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將軍未得解戎衣

對於衛青的歸來,劉徹雖然沒有親迎,卻派出了御史大夫公孫弘在長安城外迎接。在公孫弘宣讀的詔書後,整個軍隊成了歡樂的海洋。衛青本人以三千八百戶封長平侯,校尉蘇建以一千一百戶封陵侯,校尉張次公封爲岸頭侯,一衆士兵也皆有封賞。劉徹這一次毫不吝嗇的大肆封侯,充分表現了他的喜悅之情。

聽完封賞之後,衛青臉上也十分難得的露出了淡淡欣喜之情。公孫弘看着衛青笑道:“長平侯,且隨老夫入宮面見陛下吧。”

“公孫大人有禮了。”衛青點頭應道,隨即給張次公交待了幾句,又對紀稹說道,“你且隨我來。”

“長平侯,他是?”公孫弘看着紀稹有些猶疑。

“這是末將出京前,陛下令我尋找的人。”衛青說道,“帶他入宮面見陛下,想來陛下不會怪罪。”

這個時候,和紀稹並排而立的霍去病望着他,挑了挑眉,兩人擊掌相約,下次再見。

宣室殿

正式的接見結束後,衛青和紀稹被單獨宣入了此處。紀稹乖巧的立在衛青身後,小心地用餘光窺視着那身着龍袍之人,棱角分明的薄脣,粗黑挺撥的濃眉,最重要的是那雙黝黑的眼睛散發着無限的神采,自然而然的讓人感覺到一霸氣。他不由得心中輕嘆,怪不得,這樣的男子的確配得上你啊,姐姐。

“仲卿一路辛苦了。”劉徹看着衛青淡淡地說道。

“謝陛下關心,臣不敢言苦。”衛青說道。

“仲卿此次大勝,對匈奴人有什麼看法?”劉徹問道。

“稟陛下,經此一役,河南地已復,則大漢不再有烽火甘泉之警。”衛青說道。

漢朝的都城在長安,而匈奴佔據了河套地帶,導致他們一旦入侵,則長安將立刻受到威脅,示警的烽火一旦燃起,在甘泉宮便可直接看到。文帝之時,匈奴入侵,圍困邊城,烽火直通長安甘泉數月之久,當時甚至設置了三將軍,分別帶兵駐紮於城西細柳、渭北棘門和灞上三地,以防備匈奴兵臨長安城下。可以說,衛青此次收復河南地,設置朔方郡的最大意義就在於使得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攻守之勢易位。從今以後,漢朝的核心地帶將不再受到匈奴騎兵的威脅,而漢朝統治者今後的任務,就是籌劃如何攻擊匈奴,而不再是一味的防守。

“然若要出關阻敵……”說到此處,他不由得頓了頓。

“如何?”劉徹問道。

“臣聞高皇帝之時,曾有人進諫說,匈奴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臣深以爲然。”衛青說道。他所說的,便是劉邦出征匈奴人時,有人給他的諫言,說匈奴人如鳥獸般聚散,如果要跟在後面追擊他們,就如同任何自己的影子搏鬥一般。那時,剛剛統一天下的劉邦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並沒有聽從他的意見,所以纔有了白登之圍。

“仲卿的意思是?”聽到此處,劉徹沉吟了下來。

“匈奴地廣人稀,民衆遷徙鳥舉,行蹤不定,縱然大軍出擊,臣恐怕也難以尋得敵蹤,反而有可能因爲過於深入草原,首尾不能相顧。所以,與匈奴之戰,廟算爲先,長途奔襲,攻其不意,以殲敵主力,攻掠要地爲目標,方是比較妥當的方法。相信,以我大漢的財力物力,定能勝過那匈奴。”衛青說道。

大漠草原茫茫,長年生活在那裡的匈奴人擁有比遠征的漢人更多的優勢,所以漢人和匈奴人之間,誰也不能在這場戰爭中佔有明顯的優勢。漢朝要勝過匈奴,靠的就是漢朝擁有更多的子民,更多的財富,這是一場消耗戰。

這個問題,無論是主父偃還是公孫弘都曾經和劉徹討論過,得出的結論和衛青並無二致,但是,從前劉徹倒是可以接受這種說法,但是如今,他卻不願意了。

“你的意思,朕明白了。”劉徹沉着臉點了點頭,說道,“長平侯出征在外已久,皇后對你定然十分思念,你先到椒房殿去見她吧。”

