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有主見的寶珠

皇帝站在御花園的花徑間,出一會兒神,再走上幾步。幾個太監不遠不近的跟着他,看着他出御花園,看着花木錯落的亭子上。

繡飛龍的衣袖隨意擺一擺,太監們會意原地站住,並且散開往四周警戒。皇帝上亭,這亭子地勢不高不低,隔着花木正好能看到一處宮室院內。

硃紅長廊下,幾個宮女簇擁着一個面上血色不多的女子賞菊花。女子有着秋水似的眸子,只是盛滿的全是憔悴。

她身上華美的宮衣,也不能抵消宛如西風后落葉的蕭索難耐。

她幽幽的嘆着氣,似乎在問宮女。而事實上,她也在問宮女:“皇上,還沒有回宮嗎?”宮女陪笑:“容妃娘娘不要擔心,皇上還會往這宮裡來的。”

容妃眸子落寞,掃過院中修剪花木的兩個低品級太監,生出厭惡:“管宮務的是哪一位?把我的大太監杖斃也罷了,無緣無故又尋出另一個太監的不是,那全是用慣的人,都打發,就應該給我好人。卻給我這兩個。”

宮女們沒有換,是以前侍候她的人,都知道容妃心意。她嫌棄的不是這兩個太監不好,是不想看到他們服色低。

想這位娘娘得寵來得奇怪,失寵來得也快,真是不知道她明天是不是又得寵,回話上就相當小心,有些話不能明說。

一個笑道:“論起來,娘娘應當有個大太監,但皇上避暑在御花園,管宮務的皇叔們調度不過人手來,這不過是先補給娘娘使用,以後還會再換好的來。”

餘下的聽到她這樣回話,全都明白,一邊悄悄鬆口氣,一邊附合這話回答:“是啊,娘娘要的大太監,和宮裡管宮務的說不着,他也沒這麼大的權柄纔是。總要去和皇叔們說,讓他們從太監們中挑好的送進來,如今皇上在御花園住着,皇叔們攀那邊高枝去了,對這邊宮裡有怠慢也是有的。”

另一個也伶俐添上幾句:“前天我見到皇后娘娘宮女兒,像是娘娘宮裡補的也不如意。”

幾個人異口同聲地勸容妃:“娘娘先耐些煩兒,等皇上回宮往這裡來,不就要什麼有什麼?”容妃聽說還要去找皇叔,她一個也不認得,這就作罷,繼續看花解悶,幽幽想着皇帝。

她不知道花木錯落的間隙裡,皇帝近在咫尺正在看她。

皇帝聽不到她說話,只把她容顏看上一遍。

瘦了的,和前幾天來看過的那一回差不多,沒有胖,像是西風能吹走。不過看一眼舒服許多。

就像皇帝珍藏的文房諸物,他平時喜歡用的是一枝玉管筆,一盒子湖筆。但他還有一盒子紫毫,有時候會讓取出看看。

用的時候,因爲順手,筆山上還是取常用的。紫毫也好,幾塊硯臺也好,無事的時候賞玩一下,眼前過一過,能紓解煩躁,不過如此。

就像見到容妃一樣。

宮女美人兒無數,皇后已有太子,皇帝對她自認責任已了,納幸幾個美人,動不了皇后分毫,料想皇后也不能嫉妒,如果她有嫉妒,皇帝也置之不理,該納幸的時候毫不在意皇后。

他當太子的時候姬妾無數,就沒有想過太子妃心情,現在更加不會。

美人兒中,有幾個有如皇帝珍藏的東西一樣。

他珍藏的,有些是價值不菲的珠寶,有些是精巧喜愛的民間手藝,這樣的東西價值不高,他有時候看看心情轉好,不過如此。

容妃就是其中一個。

容妃出身小官吏家,算運氣好到太子府上,算運氣好太子寵幸。她得寵時不知收斂,平時也不知進退,言談舉止全都一般,但就像御膳吃多了,偶然來個涼拌野菜,也許辣椒放得多不能多下口,但勝在爽快,有不同的新鮮感覺。

皇帝把郡王們像掌中物似掌握,對容妃也好,別的美人兒也好,皇后也好,她們的心思更一眼就能洞穿。

他會指出或者發作嗎?

