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4 章 初戰

黃柏峰在西安整頓大軍,然後二十多萬人馬在諸國的使者帶領下,向西而去,過玉門關,直奔中亞而來。

等到黃百峰的人馬來到西域的時候,在西域36國已經被滅的差不多了。

而那些帶路的使者聽到本國被滅,立刻一個個是痛哭流涕跪在黃百分的面前,請他趕快出兵。

黃柏峰思考了一陣決定立刻出兵,因爲他認爲,現在黑衣大食剛剛佔據西域36國立足未穩,如果是再給他們一段時間,等他們安定的地方,再與他們交戰,那就有些麻煩了。

於是,黃柏峰立刻揮動大軍,直駐西域。

在西域36國第一站,就是鄯善,也許這個名字,大家有些不熟悉,但是說出另外一個名字,大家一定是如雷貫耳,那就是——樓蘭。

樓蘭古國由於離中原最近,所以最後一個才被黑衣大食征服,而且時間並不長,現在黑衣大食還在努力的平定樓蘭之中,各種的反抗。

等到黃柏峰幾十萬帶兵到達樓蘭的時候,這裡的黑衣大食的領袖——納義勒,在接到中原大軍幾十萬前來的消息之後,剛開始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隨着情報越來越多,他纔有些擔心,要知道自己麾下只有3萬餘人,而中原人卻有幾十萬雖然自己手下了,這些士兵們都是被宗教信仰所感染,悍不畏死,但是雙方人數實在差的太多了。

於是他召集衆將商量該何去何從。

結果納義勒手底下的衆位將軍,都一致認爲應該先和中原人打一仗,不管是否能勝,也能夠探聽中原軍力的虛實,就是退回後方也能和大帥交代。

納義勒一想果然是這個道理,於是他把在樓蘭國國內鎮壓判亂的那些士兵全部招回來了。

納義勒麾下的這3萬人中,有1萬是騎兵部隊,這些騎兵騎的都是阿拉伯馬,相對於中原騎兵的馬匹來說,在速度和短程衝刺上有絕對的優勢。

這也是阿拉伯人橫掃四方的一個重要砝碼。

納義勒帶着3萬人離開樓蘭國國都,向東直行了30裡,就於黃柏峰帶着中原大軍相遇。

黃柏峰得到探報,對方3萬餘人在前邊裂開的陣仗,這讓黃百分還是十分佩服的,只3萬人就敢和自己對戰,就是韃靼人也沒這個膽子。

於是黃柏峰命令大軍暫時停下,然後幾十萬人馬列開陣仗。

納義勒並不像中原人那樣迂腐,他見對方立足未穩,知道如果是等對方几十萬人馬列開陣勢,自己恐怕不是對手,於是在黃柏峰還沒有完全把陣式列成的時候,他已經命令騎兵開始衝鋒。

要說這黑衣大師的騎兵確實是厲害,他們一個個都是被宗教洗了腦,現在騎着高頭大馬,揮舞着彎刀,一邊咆哮一邊向中原大軍衝來。

幸虧黃柏峰早有準備,在陣前已經有1萬火槍兵裂列開的陣形。

這些火槍兵排成三排嚴陣以待。

隨着阿拉伯騎兵越來越接近,等到他們離火槍兵只有200步的時候,黃百峰立刻命令開火。

由於米尼彈射擊速度比燧發槍來說快許多,他們有事三段射,所以幾乎每一秒鐘都有一波槍戰射擊。

而黑衣大食的軍隊人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況,只一下就被打懵了。

那些騎兵在陣前馬上就開始混亂了,在前方的人想要後退,後方的人還不知情況,拼命向前衝擊,這一下,自己就已經被弄得人仰馬翻了。

而黃柏峰這時一邊命令列陣的火槍兵繼續射擊,另一邊趕緊命令其它的部隊在陣前離開陣形,加入到了射擊的隊伍,同時命令,8萬滿族騎兵在兩旁列陣,隨時準備攻擊。

隨着其他火槍兵的加入,黑衣大食,這1萬騎兵面對的就是槍林彈雨,結果沒有一刻鐘的工夫,這1萬人便全軍覆沒。

在陣後的納義勒見到這種情景,只嚇得是魂飛魄散,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戰爭,他麾下的這1萬騎兵從中東一直殺到中原附近,幾乎一路上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來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損失。

納義勒在那裡懵了,但是黃百峰卻十分清醒,他見對方的騎兵已經全軍覆沒,立刻吹起號角,命令兩旁的滿族騎兵開始衝鋒。同是命令步兵徐徐向前。

納義勒聽到馬蹄聲響,向左右一望,只見左右有大批的煙塵飛來,他就知道這是對方的騎兵衝鋒了。

現在要撤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拼死作戰,於是他命令長槍手在前,弓弩手在後,想要抵擋住對方騎兵的衝鋒。

