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

大紅繡五福流雲的襁褓裡,加壽小姑娘雪白麪龐,剛醒來淚珠噠噠。這還是在外面,餘氏方氏只匆匆見過,就把蓋襁褓的粉色巾帛還蓋上,加壽應該是正看稀奇,這就看不見,哇啦哭得更兇。

袁訓忙把女兒晃幾下,看上去倒不手忙腳亂。

關安滿面敬佩,捅捅蔣德:“我不佩服小袁將軍打仗,我就佩服他會抱孩子。”聽上去這位就沒有孩子。

老侯在旁邊聽到,揭了袁訓的底:“這是包得緊的襁褓,抱起來跟包袱沒區別。等回到房裡,把炭火燒上,只着衣裳的小孩子你再看他,還會抱纔是能耐。”

北風頻吹,袁訓聽到這話,道:“那樣軟軟的,我可就不會抱。舅祖父你也不會吧。”老侯雙眼對天,不回答他這個問題。

安老太太在車裡伸出頭來,揭了老侯的底:“你舅祖父有兒子時,也是抱過的,跟你一個樣子,不包上襁褓就不會抱。”

笑聲起來好大一片,老侯裝着惱羞成怒:“二妹,帶上你就是不好,下回我再出京,我可不帶上你。”

“哥哥你弄錯了,是我帶着你出來,你怎麼就敢忘記?”安老太太嘀咕:“當上欽差就不認人嗎?”

老侯尋思尋思:“咦,還果真你帶我出來的,如此甚好,晚上飯錢歸你付清。”安老太太又給他一句:“到我親家家裡,你不用付錢。”

老侯失笑:“也是也是。”對袁訓努嘴兒:“既如此,袁大人,這外面風大,把令愛千金送車裡去吧,你前面帶路,帶我們逛逛你的家園,還有你的雜貨小店。”

袁訓捨不得放下女兒,拿身上大披風一裹加壽:“我抱回去吧。”袁夫人黑了臉:“送回來吧,她小呢。”

見母親在惱,袁訓不情願的道:“好吧。”把女兒送回車裡,半個身子伸進來,猶不忘記和寶珠悄語道:“晚上我把加壽抱到我們炕上去玩。”

寶珠眉開眼笑:“好啊。”

小夫妻這樣不覺得有什麼,車裡坐的兩個奶媽均紅了臉,低下頭不敢亂看。

這就進鎮,用過午飯,安置各人住處,忙忙的就到晚上。

……

金簪子挑亮燭芯,房外已是烏沉沉的天。雪在傍晚愈發的大,輔國公再想看書品茶倒是不泛有雪陪他。

袁家小鎮上,屋瓦蒙的雪白,和天色相襯,似天地間獨崢嶸。

簪子是寶珠手中的,收回來,把鏤空紅梅金絲簪子放回發上,獨坐在炕上的她側耳去聽對面動靜。

才剔亮的燭光下面,家常也穿着蔥綠盤金小襖,水紅鑲珠裙子的寶珠,似畫中人。

她小巧微彎,宛如山水般自然的鼻子,對着的是一個木書架。烏油油一把子好雲鬢,上對的是陳年的舊樑頂。

這是袁家舊居里,袁訓的房間,那窄窄小小的一間。隔壁,是郡王妃的舊居。

又一次回到這裡,寶珠心頭說不出的安寧,有如春山春水春江波,流轉起伏總帶溫存。又似春月春明春無痕,自在總在內心中。

袁訓不在她身邊,他進鎮前大話把女兒今夜放在炕上玩耍,這就去接女兒。寶珠聽着房外北風呼呼,斜倚着等候。

又擔心這裡寒冷與京中不同,不知老祖母可凍手凍腳?又想到舅祖父年高的人,儘管以前在山西呆慣,這一回再來可還能抗得住寒?

在這裡住過年的寶珠領教過這裡的冷。

好在有炕,她微微而笑。

袁夫人周到,先來信讓人備住的地方。

她是舊居,那一間不小,又是大牀,帶着加壽睡。牀前擺下榻,兩個奶媽睡且服侍。

忠婆忠心,中間堂屋裡設榻湯婆子,她晚上在那裡,又說可以支應兩邊,一處袁夫人,一處是寶珠袁訓,夜裡好要東要西。

對面是郡王妃和袁訓的舊居,住下寶珠袁訓,和加壽的另外奶媽。加壽吃最打緊,奶媽們得在最方便的地方。

這小院正房就這幾間,安老太太和老侯就住到隔壁。

隔壁早早騰出來,寶珠去看過,刷得一塵不染,紅門白牆,並沒有刻意擺上名人字畫,反而依着這農居小鎮的風格,掛的是一對門神,天官賜福。還有年年有餘,富貴滿堂,搖錢樹,聚寶盆等等,不但安老太太婆媳樂得合不攏嘴,就是老侯也連說有趣。

老侯外官多年,也曾下鄉私訪過,但住這樣的房子過年,還是新鮮的。他們四個主人佔據兩個院子,下房裡住下人,住不下的全住到再隔壁去。

婆婆也在,丈夫也在,祖母也在,嬸孃們也在。還有從寶珠小到大,潛意識裡生活在安家的老侯也在,任憑外面北風呼嘯,寶珠的心只在安然中。

還有她的寶貝女兒,那稀奇寶貝加壽也在。人生之美滿,應該是家人俱在身邊,俱都安樂有餘吧。

沉浸在美滿中的寶珠聽到腳步聲,她歪着面龐,先對門簾子打起一個大大的笑容。見簾子打開,袁訓空着手進來。

“嘻嘻,”寶珠不出意料的打趣他:“是女兒不肯跟你來嗎?”