那他要累死了。

他身邊臣子們的心思和嬪妃們一樣,嬪妃們想寵愛長久,官員們想聖眷永隆。當皇帝要當得一一指責,他從早到晚什麼事情也不做,他也指責不完。

所以他纔不會說,他是皇帝,該找文官找文官,該找武將找武將,該幸美人兒幸美人,想看到容妃,又厭煩她爲太子拒禮的事情哭鬧,就跟收藏的硯臺不用,取出來瞅一眼再收起來一樣,他就到這裡看一看。

不用的硯臺,常喜愛中,有一天也許取出來用。現在不甚心喜的容妃有一天也許重新寵愛,那是以後的事情,與今天無關,今天,皇帝看看就得。

這就下亭子回去,回的也是時候,貼身的太監過來回話:“魯駙馬求見。”皇帝吩咐:“宣。”

……

御花園裡景緻大過江南,江南勝過它自然。茸茸青草,微微西風,穿林渡水,有身在江南之感。

魯豫總遊過江南,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在他的記憶裡還留下朦朧似月的日出江花紅似火,就像他對官職的渴求,對他等下見到皇帝的渴望一樣熾烈。

旁邊是水,不經意地看上一眼,先看到自己的白髮。

白髮早就有了,在很早的時候。

他一直不得太上皇歡心,他也知道太上皇爲什麼不喜歡他。但他不明白他求官有什麼錯?尚公主就不能求官的話,大長公主和餘下幾位還在的長公主們家駙馬,他們不都有不錯的官職?

最小的長公主瑞慶殿下魯豫就不比了,她嫁的人是駙馬中最好的,鎮南王世子,據說今年就襲王爵,並承父業管轄的是京都防衛。

這是個不出京城也有兵權的事,就像梁山王一樣重要。梁山王手握重兵,遠在關城,和家人常年不得見面。

鎮南王則坐鎮京中,都說在京中也一樣的重要,就魯豫來說,兩個字,胡說!

梁山王一年打大小戰役,不是每戰他必親臨戰場,但他在生死關頭上滾的次數比鎮南王多。

鎮南王呢,則長公主伴着,有事也是皇上拿主張,魯豫總認爲他責任小,顯赫足。

這樣的駙馬不幸公主就在諸皇叔之上,何況他還幸的是瑞慶長公主,太上皇最小的女兒,太上皇最寵愛的女兒。

說到鎮南王世子魯豫就是一腔的恨,他運道高,把太上皇疼愛的女兒娶回家。而自己呢,三長公主母妃早亡,外戚一枝又凋零,身份也一般,和瑞慶長公主殿下出嫁相比,太子相送,皇子們相送,那是人比人氣死人。

好在自己有大志,好在自己從沒有丟開過。就像這次有人舉薦林公孫到自己門上,魯豫認定這是個機會,也事實上是個機會。

頭一次聚會刑部沒有動手,是林公孫先說了陳勝吳廣和劉邦的故事,有讓嚇跑的,魯豫也就不攀扯。還再來第二回的,心中必然有反心。

沒有反心的,聽完那幾個故事從怕惹事的角度上,也不會再去纔是。

抓的人,刑部早刑訊死好幾個,五木之下,無供不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供詞都能出來,有的承認說自己孃老子,年近古稀路也走不動,他們也參與造反。

魯駙馬會覺得難過嗎?

他纔沒有悲天憫人,他要的就是有供詞有供詞。這些人是郡王們一族,按連坐論早就應該殺頭。

這是皇上仁德,魯豫也這樣想過。但不妨礙他繼續辦這件差事。

郡王們自刎了是不是?他們的將軍裡,來往官員們中,還沒有揪出真正的大員,魯豫他怎麼能甘心?

也許揪出來了,刑部不會告訴他,勘查罪跡需要功夫。也許林公孫雖是出首的人,也打聽不出來,但魯豫一天沒聽到有大員莫明讓拿,他還是能猜出來無人供出。

林公孫對他還繼續有用,他要把林公孫繫住才行。

“駙馬見駕!”

高喝一聲,讓他醒過神。見一處玲瓏矮小的院子,爲涼爽俱是青竹製成。這是御花園有名的一處竹苑,避暑的好地方。

廊下襬着菊花,養眼又提醒秋天已至。魯豫微有悵然,皇上離回宮不遠。等皇上回宮去,御書房更威嚴,遠不如這裡見駕,君臣對答好似家人。

裡面那位,也是他的家人不是?這一點上魯駙馬不會忘記。他是皇親,雖然三長公主不是皇上同胞,但他是皇親,他理當爲皇上分憂。

他是皇親,那些潛在的可能的甚至還深藏沒出現的,所以將針對皇上的,針對的難道不也是他?

