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方向(中)

作爲一個控制着幾億人口和上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未日帝國,清朝恰恰處在這個技術大飛躍的時代,因此在這個時代,他們能勉強維持着帝國的統治。

電報就是大清王朝新近使用的統治工具之一,雖然並未成網,但是帝國不會象歷史那樣,對於邊關的戰事直到一兩個月以後纔有所瞭解。

但是他們對於形勢的掌握,還是遠遠落後於現實,一個冷酷的事實就是,直到桂林陷落的第九天,軍機處才獲得這一驚天動地的噩耗。

這已經是大清朝歷史上傳遞訊息最快的一次,但是誰都沒想到,前頭黑旗軍纔剛剛出了鎮南關,還在研究着怎麼往廣西增調兵隊,後頭已經傳來了桂林失陷的訊息。

“這才大半個月,怎麼就把桂林丟了?這是怎麼搞?聽說西省八旗幾乎全滅?”說話的正是醇親王,他身份敏感,平時極少說話,但是他一旦發話,誰不得不重視。

誰叫他是光緒皇帝的生身之父,平日裡醇親王事事小心,從不孟浪,可是現在也不得不爲兒子的江山打算:“若是按這個速度,這個春節就是我們滿洲在北京最後一個春節!”

作爲整個早朝的掌控者,慈禧臉無表情掃了醇親王一眼。

自從慈安太后過世,她便是整個大清朝至高無上的主宰,但是她清楚得知道,有些敵人,有些藏在八旗中的人始終對虎視耽耽,要把她至高無上的權力奪走,把她徹底打入冷宮。

閉上眼睛,她都知道醇親王心底在想什麼,他在替他們自己家謀算。

這個妹夫平時處處忍讓,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總是對人說:“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

可是她總是能察覺到妹夫那心底暗暗涌動的勃勃野心,前次對法開戰之前,這位平時素稱謙和的醇親王竟然提出親自抓兵權,要親征越南,讓她猛得幾十年的那句話:“咱們滿人混賬多!”

說這話的人已經死在她的刀下,只是一想到這些只知道勾心鬥角的東西,她心中就不由一陣無力,但是很快她心底就涌起了一種興奮。

那是對於權力的一種擁有,一種對鬥爭的飢渴:“沒錯!祖宗入關二百多年,皇朝從無這般驚天變故,妹夫……”

醇親王一聽這個妹夫兩字,就心知要壞,那邊這個始終抓着權力的女人聲音帶着一絲恐怖:“在此國家多事之際,還得你多擔重責!”

“臣願爲國盡忠!只是老臣體弱多病……”

慈禧的臉上帶着勝利的笑容,那原本有些蒼老的面容也帶着光澤:“我的醇親王啊,這些年,你也歇息夠了,不若出來帶一帶禁旅……”

她決不可能是允許皇帝的生身之父在外統率大軍在外,天無二日。

有些事,明明是錯誤,但是隻要爲了手中的權力,她可以犯下人世間最大的錯誤。

國家多事,宜立長君,可是她和慈安還不是貪圖垂簾聽政,立了光緒這個小皇帝,眼見光緒漸漸成人,她心底的恐懼便一日高過一日。

只有這勝利的片刻,她才感覺青春又回來了:“禮親王,你以爲國家如何應變?”

“太后,當年長毛造反,先皇也是日夜難安,憂心國事,後來又有夷變,不得已避暑承德,這都是太后親身經歷的事,當年那麼大的風浪都度過去,何必在意這些毛賊……”

禮親王話說得滴水不漏,可是連一句實際的話都沒有,太后點點頭道:“當年長毛、捻匪、回亂、苗民齊亂,大局不可收拾,又和洋人起了衝突,不得不北狩承德,但是還不是應付過來了……”

她已經胸有成算:“到現在這個時候,我們自己可不能鬧意氣,把老六請回來,與洋人交兵,他力有不逮,可是保咱們愛新覺羅,卻他不可……”

作爲大清朝的最高決策,這個女人早就習慣了殺伐決斷:“還好,趕緊把京師各庫的快槍洋炮分發禁旅……”

“還有……”一想到那個人的名字,慈禧心中已經轉過千百個念頭,最後還是說了句:“平亂非得李合肥出馬不可,讓他早率淮軍南下,江南淮勇一併歸他指揮……”

自發捻平定,淮軍就是整個王朝最強有力的一支軍事集團,平時四五萬人,戰時則不下七八萬人,盡操洋槍,這不算上分佈在各省的淮軍分枝,慈禧平時用的是大棒加蘿蔔的手法,可是到了這個時候,也不得不以狼驅虎。

“我給他兵額十五萬,也把我大清的江山託付給他。”到了這等地步,她心知什麼纔是正確的策略:“軍餉軍械軍食,皆按十五萬兵額支給。”

“還有……湘鄂諸將忠心國事,現一體起事,各省督撫多招練軍,內則保境安民,外則出省殺賊……”

她的聲音越來越響亮,轉身朝禮親王說道:“禮親王,你通知總理衙門一聲,商籌一個借兵助剿的法子!”

