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4 章 初戰

黃柏峰在西安整頓大軍,然後二十多萬人馬在諸國的使者帶領下,向西而去,過玉門關,直奔中亞而來。

等到黃百峰的人馬來到西域的時候,在西域36國已經被滅的差不多了。

而那些帶路的使者聽到本國被滅,立刻一個個是痛哭流涕跪在黃百分的面前,請他趕快出兵。

黃柏峰思考了一陣決定立刻出兵,因爲他認爲,現在黑衣大食剛剛佔據西域36國立足未穩,如果是再給他們一段時間,等他們安定的地方,再與他們交戰,那就有些麻煩了。

於是,黃柏峰立刻揮動大軍,直駐西域。

在西域36國第一站,就是鄯善,也許這個名字,大家有些不熟悉,但是說出另外一個名字,大家一定是如雷貫耳,那就是——樓蘭。

樓蘭古國由於離中原最近,所以最後一個才被黑衣大食征服,而且時間並不長,現在黑衣大食還在努力的平定樓蘭之中,各種的反抗。

等到黃柏峰幾十萬帶兵到達樓蘭的時候,這裡的黑衣大食的領袖——納義勒,在接到中原大軍幾十萬前來的消息之後,剛開始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隨着情報越來越多,他纔有些擔心,要知道自己麾下只有3萬餘人,而中原人卻有幾十萬雖然自己手下了,這些士兵們都是被宗教信仰所感染,悍不畏死,但是雙方人數實在差的太多了。

於是他召集衆將商量該何去何從。

結果納義勒手底下的衆位將軍,都一致認爲應該先和中原人打一仗,不管是否能勝,也能夠探聽中原軍力的虛實,就是退回後方也能和大帥交代。

納義勒一想果然是這個道理,於是他把在樓蘭國國內鎮壓判亂的那些士兵全部招回來了。

納義勒麾下的這3萬人中,有1萬是騎兵部隊,這些騎兵騎的都是阿拉伯馬,相對於中原騎兵的馬匹來說,在速度和短程衝刺上有絕對的優勢。

這也是阿拉伯人橫掃四方的一個重要砝碼。

納義勒帶着3萬人離開樓蘭國國都,向東直行了30裡,就於黃柏峰帶着中原大軍相遇。

黃柏峰得到探報,對方3萬餘人在前邊裂開的陣仗,這讓黃百分還是十分佩服的,只3萬人就敢和自己對戰,就是韃靼人也沒這個膽子。

於是黃柏峰命令大軍暫時停下,然後幾十萬人馬列開陣仗。

納義勒並不像中原人那樣迂腐,他見對方立足未穩,知道如果是等對方几十萬人馬列開陣勢,自己恐怕不是對手,於是在黃柏峰還沒有完全把陣式列成的時候,他已經命令騎兵開始衝鋒。

要說這黑衣大師的騎兵確實是厲害,他們一個個都是被宗教洗了腦,現在騎着高頭大馬,揮舞着彎刀,一邊咆哮一邊向中原大軍衝來。

幸虧黃柏峰早有準備,在陣前已經有1萬火槍兵裂列開的陣形。

這些火槍兵排成三排嚴陣以待。

隨着阿拉伯騎兵越來越接近,等到他們離火槍兵只有200步的時候,黃百峰立刻命令開火。

由於米尼彈射擊速度比燧發槍來說快許多,他們有事三段射,所以幾乎每一秒鐘都有一波槍戰射擊。

而黑衣大食的軍隊人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只一下就被打懵了。

那些騎兵在陣前馬上就開始混亂了,在前方的人想要後退,後方的人還不知情況,拼命向前衝擊,這一下,自己就已經被弄得人仰馬翻了。

而黃柏峰這時一邊命令列陣的火槍兵繼續射擊,另一邊趕緊命令其它的部隊在陣前離開陣形,加入到了射擊的隊伍,同時命令,8萬滿族騎兵在兩旁列陣,隨時準備攻擊。

隨着其他火槍兵的加入,黑衣大食,這1萬騎兵面對的就是槍林彈雨,結果沒有一刻鐘的工夫,這1萬人便全軍覆沒。

在陣後的納義勒見到這種情景,只嚇得是魂飛魄散,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戰爭,他麾下的這1萬騎兵從中東一直殺到中原附近,幾乎一路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來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損失。

納義勒在那裡懵了,但是黃百峰卻十分清醒,他見對方的騎兵已經全軍覆沒,立刻吹起號角,命令兩旁的滿族騎兵開始衝鋒。同是命令步兵徐徐向前。

納義勒聽到馬蹄聲響,向左右一望,只見左右有大批的煙塵飛來,他就知道這是對方的騎兵衝鋒了。

現在要撤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拼死作戰,於是他命令長槍手在前,弓弩手在後,想要抵擋住對方騎兵的衝鋒。