抱定這樣的忠君心思,聽到裡面說宣,魯豫跟着太監進去。

見一張寬闊大書案,皇帝端坐於後。窗戶離他不遠,帶進明亮把這裡照亮,也把他還年青的面龐照亮。

他英俊的魯豫見一回嫉妒一回,他有權勢的魯豫見一回臣服一回。有如此時,魯豫恭敬地三拜九叩,山呼萬歲,想到這個人是他的親戚,他與三長公主成親就不再有遺憾。

皇帝靜靜候着,準備聽他說些什麼。

…。

“回皇上,東安郡王、靖和郡王、定邊郡王族人已伏法,但必然尚有餘孽沒有清除。項城郡王又稱病於昭獄中,萬萬不能忽視。以臣來看,林公孫雖然小人,但實有用。臣上回代他懇請家產,再次懇請皇上發還給他吧。”

“他要的家產,已經戶部覈實,是定邊郡王的私產,這事你知不知道?”皇帝淡淡。

魯豫叩一個頭:“皇上容稟,林公孫原本是定邊郡王的幕僚,因爲看不慣定邊郡王的行事,把他大罵。因此得罪定邊郡王,定邊老賊爲要臉面,當着人不敢殺他,把他打發到軍需上去,據林公孫自己說,是想借糧草支取不力殺他,林公孫說他百般小心,僥倖才逃得命在。又代管定邊郡王的一些產業,其中有一些產業本是他的,因他代管,當地里正不清楚,就算在定邊郡王的產業裡一起呈報衙門,林公孫求的,就是他自己的那一份。”

皇帝權且聽之,有一聲:“原來是這樣。”

魯豫叩頭再拜:“他的功名性命全在皇上手裡,想來他不敢瞞臣,不敢瞞皇上。”

“那就給他吧。”皇帝漫不經心。

“是是,”魯豫大喜過望,眼前迅速升起一片綺麗。他彷彿看到他的高官他的座椅他氣派的大衙門…。

只要能在皇上面前爲這些人說上話,他們要的不過是命和財,林公孫等以後自然由自己指派。捏長捏短都不敢作聲。

皇帝沒理會他的謝恩,料想他說完應該叩辭。他自己呢,也沒有太多的話和這位駙馬說。魯豫主動請纓,說願意打探進京的這些人心妍媸,皇帝自然不拒絕他。至於後來把差使交給太子,太子歷練本就應當。

這件事已經結束,皇帝是這樣想。

他默然去看奏摺,魯豫卻還不想走。他話還沒有說完呢,他賣力拿別人的命討好爲什麼,爲的是……

“回皇上,臣領皇命當差,祈討皇上一紙聖意。”

皇帝擡起頭,有點兒不解,好好的下什麼聖旨呢?

魯豫滿面誠懇:“臣當這差,和右丞相馬浦、忠毅侯袁訓、四皇叔殿下都碰上,忠毅侯像是往太子殿下面前去回話,臣無聖旨,一則辜負聖心,二則不能收攏林公孫等人。”

他的面龐再忠誠,皇帝也只看到一點。他恍然大悟,他是要官職的意思。油然的皇帝想到太上皇對幾位駙馬的評語,也有這位三長公主家的。

對於他話中把丞相和表弟皇弟全帶出來,皇帝不放心上。表弟是往太子府上去,應該是太子的授意。丞相馬浦和四皇叔察覺風聲,過問也應當。就不是丞相和四皇叔,換成任何一個低等小吏,他警覺也沒有錯。

皇帝想上一想,倒也爽快:“刑部裡還缺一個侍郎,你去吧。”魯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間眼淚奪眶而出。這一刻他真的心感皇恩浩蕩,如山似海。這一刻他真的恨不能此生不渝爲君王。

他讓林公孫辦的全是私下的事情,凡是公開出面的,奏請皇上刑部出馬。中間隔一道,總是哪哪的不痛快。

現在就好了,他可以直接調派刑部。而且魯豫還有一份自豪,刑部裡另一個侍郎是皇后孃家的柳至,是皇帝爲太子的近臣,現在依然是近臣,把柳至從丁憂裡揪出來當的官,這就能和柳至並肩,換個人也會覺得自己差事當的不錯,起用林公孫也正確,才換來這份差吧?

