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

三清觀招收弟子是從五月一直貫穿到八月的,整整四個月中,天下有心加入三清觀的修士都可以前來報名應試。一般來說,在最後十天還來報名應試的修士幾乎沒有,這個時候負責在山門前接待的執事會閒得發慌,所以其他執事都不願意被安排在這個時候到山門下等候,有這十天,幹些什麼不好?哪怕是修煉,也比閒上十天強的多。於是,三吉道人便被安排在山腳下負責第一關的招錄,他不覺得苦,因爲他可以睡覺。

按照常理來說,安排三吉道人負責第一關的招錄是一件很穩妥的事情。因爲他雖然很懶,但對於靈力的敏感是整個三清觀都比較知名的,而第一關考驗的正是這一點,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執事堂的安排還是基本做到了人盡其用。

三吉道人已經睡了九天了,今天是最後一天。想加入三清觀的修士早在五、六月間便已來過,被招錄的早早入山,被淘汰的也早早打道回府,七月間來的修士就少很多了,到了八月,幾乎已經見不到再來報名的修士。所以,三吉道人睡得很舒坦,以至於頭髮散『亂』,道袍大敞。

通常情況下,三吉道人是不會扎道髻的,扎道髻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有點過於辛苦。實際上,他當年之所以選擇成爲道人,只不過是因爲道士的道課可以充作工分,而他在這些道課上可以睡覺,一邊睡覺一邊掙工分的事情,他覺得比較合算。

於是,周無憂便在山門前看到了這個一頭『亂』發、道袍髒『亂』的道人,疑似乞丐。?? 鴻隙8

周無憂還是很有愛心的,總體來說,他屬於比較仁厚的『性』子,此刻見到一名乞丐斜靠在山門前的巨石旁,立刻便聯想到一幅上山行乞而被『亂』棍打出的悲慘畫面,悲天憫人的良善發作,便從混元戒中取出一塊燻肉,輕輕放到三吉道人的身旁。

三吉道人其實早已醒來,他有些不滿於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前來,都最後一天了,還來報名作甚,這不是打攪了道爺我的睡眠麼?他很生氣,同時因爲很懶,便沒有起身,只是冷眼看着這個年輕人走近。

可適當年輕人取出一塊燻肉放在自己身旁之時,三吉道人心中的那一點怨氣頓時雲消霧散了。

他在有生之年裡,從來沒有收到過別人贈送的禮物,對於忽然接到一份禮物這件事情,有些不知所措,還有些驚喜莫名。這份禮物雖然不值什麼,但從年輕人小心翼翼放過來的神情舉止來看,人家還是很尊敬自己的。

三吉道人自小進入三清山後,便再也沒有出過山門,他兒時曾經享受過的讚賞目光早已隨着幾十年的歲月慢慢淡忘,記憶中所剩下的,只是周圍師兄弟們的鄙夷和門派長輩們的失望,更別提什麼禮物了。可是此刻,他居然收到了這個年輕人贈送的禮物,贈送的時候,還如此的小心,如此的尊重自己……

他忽然大是感動,然後站起身來,和藹的問道:“小友,是前來報名應考我三清觀的麼?”

周無憂原本以爲這乞丐正在睡覺,所以放置燻肉時十分注意,輕手輕腳的以免發出動靜,驚擾了乞丐的好夢,卻哪裡想到乞丐忽然站了起來,聽那話中意思,似乎其人便是三清觀的。這一下誤會大了,他有些臉紅,不好意思道:“啊……呃……那個……抱歉啊,呵呵。”

三吉道人一笑:“小友來得倒是時候,今日是最後一日了,過了今日,山門便要關閉,不再招收弟子。時辰不早了,小友快些入山罷。”說着,他又四處看看,眼見四下無人,便壓低了聲音道:“由此進入山門,一里外還有一關,你不要怕,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等過了那一關,再向裡,還有一條登山路,山路盡頭是懸崖,找準位置踩下去,便算過了。嘿嘿。”

說完,三吉道人拍了拍周無憂的肩膀,輕輕一推,便將周無憂推入山門之中。眼見着周無憂一步一回頭的看向自己,如此戀戀不捨,似乎是傳言中的“兄弟離別、步步回首”,心頭莫名的一陣溫暖。等周無憂去遠了,他才撿起周無憂放在石上的燻肉,鄭重收入懷中。這是生平收到的第一件禮物,他要好好收藏起來。

周無憂不停的回頭看着這個三清山看門老頭,覺得對方實在是……好生奇怪。不知爲何,素未謀面就泄題給自己,周無憂直到去遠,還是沒有想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常聽人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可自己怎麼看,也看不出這個看門老頭“『奸』”在哪裡,“盜”在何處?對了,老頭剛纔說什麼“一里外還有一關”,咦?他爲什麼要說“還有”呢?

