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

“其實火器在前朝政通年間最鼎盛。當時室韋拿了西洋諸國改進的投石車、火器等兵器,打了前週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沒幾年,前周把這些東西都學通了,直接以數十倍的產出數量淹了室韋軍,這纔有政同四年的休戰。這迅雷重銃就是那些年前周火器司研製定型的。”

劉玄一邊將重銃放回到木箱子,一邊感嘆道。

“是啊,承平數十年,不僅火器停滯不前,就連當年泛舟東洋、南洋七海,攻取經略南安州、海平州的船隊也在萎縮。”徐天德也頗有同感地嘆息道

“不談這些事了。對了,錢老闆幫忙打聽到了沒有,京中閒人中誰精通火器?”

“一百五十兩雪花銀,錢老闆兩三天就打聽出來了。四郎,這人你認識。”

“誰啊?”劉玄詫異地問徐天德道。

“那日花萼樓裡,跟四郎、明貢生、徐貢生同一桌的那位宋博士,當初你們下樓時,他還跟了下來,與你寒噓了幾句。”

“是他,真是想不到。”

“錢老闆說,這宋博士不僅精於算學,更精通格物。這迅雷重銃,還有我們邊軍用的子母炮,重炮,都是他改進的,據說還發明瞭鐵模鑄炮術。不過錢老闆說,工部火器監那幫子鳥人嫌良品率太高,賺不到錢,死活不肯用。”

“他精通這些多格物雜學,難怪中了舉人後,死活考不中進士了。”劉玄不由笑了,“過幾天我去拜訪下他。”

幾個人正聊着,韓振進來了。現在的他,正式成爲劉玄的長隨。

“四郎,左副都御史周老大人府上送來份帖子。”

劉玄接過一看,原來是這位周天霞老大人過五十歲生日,派人來請自己。

這位周天霞跟楊慎一是同科進士,位居一甲第五名,同拜在一位座師門下。但劉玄知道,這位周老大人跟自己的恩師似乎沒有表面上那麼密切親近。他隱約聽恩師提及過,這位周老大人當年在跟恩師爭天字一號大噴子時敗下陣來。但自從那次敗陣後,周老大人彷彿開了竅,變得非常會做人做官了。恩師還在遼陽城裡戴罪當老師,周老大人已經是正四品奉朝使的殿上官了。

當初劉玄來京,也去周府投貼拜訪過,叫了一聲周師叔。所以這次周府做壽,自然就發了一份帖子來。

“振哥兒,把福伯請來。”

不一會,福貴安到了。

“四哥兒,你喚我?”

“是的福伯,左副都御史周天霞老大人是我的師叔,過兩日做壽,下了帖子來。你幫我備些禮品,就按京裡的行情來。還有,找相熟的人買一幅又庭公的山水畫,周師叔就喜歡這個。”

“四哥兒,禮品的事情好說,可這山水畫的事情,老奴只怕做不好了。”

“是我疏忽了,福伯,你先去置辦禮物,書畫的事情我去找找賈府的政老爺。”

第二日,散了學,劉玄直奔賈府。賈政這個工部員外郎,一不攬權,二不貪墨,做得是相當清閒,頗受部裡上下敬重。今天他更是早早就回了府。

“二世伯,此事還請幫忙。”劉玄見了賈政,把情況一說,拱手央求道。

“周副憲是賢侄什麼人?”

“是小侄的師叔。”

賈政的臉上全是羨慕之色。真是有個好師門比什麼都強。左副都御史大人,都察院三號人物,做壽都特意下份帖子過來。自己呢,想湊上去都沒機會。

“想不到周副憲喜歡又庭公的山水畫。”賈政撫着撫須說道。周天霞一向“剛正不阿”,“不羣不黨”,非親近之人,誰知道他的這個喜好?

“賢侄放心,我們府上跟墨翰軒、韻海樓掌櫃的都熟,而我的兩位西席先生,對前朝書畫很精通,叫他們拿了府上的帖子去辦就好了。”

“那多謝二世伯。”

“賢侄客氣了。”賈政頓了一下,咳嗽了一聲道:“賢侄,是這樣的。我家長子珠兒前兩年不幸離世,留下一子,也是我的長孫,名喚賈蘭。年已六歲,已經開蒙了。可嘆我賈府空頂了個詩書世家,卻沒幾個讀書有出息的。想着賢侄閒暇之時,能不能指點下賈蘭的功課?”

