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

賈寶玉臉色憋得通紅,低着頭遲疑道:“林妹妹愛看,我也愛看,確實寫得好,文采極高,而且那個紅娘也寫得極好。”

“哈,哈,寶玉兄弟不必如此,我雖不大愛看,但園子裡的娘子們愛看,我叫《吳華字報》每期送十份過來,才堪堪夠她們分的。我告訴你,江西有個大才子唐雲山,在江夏刊發的《長江字報》上刊登的《長生殿》,也是一絕。幾位娘子看了後也都癡迷不已,待會你回府時,我擇一份給你。”

“謝過殿下。”賈寶玉連忙拱手道。

“寶玉兄弟,本王說這些東西,無非是告訴你,今後將有大變局,朝廷官府之說不再提倡,而是講國-家政-府。民智大開後,也不再提倡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格物致知,學以致用。前周名相王普公的‘半本論語治天下’就會成爲屁話。就算是當官爲吏,不僅要懂國文、律法,更要通曉數學科學。不能再是吟詩作對,無論是坐而論道,還是咬文齧字,都是無能之輩。”

賈寶玉默默地聽着,心裡轉着念頭。

漢王說的話,以後必定成爲國策。如果真的成這樣,那自己還真有一條出路了。考科試不行,寫話本編戲本卻可以。自己再加上林妹妹,肯定能編出幾部名動天下的話本戲本來,到時候照樣可以留名千古。

現在賈政也不大逼着賈寶玉去讀書了,徹底失望應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想必是大致知道了以後國策的走向。

“殿下,如此大變,會不會人心動盪?”

“人心?人心最難滿足,其實也最容易安撫。”劉玄笑着答道。

薛蟠在一旁剛好吃了一塊豬手,擦了擦嘴巴說道:“利擺在那裡,聽的人有官做,有財發,有名出。不聽的人,家破人亡。這樣的事,傻子誰都會選了。”

“家破人亡還不夠,殿下還能叫他身敗名裂,遺臭萬年!”宋輔臣在一旁笑着附和道。

“只是這讀書人,都是有文骨的,怕是沒有這麼輕易屈服,改弦易轍吧。”賈寶玉遲疑道。

賈環剛纔一直默默地聽着,也一直在觀察着劉玄的神色。聽到賈寶玉這話出口,他知道,該自己說話了,而且要是說好了,指不定這次家宴沒有白來。

“二哥哥有所不知,天底下像文則先生這般有風骨的人是少數。大多數讀書人,首先他還得是個人。不少讀書人讀的滿肚子的道德文章,卻都是用來講別人的,暗地裡自己男盜女娼,腌臢事做了一堆。”

“文宣公府的大案不說了,愚弟這趟去金陵卻是看到,江南有名的大儒,因爲字報不要他的文字,氣得在報館門口破口大罵,結果被扭送去了縣衙,還在字報上被點名了原因。原來他看到那些破落秀才寫話本野聞,即賺了銀子,又得了名,眼紅得不行,也要財名雙收,只是他寫得那些文字,教小童還行,百姓們誰愛看?報館肯定不要,那廝卻像是一介潑婦,在那裡大罵。”

“愚弟當時看那大儒罵街時,跟潑皮悍婦無異,那裡有半分名士的風範?後來又在一路上聽了看了些故事,那些儒生文人,沒事時就是仁義道德,各個都是魏徵嵇康。可一沾到財貨名利的邊,卻是原形畢露,比市井青皮還要不堪。販夫走卒還敢直言錢財獲利,那些儒生文人不僅貪婪無比,還做出不屑銅臭的姿態來,各個虛僞無比。”

賈寶玉半張着嘴,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庶出的弟弟居然講出這麼一番話來。這話要是敢在自己府裡說,傳到老爺耳朵裡去,肯定是立馬綁到祠堂裡去,亂棍先打死了再說。

可偏偏賈老三就說出來了,還在漢王殿下的面前說出來了。只是看漢王殿下的神色,不喜不怒。但賈寶玉知道,聽了這番話,漢王沒有表現出憤慨,就已經足夠表明態度了。

這賈老三什麼時候開竅了?說他頑劣奸猾,賈寶玉信。但是能夠說出這麼一番有立場又有目的的話來,賈寶玉卻不大信了。誰指點他了?

突然間,賈寶玉想到,在拜見三姐時,她說跟史姑娘、四妹妹三個給老太太做些幾件衣裳,以示孝心,然後讓丫鬟引自己到偏房去檢點一二。回來時,看到三姐姐在跟環老三說着話,他當時還以爲三姐姐在問趙姨娘的近況。畢竟是親孃,再如何也割捨不得。現在想來,應該就是那一刻多鐘,三姐姐給了環老三指點玄機。

還真是血濃於水啊。

想到這裡,賈寶玉心裡百感交集,有懊悔,有痛惜。

當初自己親姐姐元春也給了自己許多指點,指望着自己能夠出人頭地。可惜自己卻根本不放在心上,白白浪費了她的苦心。現在自己親姐姐沒有這個能力和機會了,卻換作環老三有親姐姐指點玄機了。

真是世事循環啊。

賈寶玉突然心頭一亮,剛纔漢王那番話,應該是他念及過去的交情,特意指點一二。如果自己不聽,想必他也不會放在心上。漢王殿下心懷天下,小小的一個賈府,還不太在意。而且當初漢王參與賈府之事,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居然把賈璉扶上去了。要是自己不中用,浪費了賈府這塊牌子,他大可以把賈環扶植上去。什麼嫡出庶出,在漢王殿下的眼裡算什麼事?

要不回去跟林妹妹商議下,按照漢王的指點,往那條路走一走。嗯,林妹妹比自己看得透,回去後把今晚聽到的話跟她複述一遍,再聽聽她的意見,總比自己瞎想要強。

定下心來的賈寶玉神態正常,繼續喝酒吃菜。劉玄也不再講正事,只是聽薛蟠、宋輔臣、薛虯講幾件趣事,賈環偶爾也講一兩件,也逗得大家笑了起來。場面越發的其樂融融。

在秋水蒹葭館裡,內眷們也是吃得其樂融融。女人們除了談孩子,基本就沒有什麼多說的了,不過光這一點就夠她們說的了。薛姨媽坐在上首,這會她成了漢王府的老太太,享受着類同賈母般的待遇,這讓她無比地欣慰。

“鴛鴦姐姐,殿下那邊喝得如何?”薛寶釵看到鴛鴦進來了,開口問道。

“回王妃娘子的話,殿下和幾位貴客喝得都非常盡興,大家一直在高談闊論着。酒沒喝多少,不必擔心喝高了。”

鴛鴦進了漢王府後,頓時顯示出她的優勢出來。她伺候老太太十來年,對上位者的心思十分清楚,知道投其所好,爲人又極其耐心和細心,把劉玄的日常生活料理得明明白白的,比麝月還要勝過一籌。現在劉玄回到府裡是離不開這兩人,身邊時刻都要有其中一位照應,否則的話覺得十分不順手。

等了一會,探春告了假,藉口洗手出去一會。到了外面,鴛鴦也出來了,兩人悄聲低語了幾句。探春滿臉喜色,雙手合掌,嘴裡輕聲念道:“三清保佑,我的一番苦心總算是沒有白廢。”

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引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
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二)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六十章 寧府大喪起波瀾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禹廟蘭亭今古路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十一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一)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引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十八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堂前簡牘紛朱黃第二百九十七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六十六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三)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一)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三)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二百二十七章六睦建德謀定亂(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二百零四章 三軍列陣杭城外第三百九十九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三)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二十四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