這官已算不錯。

魯豫熱淚盈眶的謝恩,一瞬間把太子袁訓馬浦全拋到腦後,涕淚退出,含淚出宮。

他心裡滿滿的舊事,太上皇對他的不重視,太上皇一生沒有看好他,一朝天子一朝臣,他雖是太上皇女婿,但在太上皇手裡就沒有好作用,一朝天子一朝臣,換個皇帝他魯豫終於有出頭之日了。

……

長空碧水,花香從水榭四面過來。把酒宴包圍在其中,也把用酒的人環繞。座中的人沒喝酒的時候就離醉不遠,再看手中好酒碧澄,說不出來對主人是感激,還是感恩,反正主人問什麼,他知道的全肯說。

主人位上,坐的是忠毅侯袁訓,這是在他的家中。客位上,是龍二龍三的舅父父子三人,龍二龍三陪座。

袁訓探詢的等待時,龍二龍三也陪着等,把希冀的眸光給舅父不算,還明說:“小弟要聽,舅父可以如實道來。”

當舅父的微笑:“我曉得。”

略一沉吟,是在理個思緒,因開頭久遠,語聲起始緩慢:“侯爺問的事情,估計除去我以外,知道的不到三個!”

這是陳年舊事,這位舅父一直在獄裡,今天出獄,龍二龍三還沒來得及告訴他林公孫的動向,這位舅父就不明白袁訓問話的含意,帶着糊塗:“林公孫的父親,曾救過定邊郡王。那是定邊郡王少年的時候,出去打獵遇人行刺,刺客與老郡王有仇,就算在他身上。當時他還是世子,少年貪玩,帶的人不多,刺客來勢洶洶,險些把他重傷。他帶的隨從裡,有一個就是林公孫的父親,他爲世子擋了一刀,劈在胯下,傷到子孫袋,回家後不久身亡。”

袁訓暗想,定邊郡王不殺大罵過他的林公孫,果然是有內幕。

“林家從林公孫的祖父開始一脈單傳,到林公孫這裡,當年他沒有長大,他的父親又身亡,定邊郡王所以沒殺他,就是他還沒兒子,不能讓林家斷絕香火。”

龍二忍不住問:“他父親也是個笨蛋,哪裡不好擋刀,用子孫袋擋刀?”這話一出來,龍三呵呵笑了兩聲,袁訓也忍俊不禁。

舅父也笑:“我不在場,是後來聽說。那刺客本意要傷的就是定邊的子孫袋,和老郡王有血仇吧。,他上前去擋,刀本就往那裡劈,就中在那裡。”

大家笑上一會兒,袁訓目光閃爍問道:“爲什麼事情,林公孫大罵定邊郡王?”

舅父露出不屑:“我在獄裡,沒有外甥們報信,也大約聽到幾句,說外面謠言林公孫是爲正經事情大罵定邊郡王,我要是在面前,諒他不敢這樣說!”

袁訓、龍二龍三全支起耳朵。

“他仗着父親身亡的事,從來仗勢欺人!什麼東西出息多,他往什麼地方鑽!和定邊郡王的大管家爭管產業,定邊郡王偏向管家,林公孫不服,罵出書房,在外面沒收住火氣,又罵上幾句行事不端,定邊郡王大怒,把他從眼前調開,另給他一些產業去管,又怕他不滿,讓他插手軍需,纔算把他安撫。他現在有這樣好的名聲,是他那幾句行事不端讓人誤聽,以論傳訛吧。”

“唰”,龍二龍三眸光轉向袁訓。袁訓還沒有說話,當舅父的看出古怪:“又有什麼故事嗎?”龍二咬牙:“他有個曾經大罵定邊老賊的名聲,所以放心的當內奸。”

舅父父子三人驚呼一聲,龍三又道:“吳參受他拖累,已經死在刑部裡。”

“爲什麼!”舅父大驚失色,他也認識吳參。龍三眸子泛紅:“這個傻子!他上了林公孫的當,和人密謀讓刑部裡抓走,林公孫那孫子當場讓扭送的,沒過半個時辰就離開。吳參就沒有這樣好命,刑訊死在裡面。”

龍二也滴淚,吳參有不好的地方,但平時也有信件來往,算是朋友。輕泣道:“今天聖旨下來,我們先去接的他。想舅父表弟關在單身牢房,比他日子好過,晚一刻出來沒什麼。刑部裡……屍首幾乎認不出是他!”

在這裡,又要感激袁訓:“幸好有小弟在,把他供詞也弄出來看了,畫的押,一個血印子,這混帳受刑不過,胡亂攀咬,咬出好幾個,幸好聖旨下來,大家無事,他這供詞也就白搭,他也死得不冤枉!”

