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

獻俘後就是賜宴,宴分三等。

五百將士有京兆府出面宴請,侍衛軍作陪。徐天德等人出席中軍都督府和兵部的宴會,由五軍都督府的將官們作陪。

劉玄出席的則是隆慶帝在武英殿東配殿凝道殿裡舉行的慶功宴。作陪的是內閣和軍機班。

姜本慶爲首的五位軍機個個紅光滿面,劉玄雖然是狀元郎,卻是軍將世家出身,算是他們子侄晚輩,現在立了首功的就是他,這說明打仗還是要看他們軍將,否則朝中那麼多狀元、榜眼、探花,賊亂之時也沒見誰自告奮勇上去平賊的。

內閣七位也都到齊了,包括體仁閣學士、刑部尚書韋正禮,也強撐着身體赴宴了。劉玄很少見過這一位,但聽說過這位的不少故事。流傳最廣的一個是,當年三十五歲的他中了進士回到陝西榆林老家,咦,雙喜臨門啊,他爹和姨太太給他生了弟弟,韋正孝。

不過韋正禮倒也不嫌棄,把這個比自己兒子還要小的幼弟拉扯大,教他讀書,最後二十四歲也中了進士,還是榜眼。兄弟兩進士,也算是一段佳話。

但劉玄深知,這位韋正禮韋大人可不是一般人。當年他只是中了三甲同進士,不是庶吉士出身,也沒進過翰林院,甚至觀政後就被派遣到隴右爲縣官,然後一直在隴右、安西宦海沉浮了三十年,六十多歲才從安西布政使兼署蔥嶺都護任上調回京。

他都七十多歲了,在閣老位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乞骸奏章上了幾十封,可是從隆慶帝到三位宰輔,一時半會都想不出誰能替代他,所以就一直在那裡扛着。

而他的弟弟韋正孝也一直在西北爲官,現在四十多歲,已經是安西布政使,甚至還因爲軍功封了輕車都尉,屬於朝中爲數不多,跟劉玄一樣能夠出將入相的複合型人才。朝中上下都稱韋氏兄弟爲國朝西北雙柱。

“諸位愛卿,今天是浙西平亂慶功宴,朕先敬首功劉卿一杯。”

“謝聖上恩典!”收回心思的劉玄連忙起身,恭敬地領酒,一飲而盡。

宰輔和領班軍機們又上來敬了酒,接着是閣老個軍機們敬酒,七個加五位,再加上此前隆慶帝的一杯,十三杯就下了肚。不過這御酒跟瓊林宴一個德行,都是什麼依照古法,特製的醴酒。再特製,它還是甜酒。度數不高,喝着還甜滋滋的。不要說十三杯,三十杯也沒事。

酒酌過後,隆慶帝問起一些平賊的細節,劉玄一一作答,態度非常謙遜,把大部分功勞都推到部屬和同僚頭上。他的首功就擺在那裡,不用搶也是他的,還不如擺擺姿態。

果真,劉玄的謙遜引起隆慶帝的大悅,他笑着答道:“劉卿,你的賜封已經明發,官階加銜,內閣和軍機也擬定了,吳大伴,你給四郎讀讀。”

“遵旨。着授劉玄從五品朝散使、從四品武義大夫階、領文淵閣侍講、署樞密院都承旨、加左僉都御史。”

“劉卿,可還滿意?”隆慶帝笑眯眯地問道。

“回聖上的話,臣只是立了微薄之功,卻得聖上如此厚賞,微臣感恩涕零,銘感五內,今後當更加勤勉用事,來報答聖上的恩典。”劉玄出列拜謝道。

隆慶帝對劉玄的答話很滿意,他這話很實在。自己給臣工們進官加爵,就是讓他們勇於任事,更好地爲朝廷效命。有些大臣謝恩的時候動不動就“粉身碎骨,難報萬一”,聽着就假。

心情大好的隆慶帝半開玩笑地問道:“劉卿,你想做什麼官,只管說來。”

沒錯,剛纔吳寶象唸的那一串,只是劉玄的文武官階和加銜。文淵閣侍講,是意味着他無論去哪裡任職,都是京官,庶吉士的特權。樞密院都承旨,說明他有參預軍機要務的資格。左僉都御史意味着他有彈劾大權,而且他的彈劾奏章可以直呈內閣和御前。但劉玄的實授官職卻還沒有,所以隆慶帝纔有這麼一問。

其餘臣工聽了隆慶帝的話,卻是羨慕不已。雖然只是聖上開玩笑的話,但這份寵信,卻是表露無疑,滿朝文武再難找到這麼一位。

劉玄恭敬地答道:“回聖上的話,微臣自出京任職以來,先是海賊,又是浙西亂賊,進剿綏靖,直接和間接喪於微臣手裡的性命,少說也有三四萬人。雖然都是亂賊盜匪,罪有應得。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臣下如此殺戮,實在是有違天和。爲消除業障,臣下當尋一僻靜處修道靜心,早離孽海。”

“微臣聞得蘇州開元宮乃上清道祖顯聖之處,觀內典籍衆多,真人們又修爲高深。臣下誠求開元宮一卑職,在三清道祖前參修,聽真人們講解,行守壽延福。只求早日消除業孽,再爲聖上效命。”