“謝陛下!”衛青順從的謝了恩,退了開去。

衛青離去後,劉徹纔將眼光轉到一旁的紀稹身上,看到眼前的男孩,不卑不亢的直視着自己。和霍去病一樣的年紀,一樣的自信,卻比他多了一份內斂。

“你知道,朕爲什麼派人領你來嗎?”劉徹看着他,淡淡一笑,問道。

“因爲我是姐姐的弟弟。”紀稹應道,“陛下不能讓紀稹再留在遼東城,掌控對匈奴的貿易。”

“聰明的孩子。”劉徹含笑點了點頭,“莫怪於,她可以這麼放心讓你獨自留在遼東城中,也難怪你可以把李廣玩弄於鼓掌之間。”

“陛下誤會,小人很敬重李廣將軍。”紀稹聽到玩弄二字,額上不禁冒出冷汗。

“朕沒有誤會。”劉徹慢慢靠近紀稹,俯視着這個孩子,不斷給他壓力,喝道,“你瞞着李廣和匈奴人私下交易,所以白羊,樓煩二部才能敗得如此之快,而且你還聯絡了朝鮮人,不斷偷運朝鮮的貨物入關。朕是答應了和匈奴的貿易,可不記得也允許你們和朝鮮交易。”

紀稹臉色霎時變白,若不是有強大的定力,怕是要在劉徹的壓迫下生生後退一步了。他以爲做得十分隱秘的事情,卻全被這個萬里之外的皇帝看在眼裡。

“朕很欣賞你,假以時日必能成大器。不過,有時候不要自作聰明。”劉徹說道,然後對紀稹露出了安撫的笑容,“你姐姐還在昭陽殿等你,隨朕過去吧。”

***********************************************

椒房殿

衛子夫眼中含淚的看着眼前的弟弟,深吸了一口氣後,才能平靜的說道:“仲卿辛苦了!”

衛青站起身,看着有些憔悴的衛子夫,輕輕的嘆道:“皇后娘娘。”

衛子夫伸手摸着他的官服,說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母親死後,衛家的一切幾乎是他們姐弟兩人支撐起來的,彼此之間的感情自然不同於其他兄妹。

“皇后娘娘,臣聽去病說,陳皇后她?”感慨了一番之後,衛青不得不將自己所關心的正事提出。

衛子夫聽到這裡,臉上的感傷立刻消失,對崔依依作了一個手勢,頓時殿中所有的宮女都退了出去,只留下他們姐弟二人。衛子夫立刻露出無限疲憊的神情,嘆氣道:“是的,她回來了。陛下,令她居於昭陽殿。”

“怎麼會這樣呢?”衛青問道,“陛下不是那種朝令夕改之人,爲何會忽然招她回宮?而且事先一點預兆也沒有,她如何引陛下到長門宮的?”

“長門宮?!”衛子夫苦笑道,“她早已經不在長門宮了。陛下,是從茂陵邑將她接回來的。”

“什麼?”衛青這次可是真正的大吃一驚了。

“本宮讓陳掌去調查過了。陛下接進宮的人,是彭城煤行的陳皎,可是,本宮在宮中看到的卻是陳皇后。”衛子夫眼神複雜的看着衛青,第一個在皇帝面前提及那個陳皎的人,就是自己的弟弟。“而且,陳掌還從聶勝處得知,遼東城也和陳皇后關係匪淺。”

聽到這裡,衛青猛然想起紀稹,陛下特意命他繞道遼東城帶回來的男孩子,莫非和陳皇后有什麼瓜葛。

“仲卿,你是否記得,陳皇后搬入長門宮之後,曾經有一次,壽琦來宮中稟報的事情?”

這件事情,衛青倒是有些印象,那次之後,皇帝還特意從南軍中挑了些忠勇之士去戍守長門宮。

“本宮懷疑,那次之後,陳皇后就已經離開長門宮了。而陛下隱瞞了這件事情。”衛子夫嘆氣道,“她回宮之後,陛下倒是不曾在她那裡就寢,卻給了她自由出入宮門的權利。墨門和她的關係,也讓人很不放心。”

“娘娘,你千萬不可以自亂陣腳。”從驚訝中醒來,衛青忙安撫衛子夫道,“至於,你讓姐夫做的事情,還是快點停下來吧。萬一觸怒陛下,就不妙了。”

“這……”

“娘娘,就算陳皇后再度回宮了又如何?現在一切和她在長門宮時一樣,並沒有任何改變。陛下對陳家的猜忌並不會因爲她的能力而有所改變的,相反,這兩年她在宮外的所作所爲只會讓陛下對她更加不放心。這時候,你可千萬不能再有什麼行差踏錯的地方。”衛青立刻想出了其中的關鍵,說道,“而且,陛下既然沒有在昭陽殿就寢,說明心中還有疑意。只要我們有據兒,自然就立於不敗之地。”

