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2 章 對陣

阮正玉之後點點頭,想起自己這些年所建立的馴象四衛、馬閒四衛,他也是信心十足。

馴象四衛、馬閒四衛是什麼兵種呢?

顧名思義馴象四衛,是四隻以戰象爲主的部隊,這4支部隊每一支統領戰象200匹,這些大象一旦衝擊起來,簡直就是古代的坦克,是無堅不摧。

阮正玉靠着這支部隊南征北戰,四方的小國都被他打了個遍,結果十幾年來沒有遇到過對手。

而馬閒四衛是南方很少有的騎兵部隊,各支部隊共有騎兵1萬,在南方諸國中也是少有的衝擊力量。

爲了這馬閒四衛位以及馴象四衛,阮正玉可是把他們的軍費幾乎一半兒都用在了兩支部隊身上。

而這兩支部隊也是阮正玉的王牌,輕易是不動用的,這一回他就想着把這兩支部隊全部集中起來,北上和賈珂爭分,爭取一舉將賈珂擊破,讓他膽寒,從此不敢南視。

阮正玉打定主意立刻傳令:“以神武四衛、殿前六衛及馴象四衛、馬閒四衛爲中軍,各地在集結士兵15萬,然後在升龍府會合,朕親統大兵北上,與北朝一決勝負。”

底下的這些大臣們,聽完阮正玉的命令都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這幾十萬大兵彙集需要多少糧草?而安南國小,雖然說是一年三熟,但是貴族們對百姓的壓迫,卻也超過了天朝。

現在如果再徵集這麼多糧草,百姓們恐怕就要鬧事兒了。

但是他們看在上面阮正玉,堅定的眼神都不敢出來阻止。

於是阮正玉這一聲令下,整個安南都行動起來,快在升龍府就有二三十萬人馬彙集。

其中神武四衛四萬、殿前六衛六萬及馴象四衛、馬閒四衛,再加上各地來的援軍攻擊26萬人。

而這些兵馬所需要的糧草,自然是從百姓家中籌集那些王公貴族,可不會把自己的家底兒也拿出來給阮正玉糟蹋。

於是安南國民間便怨聲載到,阮正玉深居王宮之中,可聽不到這些。他見大兵集結完畢,也沒有耽擱,立刻統領大兵北上。

知道阮正玉剛剛出了升龍城的大門,就見到路旁有一人,頭戴麻冠,身披麻袍,手拿着空商幫在那裡等着他。

阮正玉定睛一看,原來是那一個被他趕出朝堂的阮天德。

阮正玉見到這種情況,就知道這個阮天德是來給自己添不痛快的。

於是於是他命人將阮天德帶到自己的馬前,開口問道:“你不在城中養老,來到這路邊幹什麼?”

那阮天德見到阮正玉跪倒在地,兩眼含淚地說道:“老臣請國王立刻休兵罷戰,像中原天朝臣服,以保全我安南國設計以及祖宗的陵寢。”

“閉嘴,在朝堂上我已經和你說的十分清楚了,沒想到你還敢在這裡攪鬧,趕快回去,也能保全自身,不然的話休怪本王無情。”

阮正玉說完這句話也不理這阮天德,繼續催動大軍前進。

阮天德看着阮正玉帶着大兵向前而去,不由得嚎啕大哭:“安南國亡了,列祖列宗呀,你們睜開眼看一看。”

本來已經走出一段路的阮正玉,聽到這句話立刻勃然大怒。

“來人呀,給我將這個瘋子關入大牢,等我得勝迴歸再做處置。”