結果對方並不按常理出牌,滿族八旗快要接近黑衣大師的軍隊時立刻就分成了幾股,然後繞着黑衣大師的軍隊開始來回馳騁,他們遠遠的在黑衣大食弓弩手射程之外,不停地用燧發槍射擊。

隨着時間的推移,黑衣大師的這些步兵被一層一層的削下去。

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還仗着宗教洗腦勉強支撐到了,後來這些人實在堅持不住了,於是就有人向後奔逃,這些逃跑的事情,只要有一個人帶頭,就會產生雪崩。

於是這1萬多人,立刻就沒了隊形,蜂擁向後逃去。

納義勒見次情景,也是長嘆,知道現在不能夠阻止了,否則的話,那些敗兵鬧不好連自己都殺了,於是只能帶着親兵混在敗兵之中,向後奔逃。

但是他們想走,黃百峰卻不能讓他們逃了,於是黃百峰立刻,催動戰鼓,命令步兵快速的向前推進。

而滿洲八旗也沒有閒着,他們不停的在對方的四周活動,遲延對方的行動速度。

這還是黃百峰向滿洲八旗命令過,讓他們不可貿然衝鋒,否則的話以他們原先的作戰方式,現在這七八萬的騎兵早就衝到對方陣中去了。

就這樣,黑衣大食的逃兵沒有跑多長時間,就被黃柏峰的步兵追上,然後將他們團團地圍在中間,只一炷香的功夫,這些人就全部被殺。

這一回黃百峰並沒有留下任何的俘虜,因爲賈珂在來的時候就已經交代過了,這一回來西域對於所有黑衣大食人全部要斬盡殺絕,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100年內不敢東望。

黃柏峰在對方被全部消滅之後,立刻命令打掃戰場,黃百分對於那些中東人的鎧甲並不放在眼裡,他現在最想要的戰利品是那些戰馬。

剛纔在陣後,黃百峰就已經發現對方的戰馬不但高大而且英俊,速度十分的快。比起己方的這些蒙古馬來說要強了許多。

等到黃柏峰清點完戰場之後,還算是滿意,這一回得道完好阿拉伯馬晉1000匹,而那些受傷的戰馬也有兩三千匹,這些馬雖然是不能夠再上陣殺敵了,但是卻能夠在後方繁衍子孫,也算是給中原能有些用處。

黃柏峰打掃完戰場之後,並沒有再次紮營停留,而是繼續向樓蘭前進。

等到天色放暗的時候,他們已經來到了樓蘭城外。

而樓蘭城中,現在已經亂成一團,原先作爲統治者的黑衣大師的那些官員,知道前方打敗,現在正準備帶着掠奪來的財寶向後方逃去。

結果還沒等他們逃走,中原大軍就已經進了城,結果自然是一陣的砍殺,這些被派來的黑衣大事官員被斬盡殺絕,他們掠奪的那些財寶都便宜了黃柏峰。

黃柏峰統領大軍在樓蘭古國駐紮,同時命令尋找樓蘭國王的後裔。

結果黃柏峰費了幾天的功夫,也沒有找到任何與上一代樓蘭國王有血緣關係的人。

黃柏峰表面上不高興,其實心中還是十分滿意的,這黑衣大師替他們把尾巴清理的很乾淨。

由於黃百峰在樓蘭耽誤了幾天功夫,中原人出兵西域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黑衣大師在西域36國統帥的耳朵中。

這黑衣大食在西域的統帥乃是黑衣大師國王的弟弟——古達麥。

古達麥在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吃驚,他沒想到中原人的動作竟然這麼快。

他雖然知道西域的那些殘兵敗將們,已經向中原王朝求援,在他想來中原人就是集結大兵開始西征,也得半年以後,結果沒有兩個月的功夫,對方就已經殺到了自己的門口。

而且就目前的情報來看,對方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納義勒帶領的那3萬人馬也算是精銳,竟然被對方全殲,沒有人跑出來。