沿路而入,綠樹滿山。這裡是三清山的外山山麓,談不上奇險,也說不上雄峻,山勢起伏緩慢,更像丘陵。周無憂慢慢嗅着青草灌木的氣息,聽着林間小鳥的歡鳴,心中流淌的是淡淡的安寧。

前行一里,是一片平整的草坪,幾顆青松點綴在草坪間,如傘蓋般擋住陽光,在這午後酷暑的八月天中,撐起一片陰涼。松下一張簡陋的木桌,桌前坐着一位中年修士,正在凝神讀書,他右手提筆,邊讀邊在一張箋紙上書寫幾筆。他是如此投入,竟然連周無憂來到近前都沒有察覺。

黃冠是執事堂一名普通的築基期修士,他最大的愛好是研讀陣法,製作陣盤,佈設符陣,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拜入三清觀天衍派中,成爲三清觀陣法流的一位真傳弟子。可惜世事總是不能如願,像他這般懷揣夢想、卻表現普通的修士,在三清觀執事堂中實在太多了,所以,他們只能成爲執事,連內門的門檻都觸不可及。

黃冠無所謂是否被派來招錄弟子,也不關心是不是太過清閒無所事事。首先,第二關雖說不是考校應考修士的陣法知識,但也與陣法沾邊,很對他的胃口,其次,就算是最後十天也沒有關係,沒有修士前來應考,就不會耽誤他研讀陣法。

事實上,他是對的。他在這裡等候的日子裡一直沒有修士前來應考,便將以前在問道堂聽課的筆記重新溫習了一遍。今天是最後一天,而且只剩半天了,他估『摸』着應該不會有人再來了,便開始收拾佈設的陣盤。

當他收拾起這套陣盤的時候,卻發現其中一個陣盤的銘文似乎有些問題。他之前也對照筆記研究過這套陣盤的,只是因爲陣盤在佈設當中,所以沒能拿出來仔細看,便沒有發現這處問題。可是,現在卻看到了,確確實實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於是,他連忙打開筆記,認真的核對了一遍,然後就坐在這裡呆呆的思考。

他被這個銘文難住了,在他的對比中,同樣的陣法,在同樣的位置上,竟然出現了兩個不同的銘文。他手中的那套陣盤裡,被發現有所不同的那個小盤上的銘文,似乎不是他手中書卷上的這個樣子。手中的書卷是他平日在問道堂聽課的筆記,其中關於這套陣法的記載,是當時聽天衍派一位長老講課時記下來的。

難道是長老講錯了?他不停的翻閱以前的筆記,期望從裡面找到些眉目。

第11節 皮影戲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11節 靈眼處的安居生活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4節 道上的劫匪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4節 崗前培訓第10節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12節 跑官第1節 李副執事第4節 絕境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8節 內功初成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5節 忽悠的藝術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7節 大比第5節 和尚道衍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10節 金丹秀士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1節 生死之間第1節 東龍山下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5節 陰招頻出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2節 下一位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9節 山頂洞人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6節 世界第一運動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4節 崗前培訓第5節 陰招頻出第7節 大比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10節 虎嘯金刀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1節 以武會友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8節 糧食危機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9節 口腹之慾第8節 首徒第8節 周副掌門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4節 絕境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2節 下一位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8節 真氣外放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8節 糧食危機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1節 生死之間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9節 山頂洞人第5節 初見陣法
第11節 皮影戲第11節 又一個本家師兄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8節 世界上最美麗的誤會第11節 靈眼處的安居生活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13節 兩代大師兄的微笑第4節 道上的劫匪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6節 新流派的開山鼻祖第13節 令人討厭的小調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4節 崗前培訓第10節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12節 跑官第1節 李副執事第4節 絕境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8節 內功初成第2節 上課堂的那些日子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5節 忽悠的藝術第4節 工分制帶來的煩惱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6節 兩種嗜好、兩種人生第7節 大比第5節 和尚道衍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6節 寧靜的擂場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4節 關於人生和理想第10節 金丹秀士第10節 指名道姓的事務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1節 生死之間第1節 東龍山下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5節 陰招頻出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2節 下一位第11節 周無憂的蝴蝶小翅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9節 山頂洞人第3節 悲劇性事件第6節 世界第一運動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第4節 崗前培訓第5節 陰招頻出第7節 大比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10節 虎嘯金刀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1節 以武會友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8節 糧食危機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3節 又是金師叔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9節 口腹之慾第8節 首徒第8節 周副掌門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4節 絕境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5節 關於戶籍問題第2節 下一位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8節 真氣外放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8節 糧食危機第2節 夜空下那一尊美輪美奐的雕像第1節 生死之間第1節 一場皮影戲引發的悲劇第9節 山頂洞人第5節 初見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