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巴州鬼修

八字鬍老頭本名李圭,因行事向來鬼鬼祟祟,在巴州又有個別名叫做李鬼,甚而大家漸漸只記得李鬼這個名字,而忘了他李圭的本名。他乃是巴州南部一家鬼修小門派的掌門,修爲已至鬼丹後期,此次與人相爭,不僅門派被滅,受傷也頗重,來到乾州已經一年有餘。

對於鬼修而言,乾州比起巴州來實在差遠了,除了深埋在地裡的陰魂可以吸收修煉外,竟然找不到多少冤魂、苦魂和遊魂。而正是後面三種魂魄纔是修煉的絕佳材料。

李鬼無奈之下,只得壯着膽子,偷偷傳出消息,說是莫須山出了天材地寶,對於那些沒有修煉天賦的人有着極佳的療效。他散佈消息時,特意只是在鄉村凡俗中,範圍也不遠,本人也不敢四處亂跑,就在莫須山等待,只期望能瞞過乾州那些高階修士的耳目,自家偷偷修煉。可是這樣一來,效果便很不理想,直到今日,方等到第一個上門之人。

之所以這般偷偷摸摸,李鬼自己都很無奈,不說乾州天道門派是自己這種鬼修的死對頭,關鍵是自家一身修爲如今已經只剩得七七八八了,不僅跌落了幾個層次,而且境界一直在繼續下降,如今鬼丹都快不保了,眼見一不留神就是丹碎人亡的結局。

但李鬼自忖對付一個小小初入築基的修士還是沒問題的,而且築基期修士的魂魄,對他來說更具有別樣的吸引力,所以他沒多說話,直接就動手了。若是能吸取了這位的魂魄,對於他穩住當前境界具有極大的幫助。

話說周無憂以後土盾和雲光罩硬頂李鬼的招魂幡,感覺十分吃力,他這兩件法器雖說都能發出後便可不管,但畢竟都是普通法器,李鬼受傷前乃是鬼丹後期高手,這面招魂幡屬於已被煉至天階,豈是兩件普通法器便能擋住的?眼見就要破裂。

周無憂大驚,忙祭出得自門派大比中的錦色煙羅帕,才堪堪穩住心神。這塊錦色煙羅帕是金光上人早年所煉,雖然最終還是比不上法寶,但早已超過天階靈器,若非周無憂境界相差太多,單此一件便足以,何須再以後土盾和雲光罩配合!

李鬼見周無憂出手便是三件法器,其中一件甚至品階還要超過自己的招魂幡,不禁有些吃驚。但此刻也不容細想那麼多,將一柄白骨刀祭出,往周無憂頭上砍來。

要論比拼法器,周無憂是絕對不懼的,他自進入築基後,真氣渾厚遠勝之前,八個丹田的儲備,比起李鬼這位受了重傷的鬼丹修士也不差分毫,當下便將桃木劍、虎嘯金刀也打了出去。

這下子李鬼有些暈了,一個築基修士,居然有五件法器,先拋開財大氣粗這個問題,他是怎麼有餘力耍動開的呢?他也忙從懷中飛出一支白骨簫,這已經是他最後一件法器了,屬於地階。一般來說,築基期修士能操控三件法器,凝結金丹後可以操控五至七件,但李鬼的法器都屬於上品,招魂幡是天階、白骨刀和白骨簫是地階,因爲品階較高,他便無更多餘力再去操控別的法器。但與一般人鬥法,這三件也算足夠。

李鬼吹奏起白骨簫,第一個音階出聲,四周便瀰漫着一片濃雲慘淡,聽得周無憂心裡發涼,第二聲一出,周無憂的心便似被什麼東西往外硬拽一般,直駭得他大驚失色。

周無憂不敢再任李鬼吹奏下去,將寒玉鉤和五毒鞭也祭了出來。這些法器中,除了錦色煙羅帕、桃木劍和虎嘯金刀外,其他都是不用管的,自動便能應敵,是以他將其他餘力都放在自己身上,拼命穩住心神。

這邊李鬼卻有些苦了,眼見那麼多法器朝自家打來,他也顧不上再吹簫了,只得將白骨簫當做盾牌使,去格擋攻來的法器。可寒玉鉤是一對,五毒鞭是一套五根,他如何抵擋得過來,自己的招魂幡被錦色煙羅帕抵住,白骨刀被桃木劍和虎嘯金刀纏住,雖說白骨簫比寒玉鉤和五毒鞭品階都高出許多,奈何這七件法器靈動異常,便如長了眼睛一般,根本不和白骨簫硬碰。