就是中原人人多勢衆,能夠全殲着3萬人馬,也不是一般的軍隊能辦到的。

古達麥和對方進行一層一地的爭奪,自己的人馬十分的分散恐怕會被對方各個擊破,於是想着集結軍隊,一起向東,和對方進行一場大的會戰。

只要是能在會戰之中,將中原王朝西征的部隊全部消滅,那麼他就有時間慢慢的安定西域36國。

在這些天裡黃百峰又帶兵向前推進,連破三國。

第 155 章 變化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456 章 妾室第 511 章 死因第 175 章 喜訊第 125 章 三足鼎立第 28 章 雜事第 424 章 建議第 14 章 密議第 223 章 朝會第 45 章 母愛第 379 章 兄友弟恭第 329 章 巧蓮有孕第 434 章 身死第 435 章 驗屍第 220 章 相聚第 186 章 阻擊第 632 章 對陣第 600 章 隱憂第 794 章 殺功臣第 758 章 排解第 504 章 弔唁第 686 章 失禮第 751 章 戰而勝之第 395 章 辭呈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354 章 結束第 115 章 遊擊第 56 章 團圓宴第 2 章 穿越第 462 章 嫉妒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51 章 過年第 552 章第 540 章 奔赴各地第 121 章 良妾第 151 章 軍情第 650 章 奪門第 493 章 爲主分憂第 206 章 義士第 491 章 聖旨第 58 章 驅邪第 601 章 重議第 630 章 出征第 157 章 軍令第 718 章 救兵第 139 章 長談第 730 章 絕情第 289 章 生產第 564 章 聚將第 758 章 排解第 327 章 寶釵入京第 64 章 實缺第 199 章 離開第 619 章 齷齪第 457 章 報信第 134 章 培訓第 92 章 被圍第 797 章 駕崩第 543 章第 676 章 借寶第 753 章 突圍第 347 章 木石第 81 章 敵至第 599 章 滅口第 386 章 刑訊第 38 章 取捨第 25 章 準備第 244 章 禍端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623 章第 227 章 無敵第 76 章 方陣第 541 章 年前第 69 章 捉拿第 433 章 太醫第 279 章 軍權第 48 章 臘月第 81 章 敵至第 117 章 迴歸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97 章 偷營第 439 章 欲出行第 228 章 大戰第 738 章 戰事第 419 章 弄權第 536 章 亡羊補牢第 262 章 迎親第 434 章 身死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495 章 逼宮1第 298 章 決定退位第 197 章 定親第 6 章 請安第 776 章 捉拿第 295 章 作法第 454 章 首求第 62 章 禍福第 568 章 陣前顯威
第 155 章 變化第 769 章 孟明去世,雨村上位第 456 章 妾室第 511 章 死因第 175 章 喜訊第 125 章 三足鼎立第 28 章 雜事第 424 章 建議第 14 章 密議第 223 章 朝會第 45 章 母愛第 379 章 兄友弟恭第 329 章 巧蓮有孕第 434 章 身死第 435 章 驗屍第 220 章 相聚第 186 章 阻擊第 632 章 對陣第 600 章 隱憂第 794 章 殺功臣第 758 章 排解第 504 章 弔唁第 686 章 失禮第 751 章 戰而勝之第 395 章 辭呈第 525 章 勾心鬥角第 354 章 結束第 115 章 遊擊第 56 章 團圓宴第 2 章 穿越第 462 章 嫉妒第 376 章 忠順王第 51 章 過年第 552 章第 540 章 奔赴各地第 121 章 良妾第 151 章 軍情第 650 章 奪門第 493 章 爲主分憂第 206 章 義士第 491 章 聖旨第 58 章 驅邪第 601 章 重議第 630 章 出征第 157 章 軍令第 718 章 救兵第 139 章 長談第 730 章 絕情第 289 章 生產第 564 章 聚將第 758 章 排解第 327 章 寶釵入京第 64 章 實缺第 199 章 離開第 619 章 齷齪第 457 章 報信第 134 章 培訓第 92 章 被圍第 797 章 駕崩第 543 章第 676 章 借寶第 753 章 突圍第 347 章 木石第 81 章 敵至第 599 章 滅口第 386 章 刑訊第 38 章 取捨第 25 章 準備第 244 章 禍端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388 章 借刀殺人第 623 章第 227 章 無敵第 76 章 方陣第 541 章 年前第 69 章 捉拿第 433 章 太醫第 279 章 軍權第 48 章 臘月第 81 章 敵至第 117 章 迴歸第 656 章 妥協(求定閱)第 97 章 偷營第 439 章 欲出行第 228 章 大戰第 738 章 戰事第 419 章 弄權第 536 章 亡羊補牢第 262 章 迎親第 434 章 身死第 766 章 賈珠病逝第 495 章 逼宮1第 298 章 決定退位第 197 章 定親第 6 章 請安第 776 章 捉拿第 295 章 作法第 454 章 首求第 62 章 禍福第 568 章 陣前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