衛子夫心中也明白,無論陳嬌現在有什麼樣的勢力,與她都沒有干係。重要的,是皇帝的態度,皇帝未必就樂意看到陳嬌坐大。

“仲卿,你不明白。”衛子夫搖了搖頭,“陛下對陳家的猜忌並沒有改變,卻仍然將她接入了宮中。這正是我最怕的地方,這說明,她身上有更重要的東西。陛下會因爲那個而改變自己原來的決定,接她回宮。誰又能保證,陛下不會因爲這個,而復立她爲皇后?”

是啊,誰又能保證?

雖然早就知道紀稹今天會來相見,但是真正見面的時候,陳嬌還是激動地流下了眼淚。當初離開遼東城的時候,她選擇了將紀稹留下,因爲當時她以爲,自己很快就能夠回去。誰想到,竟然是再也回不去了。

“稹兒,讓姐姐看看你。”陳嬌很是高興的摸着紀稹的小腦袋,13歲,正是開始發育變聲的年紀,雖然只是幾個月不見,變化卻也十分大。

紀稹雖然從剛纔開始,一直都顯得十分少年老成的樣子,但是看到陳嬌的那一刻,卻還是恢復了少年本性,他用略帶哽咽的聲音喊道:“姐姐!”

“長高了呢。”陳嬌抹去眼淚,說道。紀稹可以說是她在這個世界最親的親人。雖然只有短短兩年的時間,可是和紀稹朝夕相處令她明白,這個世界上,或者只有這個她親自教養的孩子,纔是唯一不會背叛她的人。

紀稹聽到這樣的誇獎,臉上露出了可愛的笑容,說道:“姐姐也變漂亮了。”

劉徹看着他們姐弟情深的樣子,第一次發現,從來都如小女孩般驕蠻的阿嬌,原來也會照顧人。再看了看紀稹,他不由得眼神一黯。

陳嬌和紀稹兩人聊完之後,轉身看了看一直一言不發的劉徹,知道他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便問道:“不知道陛下此來,有什麼事情?”

劉徹看着陳嬌,終於開口說道:“朕如何才能打敗匈奴?”

如何才能夠打敗匈奴?陳嬌知道,歷史上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是慘勝的。衛青、霍去病幾次有計劃的出塞,使得當時幾乎擁有和後來的蒙古差不多實力的匈奴人北遁,傳說中匈奴人後來一直退到了歐洲,其後代成爲了如今的匈牙利人。而漢朝也爲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文景二帝留下的積蓄爲之一空,境內的商賈和農民則爲這場戰爭背上了沉重的賦稅,武帝末年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場由他親手發動的戰爭,殺戮太過。而且,陳嬌還記得,自己還曾經在網絡上看過,說這場戰役還帶來了草原的瘟疫,困擾了整個漢朝整整幾百年。這一點,雖不知真假,不過倒也確有可能。

在陳嬌所知道的歷史裡,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對抗中,漢武帝是唯一一個帶領農耕民族取得勝利的人,而其他如蒙古與宋、清與明,勝利的往往是遊牧民族。但看這一點,就足以讓人對劉徹不得不佩服。

“陛下想要什麼?”陳嬌雖然對於墨門的事情,很是消極怠工,總是問一點吐一點。但是在對匈奴的這件事情上,她倒是不介意幫把忙,畢竟就算回到了兩千年前,自己還是漢族人,而劉徹對匈奴的戰爭勝利正是漢族崛起的開始。

“兵器。”劉徹顯然對於她忽然的慷慨有些意外,本來他已經做好了威脅利誘的準備,畢竟任誰也受不住陳嬌的消極怠工了。

陳嬌心中也明白,劉徹對匈奴人採取的戰爭策略,即使在兩千年後也很少有人說其中有什麼錯誤,而上次她已經借張騫之手獻上了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詳盡的地圖,那麼他會有的要求,也只剩下是兵器方面了。她略略一思考,想到自己如果一直不肯給劉徹些好處,只怕他很快就要和自己翻臉了,便爽快地點頭道:“好!”

好字一出,劉徹臉上飛快閃過一絲笑意,然後看了看紀稹,說道:“稹兒終究是男孩子了,不能留宿宮中。你們聚過之後,讓他到姑姑家去住吧。”說完,便打算轉身離去。

聽到這句話,陳嬌心中一緊,終於將自己考慮了很久的事情問出了口:“陛下,能否讓我回長門宮去住。”

聽到這句話,劉徹身形一頓,轉過身,臉上果然是烏雲密佈,冷冷的問道:“爲什麼?”

