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皇太孫

當賈寶玉和葉瓊等人來到熙園的時候,看見便是這麼一副畫面。

寬敞蕭索的廣場上,百餘位大臣排了有橫豎十來丈寬的陣型,砰砰啪啪,無數杖責落在屁墩肉上的聲音,伴隨着一些人的哀嚎聲,端的是悽慘非常。

賈寶玉、葉瓊、宗轍三人對視一眼,默不作聲的上前,拜道:

“孫兒景桓拜見太上皇。”

“老臣葉瓊參見太上皇。”

“微臣宗轍參見太上皇。”

太上皇擺手讓起。對賈寶玉和葉瓊來說倒是沒什麼,但是對宗轍來說,他此時就有些激動了。

自他上一次見到太上皇,已經不知道是幾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如今親眼看見太上皇龍體尚好,自然比從別人口中聽來得真實多了。

他忍不住多瞧了太上皇幾眼,企圖從太上皇的面容中,瞧出太上皇還能龍御天下的時間,以謀後話……

捱過板子的大臣們紛紛被禁軍軍士架了回來。

他們有悶聲寡言的,有痛哭哀嚎的,甚至還有抽搐昏迷的,雖然整體看起來一片慘淡,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好像沒有被打死的。

太上皇自龍椅(龍椅牌輪椅,沒見過吧)上微微坐起身,便有太監尖嗓子道:“靜~!”

於是場面便安靜下來。

太上皇道:“爾等今日不顧君臣之禮,執意見朕,除了要求朕冊立新君,可還有其他述求?”

太上皇的聲音雖然一如既往的平靜,但是剛剛捱了幾十板子的衆位大臣,自然知道太上皇對他們很是不滿。

而且太上皇這話雖輕,但是裡頭的意思卻不輕。

太上皇親口說出“不顧君臣之禮”、“要求”這些字眼,已經是對他們極其嚴厲的鞭笞了,就差說他們是亂臣賊子了。

況且,太上皇剛剛纔表達了,他便是這大玄之君,這個時候,誰還敢再說冊立新君?

這不是要和太上皇硬剛嗎?

別的朝代或許有這樣的臣子,但是太上皇的治下,已經幾十年沒有過了。

於是王維仁急忙跪回大部隊裡面,叩請道:

“太上皇明鑑,臣等絕無要求、脅迫太上皇之意,只是太上皇龍體還未完全康復,尚且需要靜養。

這個時候朝廷必須有人坐鎮中樞,統御百官,以助朝廷度過難關。

此人,最好是我大玄儲君。

所以,爲朝廷及天下計,臣等懇請太上皇,早日冊立儲君,以完善國本!”

王維仁說完一叩首,表現的十分誠懇,言辭也極是合情合理。

有您坐鎮,大玄沒有皇帝便罷了,但也總得有儲君吧?

儲君也是國本,不可不立。

王維仁身後,尚且還有力氣說話的人,紛紛叩首:“懇請太上皇早日冊立儲君,以完善國本……”

太上皇似乎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只是又問道:“那你們認爲,今時今日,朝廷之中,何人堪爲儲君?”

許是太上皇溫和、柔弱的聲音給了大家信心,那宗室中立馬有人道:

“吾等覺得,儲君之位,非忠順王爺莫可,忠順王爺乃是太上皇之子,他做儲君,名正言順……”

此人這話一說,那些心思不一樣的就有些坐不住了。

比如果郡王的支持者,就要跟着“發炎”,幸好被早有察覺的果郡王一瞪眼,這才閉嘴。

於是,太上皇難得瞧向忠順王,“你覺得如何?”

忠順王卻多少有些瞭解太上皇,他本能的感覺到危險,因此也不顧屁股上的疼痛,趕忙搖頭道:“兒臣不敢,一切謹遵父皇旨意……!”

太上皇神色微動,似乎笑了一下,然後他又瞧着階下萎靡的衆臣,道:“你們可還有別的人選?”

王維仁本來就後悔剛纔一時錯漏,讓隊伍中的愚蠢之輩先說了話。

太上皇這架勢,哪裡是聽取意見的樣子!

因此先開口堵住別人的嘴:“臣等恭請太上皇聖意,一切憑太上皇決斷!”

“一切憑太上皇決斷!!”

衆臣附和。

太上皇此時面上方露出一抹笑容,他重新靠回輪椅上,輕輕一揚手:“既然如此,馮祥,宣旨吧。”

馮祥聞言,躬身一禮,然後從後面的太監手中,取出一份明黃色的聖旨,高聲唱道:

“太上皇聖旨,衆臣跪迎!”

