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密議

王濤想到這裡,馬上令人把高宏請來。

高宏這幾個月來很少得到王濤的傳召,但一聽到王濤傳喚他。沒有猶豫馬上就前往節度使府。

高宏被帶到節度使府的書房,剛一進門,就看到地上一地的碎瓷器,書房內站着幾個侍女,一動都不敢動,身體不斷的顫抖。再想想當前的情況,他就明白王濤找他來的原因了。

王濤看到高宏進來,趕緊上前把高宏請到上座,自己在下坐相陪。高宏推讓不過,只得做了上座。

王濤書房裡的侍女說:“還不趕快收拾了的東西,滾下去。”

那些侍女如蒙大赦,手腳麻利的把地下的碎瓷器全部收拾完,迅速的退出了書房。

高宏趁着這段時間仔細觀察王濤,發現他現在已經和三個月前判若兩人,三個月前他是威武的節度使,而現在看起來就像形將朽木的老人。想着王濤對自己的恩義,高宏不由的心裡一陣陣的難過。雖然王濤現在越來越剛愎自用,而且有些昏庸,但是想着王濤對自己的恩高義厚,高宏決定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幫他一次,讓他渡過難關。

在兩人坐定之後,王濤就着急的說道:“悔不聽當初先生之言,纔有了今日的困境,現在我已經是無路可走,所以請先生來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過了這一關。”

高宏聽着王濤的請求,努力的把當前的情況思考了一下。最後還是想出一個辦法,雖然這個辦法只能救一時,將來官位恐怕還是會不保。但畢竟保住了性命。

高宏對王濤說道:“大人,當前的情況已經十分明朗了,韃靼人已經沒有可能攻下開平衛了,我們不能再抱着死無對證的幻想了,現在天氣轉冷,韃靼人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一旦韃靼人撤軍,到時候開平衛一旦音信暢通,以賈珂的能耐,這個消息必定會很快傳入京中,到時候大人必定獲罪。”

王濤聽了高宏的話,心裡不由得一陣發怵,想着在天牢獄中自己悲慘的死去,他就不由得渾身發抖。

他上前突然抓住高宏的手,“先生,你一定要救我。現在只要我能活命,讓我幹什麼都行。”

高宏看着他六神無主的樣子,心裡不由得感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看在王濤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分上,他不能不管。

高宏輕輕的拍着王濤的手,安撫着他說道:“大人,還沒有到了這一步,咱們現在還有補救的機會。”

王濤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急切的問:“該怎麼辦?”

高宏對他說出了辦法,“到了現在,應該從幾個方面一起動手。還有可能化解危機。第一個方面,立即備重禮前往京師,派人拜見京營節度使王大人,求王大人網開一面。”

王濤對次完全贊同:“拜見王大人,是應有之意。到時候我多備禮物。定然讓王大人滿意。到時候有王大人說相,賈珂不過是個小小的庶子,他能翻出什麼花樣。”

高宏看他還沒有看出其中的關鍵,趕忙再給他解釋,“大人切不可如此說。這個賈珂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恐怕在榮國府中也是被寄予厚望的,大人如果派人如此和王大人說,到時候出了差錯,王大人如何和榮國府交代。”

王濤不解的看着高宏,高宏看着他的臉色,就知道他還沒有想明白,請對他解釋道:“這些世家有些事情,就是自己家人也只有一兩個人知道。而賈珂小小年紀,就被榮國府安排了一個正六品的實缺,並且還暫代了從五品的開平衛御千戶,這其中要說沒有什麼秘密。誰又能相信?”

王濤這才恍然大悟,一副後悔莫及的樣子。

高宏看他明白,接着就說:“第二件事,就是派人和賈珂聯絡,許以重利,暫時把它安撫下去。”

王濤現在已經有些明白,賈珂對榮國府的重要,所以也沒有反駁。反而像高宏請交道:“不知道給賈珂怎樣的好處,他才能放過這件事?”

高宏想了想對王濤說:“賈珂現在是千戶,不過是正六品的官兒。這幾次功勞加起來,應該能讓他成爲實受正五品的守備。不如就讓他在開平衛爲正五品的守備,把開平衛擴建爲開平鎮,他也算獨當一面了。這樣應該能讓他滿意。”

王濤點點頭,沒有反駁。

高宏見王濤沒有反駁,知道已經同意了,接着跟他說:“這第三件事有些陰狠,不知道大人辦不辦?”

王濤聽他這麼說,不由得笑了:“現在我還哪管得了什麼陰狠不陰狠,只要能保得住我自己就行。”

高宏見他這麼說,便陰着臉說道:“這件事必須有人要承擔責任,畢竟這不是小事。要知道幾萬人攻打邊關,打了到三個月。還沒有人向朝廷彙報,這是死罪。現在要找個人,替大人把這件事頂下來。”

王濤剛開始聽他說這是死罪的時候,已經魂不守舍。現在聽他說要讓人頂罪,眼睛都發亮,不眨一下子盯着高宏,讓他說下去。

“宣府鎮知府——許瑚,他是朝廷派給大人的助手,不但忌賢妒能,以私而廢公,因爲其連襟貪污被賈珂所殺,所以屢次阻止大人而發兵救援,而且還私自扣下您發往朝廷的密件,被您所發現,您一時氣憤,當即將他斬殺以正軍法。雖然您擅自殺了知府,但不過是您一時氣憤,而且這裡是邊關,您行的是軍法,雖然小有過失,但無關大礙。大人您看這對不對?”