“即是二世伯的長孫,我的侄兒,指點下功課是義不容辭。只是小侄每日要去國子監讀書,早晚不得空。不如這樣,我佈置功課,列出書單,蘭侄兒在家讀書,然後待我休沐日,就過來我府上,交上功課,我點評一二。不知世伯覺得這樣安排如何?”

“如此甚好,辛苦賢侄了。我就叫人去通報給蘭兒母親,告訴這一好消息。”

“世伯客氣了,這是小侄應該做的。”

閒聊了一刻鐘,那兩個清客被請來了,賈政把劉玄的來意說明,那兩人拍着胸脯保證搞定。

劉玄告辭賈政,由管事的引着,剛出角門,在一處花園裡遇到一人。

那人十來歲,正跟一丫鬟在抄手遊廊裡嬉笑玩耍。看到劉玄,居然嚇得雙腿瑟瑟發抖,低着頭站在那裡如同一隻鵪鶉兒。

“小,小的,見,見過劉先生。”

這人名喚墨雨,是秦鐘的伴童,三五天就跟着去劉府一趟,素畏劉玄的威嚴。

“墨雨,你在這裡做什麼?”劉玄盯着他問道,眼睛看了一眼那個扭頭就跑的賈府丫鬟。

“回先生,我在等鍾哥兒。”

“鍾哥兒來賈府了?”

“是的,我家大姐兒把鍾哥接了來,說是跟府上的寶二爺、蘭哥兒聚一聚。”

墨雨說的大姐兒應該是東府賈蓉的媳婦秦氏,她接秦鍾過來幹什麼?炫弟狂魔嗎?不過那是人家姐弟的事,他這位記名師傅也管不到。

“也罷,那你在這裡候着你們鍾哥兒,我先回去了。”

“遵命,送劉先生。”墨雨如釋重負,恭敬地拱手道。旁邊的管事忍不住看了一眼,這皮猴子,平日裡調皮地緊,這會子怎麼換個人似的。

劉玄繼續往府門走去,剛轉到了二進門,有人急匆匆地追了過來。

“劉四爺,劉四爺,請留步。”

劉玄轉頭一看,卻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廝,卻穿着錦繡衣袍。

“劉四爺,這是寶二爺的長隨,茗煙。”管事在旁邊低聲介紹道。

“你喚我有什麼事?”

“敘什麼敘?你寶二爺那裡那麼多女眷,我一個外男,非節非宴的,又沒有長輩們在,如何相見?”劉玄毫不客氣地懟了回去。他知道,這話頭估計是那位寶二爺提出來的。他跟姐姐妹妹廝混慣了,早就忘記男女之防。而秦氏、李氏和姐姐妹妹們一向都寵着他,由着他來,也沒有想到這點。

這位寶二爺沒注意到,但劉玄知道自己必須得注意。有賈母、邢氏、王氏在場,拜會相敘幾句,彰顯通家之好,問題都不大。現在這個情況,貿然跑進去,就是自己不知禮了。

剛走得兩步,劉玄又轉過身來,對茗煙說道:“你回去告訴鍾哥兒,既然他能來走親戚,說明他很清閒,那今晚他就好好練習制義,就以‘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就是他這段時間學的《禮記.大學》的句子,最少五個破題。”

劉玄說罷,轉身便走了。愣在那裡的管事瞪了茗煙一眼,然後連忙跟了上去。

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
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四百三十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一)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飄零已是無顏色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五十六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七十二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一)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二十七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八十一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一百零四章 待罪閒置思功過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九十八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二)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忘卻新傳子夜歌(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二)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二)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地佐官事無常第二百八十五章 舊事未了新爭起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四百五十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間何處無春到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五)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江東去話新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三)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六十三章 二進貢院赴秋闈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八十九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一)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十四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二)第二十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三)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