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

嚴管事事敗後十來天,一路上變得平安無事。王子騰一行穿過綏遠州、白雲州,先到了克寧城外,在這裡匯合了德寧軍派來的護衛騎兵,一總旗三百騎,在他們的護送下,沿着妥迷思河谷,翻過陰山。

“王大人,劉大人,這妥迷思河當地語叫不可思意的河,愛哈河、清水河都是自北向南流,唯獨它自南向北流,還穿通了整個陰山山脈,所以被當地牧民稱呼爲妥迷思河。不過這條河不長,一百四十里不到,最後流入到塞烏泊的小湖泊裡。”

在旁邊做嚮導介紹的是德寧軍的都管領、從五品武信使於子斐。

“這妥迷思河過陰山後有道關口,叫肅風關,陰山行省山北防禦使下轄的一總旗兵在這裡駐守着。以此爲界,南邊是我們所說的漠南,北邊是我們所說的漠北,東邊是錫林軍防區,西邊是我們德寧軍防區。”

“於大人,那麼說我們現在已經深入到漠北了。”王子騰問道。

“是的王大人,你和劉大人走得這條路叫北海中大道。當然前周太宗皇帝舉師討伐漠北時,中路大軍就是走的這條路。從肅風關再向北一百五十里,翻過舒朗山,就是北海行省的翰南州,再往北走七百多裡,就是北海行省的治所庫倫城。”

“於大人可真是陰山、北海兩省的活地圖。”

“劉大人繆讚了,於某雖然知道些微末,不敢在劉大人面前賣弄,誰不知道貴府從武宣公起,就一直輪駐金山、北海、陰山、黑水、遼東五省軍鎮,這九邊諸多將軍,哪個不是武宣公帶出來的?”

“於大人客氣了,家祖只是謹遵皇事,恪守職責罷了。”

王子騰看了一眼劉玄,笑意更濃了,他對於子斐拱手道:“於大人,這一路上還要勞煩你多操心了。”

“王大人客氣了,這是在下的職責。”

第二天早上出發沒多久,徐天德便策馬過來,在劉玄耳邊低聲道:“四郎,昨夜豫春和友德帶了幾個夜不收出去打探了一番,發現有一隊騎兵吊在我們尾巴後面。”

“有多少人?”

“有三百騎左右。”

“三百騎可吃不下我們。”

“是啊,我們原本就有一百餘人,其中能打的護衛有七十餘人,現在又添了德寧軍的這一總旗騎兵,三百騎是吃不下我們的。再說了,爲了這次點檢,德寧、錫林、歸化、開平四軍和呼倫、翰北、翰西三鎮抽調了數千兵馬,彙集在這三四百里外的地方,騎快馬去報信也就是一天一夜的事情。且這四周,到處都是陰山山北防禦使的捉守城、巡防寨,再遠一點就是北海瀚南防禦使的捉守和巡防兵馬,只要發一支穿雲火箭,四方的兵馬都會往這裡彙集,這夥賊子插翅也難逃。”

“是啊,所以我納悶了,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真想下手,我們跟德寧軍騎兵彙集之前纔是最好的機會。難道?”

“四郎,你難道認爲德寧軍的這夥子騎兵有鬼?如果是這樣,那就事大了。”

“是啊,如果這一隊德寧軍的騎兵有鬼,天就要被捅個大窟窿了。”劉玄微眯着眼睛說道。他沉吟了一會,看周圍沒人注意到自己這邊,便低聲對徐天德說道:“你跟豫春、友德、國勝以及我們的人暗中打好招呼,加強戒備,隨時應戰。危難時,外人優先保住薛家蟠哥兒,賈府璉哥兒和王太尉這三人。”

徐天德默唸了一遍這三人的前後次序,點了點頭,“四郎,我馬上去交代他們。”

劉玄找到了李公亮,悄聲把情況一說,李公亮也眉頭緊皺,“四郎,這夥騎兵真的有些古怪。他們離我們多遠?”

“四十里。”

“四十里?按照軍律,一般情況夜不收前後左右探尋的距離是三十里左右,他們離着四十里,想必是深知軍法。”李公亮默然了一會,嘆了一口氣道:“四郎,你猜測的很有道理,可真要是那樣的話,就遠超出我等的預料了,那些傢伙就真的太膽大妄爲了。”

“是啊,我也想不到這事…”劉玄突然停住了話,想了一會,才凝重地對李公亮說道:“重明,你說會不會是底下人膽大妄爲,別有用心?”

“四郎,你的意思是上面那位原本沒有這個想法,是底下人爲了邀功又或者其它某個原因,擅自做主的?可是誰有這麼大的膽子,還有這麼大的權柄?”李公亮的眼睛突然迸出一道厲色,“忠順王?”

“那就說得通了。這位昔日的三皇子,現今的忠順親王,看來還是不甘心四年前的奪嫡失敗,他這是想把事鬧大,把水攪混,好渾水摸魚啊。”李公亮最後嘆息了一聲,“如今名分已定,再癡心妄想也是枉然,何必呢?”

“總得試一試,不試怎麼知道就不行呢?再說了,這漠北草原戈壁上,天知地知人不知,真鬧出什麼亂子來,忠順王自然能撇得乾乾淨淨。先不說這些,重明,你覺得他們會怎麼下手?”

李公亮想了一會,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只怕又是那一番雕蟲小技。有了這一隊德寧軍騎兵,王太尉那顆懸着的心落下來了一半,其他人想必也是如此。外圍戒備全部交給了這隊德寧軍,欽差護衛隊的警戒肯定會鬆了不少。且過了陰山,這驛站稀少,路上只怕要露宿野外。這種安營扎帳最難防守,入夜了只要外圍悄悄地放一道口子出來,讓那些賊子神不知鬼不覺地摸近中帳,再暴起發難,孫武項羽再世也難擋這一擊。”

“重明說得沒錯。”劉玄點頭贊同道。

“四郎,要不要知會王太尉一聲?”

“你覺得他信嗎?”

過了兩夜,一行人終於沒有如期趕到驛站,在野外安營扎帳。大家早有準備,帳篷、吃食、柴火等物品一應齊全。只是住着肯定沒有驛站舒服,薛蟠和賈璉是叫苦連連,但是這種處境,天王老子也得受着。大家胡亂吃了些東西,都回各自營帳裡歇息,明日好早點趕路,爭取按時達到驛站,不再露宿野外。

到了三更時分,徐天德悄悄喚醒了劉玄,低聲道:“四郎,有動靜了。”

劉玄掀開被子,穿着一身輕甲站了起來,背好就放在腳邊的弓箭,配好井中月和另一把佩刀,擰起長槍,低聲道:“好,我們去會會他們。”

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金釵記後記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
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四百四十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四)第三百六十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四十五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四)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金釵記後記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橫戈盤馬太原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一)第三百九十章 高檐曲閣映紅簾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四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二)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四)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