舅父雙目失神,手扶桌邊半站起來,搖搖欲墜,還不能相信:“沒了嗎?大約六、七天前他來看我,還想讓我說服你們,請忠毅侯出面,”

龍二提起拳頭捶在桌子上,吼道:“他的屍首我不收!”龍三也道:“我也不收!”恨恨再罵:“還想把小弟也拖下水!”

袁訓倒笑了:“他得有這能耐才行!”爲說話方便,侍候的人在水榭外面,袁訓讓進來倒酒,再勸上三杯時,關安過來回話:“有客。”

袁訓就勸他們不要悲傷也不要氣憤,喝着酒等自己回來。往書房裡來的時候,一路走,一路想着魯駙馬和馬浦丞相都和林公孫有走動,他們是知情呢?還是裝不知道?

…。

書房裡,四皇叔殿下隨意觀賞書畫,看到自己喜歡的,嘖嘖有聲。主人不在,不把下人放在眼裡,四皇叔笑罵:“小袁這東西,收羅的畫好!這個,我走的時候帶走。”

天豹在外面翻白眼兒,看你口氣大的?皇叔殿下是不是?在賊出身頗得意的天豹眼裡,也不過就是個人罷了。

想帶東西走?侯爺不答應,沒門!

沒一會兒,裡面又出來一句:“這個字也好,我帶走。”袁訓過來時,就見到天豹面色鐵青,隨時生吞人似的。袁訓以爲他累了,擺擺手:“休息去吧,不然回家看你的娘,今天夫人沒出門,她應該在家,最近有功夫,多陪你的娘。”

天豹不情願的離開,臨走時對四皇叔背影瞪上一眼。袁訓進來,四皇叔聽到腳步聲回頭:“哈哈,小袁,這個這個這個,包起來,送我了。”

“殿下你沒說給我幾件,還來勒索我?”袁訓回着他的話,覷眼睛看他手指的地方。頓時,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不行不行!”

四皇叔大笑:“什麼好東西!老樑尚書的牡丹而已!他最近告老,在家裡天天畫個沒完,你不給我,我找原主人去要。”

“那您快請吧,別在這兒站着。”袁訓嬉笑。

四皇叔沒好氣:“看你小心勁兒!”最後那幅字指住:“畫不給,字給我!”袁訓愈發嘻嘻:“殿下您看仔細,那是先父手跡,我就不多,更不能給你。”

“我說這筆意好,卻無力。”四皇叔想難怪,那位國公聽說胎裡帶出來的病,打小兒病重,讓太后至今牽腸掛肚的想着。

袁訓不樂意了:“您說話留神,我不喜歡聽。”

“那說個你喜歡聽吧,”四皇叔眼珠子一瞍,門外窗戶上看上一看。袁訓擺手,門邊上的關安退出。再對四皇叔道:“放心說吧,無事總不會來。”

四皇叔賊眼溜溜,還在一牆的書畫上面。袁訓微笑:“我沒進京的時候,要說殿下無賴潑皮,我不敢信。現在親眼見到,不信也得信。說吧,說完了送您一樣。”

“二樣,如何?”四皇叔一臉的恨不能身子鑽到書畫裡模樣,袁訓大笑:“我今天遇到書蛀蟲,好好,兩樣。”

兩個人收笑坐下,四皇叔一臉的神秘:“有人在皇上面前,把你又給告了?”袁訓不以爲然:“陳年嚼爛了沒味道的消息,您就拿來騙書畫?”

四皇叔罵道:“跟你說話最沒勁!哪怕裝個很驚嚇呢?”袁訓又要笑:“我讓人嚇怕了,所以不敢裝。”

四皇叔長長嘆氣:“要不是爲了你的書畫,我纔不跑這一遭兒。”袁訓好笑等着。

“……就是這樣,皇上先是去了容妃宮外面站會兒,魯豫求見,討了個官職回去,刑部裡現在兩侍郎全齊全,”

他說完,等着袁訓說好,袁訓一臉的莫測高深,眼神意味悠長,一言不發。

四皇叔心下明白,但嘴上還是嬉皮:“幫你打聽事情,你這小子這什麼表情?”

袁訓慢吞吞:“殿下您這手長的,”

四皇叔罵他:“我又不是賊。”

“你都伸到皇上身邊去,還敢來告訴我?”袁訓好生怕怕的模樣:“你不是來拖累我的吧?”