“陛下下過旨意,要我退居長門宮的,不是嗎?”陳嬌只能硬着頭皮說。雖然這一個月來,宮中無事,可是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纔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所以,她急切的希望自己能夠離開這裡,反正這個宮中早已經沒有她的位置了,而且衆人側目的昭陽殿,實在有太多的不方便。而且,她也不打算再和這羣宮妃有什麼瓜葛,見識過外面世界之後,她對這些女人充滿了憐憫。

“如果你那麼介意那道聖旨,朕隨時可以再寫一張,令你移居昭陽殿。”劉徹淡淡地說道,眼神很是冷漠,比之剛纔帶紀稹入殿時,降了不止一度。

“阿嬌,很多時候,機會永遠只有一次。你回來了,就不可能再出去了。”

陳嬌愣愣的望着劉徹的背影,腦中迴響着他最後留下的話,不知道這個男人爲什麼忽然生氣。

“翁主,你不該在陛下面前提出宮的事。我不是說過嘛,陛下放了你一次,不會在有第二次了。”一直伺候在旁德沈崇,無奈的嘆了口氣。

“沈宦丞。”陳嬌轉身看了看沈崇,吐了吐舌說道,“你來見見我的弟弟。稹兒,這位是沈崇宦丞。”

“沈宦丞好。”紀稹乖巧的行了個禮,然後對着郭嗣之說道,“這位就是郭大哥吧。謝謝你照顧姐姐。”

“小少爺多禮了。”郭嗣之點了點頭。

“沈宦丞,嗣之,你們先退下吧。我想和稹兒單獨聊聊。”陳嬌知道這兩人是這個宮中待自己最真的人了,因此也不避諱,直接開口說道。

兩人都齊齊行禮退下,殿中便只留下了陳嬌和紀稹兩人。陳嬌知道有郭嗣之在外面攔着,絕對不會有人能夠監聽到他們的談話,立刻拉住紀稹的手問道:“城裡還好嗎?大家都沒事吧?諸老先生怎麼說呢?”

“姐姐你別急。”紀稹溫和的笑道,“讓我慢慢和你說。”

“城裡一切都好,雖然學校裡的先生走了一些,不過高利先生又從朝鮮收攏了一些逃難而來的先生。姐姐吩咐的事情,也都已經辦好了。”紀稹一一說道。自打衛蒙死後,朝鮮就陷入了動盪不安之中,很多人又開始向中原逃難,而位於朝鮮邊上的遼東城成爲了他們入中原的前哨。

“還有諸先生派人傳過話來,餘明的確和諸家有關係,他是餘磊先生的貼身侍從,餘磊先生原打算受他爲義子的。他們一起到了漢朝,後來因故分開了。”紀稹又想了想,說道,“諸家似乎對這件事情相當重視,說很快就會派人來聯繫我們。但是在他們來之前,我就被帶回來了。不過,交待過邢天了,他會處理好的。”

“你做得很好。這一路上,衛青沒有爲難你吧?”陳嬌欣慰的摸了摸紀稹的臉,真正感覺到這段時間來,他的確是長大了。

“沒有。衛將軍是仁人君子,待我很好。我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呢。”紀稹笑了笑,顯然他對衛青的感覺相當好,“還有啊,快到長安的時候,我還和他外甥打了一架呢。姐姐知道他嗎?他叫霍去病,挺厲害的,第一次遇到和我旗鼓相當的人呢。”

陳嬌聽到這個答案一愣,隨即想到衛青一貫以待人寬厚聞名,自己剛纔的擔憂實在有些過了。還有霍去病,沒想到稹兒會遇到他。

“姐姐如果不喜歡,稹兒不會和他們多交往的。”紀稹隨即想起了自己姐姐的身份,機靈的他立刻開口說道。

“不用!”陳嬌忙搖了搖頭,說道,“稹兒喜歡交什麼樣的朋友都沒有關係。不要因爲姐姐而刻意和他們保持距離,那樣姐姐會不開心的。”

“可是……”

“來,和姐姐說說霍去病,他怎麼樣呢?”陳嬌笑着把話題引開。

“他啊……”