一邊的法器品階高,一邊的法器數量多,這一番爭鬥,李鬼只能暗自叫苦,一邊叫苦一邊還對周無憂有些憤憤然:不信你能撐多久!他以一般築基期修士的修爲來估算周無憂,就錯得有些離譜了,受傷後的最大忌諱便是持久戰,李鬼受傷很嚴重,以至於都快丹碎了,以這麼一個狀態和周無憂比拼消耗,只能得到唯一的結果——全身真元消耗殆盡。

李鬼的真元消耗一空,隨之引發了傷勢,只感覺丹田處一聲脆響,鬼丹破碎,他立刻口吐鮮血栽倒在地,萎頓當場。招魂幡、白骨刀和白骨簫也失去了感應,紛紛跌落於地。

周無憂的法器大多是發出後不管的,也來不及收手,寒玉鉤和五毒鞭立刻打在李鬼身上,其中一鞭正正抽在李鬼臍下丹田處,李鬼傷上加傷,只聽爆豆子般的響聲自他身上發出,全身功力盡散,眨眼間成了一個廢人。

周無憂也累得夠嗆,李鬼再怎麼說也是一個鬼丹境界的高手,雖然受了重傷,但修爲比他高出太多,手中的法器品階也高。他的真元耗得七七八八不說,連桃木劍也不小心捱了白骨刀一記,碎成木屑。這番苦鬥,讓周無憂原地打坐靜養了半個多時辰,才緩過來。他也不知道自己竟然以低階戰勝了高階,越級挑戰成功,只是感覺對方果然厲害,自己以後鬥法還需加倍小心纔是。

休息好之後,他先回過頭來看了看羅顯。羅顯平生頭一次見修士鬥法,此刻早已目眩神迷,趺坐當場發呆。

周無憂見他沒事,便放心的來到李鬼身邊。李鬼也是剛從昏迷中醒來,此刻仍如夢遊一般,渾然不信自己竟然輸給一個初入築基的小修士,而且輸得如此之慘。在巴州,鬥法失敗的結局往往便是身死,魂魄還要被對方攝走,受盡苦楚永世不得翻生,是以見周無憂走過來,立時大驚。

巴州鬼修界並無什麼視死如歸、寧死不屈,有的只是寧爲瓦全、不爲玉碎,因爲鬼修一道,身死並不能兩清,死後魂魄還要受無盡苦楚,是以往往敗方都會苦苦乞求活命,甚至甘願爲奴爲僕,只求免遭那抽魂煉魄的苦楚。李鬼本人就不是什麼剛毅之輩,此刻立馬伏倒在地,抱住周無憂的腳踝便開始痛哭流涕。鴻隙

———————————————————————————————

正文第七節巴州鬼修完,

第2節 山居閒暇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11節 數字緣分第6節 夜色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9節 麻家兄弟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12節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8節 糧食危機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3節 三個問題第5節 和尚道衍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4節 難兄難弟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7章 烏山賊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4節 絕境第2節 周無憂越獄事件的風波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7節 叢林遊獵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5節 陰招頻出第7節 前龍虎山真傳弟子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1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11節 一代代的傳承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11節 簡寂觀的現狀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5節 陰招頻出第1節 金光峰的雪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7節 鞏元丹方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6節 水亭邊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1節 紅袖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12節 跑官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9節 口腹之慾第12節 跑官第4節 絕境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4節 道上的劫匪
第2節 山居閒暇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11節 數字緣分第6節 夜色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9節 麻家兄弟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4節 再度揚威太極拳第12節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10節 雨夜中的訣別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7節 八卦乾元總決第8節 糧食危機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3節 三個問題第5節 和尚道衍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4節 難兄難弟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7章 烏山賊第2節 三清觀一日遊第4節 絕境第2節 周無憂越獄事件的風波第3節 頂你個肺的賊老天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7節 叢林遊獵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5節 陰招頻出第7節 前龍虎山真傳弟子第6節 三清山的民主政治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1節 人比人,氣死人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11節 一代代的傳承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11節 簡寂觀的現狀第4節 拯救寵物小白第1節 百花門弟子的晉升問題第5節 子時前的寧靜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5節 陰招頻出第1節 金光峰的雪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7節 鞏元丹方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6節 水亭邊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1節 紅袖第6節 銘文研究法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12節 跑官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9節 口腹之慾第12節 跑官第4節 絕境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9節 好爲人師的惡趣味第10節 求證武當山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4節 道上的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