“去你的吧!宮裡太監宮女們,先教習好了才能往裡送!皇上說,皇上的家務自己人管,我和兄弟們管這些,送幾個太監到御花園裡,全是粗使的,皇上住那裡,也就聽到這幾句。我和你小袁好不是?有你的名字,別的全沒聽到,擔心魯駙馬告你黑狀,爺我大跑小跑來告訴你,一句謝沒有,你倒盤查起我來了?”四皇叔罵個不停。

袁訓笑眯眯:“哦?那容妃宮裡的兩個也是你送的?”四皇叔壞笑:“你們家加壽姑娘那兩個,也是我的。”

“這個你要謝我,加壽兒杖斃了人,就沒人使,正好你對我說過有兩個,我說要了這兩個吧,”袁訓也壞笑:“你今天的話是拿來當謝禮的?”

不說還好,說過四皇叔正容,撣撣衣角:“是了,我話已說完,你當心呢就當心,不當心就算了。謝禮是你說的,喏喏喏,”手又指點在牆上:“這幾個給我包上!”

袁訓挑挑眉頭,並不喚人進來取已書畫。

筆山上取下筆,摘去筆帽,攤開兩張信箋。四皇叔樂了:“你還寫個道謝函是怎麼着?橫豎你的字也不錯,前科探花不是,行行行,你也給我寫上一張,我一併帶走。”

見袁訓下筆如飛。

頭一張:“小二吾弟見字如晤,今有書畫債一樁,弟速速寫來,交付來人帶回。”

第二張:“樑年伯尊鑑,牡丹動人,不如年伯筆下動人,乞畫,交付來人帶回。”

四皇叔搶到手上看過,笑得差點摔地上。袁訓得瑟:“怎麼樣,前科的狀元,他的字你一向推崇。樑老尚書的牡丹,殿下往他家裡摘去吧,別動我的,我的本就不多。”

“那你給我什麼!”四皇叔握緊兩個信箋,但還和袁訓不依不饒。

袁訓輕推着他往外面送:“給你兩個敲門磚,殿下知足吧,輕易我不求人,爲你我才求人,殿下趕緊的去討畫,天已下午,今天去討今天還能賞。請請請,恕我不送。”

把四皇叔推到房外,一個往大門去,興沖沖去討書畫。一個往水榭來,繼續打聽定邊秘辛。

……

葛府的靈棚在下午時分,全搭得停當。葛通看過滿意,這才覺得口乾舌燥,想到沒好生吃過茶,又衣裳要換,往房裡來。

丫頭們打起門簾,葛通進來,聽到房中妻子笑盈盈的說話聲。

“寶倌兒,再走兩步,”是和兒子小小葛,小名寶倌兒在玩。

回身,葛夫人見到葛通,更笑容滿面。笑過一下,又尷尬了,收起笑容解釋:“看我忘記,舅父靈堂收拾好了?不該笑纔是。”

葛通不放心上:“客人還沒上門呢,明天你記得別笑就行。”走到兒子小牀前,把他抱在手上。

這是葛夫人在邊城生的孩子,是他的長子,葛夫人愛如珍寶。這個兒子來得不易,她趕往袁家的時候,福王正製造動亂。又有了兒子,夫妻重歸於好,夫妻們都珍惜,起名爲寶。

小小葛離一週不遠,會挪步,愛笑。見到父親,給他一個大大的笑臉兒,格格有上兩聲。葛通也隨着笑了:“乖乖,看你喜歡的,是見到父親很喜歡?”

“唔,只魚…。”小小葛發出含糊的聲音。

葛通再聽:“一隻魚?”

葛夫人在旁花枝亂顫狀:“是袁家的執瑜,哪裡是一隻魚,”

小小葛聽到執瑜的名字很開心,揮舞小手再道:“只,撲!”

“哈哈哈哈,”葛通自己放聲大笑,葛夫人輕推他:“別笑了,要給舅父守喪呢。”葛通忍住笑:“這孩子太好玩了,只,撲!執璞什麼時候變成這名字?”

“玩,只魚玩,”小小葛說得更上勁。

葛夫人接話道:“可喜歡執瑜和執璞,本來就要送他去袁家,後來聖旨下,我想着你必然給舅父發喪,怎麼還能去玩?這不,沒去,他就一直在說只魚只撲的。”

“你玩不成了,”葛通對兒子端詳下,把他交到葛夫人手裡。房中還有奶媽在,葛通命道:“出去,我和夫人有話說。”

奶媽丫頭一起退下,葛通向葛夫人道:“舅父沒有成親,就沒有孩子。得有守靈的人。”葛夫人道:“是啊,得有一個。”

“我和母親商議過,把寶倌兒過繼給舅父當孫子。”