“太后聖明!”禮親王爲人不堪大用,倒是還知道輕重:“奴才加緊去催促他們!”

“只要洋人肯出兵助剿,什麼事都可以談,俄羅斯、日本、法蘭西、英吉利、奧地利、比利時……”

“老六熱心夷務,就他操辦這事!”

既然鬼子六熱心洋務,就讓他承擔這罵名,何況這罵名他不得不承擔,畢竟這是愛新覺羅家的江山。

“昔日先皇有言,平定發亂首登南京者爲王……”慈禧對權力的運用越來越熟悉:“今天我也詔告天下,有能復桂林王者,封王……”

她嘴角帶了一絲神秘的微笑:“不似當年,是把一個王爵拆開封,是實打實的鐵帽子王!”

“奴才遵旨!”

慈禧微微閉目,心中暗道:“肅老六!你是對的,可是死在刀下的是你,活到今天的,執掌天下的,卻是蘭貴人!”(!)

第207章 出師(下)第123章 四柱廟第163章 賭注第125章 絞殺第37章 新容(下)第69章 接戰(上)第25章 逆水(上)第87章 動員學第185章 妥協(上)第204章 桂林(上)第219章 勝負(中)第37章 新容(下)第40章 授業(中)第182章 乘勝(下)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0章 方隊(下)第96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52章 謀劃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24章 驕傲的心第202章 投誠(下)第160章 春意第17章 野蠻(上)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183章 敗北(下)第131章 皇城第206章 方向(上)第42章 暗流(中)第199章 猛虎撲羊(中)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40章 授業(中)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43章 激戰(下)第211章 反正(上)第209章 排兵第44章 對峙第41章 佈防(中)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54章 前奏第182章 乘勝(上)第31章 成軍(上)第211章 反正(中)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214章 大局(中)第57章 風雨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116 飲馬(上)第212章 潰滅(上)第8章 試槍(上)第18章 文明(中)第89章 殘局第122章 出兵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148章 舉義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105章 無聲的戰爭第89章 殘局第193章 導火索第83章 決定第20章 漁翁(下)第27章 山西(上)第66章 銀行第68章 防軍(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205章 決心(上)第213章 生死線(上)第109章 功敗第133章 糾纏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85章 總督的決斷第23章 海防(下)第185章 妥協(上)第75章 採購(下)第206章 方向(下)第101章 河內第76章 香港(下)第45章 尖刀第90章 官職第182章 咬住(上)第219章 勝負(下)第211章 反正(中)第199章 猛虎撲羊(上)第154章 如血的晚霞第215章 長江(下)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67章 出資第219章 勝負(下)第57章 風雨第35章 羅教(下)第210章 降兵第97章 誘敵第158章 反攻第214章 大局(下)第47章 逆推第111章 完勝第15章 海陽(下)第182章 咬住(上)
第207章 出師(下)第123章 四柱廟第163章 賭注第125章 絞殺第37章 新容(下)第69章 接戰(上)第25章 逆水(上)第87章 動員學第185章 妥協(上)第204章 桂林(上)第219章 勝負(中)第37章 新容(下)第40章 授業(中)第182章 乘勝(下)第140章 江上大捷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46章 黃旗軍的未日第10章 方隊(下)第96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52章 謀劃第119章 灼熱的勝利第124章 驕傲的心第202章 投誠(下)第160章 春意第17章 野蠻(上)第94章 四月二十五日第183章 敗北(下)第131章 皇城第206章 方向(上)第42章 暗流(中)第199章 猛虎撲羊(中)第199章 猛虎撲羊(下)第40章 授業(中)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43章 激戰(下)第211章 反正(上)第209章 排兵第44章 對峙第41章 佈防(中)第220章 鐵與血的較量(上)第54章 前奏第182章 乘勝(上)第31章 成軍(上)第211章 反正(中)第178章 決戰的序幕(上)第214章 大局(中)第57章 風雨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116 飲馬(上)第212章 潰滅(上)第8章 試槍(上)第18章 文明(中)第89章 殘局第122章 出兵第5章 柳宇的決斷(下)第169章 反攻開始第148章 舉義第115章 最高權力第105章 無聲的戰爭第89章 殘局第193章 導火索第83章 決定第20章 漁翁(下)第27章 山西(上)第66章 銀行第68章 防軍(下)第一八十四章 突破下第205章 決心(上)第213章 生死線(上)第109章 功敗第133章 糾纏第3章 意外的勝利(上)第85章 總督的決斷第23章 海防(下)第185章 妥協(上)第75章 採購(下)第206章 方向(下)第101章 河內第76章 香港(下)第45章 尖刀第90章 官職第182章 咬住(上)第219章 勝負(下)第211章 反正(中)第199章 猛虎撲羊(上)第154章 如血的晚霞第215章 長江(下)第157章 絕望的瞬間第67章 出資第219章 勝負(下)第57章 風雨第35章 羅教(下)第210章 降兵第97章 誘敵第158章 反攻第214章 大局(下)第47章 逆推第111章 完勝第15章 海陽(下)第182章 咬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