郭嗣之在殿外聽着從裡面傳來的細碎聲音,望着西邊漸漸落下的夕陽,面無表情。

……

九華燈亮起來的時候,紀稹終於被人帶出了宮,送往堂邑侯府,臨行前,劉徹又下了一道旨令,將紀稹列入期門軍。期門軍隸屬京師軍中的南軍,是漢朝的皇家衛隊,漢武帝時選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邊地六郡良家子弟組建,最初數目定爲千人,後隨實際又有所增添。這支軍隊因爲常常隨侍護衛武帝而期守於殿門,故有“期門”之名,後來改體爲虎賁郎。衛青便是出身於期門軍,而在陳嬌知道的歷史裡,霍去病一直到被冊封爲冠軍侯後,仍然只是期門軍的一員校尉。

對於紀稹能夠進入這隻漢代極富盛名的軍隊,陳嬌心中倒是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只能神色複雜的看着紀稹接旨後離去。最後還是悠悠的嘆了一口氣,早該知道,以劉徹的強勢,一旦她留了下來,他必定會把所有能夠威脅她的東西全部掌握在手中。若不是姐夫金蟬出殼得早,只怕此刻也已經被圈到京城來了。想到李希,陳嬌不由得有些惆悵,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

回到殿中,陳嬌自一邊的箱子裡抽出電腦,打開。陳嬌心中明白,這臺電腦,算得上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立身之本。所以一直以來她都儘可能的將它留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從遼東城到東陽的時候,她一路把它帶了回來,到了茂陵邑之後,李希就將這送了回來。看着電腦,陳嬌想,也許姐夫早已經知道電腦是一切神奇的來源,只是這個世界上能夠使用這東西的人只有自己一人,所以他纔會將東西還來的。

入宮之後,劉徹將她留在茂陵邑的全部派人運進了宮中,其中包括她用綾羅綢緞包裹着的電腦。陳嬌相信,對於她所有的東西,劉徹一定都派人徹徹底底的檢查過。只是,這些超時代的東西放在這些漢代的人面前,也許只是被列爲一種奇怪的石頭。所以最終,所有的這一切被原封不動的送了回來。

爲了不讓劉徹起疑,一直以來她都沒有在殿中使用過電腦,讓她比較擔憂的是,電腦的電力總有用完的一天,自己應該找一個什麼樣的藉口,將太陽能的發電機給拿出來用,給自己的小電充電呢。

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三)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五)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四)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九章 骨冷魂清無夢寐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十一章 萬里休言道路賒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七十九章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九章 骨冷魂清無夢寐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二)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二十一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三)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三十七章 昭陽一步一天涯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七十五章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三十五章 茂陵信美王孫地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幽幽(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
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三)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五)第三十九章 鳳巢西隔九重門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四)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七十五章 幾曾着眼看王侯(四)第三十八章 少年去病從軍遠第九十一章 清風萬里水天長(二)第九章 骨冷魂清無夢寐第五十八章 自古東宮不虛懸第二十九章 雲纏風束亂敲磕第六章 小荷初露尖尖頂第八十九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四)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十一章 萬里休言道路賒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一)第七十九章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一)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八十章 西上秦原見未央(二)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五十九章 親恩和淚落塵埃第九章 骨冷魂清無夢寐第六十二章 廣玉公主初生時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二)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三)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四十六章 天道微兮不可言(三)第六十六章 怎見浮生不若夢第三十三章 此去茂陵與誰同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一)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三)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園心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四十八章 意氣相逢爲君飲第七十二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十三章 鐘山何處有龍盤第九十章 英雄血盡人間道(三)第七十五章 別恨萬里家國路(一)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一)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二十一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十六章 龍門變化人皆望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三)第十九章 幾多賢俊皆周行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四十三章 人生幾回傷往事(一)第二十六章 邊塞無勞天子憂(二)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三十七章 昭陽一步一天涯第七十四章 長驅千里不可擋(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四十五章 君恩厚薄有誰知(三)第八十四章 幾多恩怨幾多情(三)第十章 誰把血淚號此渠第七十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八章 世間安得雙全法(三)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 寧知傾國與傾城(五)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第四章 白衣卿相公孫弘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第七十六章 剎那芳華紅顏老(五)第五十五章 舊恨飄零同落葉第六十四章 秋風輕度萬年枝第七十五章第八十五章 大漠無垠江湖遠(三)第十七章 忽見鄉書傳雁足第三十二章 已斷燕鴻初起勢第十五章 虎落平陽被犬欺第八十一章 烽火連天恨歸難(二)第三十五章 茂陵信美王孫地第六十八章 淮南皓月冷千山第四十一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二)第七十七章 枕上十年事幽幽(二)第四十二章 漢苑風煙吹客夢(一)第八十三章 銀河無渡隔雲天(三)第五十六章 上林苑裡恩正深第七十三章 浮生長恨歡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