……

忽然的這一句話,葛通說的平平淡淡,跟他吃口菜沒區別。葛夫人卻一瞬間白了面龐,有什麼在腦海裡飛矢似的穿來穿去,把她擊成不能復原的碎片。

張張嘴,帶着艱難。葛夫人先想到的是,和身邊的丈夫和好不易,在她初到邊城的時候,葛通還是冷冷淡淡,直到葛夫人有孕,夫妻才似沒有隔閡。但彼此心知,那層淡淡的印痕還在心裡,至少葛夫人此時這樣想。

在丈夫的話說出以後,她和他站得分明很近,可在她的眼裡,兩個人之間升起一層無形的,摸不着但也割不斷,這就開始存在的東西,忽然之間,把兩個人的心分得很開。

這就是隔閡,出自人心,非人心不能消融。葛夫人知道,但她害怕。

在她看來,這就像她初到邊城時丈夫的那張冷麪龐,不由她作主,也不是她引出,它又出來了,她卻無能爲力,也不願意這樣。

應該說點兒什麼不是嗎?

葛夫人乾澀地道:“舅父應該有守靈的,但寶倌兒他是你的長子…。”

葛通面色一寒,想到妻子不懂,才勉強回答:“以後也是長子,是舅父一枝的的長子,是舅父的唯一孩子。”

“可我們…。”葛夫人哭了,這是她的長子,怎麼給死去的人當長孫?

葛通不想解釋,有些話現在解釋太早。這就一拂袖子,面色陰沉:“我意已決!母親已給他備好孝衣裳,送去母親房裡吧!”

“啪”,還沒換下的竹簾碰在門上,他已出去。

葛夫人怔在原地,好似讓五雷轟頂。直到奶媽進來問她,奶媽不明白道:“爺讓把小爺送給縣主?”

葛夫人手指緊了緊。

她手指中空無一物,只有自己知道捏着兩件東西。

一個,是夫妻生分。

一個是孩子留下。

把孩子留下,就再握不住夫妻生分。要夫妻生分,孩子就是留下,不受父親疼愛,葛夫人也不願意。

給她想的時間不多,奶媽就在面前,她這就要回答,又痛苦的不能回答時,電光火石般想到一個人。

忠毅侯夫人!

她素來是女眷們中有主意的一個,沒有主意,就不會隨丈夫去邊城,也不會生下一個又一個的好孩子。

總是母親好,纔有孩子好。

葛夫人像抓到救命草,匆忙回答:“送去吧。”她的機靈讓她內心不捨,也暫忍這一步。把孩子穿好,交待奶媽過去,她隨手抓一件出門衣裳,悄悄的出後門,陪嫁們心腹,備下車,主僕往忠毅侯府來。

寶珠招待過龍二龍三舅父家的女眷,剛坐下歇息,聽說她來,忙起身去迎,見面先道:“侯爺說明天我們過府拜祭,正要讓人去知會你。”

“寶珠!”葛夫人哽咽一聲,上前摟住寶珠。

寶珠讓她結實的嚇到,慌亂道:“怎麼了,出了什麼事?”本能的,想到的是:“和葛將軍拌嘴了不是?”

“嗯……”葛通夫人用力點頭。

寶珠就讓她先進房,坐下慢慢說。讓丫頭們送上熱茶,一個人不留,葛夫人邊哭邊把話說完:“…。他的意思,還要給孩子改姓霍,”

寶珠眼神一跳:“是真的嗎?”

“我可怎麼活啊…。”葛夫人哭道:“寶倌是他的長子,不是我不答應,是跟着舅父,什麼也沒有,不是我貪東西,寶倌兒本是長子……”

寶珠笑了。

葛夫人隔着眼簾見到,抽泣道:“你不是笑話人的人,你不是那樣的人不是嗎?”

寶珠笑容可掬:“我不是,你看我看得準,看葛將軍就不準。”

“你說?我來就是想聽你怎麼說,你有主見,”

寶珠嫣然:“這樣的捧我,可不敢當。不過你是寶倌兒的母親,所以你想不到。”葛夫人這就住淚,羞慚地道:“我不是貪東西,真的,爲孩子前程,這是長子,”

她反覆的說長子,寶珠打趣道:“你呀,總唸叨長子,是你知道葛將軍前程無量,寶倌兒當他的長子有前程?”