阮正玉一生吩咐,立刻來了幾個軍兵,把阮天德綁了起來送到城中牢房去了。

阮正玉處理完這件事之後,仍然心氣不平,但是他得到稟報,北朝的燕王賈珂統領着近30萬人馬已經來到邊境駐紮,隨時可能攻打邊境城池的。

因此阮正玉也不敢怠慢,立刻催動大軍向邊境而去,到達邊境的時候,賈珂在這裡已經等了很長時間了。

賈珂十分了解南方的地形,這裡雨林密佈,潮溼悶熱,如果是這些人撒到密林之中,不和自己對決,那可真夠自己喝一壺的。

於是賈珂統領30萬人馬,放大聲勢卻行動緩慢,就是想讓安南國王集結兵力與自己對決,然後自己將其一舉擊敗,省得這些人和自己打游擊戰。

阮正玉也正是應了賈珂的主意,帶着幾十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就來到了邊境,然後去賈珂大營十里外安營。

賈珂已得到安南國王統領大兵前來的消息,便大喜過望。

第二天一大早,賈珂就帶着五萬人馬來到安南國大營外,討敵要陣。

安南國王阮正玉聽到賈珂前來討敵,也不示弱,帶着滿朝的文武,然後打着全副的儀仗,也出了大營。

賈珂在陣前向對面觀瞧,只見安南國的大營大門打開,首先出來的是1萬騎兵這些騎兵來到陣前,四處的奔跑,壓住了陣腳。

賈珂看到這1萬騎兵在陣前耀武揚威,不由得露出了諷刺的微笑,這些騎兵在南方也算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力量,但是比起賈珂帶來的北方的草原猛士,這些人還真不夠看。

緊接着就是幾萬的步兵從大營中涌了出來,這些步兵一個個身體彪悍,不過許多人甚至赤裸上身,,甚至就連兵器也不是十分的齊全。至於盔甲除了幾個坐在馬上的武將之外,幾乎沒有人披甲。

賈珂看到這裡就哼哼的一笑,在古代的時候,鐵器可是最爲重要的戰略物資,就連中原天朝每年的鐵器產量也不過是一千萬斤,按現在的計量方式也不過是五六千噸,何況是安南國。

不過賈珂看到最後邊出來的幾百頭大象的時候,就皺起了眉,不過賈珂馬上就又放鬆了下來。

要是以前被這些象兵一衝,自己的軍陣,也許就會被打散,但是自從賈珂在賈母那裡得了那本製造兵器的書籍之後,就按照這本書上的描述,開始製造那些戰爭兵器。

其中有諸葛連弩,神臂弩,以及古代兵器的巔峰三弓牀弩(八牛弩)。

如果對面的象兵膽敢衝鋒,面對三弓牀弩這些威力巨大的弩箭,立刻就會變成篩子。

而安南國王阮正玉也在陣前,向賈珂這邊眺望。

這一看阮正玉心中馬上就忐忑起來,只見賈珂正對面的那支軍隊,一個個讚的筆直,好像一棵棵木樁。

如果只是這樣也不過是訓練有素,而這些人身上一個個劇都披着甲冑,一看就是精銳之師。

阮正玉回頭來,再看自己身旁的這些士兵,幾乎就沒有批甲的,有的甚至連衣服都沒有。

這讓阮正玉心中,對於自己的前程蒙上了一層陰影。

賈珂見安南國已經列好大陣,於是催馬向前,來到了安南國大陣前大聲喝道:“某家燕王賈珂是也,讓你家國主立刻前來搭話。”

阮正玉聽到賈珂召喚也不示弱,就想提馬向前,旁邊的黎廣清趕緊阻止道:“陛下乃是萬金之軀,不可親涉險地。”

阮正玉聽完不由得大怒,“敵方主將在前叫陣,如果孤膽怯不出,不但讓對方恥笑,也弱了我方的氣勢。”

於是阮正玉不聽勸阻,帶着幾員大將就來到了陣前。

這也是阮正玉不瞭解賈珂,如果是韃靼人的大汗阿爾斯楞汗,遇到賈珂在前叫罵,一定不會出來,他可是知道賈珂的厲害,一旦被賈珂逮住機會,性命都有危險。

賈珂單人獨騎提着方天畫戟,見對面出來一位身穿黃袍的中年人,旁邊跟着幾位頂盔冠甲的大將,知道對面的安南國主已經出來了。

阮正玉離賈珂一兩百步的時候,停下了馬蹄,然後拿着馬鞭指着賈珂說道:“你就是北朝的燕王?”