шшш⊙ ttκan⊙ c o

聽到這裡,內閣軍機們神情各異。盧文韜等宰輔閣老們是感嘆長江後浪推前浪,再這樣下去,自己這些前浪都快要沒得浪了。

而姜本慶等軍機憋着笑憋得難受。劉玄十二歲就上陣殺敵,死人不知見了多少,你說他會因爲殺人太多,心生罪過消孽之心?現在他在這裡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尤其是那句守壽延福,卻是讓姜本慶等人笑疼了肚子。

隆慶帝臉上的神情也是異常地複雜,過了一會,才微笑着點頭道:“劉卿這份悲天憫人之心,朕當成全。三位中堂,這提舉蘇州開元宮使一職,就先挪給劉卿吧。”

提舉某宮觀使這個官職,十分地玄妙,一二品宰輔閣老在榮休或被貶時加了一個“判”字,可以做的,那才叫守壽延福;平常時作爲皇家耳目,五、六品官階也可以行攝一下,根本沒有官階規定的。所以劉玄去實授這個官,完全說得過去。

只是盧文韜等人實在沒有想到,劉玄居然會去求這個官職,真是想不到,猜不透啊。大家不由自主地轉頭看向楊慎一,可煙溪先生也是一臉懵逼。你們問我,我TMD問誰去?

不過劉玄畢竟是他的弟子,生性還是知道些,加上楊慎一多聰明的一個人,轉瞬間就把弟子的心思想明白。

此前的請罪奏章還只是口頭上的退一步,現在求授開元宮使一職卻是實實在在地退了一步,尤其是在得了如此大軍功,太廟獻俘這極其榮耀之時。以前那些瘋狂彈劾他的那些人就該識趣了,不要再蹬鼻子上臉了,否則的話弄死你都是理直氣壯的。

而聖上和內閣也得了清靜。更重要的是,二十出頭的從五品,本朝極其罕見。這個官階,在京裡怎麼也得六部各司的主官郎中,放到地方,起碼也是揚州、益州、洛州這樣的要州知州。人家都是苦熬了十幾年,頭髮都熬白了纔到這樣的位置,劉玄驟然就跟他們平起平坐,叫那些人怎麼想?

最妙的是劉玄雖然去蘇州守皇家道觀去了,可他還是左僉都御史,有直達天聽的彈劾大權。所以整個江南,乃至揚淮和整個南直隸,都難逃他的“法眼”。就憑他在兩浙折騰的能力和手段,誰敢掉以輕心?

想到這裡,楊慎一都恨不得說,來來來,教鞭給你,你來教教怎麼做官。

到了宴會快要結束時,夏守忠站在門口,像是有事稟告。吳寶象悄然出去,聽了仔細,又回來在隆慶帝跟前細語了幾句。

“哦,原來是德妃有東西要贈與劉卿,叫進來。”

這時,只見永和宮宮女采薇戰戰兢兢地走了進來,先給隆慶帝行禮請安,又給十幾位大臣們見了禮。

隆慶帝開口問道:“德妃有何物要贈與劉四郎?什麼說法?”

采薇連忙答道:“回聖上的話。德妃娘子說,劉大人在兩浙照顧娘子的父親賈老爺頗多。娘子說,她知道父親的爲人,只有一份忠君任事的心,卻缺幾分做事的權宜。如果沒有劉大人和其他幾位大人幫襯,絕做不出這份功績,還爲聖上解了少許憂患。而今劉大人又爲聖上和朝廷平息了亂賊,立下了大功,於公於私,德妃娘子都應當有所表示。”

“正好有聖上前些日子賜給德妃娘子的六兩閩海巖茶、一斤六兩君山銀針。娘子借花獻佛,以此兩物贈與劉大人,共沐聖上恩澤。”

說罷,采薇捧上了兩個盒子,舉過頭頂,裡面裝的正是此兩物。

隆慶帝點了點頭,轉問劉玄道:“朕聽說德妃與劉卿是親戚?”

“回聖上的話,按輩分,德妃的父親賈大人是家父的遠房表弟,臣按說該叫德妃一聲表姐。”劉玄頓了一下又說道,“從母家論,微臣未過門的正妻薛氏是德妃娘子的嫡親表妹。”

“嗯,親戚之情分乃是天註定,自當要多多走動纔是。德妃能念及親情,感激恩情,友親盡孝,當配得這個德字。”

在場的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如何不知有隆慶帝這麼一句話,德妃娘子苦心籌劃的這麼一幕可算是值了。只是大家都不會去揭穿這些,都齊聲恭維道:“聖上承運秉政,外有良臣,內有賢德,定能庶明勵翼,謨明弼諧。”

一場慶功宴就這樣其樂融融地結束了。

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大秦官職 三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引子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
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三十六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宮使無私斷公案(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旌蔽日兮敵若雲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零九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十七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二章 關東生客至京師(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零一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十六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三)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大秦官職 三第二十九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六)第七十五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四)第三百零五章 側蓬帆過古剎寺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十一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一)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五十八章 祖制難違自從循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零一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四)引子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斟殘玉瀣行穿竹(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翁婿閒話無東西(一)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熟聽陽關不慘顏(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鄞江重霧天難明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一)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二百九十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一)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