葛夫人難爲情上來:“不瞞你,你是個一定要結交的人,蒙你在山西招待,我纔能有寶倌,我感激你,從不忘記。今天這話出來,也只有對你說,對我的孃家人,我都沒有去找。”

寶珠抿脣:“不敢當,那我更要幫你解開這結才行。”

她越說胸有成竹,葛夫人也隨着更安定。寶珠款款的說起來:“葛將軍一片愛你的心,才把寶倌給霍將軍當孫子。”

葛夫人瞪直眼:“啊?”但覺得寶珠總是有理的,就沒有打斷。

寶珠輕笑:“你想,在你膝下是長子,在霍將軍那裡也一樣是長的,還是他唯一的孩子。依我來看,能過繼給霍將軍的,按血親來算,只有你們家。”

“是。”葛夫人低低點頭。

www ▲тт kǎn ▲C 〇

“你這麼聰明的人,就忘記一條,霍將軍是什麼人?”寶珠含笑。

葛夫人如夢初醒,嘴張得更大,“啪!”,她急急站起:“這,怎麼可能?”寶珠笑道:“你自家的丈夫,你倒沒看出來,”在這裡又調侃她:“所以葛將軍要生氣,你呀,回去好好對他賠個不是吧。”

葛通夫人原地呆住,不住喃喃:“是啊,我知道他有這個心思,可這能辦到嗎?外祖父江左郡王已去世多年,舅父在他之前去世,並不曾認祖歸宗,只有外祖父和母親的通信裡有這樣一筆,”

“這就是證據!”寶珠眸子放光:“這就是證明霍將軍是江左郡王兒子的憑證!”

葛夫人覺得腦子混亂,茫然道:“真的能辦成嗎?”

“辦不成,是他的親生兒子,他還能害寶倌不成?”

葛通夫人在聽到葛通的話時,腦子裡像讓亂箭穿透,當時是爲悲。這會兒寶珠的話,又把她腦子裡亂箭穿透,這會兒是爲喜。

葛夫人驚喜交集:“他,爲什麼不對我說?”寶珠笑看着她。

不用回答,葛夫人也自當明白。女人最喜歡問,怎麼不說?男人沒辦成時,不說的佔多數。何況葛通要辦的這件事情小,先一個恢復江左郡王建制就很難,上要皇上答應,下要將士們跟隨。

這一件辦完,他還要讓霍君弈認祖歸宗成爲江左世子,就更不是易事

也許終他一生,他也不能辦到。但他毅然把唯一兒子過繼,已經是決心在握,直到達成。

這麼難的事,他不會先對妻子說,前程似錦,把長子給他吧。

辦大事的人,別人猜出來是一回事,他沒怎麼辦就說是另一回事。有點兒像對妻子吹牛。

葛夫人來的時候悲悲切切,回去的時候心花怒放。

果然,他自己的兒子,他最疼他。

果然,忠毅侯夫人是有主見的那個。

------題外話------

親們節日快樂,童心永存,求票票。

第706章 ,正經是個香餑餑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199章 ,第703章 ,不追究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726章 ,金殿鬥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526章 ,瘟神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832章 ,侯爺的眼淚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208章 ,掛念寶珠的親人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四百九十三章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381章 ,福祿壽喜同進家第735章 ,小黑子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104章 ,吐露第117章 ,難比?第823章 ,占城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六百九十八章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841章 ,原來如此第39章 ,失態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683章 ,全到新去處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49章 ,欺負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454章 ,丟醜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50章 ,問問去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315章 ,笨吶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56章 ,約定第103章 ,驚聞第182章 ,理解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516章 ,正常袁二,只此一家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83章 ,應對第95章 ,不值一提第1章 ,安府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759章 ,太子聲援
第706章 ,正經是個香餑餑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199章 ,第703章 ,不追究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726章 ,金殿鬥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526章 ,瘟神第699章 ,幫人的事情總在意料中。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832章 ,侯爺的眼淚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208章 ,掛念寶珠的親人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第四百九十三章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381章 ,福祿壽喜同進家第735章 ,小黑子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104章 ,吐露第117章 ,難比?第823章 ,占城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670章 ,蕭戰鬼計多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六百九十八章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618章 ,大家臭哄哄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841章 ,原來如此第39章 ,失態第241章 ,清算國公府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790章 ,胖兄弟從軍去第79章 ,討債鬼上門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683章 ,全到新去處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49章 ,欺負第249章 ,加壽的大紅包第454章 ,丟醜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50章 ,問問去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315章 ,笨吶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56章 ,約定第103章 ,驚聞第182章 ,理解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516章 ,正常袁二,只此一家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83章 ,應對第95章 ,不值一提第1章 ,安府第355章 ,小稀奇寶貝第759章 ,太子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