果然,太上皇哪裡有給衆臣發言的意思,連聖旨都早已經擬好了。

不及多想,立於階前的賈寶玉、葉瓊、宗轍等人,也都趕忙下去,伏地而跪。

“臣等接旨……”

“太上皇聖諭,茲有皇四子景祺,乃是悼帝(景泰帝諡號)之子,勤勉好學,禮儀仁孝,今冊立爲皇太孫……”

羣臣側目,怎麼會……??

怎麼可能是皇四子景祺?

不算賈寶玉等人,就算王維仁身後的大臣們,也至少有兩三個是那日在大殿中親眼目睹景泰帝的辛密被揭開的。

就算不在場的,也有好些人,隱隱聽到過一些風言風語。

否則,爲什麼他們都不遵奉皇四子?

要知道,在大皇子,二皇子皆死的情況下,還有誰比四皇子更有資格繼承大統嗎?

但是偏偏,四皇子,纔是最沒有可能的!

因爲,四皇子十有八九,都不是景泰帝的兒子,而是那個妖僧竺蘭的孽種……

可是,太上皇爲何要立四皇子爲儲君……額,皇太孫?不是太子??

心中有疑慮的人實在太多,一些人差點沒忍住發聲質詢,好歹忍住。

馮祥掃了他們一眼,繼續一絲不苟的念道:

“另,有鑑於皇四子景祺年紀尚幼,特命靖親王元景桓,忠順王元裕,太師葉瓊,內閣大臣宗轍四人爲輔政大臣,協力輔佐皇太孫,治理朝政。

欽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好吧,就算皇四子當皇太孫“名正言順”,他年紀確實小,所以太上皇爲他選擇幾個德高望重、身份尊榮的人來當輔政大臣,這個也沒有錯。

但是,首輔呢,首輔王維仁哪兒去了?

再如何,宗轍也越不過王維仁去吧?

於是,不明白太上皇意思的衆人,紛紛將目光投向王維仁。

王維仁同樣心中詫異無比,隨即,他不知想到什麼,老邁的身軀開始顫抖起來。

羞辱?

還是……?

王維仁一時想不明白,但是他知道,太上皇今日這一系列的動作,必有深意。

他心中有一些猜測,但是都拿不準。

這已經不是他今日第一次有這種感覺了,每一次,都讓他對太上皇產生新的恐懼。

他好像這個時候才發現,他縱橫官場四十餘年,一直引以爲傲的政治手段,在太上皇面前,顯得那樣幼稚和無力……

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半分。

他坐在地上,仰着頭看着上面龍椅上的太上皇,似乎想要從他的面容中找尋答案。

馮祥將聖旨交到了賈寶玉的手中,然後在旁邊的太監又一聲“靜”的呵斥下,回去,取出了另一份聖旨。

“首輔王維仁接旨~~!”

“老臣接旨……”

王維仁木然的跪下,他知道,太上皇的意思,就在這一份看起來單獨照顧他的聖旨當中。

“太上皇聖旨:

首輔王維仁,在朝四十二年,謹守自身,勤勉刻苦,堪爲百官表率,尤以爲首輔之九載,輔佐悼帝,爲朝廷屢立功勳。

然朕察其今年六十有六,深嘆光陰荏苒,忠臣良將歲月不復。

故賞其黃金百兩,良田百畝,晉太子少保。另特賞御馬兩匹,宮車一駕,準其榮耀歸鄉,頤養天年。

欽此。”

王維仁愣了,衆臣愣了。

連旁邊的賈寶玉也都眼皮跳了一下。

太上皇好果斷決絕的做法,竟然一點提示不給,一道聖旨直接罷相了?

不過嘛,這個老東西下臺,對他來說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馮祥看王維仁坐在地上,面色慘淡蒼涼,很是貼心的提示道:“王少保,還不領旨叩謝皇恩?”

“臣……老臣……”

王維仁吐字艱難,擡頭望向上面,看見的,卻只有一張古井無波,微閉着眼睛養神的龍顏。

於是,他頹然道:“老臣,叩謝吾皇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一場來勢洶洶的羣臣跪諫,終於以一道罷相聖旨終結。

受傷的大臣們,自有官兵護送回家,而賈寶玉在將聖旨交給旁邊的宗轍之後,便上了臺階,親自推着太上皇的龍椅,轉入濯塵殿中。

原地,王維仁拿着聖旨,仍舊有些失魂落魄的樣子。

宗轍走到他的身邊,嘆道:“太上皇加厚賞於元輔,元輔也算是榮耀收場,又何必如此失落呢?”