“不錯,正是賈某。”

“我朝與你互不侵犯,如何帶大兵來犯我境。”

賈珂聽完之後冷冷的一笑,然後說道:“你是我朝太祖所封的藩王,自然要禮尊中原上國,爲什麼屢屢派兵侵犯?”

阮正玉聽到賈珂這麼問,也就撕破臉皮了,直接就說道:“自古以來強者爲王,弱者爲寇,今我大安南國強盛,汝朝已經衰敗,自然爲我等的獵物。”

賈珂聽完這個小國之主,如此的不知天高地厚,也不想再和他多費口舌,於是說道:“即如此,戰場上見個高低。”

賈珂說完之後便撥馬回身想要回自己的陣中。

哪知道跟着阮正玉來的有一員大將見到賈珂單人獨騎,就敢來到自己的陣前,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

於是也不和阮正玉打招呼,催動胯下的青鬃獸,直奔賈珂而去。

賈珂剛剛回馬走了沒多長時間,就聽到背後馬蹄聲響,他回頭一看,只見後方奔來一位生頭頂鐵盔,身披鐵甲手拿狼牙棒的大漢。

賈珂到現在哪裡還不知道對方這是前來偷襲,想要擒賊先擒王。

賈珂假裝不知詳情,在對方和自己馬頭接馬尾的時候,突然一拉火龍駒,這火龍駒乃是寶馬良駒,迅速敏捷,立刻就閃到了一旁。

追上來的安南大將,剛剛把狼牙棒舉起,就見對方的馬,忽然向旁邊一躍,這一下雙方立刻就馬打對頭。

賈珂也不給對方任何機會,方天畫戟從天而降,一個力劈華山直奔對方的腦袋就去了。

這位安南大將連個反應的機會都沒有,就被賈珂斜肩帶背劈爲兩半,就連坐下的戰馬也被當場劈死。

賈珂殺了這個偷襲的大將,回過身來對着安南國王笑道:“蠻夷小國不知禮儀,只知道偷襲,今日叫你偷雞不成蝕把米。”

阮正玉本來見手下的大將直奔賈珂心裡,還有些希望盼着這一下就把對方的主將殺了,如此一來自己回兵北上,就能打下大大的江山,哪知道手下的大將,只一合就被賈珂殺了。

賈珂現在又在陣前笑罵,阮正玉南征北戰這麼多年,哪裡受過這樣的侮辱?立刻就對身旁的大將說道:“陳泰,你卻取了這人的性命,給我出氣。”

陳泰在安南國也算是勇士,但是剛纔見到賈珂把和自己差不多的一員大將一回合就殺了,心中現在十分的忐忑,但是國王有令他不能不尊,於是只能硬着頭皮拍馬向前。

賈珂見對方又衝出一員大將,就想再次提方天畫戟前去迎戰。

哪知道這時候自己陣中跑出了一員小將,這人不是旁人正是蕭嶽。

蕭嶽自從跟隨賈珂以來,被賈珂十分的重用,現在已經是統領5萬人馬的大將,但是他卻沒有跟隨賈珂立過什麼功勞,所以總覺得低其他人一頭,這一回南下,他覺得正是自己立功受賞的機會。

蕭嶽來到賈珂的馬前,對着賈珂拱手說道:“主公,殺雞焉用宰牛刀,不勞主公親往,末將前往足矣。”