結果對方並不按常理出牌,滿族八旗快要接近黑衣大師的軍隊時立刻就分成了幾股,然後繞着黑衣大師的軍隊開始來回馳騁,他們遠遠的在黑衣大食弓弩手射程之外,不停地用燧發槍射擊。

隨着時間的推移,黑衣大師的這些步兵被一層一層的削下去。

剛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還仗着宗教洗腦勉強支撐到了,後來這些人實在堅持不住了,於是就有人向後奔逃,這些逃跑的事情,只要有一個人帶頭,就會產生雪崩。

於是這1萬多人,立刻就沒了隊形,蜂擁向後逃去。

納義勒見次情景,也是長嘆,知道現在不能夠阻止了,否則的話,那些敗兵鬧不好連自己都殺了,於是只能帶着親兵混在敗兵之中,向後奔逃。

但是他們想走,黃百峰卻不能讓他們逃了,於是黃百峰立刻,催動戰鼓,命令步兵快速的向前推進。

而滿洲八旗也沒有閒着,他們不停的在對方的四周活動,遲延對方的行動速度。

這還是黃百峰向滿洲八旗命令過,讓他們不可貿然衝鋒,否則的話以他們原先的作戰方式,現在這七八萬的騎兵早就衝到對方陣中去了。

就這樣,黑衣大食的逃兵沒有跑多長時間,就被黃柏峰的步兵追上,然後將他們團團地圍在中間,只一炷香的功夫,這些人就全部被殺。

這一回黃百峰並沒有留下任何的俘虜,因爲賈珂在來的時候就已經交代過了,這一回來西域對於所有黑衣大食人全部要斬盡殺絕,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100年內不敢東望。

黃柏峰在對方被全部消滅之後,立刻命令打掃戰場,黃百分對於那些中東人的鎧甲並不放在眼裡,他現在最想要的戰利品是那些戰馬。

剛纔在陣後,黃百峰就已經發現對方的戰馬不但高大而且英俊,速度十分的快。比起己方的這些蒙古馬來說要強了許多。

等到黃柏峰清點完戰場之後,還算是滿意,這一回得道完好阿拉伯馬晉1000匹,而那些受傷的戰馬也有兩三千匹,這些馬雖然是不能夠再上陣殺敵了,但是卻能夠在後方繁衍子孫,也算是給中原能有些用處。

黃柏峰打掃完戰場之後,並沒有再次紮營停留,而是繼續向樓蘭前進。

等到天色放暗的時候,他們已經來到了樓蘭城外。

而樓蘭城中,現在已經亂成一團,原先作爲統治者的黑衣大師的那些官員,知道前方打敗,現在正準備帶着掠奪來的財寶向後方逃去。

結果還沒等他們逃走,中原大軍就已經進了城,結果自然是一陣的砍殺,這些被派來的黑衣大事官員被斬盡殺絕,他們掠奪的那些財寶都便宜了黃柏峰。

黃柏峰統領大軍在樓蘭古國駐紮,同時命令尋找樓蘭國王的後裔。

結果黃柏峰費了幾天的功夫,也沒有找到任何與上一代樓蘭國王有血緣關係的人。

黃柏峰表面上不高興,其實心中還是十分滿意的,這黑衣大師替他們把尾巴清理的很乾淨。

由於黃百峰在樓蘭耽誤了幾天功夫,中原人出兵西域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黑衣大師在西域36國統帥的耳朵中。

這黑衣大食在西域的統帥乃是黑衣大師國王的弟弟——古達麥。

古達麥在得到消息之後也是吃驚,他沒想到中原人的動作竟然這麼快。

他雖然知道西域的那些殘兵敗將們,已經向中原王朝求援,在他想來中原人就是集結大兵開始西征,也得半年以後,結果沒有兩個月的功夫,對方就已經殺到了自己的門口。

而且就目前的情報來看,對方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納義勒帶領的那3萬人馬也算是精銳,竟然被對方全殲,沒有人跑出來。

