的想法,否則這種李代桃僵即可解決的問題,怎麼會讓你感到爲難?你,希望借這次的遷徙令做什麼?”

“……”李希沉默了,他的確想過,借這次的遷徙,讓陳嬌到茂陵去,彭城煤行的幕後老闆,這個身份既不會讓皇帝感到威脅,又能夠讓他對自己的廢后的能力刮目相看。李希甚至想過,這份詔令是不是就是當初主父偃所說的唯一機會,一個讓陳嬌再度接近皇帝的機會。

“你……”陳伏一手將李希養大,對於李希的想法他或多或少有些瞭解,看着李希的樣子,他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希兒,火中取栗雖然刺激,可是一不小心就有生命之虞。你難道不爲家人想想嗎?難道忘記了,當初老侯爺送你離府時的囑咐嗎?”

“爺爺說,不可以接近長公主所生的弟妹,李希早已經違背了。”李希許久才吐出這麼一句話。

“希兒,你終究不能甘心一生如此嗎?”陳伏看着李希,又一次在他身上看到了那十多年前好不容易被自己磨滅的少年意氣。從一開始,陳伏就感覺到李希的才能,他自己就曾經數次和陳潛聊過,如果李希生在秦末,封侯拜相當不在話下,這樣的人,要他一生蟄伏,對國家大事冷眼旁觀,難,難,難。他費盡苦心,才讓李希認清楚形勢,爲了家人的安全,安心過隱居生活。只是沒有想到,如今李希年過而立,居然再度……看着李希眼中的熱切,陳伏自己對自己道了一聲,罷,罷,罷,時也,命也。

“希兒,有些事情,陳叔阻止不了你。只希望你能給自己留足後路,莫讓陳家斷了後。讓我陳伏死後不至於無臉見老侯爺。”陳伏略帶點蕭索的聲音在書房中響起。

“陳叔。”李希看着陳伏,心中難受,他比任何人都明白陳伏是多麼忌諱他入仕。

“還有皎兒,這孩子天真可愛,絲毫沒有沾染到官家習氣。你若真要送她回去,也要好好保護她,莫讓她受了別人的欺負。”

“李希知道!”

這一日在書房中的談話,成了李希下定決心的開始,雖然後來的事情也是諸多巧合的結果,但是不能不說李希的無作爲也是巧合形成的原因。

**************************************************************************************

劉建是個好色之徒,這一點整個江都王府的人都知道,但是江都王只有這一兒一女,王后又極度寵愛自己的兒子,事事順着他,造成了他無法無天的性子。雖然如此,但是劉建卻並非沒有頭腦,他的父親劉非是漢景帝的兒子中相當有軍事頭腦的人,門下遍養豪客,爲人尚算正直,所以劉建很多時候做事,都要瞞着父親,使得他還是有相當的小聰明的。

從自己的屬下那裡,劉建差不多摸出了陳嬌的去向,原來是陳嬌和李希路過廣陵的時候,被那人瞧見了。之後命人沿途注意他們,因爲是江都王的地盤上,一路上的各處城鎮都有人看着,竟然準確無誤的將兩人的行蹤上報給劉建了。

“進了東陽的李姓人家?”劉建聽完屬下的稟報,心中一陣興奮,心道,這次還不抓住你。

“是啊,太子,你看是馬上派兵去查封了她家,把人給你抓來呢?還是?”來稟報的是劉建的心腹近侍劉沙,他對於這個自己從小服侍到大的王太子很是瞭解。

“不,這次,我要好好玩玩。她可是第一個敢打我的女人啊。不能便宜了她。”劉建搖了搖頭,否決了劉沙的提議,“你過來,我們這樣。”

劉建靠近劉沙耳邊,輕聲囑咐道,劉沙越聽心中越驚訝,但是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

“明白了嗎?”劉建說道,“等本太子玩完了,就把她賞給你們。”

“是!”劉沙不敢說什麼,只是在他心中,對經歷過太子準備的報復之後,這個女人心智正常的可能保持懷疑。

劉沙恭敬的退到房外,卻正好遇上了太子妃柳行雲。柳行雲是江都國的一個大族之女,素有賢名,是江都王爲了改改自己兒子的性子,親自找來的。論容貌,論才華,那都是江都國數一數二,可惜遇上了個不講理的婆婆和風流成性的丈夫,短短几年,整個人竟迅速的憔悴了。

“劉沙,你哪裡回來?”柳行雲性情平和,待人寬厚,在下人中間口碑很好,劉沙對她也很是尊重。

“回太子妃,小的奉太子命令,到城外辦點事情。”劉沙恭敬地說道。

“辦事?”柳行雲語氣略有遲疑,說道,“太子年輕,性情浮躁,你們平日要好好勸勸他。尤其現在,父王正病着,可別讓他老人家生氣了。”

“是!”劉沙語不由衷的應道,太子做的事情,若王爺知道其中的十分之一,此刻怕也已經氣死了。但是他們做下人的,又能怎麼着,尤其劉建還鐵定會成爲下一任的王爺。

“那就好,你們下去吧。”柳行雲自然也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什麼樣的人,但是她人微言輕,一貫向着她的王爺又病了,如今在府中也是如履薄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看着劉沙走遠,柳行雲嘆了口氣,推門而入,不意外的看到劉建正抱着一個新入府的歌女,兩人幾乎衣裳褪盡。

“太子,請自重。”柳行雲看着這一幕,低下頭輕聲說道。

“哦,原來是我的太子妃來了。”劉建斜瞄了一眼柳行雲,無動於衷,反而更加放浪的揉捏着身下的歌女,讓她發出陣陣的呻吟。

“太子,父王病重,你身爲人子,應該在牀前侍奉,怎麼能……”柳行雲早就習慣了劉建的這種行爲,雖然覺得難堪,但是卻不得不把來意說清楚。

“他不是有孝順女兒照顧着嘛,那還用得着我啊。”劉建嗤笑道。

“太子,你終究是太子。便是徽臣妹妹,將來也是要出嫁的。你何必和她爭這份氣呢?”柳行雲看着劉建這樣子,也只能老調重彈的苦勸着。劉建和江都王的另外一個女兒劉徽臣並非同母所生,且因爲江都王寵愛劉徽臣,兩人一貫交惡。

“咚!”一個香爐飛來,在柳行雲額邊砸出了幾絲血跡,劉建面無表情地說道,“你給本王滾出去。”

“太子!”柳行雲摸着額頭,愣愣的,劉徽臣是劉建的死穴,她一貫知道劉建對這個妹妹感覺不好,卻沒有想到,他居然會對自己動手。

柳行雲想到自己入府至今的遭遇,不禁悲從中來,掩面而去。

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二)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七十八章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一)第七十八章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三)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七十九章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四)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七十八章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七十六章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八十四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三章 千金買賦曰長門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二)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三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十九章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
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二)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五章 相隨遙遙訪彭城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二十七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二)第八章 節手風光不相待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四)第五十章 未死此身不令出第二十八章 五陵無樹起秋風(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七十八章第九十二章 長安城池烽火寒(一)第七十八章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三)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七十九章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四)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十一章 天外鳳凰誰得髓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一)第七十八章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八十七章 女兒柔腸男兒膽(二)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二)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四)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七十六章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八十四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三)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六)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二)第三章 千金買賦曰長門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一)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二)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二)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二)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三)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五)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第三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十九章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八十二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一)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勢不可擋(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一)第八十三章 都門一別天涯遠(三)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一)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七十五章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四)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五十一章 繫馬高樓垂柳邊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八十六章 鏤心刻骨年復年(一)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二)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