王維仁身邊,王禮聽見這話,忍不住怒道:“宗閣老如今自是意氣風發,四位輔政大臣中,只有宗閣老在內閣當中,將來我父親的首輔之位,自是要落到你宗閣老的手中……”

還是王維仁擺手制止了王禮,卻也只是對宗轍微微拱手:“犬子莽撞,還請宗閣老莫怪。老夫如今已經不是首輔,想必閣中諸事宗閣老也是清楚的,也用不着老夫再累贅交託。

老夫還要回家收拾行囊,便不與宗閣老閒敘了……”

說着,王維仁與王禮相互攙着,落寞的離開。

遠處,一架宮車及數個內侍行來,那爲首的太監上前笑道:“少保大人,這是太上皇御賜的宮車,先行護送您回府。

另有黃金一百兩,稍後奴才們會打點好,給少保大人送到府上。

至於那一百畝良田,戶部之後會行文少保大人家鄉知府知縣,責令籌辦……”

“有勞了。”

王維仁今日本來受了不小的打擊,又因爲長子王禮也捱了杖責,有傷在身,便沒有推辭。

太監笑道:“哪能啊,畢竟是最後一次服侍少保大人,以後小的們就算想服侍也沒有機會了,哪兒能不盡心盡力?”

滿滿的嘲諷之意,令王禮大怒。

幸好王維仁制止,然後王維仁冷冷的看着那太監,道:“本官縱然不做首輔,也是朝廷一品上,太子少保,你可知道詆譭本官是什麼罪?”

太監嘴巴蠕動一下,到底沒敢多作嘲笑,彎腰木訥的道:“請吧,少保大人……”

……

上了馬車,王禮仍舊怒氣難平。

但他卻發現,自家父親居然慢慢平靜了下來。

“父親,難道你就甘心這麼慘淡收場?說什麼厚賜,不過區區一百兩黃金,一百畝田地,那值當什麼?

還晉封什麼太子少保,朝廷連太子都沒有,太上皇這麼做,分明是有心羞辱父親!”

王維仁皺眉瞧他一眼,示意了一下外面,王禮這才反應過來周圍都是太上皇的人,這才壓低了聲音。

然後王維仁輕嘆道:“你應該慶幸,太上皇沒有治我死罪……”

王禮神色一變,訥訥道:“父親此話何意?”

王維仁搖搖頭,自嘲的道:“是老夫自恃過高,當了幾年首輔,就當真以爲自己對朝廷來說有多麼重要。

確實也是,以前陛下在位的時候,諸多事情,都多有仰仗老夫之處。

便是有悖於陛下聖意之處,老夫攜羣臣以大義壓之,陛下鮮有不從之時。

於是,老夫便以爲臣子,當真有與君王爭長短,辯是非的權力。

然而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

王禮便問爲何。

王維仁頗有些悔悟的道:“老夫忘了,陛下之所以對我們這些前朝重臣多有忍讓,真正的原因,不過是礙於太上皇的存在罷了……”

王禮聞言,微微一愣之後,隨即頭腦中,也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清涼感覺襲來。

他好像明白了什麼關鍵的地方。

“陛下行事雷霆果斷,又勤政克勉,諸多大事,皆會詢問百官之意,鮮有專橫之舉。

老夫便理所當然的以爲,爲聖者,皆當如此。

錯了,大錯特錯!試想若是沒有太上皇,憑藉陛下之自負與勤勉,又豈會容忍我們這幫老臣至今?

只怕一朝太上皇龍馭,就是我等卸甲歸田之時。

然而,老夫卻想用太上皇賦予我等的權力,去約束逼迫太上皇,豈非愚蠢之極?

想到這裡,老夫現在心頭已然是一身冷汗。

所以,你應當慶幸,慶幸如今朝廷是多事之秋,慶幸朝局不穩,慶幸,太上皇並不願意多生事端。

否則……”