王濤聽完他的話,已經是滿面紅光,哪還有剛纔頹廢的影子。現在聽高宏問他,當即說到:“不錯,事情就是這麼回事。這個許瑚簡直是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報朝廷。我手下怎麼能允許這樣的人存在?明日我在大堂聚將,當天就將他正法,以儆效尤。”

高宏見王濤如此興奮,不由得又給他潑冷水道:“大人雖然暫時躲過這一劫,但畢竟惡了賈府,從今以後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讓他們再抓住把柄。不然大人以爲這件事就真的過去了嗎?”

王濤聽高宏之言覺得有些大題小做。既然三方面都安排妥當,將來還能有什麼後患,如果計劃能夠順利實行,如此反而因禍得福,能夠和京營節度使王子騰王大人,搭上關係那是再好不過的。

高宏看着王濤樂觀的表情,不知道該怎麼說他,年輕的時候這個王濤還是很謹慎的,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難道不知道人心險惡,你這是差點讓賈珂送了性命,難道真的以爲給他升了官兒,他就會把以前的事一筆勾銷,還別說這個官是人家你理所應當得的。

但是高宏現在,也不好打擊王濤的積極性,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然後又和王濤同意如何讓許瑚頂罪。並且當天晚上,高宏就秘密仿製了告發的書信,以及王濤給京城的幾份奏摺,落款的時間都依次不同。到時候這些就是許瑚的罪證。

第 384 章 越線第 197 章 定親第 51 章 過年第 190 章 交接第 588 章 中伏第 483 章 出發第 395 章 辭呈第 259 章 喬遷第 524 章 鴆殺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786 章 大破第 78 章 試製第 768 章 封侯第 501 章 回京第 457 章 報信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163 章 神弓第 757 章 瘟疫第 411 章 商議第 557 章 殿試第 332 章 報應第 383 章 交惡第 684 章 綠雲蓋頂第 560 章 土地第 256 章 曹莽第 51 章 過年第 176 章 冷眼第 597 章 發現第 703 躲藏第 632 章 對陣第 447 章 留情第 617 章第 508 章 彙報第 177 章 兩鎮第 409 章 發現第 159 章 行軍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591 章 大難臨頭第 192 章 封侯第 572 章 中伏第 326 章 京營第 485 章 安靜第 697 章 突發第 532 章 敲打第 140 章 情報第 337 章 盟友第 358 章 對策1第 151 章 軍情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47 章 管事第 16 章 世交第 548 章第 732 章 又見奪嫡第 401 章 猜忌第 3 章 外掛第 486 章 密旨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16 章 遊擊2第 172 章 真僞第 567 章 隨侯珠第 635 章 首勝第 74 章 軍議2第 211 章 調兵第 181 章 雙刀第 197 章 定親第 590 章 回京第 236 章 安排第 319 章 彈劾第 192 章 封侯第 187 章 傳國玉璽第 267 章 家業第 392 章 推測第 1 章 枉死第 188 章 雪夜第 10 章 訴說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601 章 重議第 126 章 管家第 251 章 母女第 43 章 對話2第 779 章 回京第 252 章 分說第 639 章 投降第 557 章 殿試第 549 章 門路第 141 章 冬訓第 642 章 攻城第 48 章 臘月第 273 章 突襲第 548 章第 554 章 開考第 129 章 遇賢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713 章 薛寶琴第 258 章 家事第 235 章 回營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780 章 鬧劇第 556 章 放榜
第 384 章 越線第 197 章 定親第 51 章 過年第 190 章 交接第 588 章 中伏第 483 章 出發第 395 章 辭呈第 259 章 喬遷第 524 章 鴆殺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786 章 大破第 78 章 試製第 768 章 封侯第 501 章 回京第 457 章 報信第 537 章 調動(求訂閱)第 163 章 神弓第 757 章 瘟疫第 411 章 商議第 557 章 殿試第 332 章 報應第 383 章 交惡第 684 章 綠雲蓋頂第 560 章 土地第 256 章 曹莽第 51 章 過年第 176 章 冷眼第 597 章 發現第 703 躲藏第 632 章 對陣第 447 章 留情第 617 章第 508 章 彙報第 177 章 兩鎮第 409 章 發現第 159 章 行軍第 152 章 800里加急第 591 章 大難臨頭第 192 章 封侯第 572 章 中伏第 326 章 京營第 485 章 安靜第 697 章 突發第 532 章 敲打第 140 章 情報第 337 章 盟友第 358 章 對策1第 151 章 軍情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47 章 管事第 16 章 世交第 548 章第 732 章 又見奪嫡第 401 章 猜忌第 3 章 外掛第 486 章 密旨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16 章 遊擊2第 172 章 真僞第 567 章 隨侯珠第 635 章 首勝第 74 章 軍議2第 211 章 調兵第 181 章 雙刀第 197 章 定親第 590 章 回京第 236 章 安排第 319 章 彈劾第 192 章 封侯第 187 章 傳國玉璽第 267 章 家業第 392 章 推測第 1 章 枉死第 188 章 雪夜第 10 章 訴說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601 章 重議第 126 章 管家第 251 章 母女第 43 章 對話2第 779 章 回京第 252 章 分說第 639 章 投降第 557 章 殿試第 549 章 門路第 141 章 冬訓第 642 章 攻城第 48 章 臘月第 273 章 突襲第 548 章第 554 章 開考第 129 章 遇賢第 397 章 衆叛親離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713 章 薛寶琴第 258 章 家事第 235 章 回營第 505 章 總理衙門第 780 章 鬧劇第 556 章 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