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

新書推薦:

黃冠已經成爲了周無憂房間的常客,他在不停地探討、求教、回去寫作業、繼續探討中,逐漸從一個陣法業餘愛好者完成了向研究者的轉變,也於年前成功的從執事堂外廳轉入山廳,專門負責天衍派所在地天機坪的事務。這項任命是由費長老提出來的,得到了執事堂的通過。

費長老是天衍派的一位元嬰初期長老,在天衍派一衆元嬰期修士中修爲排名最末,但他的陣法學識卻位居前列。三清觀中有許多流派,天衍派便是其中之一,這一流派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研陣法。當然,比起清泉島上的修士而言,天衍派對陣法的鑽研並不顯得多麼的精深,原因很簡單,天衍派衆修士最根本注重的還是修煉自身境界,陣法只是副業,而清泉島修士卻將陣法的研究視作生命,當你將一樣東西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那麼通常在這一領域中,通常都會近乎無敵。

雖然三清觀天衍派的陣法研究比不上清泉島,但也煞是可觀了。畢竟,放眼天下,還有哪個門派有如此多的高階修士關注陣法一道?所以,他們的成績也很客觀,至少三清觀的護山大陣,便完全由天衍派佈設,沒有一點藉助外人之手。對於一個門派來說,這點很重要。

周無憂的陣法知識或許並不比天衍派諸長老強到哪裡去,但他對於陣法本質的創新理念,在清泉島上都吃香得緊,何況三清觀?當黃冠不停奔波與周無憂房間和天機坪費長老居所之間時,他帶過去的研究理念漸漸開始讓天衍派諸長老大吃一驚。

其實費長老起先對黃冠是很瞧不上眼的,這位築基期弟子除了勤奮以外,在陣法上的天賦實在一般得很。雖然說對於黃冠的這種勤奮他給予了相當的肯定和讚揚,但心底裡壓根兒對這位弟子沒抱多大期望。

所以,當黃冠第一次將拆解銘文的理念傳達過來的時候,他有些很是不屑,只是出於不忍打擊這位業餘級別愛好者的信心,在一些問題上給予了回答和解釋。

一萬多個銘文?真是太過想當然了,要知道,整個天衍派近萬年的研究,收錄的《銘文大全》中也不過七千餘個!一個築基期弟子,再加一個聽說叫什麼周無憂的剛入門弟子,開口就說一萬個,豈不是有些“好爲驚人之語”?

拆解銘文?銘文是一種對天地法則的領悟和記錄,每一個銘文都經過了無數年歲月的驗證和積累,拆解開了還叫什麼銘文?哪怕隨便改動一筆試試,看看這個銘文還能否發揮原有的功效!

陣法研究的重點在於發現新的銘文和研究新的銘文組合,這兩方面纔是經過證明能夠取得進展的正確方向。前者的難點在於發現的不可考量和無法控制,後者的難點在於銘文組合匹配的相生相剋。研究雖然很難,但只要有所進展,都會獲得極大增益。

所以,最初的兩年裡,黃冠是得不到費長老一點肯定的,他也不氣餒,幾十年的研究歷程表明,他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華確實乏善可陳,得到的肯定屈指可數。但黃冠有個很強大的優點,他對自己的研究很執着、很熱愛,哪怕得不到旁人的讚賞,他也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哪怕遭受千般挫折,他也是轉眼就拋在身後,繼續一心一意的研究。

費長老也有一個優點,這個優點就是善於吸取失敗的經驗和教訓。他不僅善於吸取自己的失敗經驗和教訓,更善於吸取別人的。他喜歡在這些經驗和教訓中汲取養分,看出哪些路不可取,哪些法子不可行,從而在自己的研究中避免重走彎路。

所以,費長老雖然很鄙薄黃冠交給自己以徵求意見的研究資料,但還是耐着性子抽空在看。隨着黃冠將周無憂佈置的研究作業一份份完成,然後一份份交到他手中,他開始被這種邏輯縝密的分析和統計方法打動了,然後找了個時間重新認真閱讀起黃冠的研究作業。

這一認真起來,原來很不屑的東西就變得有趣了。於是,費長老好奇的做了個試驗,他將一個陣法中的銘文進行了小小的改動,按照研究所述,加入了一個“倍增符”。試驗的效果讓他大吃一驚,原先陣法中的五條火龍竟然增加到了九條,成九九歸一之數,讓這套五龍陣威力暴增!