袁訓在她身邊坐下,清清嗓子,正容正色地道:“母親有話,你們自己玩吧。”一笑,把寶珠摟在懷裡:“我的親親乖寶貝兒,沒有女兒玩,玩你吧。”

“我代你沒羞,你說出話來今晚帶女兒,我就知道你不成。”寶珠在他懷裡拖長嗓音:“哎喲喂,這可不像中探花那樣的容易的呀。”

燭紅搖影,把寶珠如花笑顏映襯得更加的動人心魄。袁訓則擺出惡狠狠湊上來:“探花是容易中的嗎?你中一個給我看看。”

“人家要生孩子。”寶珠嘻嘻。在這裡又想到陳留郡王的話,寶珠借用一下:“稀奇寶貝麼,這是姐丈說的。”

袁訓跟着嘿嘿:“快別提他,姐丈說話不算,說給我兩個妾,我想正好,過年沒錢打發寶珠,賣人也是錢不是,來的路上我纔想到他沒給,竟然給自己省下一大筆。”

他竟然這樣比喻,寶珠豈有不跟上的?嫣然噘嘴附合自己丈夫:“就是嘛,這錢讓姐丈省回他錢袋子裡。”

眨巴着眼睛,這就想到過年的錢。寶珠忙討要:“去年的,今年的,一起給吧?”

“去年的?”袁訓挑眉頭裝想不起來:“去年沒給你嗎?”

“沒給嘛。”寶珠嘟起嘴,扳手指頭算:“前年還有一袋子錢,去年我和加壽兩個人,竟然一枚也沒有。”

袁訓恍然大悟狀:“去年加壽不能玩,不給也罷。”

寶珠屏住氣對着他看,把個笑臉兒殷勤到十分,十分地提醒他除去加壽好女兒,另外還有一個叫寶珠,她能玩得動錢。

她的丈夫看到後,一臉的我明白,問道:“不是前年給了你錢,大前年也給過?”

“大前年?”寶珠臉兒黑了:“大前年只給一枚,還是借阮家表兄的,你倒忘記不成。”把十分的笑容收起兩分,估計揣荷包裡慢慢用。

寶珠伸出手希冀:“大前年的今年補一回?”

袁訓端下巴:“大大前年我記得多給過你?”

“大大前年寶珠還不認得你。”寶珠叫出來。

“那大大大前年,大大大大……前年?你再想想,夢裡也沒有給過一枚?”

寶珠吃吃笑得喘不過來氣,扯住袁訓滾在炕上,彼此的心跳聲充斥在耳邊。燭暈此時成了色媒人,把紅暈層層疊疊地映上寶珠心頭和麪容。

她心頭閃過繾綣,她心頭走過旖旎,成親後有過的纏綿相聚思念全涌上心頭,寶珠以爲袁訓下一步是解她衣裳時,把她按在胸前的袁訓靜靜的開口:“寶兒,對你說件事。”

他語氣中不同於此時柔情的鎮靜,把寶珠從陷於眷戀中扯出。寶珠啊上一聲,道:“好啊。”

身子一輕,讓袁訓拖坐起來。

燭光搖曳,袁訓端正而坐,把寶珠還抱在懷裡,但他的神情已透出要說正事,寶珠也就跟着端莊起來。

腦袋依靠在他身前,往上擡眼睛瞍他。捨不得剛纔的溫柔瀲灩,寶珠往腦袋後蹭蹭,嬌聲問道:“是說大事情嗎?”

“也大,也不大。”袁訓可能察覺自己太過認真,放鬆一下,把寶珠面頰捏捏,道:“母親本來打算自己對你說,現在我回來,她讓我說。”

聽到是袁夫人的話,寶珠爲表鄭重,動動身子就想要坐直。袁訓按住她,柔聲道:“不用,就這樣聽吧,這事情,”

隨即他露出不知道如何說起,寶珠不禁奇怪。在她認識袁訓以後,就沒見到他有什麼爲難事。唯一爲難的,在事後想想,就是他離開自己的那幾天。

當時以爲他離京絕情絕意,後來想想他一直在爲難,只是寶珠心情悲傷,沒看到就是。

今天,他又爲難,而寶珠是看在眼中的,寶珠握住袁訓手:“是什麼,對我說說吧,也許我能出個主意。”