王維仁搖搖頭。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概便是如此。

當他身上的首輔身份被剝奪之後,他才能以這樣冷靜的心態看待前塵之事。

顯然,他真的站錯隊了。

太上皇,真的,一點也沒有要冊立忠順王爺的意思,

之所以不殺他,僅僅只是爲了維護現在朝廷薄弱的穩定狀態吧。

至於太上皇心目中真正的即位人選……

不重要了,反正,都與他沒有關係了。

第202章 情話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604章 有色心沒色膽第711章 王熙鳳主僕第743章 晴雯的禮物第67章 血刃第40章 信第770章 女不肖父第630章 三月第781章 再說了……第569章 私生子?第323章 蓉兒媳婦也死了?第584章 投誠第371章 一笑百媚生第84章 不是親兒子第192章 無利不起早第12章 交談第14章 見面第427章 招賢納士第89章 比方第286章 夜探黛玉(二)第531章 揭秘(五)第3章 水溫剛好(求推薦,求收藏)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809章 纔不選她第820章 王熙鳳的野心第426章 車中教戒第40章 信第393章 心思第429章 踏浪第111章 芳齡永繼第310章 定第598章 羣婢共拜第51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608章 接人第720章 教畫畫第602章 美人第769章 薛門留宿第746章促成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580章 亡第71章 合作第150章 慶功宴(四)第732章 苦心孤詣第605章 撒潑第175章 酒宴第683章 不徹底激怒皇后的王爺不是好侄婿第469章 身子不舒服第714章 香紅袖第289章 求詩第721章 主僕第813章 念舊情第302章 變故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766章 玩牌第296章 揭秘第333章 患得患失第632章 會元春(一)第188章 賜婚第610章 禮不可廢第19章 遊園(一)第561章 賈府危機第314章 你要對我用強?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第389章 募捐?第157章 有一就有二第312章 是否配爲皇族子嗣第50章 禮遇第3章 水溫剛好(求推薦,求收藏)第455章 撞見第516章 春月湖刺殺第153章 慶功宴(七)第806章 統御後宮之方第504章 小電燈泡第5章 柺子第739章 調整軍費第812章 探春的才情第548章 曠野第467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二)第551章 薛家,寶釵第182章 安置第453章 別樣的王熙鳳第673章 離府前(三)第587章 位份第658章 那朕算什麼?第796章 消遣的時間第202章 情話第28章 絳芸軒掃盲議題第495章 野心第470章 志要拆姻緣第5章 柺子第179章 審問第467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二)第79章 賞梅第693章 寶釵歸位第454章 蓮子湯第833章 釵黛合一第55章 賀壽第122章 破天之事第736章 皇后過不去的坎
第202章 情話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604章 有色心沒色膽第711章 王熙鳳主僕第743章 晴雯的禮物第67章 血刃第40章 信第770章 女不肖父第630章 三月第781章 再說了……第569章 私生子?第323章 蓉兒媳婦也死了?第584章 投誠第371章 一笑百媚生第84章 不是親兒子第192章 無利不起早第12章 交談第14章 見面第427章 招賢納士第89章 比方第286章 夜探黛玉(二)第531章 揭秘(五)第3章 水溫剛好(求推薦,求收藏)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809章 纔不選她第820章 王熙鳳的野心第426章 車中教戒第40章 信第393章 心思第429章 踏浪第111章 芳齡永繼第310章 定第598章 羣婢共拜第51章 人不輕狂枉少年第608章 接人第720章 教畫畫第602章 美人第769章 薛門留宿第746章促成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580章 亡第71章 合作第150章 慶功宴(四)第732章 苦心孤詣第605章 撒潑第175章 酒宴第683章 不徹底激怒皇后的王爺不是好侄婿第469章 身子不舒服第714章 香紅袖第289章 求詩第721章 主僕第813章 念舊情第302章 變故第753章 甘露殿沐浴第766章 玩牌第296章 揭秘第333章 患得患失第632章 會元春(一)第188章 賜婚第610章 禮不可廢第19章 遊園(一)第561章 賈府危機第314章 你要對我用強?第238章 寶釵生日(四——國色天香)第389章 募捐?第157章 有一就有二第312章 是否配爲皇族子嗣第50章 禮遇第3章 水溫剛好(求推薦,求收藏)第455章 撞見第516章 春月湖刺殺第153章 慶功宴(七)第806章 統御後宮之方第504章 小電燈泡第5章 柺子第739章 調整軍費第812章 探春的才情第548章 曠野第467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二)第551章 薛家,寶釵第182章 安置第453章 別樣的王熙鳳第673章 離府前(三)第587章 位份第658章 那朕算什麼?第796章 消遣的時間第202章 情話第28章 絳芸軒掃盲議題第495章 野心第470章 志要拆姻緣第5章 柺子第179章 審問第467章 劉姥姥進大觀園(二)第79章 賞梅第693章 寶釵歸位第454章 蓮子湯第833章 釵黛合一第55章 賀壽第122章 破天之事第736章 皇后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