費長老坐不住了,他將黃冠召到自己面前,然後拿着一年來黃冠交到他手中的八份研究作業,好一番詢問。在得到黃冠的詳實介紹後,他立即決定見見這位引氣期的新入弟子。

黃冠很興奮,他的研究頭一次得到了天衍派這位整個三清觀來說都是陣法權威的長老的肯定,他有一種之前一切辛苦都值的感慨,然後就遵照費長老的吩咐,前去傳喚周無憂。在周無憂的面前,黃冠從來也沒有過身爲師叔長輩的自覺,他反而待這位師侄如師長,學問面前,能者爲師,在這一點上,黃冠不自覺的遵行了這一定律。他首先是一個研究者,其次纔是一個修煉者。所以,周無憂的眼中,黃冠其實應該去清泉島纔是最佳出路。

周無憂第一次來到天機坪的時候,吃了費長老一個下馬威。費長老遞給他一個份陣法簡介和說明,讓他按此要求設計一組陣法。費長老並不是一個喜歡倚強凌弱或者嫉賢妒能的人,確切的說,他骨子裡其實和黃冠一樣,是一個研究者而非修煉者,只不過他比黃冠更知道,對於修士而言,什麼是輕重緩急。所以他是元嬰期長老,而黃冠只是築基期執事。

純粹的研究者的通病通常都是一個,做事情直來直往,用周無憂前世的話來說,就是缺乏情商。他讓周無憂設計的這組陣法並不是單純的考驗,這組陣法他已經設計了半年,卻始終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在費長老眼中,能夠指點黃冠做出如此多研究的人,應該可以給自己很好的建議。

周無憂不知道他在這位元嬰期長老的眼中已經達到了這麼高的地位,更不知道他的那套理論研究對於費長老的心理衝擊有多大,他只是單純以爲這位長老在考驗自己。所以,他很小心的花了一個時辰來將這份答卷答完,又用了兩個時辰來反覆推敲,修改了其中幾處細節,才心情忐忑的上交了這份答卷。

費長老看着這張箋紙上書寫的一串陣法組合,對於組合的連接和轉換,他第一眼印象便是簡潔,許多連接和轉換之處都被省略了過去,跳躍着就進入了下一個起承轉合的步驟,這些姑且不去關心,他又細看那些用到的銘文,一共四十三個,其中有八個都是自己從沒見過的。要驗證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製作一個陣盤,將這組陣法銘刻上去便可。若是一般門派,誰也不敢如此輕率,因爲其中要消耗的材料不是誰都可以承擔得起的。

但費長老卻不用考慮這個問題,三清觀裡,要什麼材料沒有?有如此財大氣粗的門派做後盾,他本人又是此道大師,自然一應要求照單供給。費長老讓黃冠和周無憂都留了下來,協助製作這件陣盤。

七日之後,名爲“雲墨日光陣”的陣盤便製作完畢,期間,周無憂製作陣盤的手法讓費長老對這件陣盤增添了幾分信心。當幾道白光從天機坪上空的黑雲滾滾中透射出來的時候,費長老開始用很誠摯的態度請周無憂詳解。

此後,周無憂成爲了天機坪的常客。

與高階修士的來往除了讓周無憂在學識上有很大收穫之外,眼界也高了許多。他的心中,除了不停在修爲上進階以外,暫時不考慮任何事情,連十年一度的三清觀大比都不放在心上,甚至都不認真去做什麼準備。

《》是作者“八寶飯”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6節 夜色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4節 絕境第7節 巴州鬼修第9節 口腹之慾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2節 夜涼如水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7節 叢林遊獵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1節 東龍山下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1節 懸崖峭壁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11節 一代代的傳承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5節 和尚道衍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12節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11節 皮影戲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11節 皮影戲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1節 東龍山下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5節 初見陣法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1節 東龍山下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5節 初見陣法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7章 烏山賊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5節 秋狩序曲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1節 以武會友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11節 山寨版鞏元丹方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6節 鳥人第9節 符魂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9節 虎原的賭局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6節 夜色第1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5節 愛上“以武會友”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8節 先天之境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11節 化蝶與牡丹亭的故事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8節 周副掌門第5節 愛上“以武會友”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1節 崑崙第8節 糧食危機
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8節 天階中品與神通修煉第6節 夜色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4節 絕境第7節 巴州鬼修第9節 口腹之慾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2節 夜涼如水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7節 叢林遊獵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1節 東龍山下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1節 懸崖峭壁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11節 一代代的傳承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5節 和尚道衍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12節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11節 皮影戲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11節 皮影戲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1節 東龍山下第2節 少年甲十三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5節 初見陣法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1節 東龍山下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5節 初見陣法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12節 偷窺的感覺第7章 烏山賊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10節 趙小姐的酒量第5節 秋狩序曲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1節 以武會友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11節 山寨版鞏元丹方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6節 鳥人第9節 符魂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9節 虎原的賭局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6節 夜色第1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5節 愛上“以武會友”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8節 先天之境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11節 化蝶與牡丹亭的故事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8節 周副掌門第5節 愛上“以武會友”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1節 崑崙第8節 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