第 77 章 紙甲第 240 章 破城第 731 章 三年第 41 章 震驚第 144 章 定計第 481 章 見駕第 120 章 位份第 188 章 雪夜第 789 章 投降第 57 章 阿芙蓉第 413 章 活稀泥第 725 章 託孤第 416 章 友誼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305 章 定基第 81 章 敵至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226 章 出戰第 494 章 求見第 386 章 刑訊第 263 章 成婚第 738 章 戰事第 210 章 朝議第 760 章 寶玉第 269 章 賈珠成婚第 369 章 商幫第 127 章 召見第 358 章 對策1第 294 章 夢境第 681 章 奪權第 786 章 大破第 317 章 父子猜忌第 19 章 揚威第 91 章 大舉來犯第 110 章 通報第 704 章 迷藥第 703 躲藏第 45 章 母愛第 743 章 求援第 571 章 絕糧第 637 章 夜襲第 276 章 不戰而勝第 780 章 鬧劇第 464 章 相告第 175 章 喜訊第 23 章 道別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595 章 善後第 47 章 管事第 250 章 安排第 531 章 三月第 657 章 階下囚第 796 章 後事第 145 章 大戰第 28 章 雜事第 687 章 祭祖第 214 章 敗敵第 464 章 相告第 767 章 五年第 389 章 猜忌第 669 章 黃袍加身第 788 章 農奴第 752 章 斷後第 637 章 夜襲第 511 章 死因第 724 章 爭位第 681 章 奪權第 113 章 栽贓第 587 章 撤軍第 45 章 母愛第 350 章 接駕第 499 章 駕崩第 308 章 演說榮國府第 306 章 封駁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344 章 真相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494 章 求見第 161 章 誓言第 741 章 明升暗降第 692 章 推薦第 508 章 彙報第 472 章 小莊子第 601 章 重議第 228 章 大戰第 494 章 求見第 744 章 頂撞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166 章 進退第 238 章 大帳議事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641 章 兵臨關下第 79 章 實驗第 688 章 商稅(1)第 564 章 聚將第 53 章 乞丐第 15 章 親兵第 157 章 軍令第 544 章 靈泉
第 77 章 紙甲第 240 章 破城第 731 章 三年第 41 章 震驚第 144 章 定計第 481 章 見駕第 120 章 位份第 188 章 雪夜第 789 章 投降第 57 章 阿芙蓉第 413 章 活稀泥第 725 章 託孤第 416 章 友誼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305 章 定基第 81 章 敵至第 675 章 走門路第 226 章 出戰第 494 章 求見第 386 章 刑訊第 263 章 成婚第 738 章 戰事第 210 章 朝議第 760 章 寶玉第 269 章 賈珠成婚第 369 章 商幫第 127 章 召見第 358 章 對策1第 294 章 夢境第 681 章 奪權第 786 章 大破第 317 章 父子猜忌第 19 章 揚威第 91 章 大舉來犯第 110 章 通報第 704 章 迷藥第 703 躲藏第 45 章 母愛第 743 章 求援第 571 章 絕糧第 637 章 夜襲第 276 章 不戰而勝第 780 章 鬧劇第 464 章 相告第 175 章 喜訊第 23 章 道別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595 章 善後第 47 章 管事第 250 章 安排第 531 章 三月第 657 章 階下囚第 796 章 後事第 145 章 大戰第 28 章 雜事第 687 章 祭祖第 214 章 敗敵第 464 章 相告第 767 章 五年第 389 章 猜忌第 669 章 黃袍加身第 788 章 農奴第 752 章 斷後第 637 章 夜襲第 511 章 死因第 724 章 爭位第 681 章 奪權第 113 章 栽贓第 587 章 撤軍第 45 章 母愛第 350 章 接駕第 499 章 駕崩第 308 章 演說榮國府第 306 章 封駁第 196 章 秦可卿第 344 章 真相第 517 章 李德善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494 章 求見第 161 章 誓言第 741 章 明升暗降第 692 章 推薦第 508 章 彙報第 472 章 小莊子第 601 章 重議第 228 章 大戰第 494 章 求見第 744 章 頂撞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166 章 進退第 238 章 大帳議事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641 章 兵臨關下第 79 章 實驗第 688 章 商稅(1)第 564 章 聚將第 53 章 乞丐第 15 章 親兵第 157 章 軍令第 544 章 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