就是中原人人多勢衆,能夠全殲着3萬人馬,也不是一般的軍隊能辦到的。

古達麥和對方進行一層一地的爭奪,自己的人馬十分的分散恐怕會被對方各個擊破,於是想着集結軍隊,一起向東,和對方進行一場大的會戰。

只要是能在會戰之中,將中原王朝西征的部隊全部消滅,那麼他就有時間慢慢的安定西域36國。

在這些天裡黃百峰又帶兵向前推進,連破三國。

第 41 章 震驚第 347 章 木石第 725 章 託孤第 59 章 縣試第 339 章 猜忌第 296 章 自斃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142 章 冬訓2第 648 章 圍城第 61章 寶玉第 310 章 賈珠第 796 章 後事第 116 章 遊擊2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103 章 篝火第 488 章 飛鴿傳書第 43 章 對話2第 21 章 安排第 12 章 驚疑第 490 章 囑託第 48 章 臘月第 229 章 回師第 255 章 軍機處領班第 92 章 被圍第 330 章 警幻仙姑第 461 章 揚州知府第 757 章 瘟疫第 124 章 進城第 391 章 大勢第 470 章 嫁妝第 678 章 玉如意第 280 章 懷孕第 607 章 盤算第 513 章 分化第 279 章 軍權第 434 章 身死第 535 章 異動第 11 章 盤問第 781 章 懲戒第 764 章 實封第 437 章 閉門思過第 708 章 難產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69 章 捉拿第 506 章 勉力第 436 章 訴狀第 381 章 收糧第 263 章 成婚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101 章 明主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01 章 明主第 357 章 算計第 629 章 火器第 564 章 聚將第 752 章 斷後第 783 章 準備第 652 章 交權第 420 章 求情第 333 章 彈劾第 95 章 單人衝陣第 674 章 各有心思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425 章 傳話第 249 章 蠢婦第 72 章 斬首第 135 章 迎接第 384 章 越線第 289 章 生產第 612 章 正妃第 398 章 袖手旁觀第 100 章 解釋第 105 章 奴才第 322 章 兵圍乾清門第 670 章 前奏第 759 章 忠烈祠第 141 章 冬訓第 679 章 攝魂珠第 768 章 封侯第 784 章 初戰第 693 章 透露第 542 章 覆轍第 588 章 中伏第 365 章 絹花第 155 章 變化第 227 章 無敵第 294 章 夢境第 30 章 訓練2第 163 章 神弓第 205 章 投降第 518 章 人選第 409 章 發現第 534 章 行禮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74 章 軍議2第 33 章 拿人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760 章 寶玉第 312 章 論病
第 41 章 震驚第 347 章 木石第 725 章 託孤第 59 章 縣試第 339 章 猜忌第 296 章 自斃第 721 章 戰略改變第 142 章 冬訓2第 648 章 圍城第 61章 寶玉第 310 章 賈珠第 796 章 後事第 116 章 遊擊2第 777 章 刺王殺駕第 103 章 篝火第 488 章 飛鴿傳書第 43 章 對話2第 21 章 安排第 12 章 驚疑第 490 章 囑託第 48 章 臘月第 229 章 回師第 255 章 軍機處領班第 92 章 被圍第 330 章 警幻仙姑第 461 章 揚州知府第 757 章 瘟疫第 124 章 進城第 391 章 大勢第 470 章 嫁妝第 678 章 玉如意第 280 章 懷孕第 607 章 盤算第 513 章 分化第 279 章 軍權第 434 章 身死第 535 章 異動第 11 章 盤問第 781 章 懲戒第 764 章 實封第 437 章 閉門思過第 708 章 難產第 467 章 官憑文書第 69 章 捉拿第 506 章 勉力第 436 章 訴狀第 381 章 收糧第 263 章 成婚第 387 章 請君入甕第 99 章 宣府鎮的決定第 101 章 明主第 343 章 家長裡短第 101 章 明主第 357 章 算計第 629 章 火器第 564 章 聚將第 752 章 斷後第 783 章 準備第 652 章 交權第 420 章 求情第 333 章 彈劾第 95 章 單人衝陣第 674 章 各有心思第 302 章 賈府對策第 425 章 傳話第 249 章 蠢婦第 72 章 斬首第 135 章 迎接第 384 章 越線第 289 章 生產第 612 章 正妃第 398 章 袖手旁觀第 100 章 解釋第 105 章 奴才第 322 章 兵圍乾清門第 670 章 前奏第 759 章 忠烈祠第 141 章 冬訓第 679 章 攝魂珠第 768 章 封侯第 784 章 初戰第 693 章 透露第 542 章 覆轍第 588 章 中伏第 365 章 絹花第 155 章 變化第 227 章 無敵第 294 章 夢境第 30 章 訓練2第 163 章 神弓第 205 章 投降第 518 章 人選第 409 章 發現第 534 章 行禮第 52 章 清水與墨汁第 74 章 軍議2第 33 章 拿人第 671 章 主客易位第 760 章 寶玉第 312 章 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