“是……”袁訓欲言又止,忽然推開寶珠下炕。把燭臺放到窗臺上去,把炕桌子搬開。靠牆有嬌黃正紅天青淡紫數牀錦被,袁訓先把寶珠抱開,把牀鋪好,扯上寶珠解衣裳睡下來。

他**上身,寶珠只着裡衣兒,夫妻相擁到一起,袁訓滿意地道:“這樣說最合適,你聽我慢慢道來。”

寶珠見到他這樣的舉動,縮在他懷裡竊笑。

“你知道母親出身於國公府,”這是袁訓的頭一句話,隨着話,他的眸子也深邃,似回到袁夫人舊時的回憶。

寶珠忙點頭。

“只看舅父對母親就知道,母親是個嬌女。”袁訓在這裡插話,露齒一笑:“以後我們加壽也是。”

寶珠忙點頭,嫣然如花。

舊事,隨着窗外北風徐徐展開。

“外祖父母一生,只有舅父和母親兩個孩子。外祖母出自項城郡王一族,”

寶珠在這裡愕然,然後才記得自己似乎聽說過。

“舅父爲人孝敬,在外祖母年高,不能年年歸寧後,是舅父年年去看外祖母的母族。有一年,他認得一位小姐,兩個人情投意合,遂成親事,”袁訓在這裡苦笑:“就是如今的國公夫人,我們的舅母。”

寶珠呼一口氣,忍不住用極小的聲音道:“竟然是情投意合過的?”

“正是因爲情投意合,”袁訓嗓音冰冷若院外飄雪:“纔有下面的事。”

“舅父成親後,家裡就只有母親沒有親事。外祖父母對母親愛若珍寶,怕母親親事上不如意,許母親自己挑親事。舅父和母親只有兄妹兩人,平時就互相疼愛,新進家門的舅母,由此生出嫉妒之心。”

寶珠大氣也不敢喘的聽着。

她本就伏在袁訓懷中,袁訓此時更把寶珠擁入懷中,像是這樣反能從寶珠身上汲取些力量,才能從容說下面的故事。

“舅母嫁進來時,母親離成親年紀本就不遠。這又一年一年的打首飾打嫁妝,你也看過部分母親的嫁妝,你住城裡沒住大宅子,大宅子裡你去看看,全是上好的木材,沒有一件不精心,沒有一件嫁妝不是一年兩年纔打造而成,這就讓舅母更加嫉妒。”

寶珠屏住呼吸。

“第二年桃花開,國公府裡,專有一處園子給母親遊玩。母親遊玩習慣,時常不帶丫頭,獨自在裡面流連美景,或做詩或做畫,也不受人打攪。但是,偏偏有一天,母親正在掐桃花,透過桃花,她看到有一個人。”

袁訓的嘴角邊,若有若無的有了笑容。寶珠也猜出來,蹭蹭袁訓,笑彎雙眉:“是父親?”

“是父親。”袁訓微笑。

透過袁訓的笑,寶珠已能看到十里桃花接天紅豔,美貌動人的少女,在桃花中見到姿容絕世的少年。

父親是病弱的,病弱的人大多蒼白無力。桃花下的蒼白,想必是奪目的美。而紅豔下的無力,又讓人油然憐惜。

沒有親眼見到,寶珠已瞬間想像到那魂魄相接的頭一次注目。

陶醉中,寶珠也想到一件事,她的心頭微顫,往袁訓懷裡縮縮,小聲問道:“父親是怎麼進去的?”

國公府的內宅,男子孔武有力也未必進得去。

見問,袁訓把面龐又埋在寶珠肩頭,在那雪白處不知他是什麼表情。只低低地道:“舅母讓人帶進去的。”

寶珠打個寒噤,這就想到當時母親正當青春,正是懷春年紀,又是掌中明珠,家有權勢,她和父親是怎生的能般配?

舅母這一計,果然惡毒。

雖然這裡面把自己公公掃進去,可寶珠想想加壽長大,遇上這樣的事情…。前輔國公夫人的心碎,這就到了寶珠身上。

見袁訓動也不動依着自己,寶珠推他要聽下文:“後來呢?”

袁訓擡起面頰,笑容加深:“父母親一見鍾情,他們在樹下說了很多的話,多的沒有問父親的姓名和住址。分開以後,母親對父親念念不忘,母親爲人,剛毅堅強。”

寶珠忙點頭。

“見到父親出現,就知道與舅母有關。後來又有確鑿證據,父親是舅母遣人帶進家門。母親徑直去見舅母,舅母還不承認,母親說,要麼你告訴我他家住哪裡,要麼她去告訴外祖母,說舅母私帶男人進宅。”

寶珠在這裡氣憤:“這本來就中舅母下懷吧?”

“是啊,舅母的意思就是這樣,不過她也沒想到母親沒問父親姓名就是。但有一條,”袁訓又笑得很開心:“父親能打動母親的心,她倒沒有看錯。”

寶珠無話可回,湊上去親了親他。再問下面的話。

“母親拿到父親的住處後,第二天就套車出城,說去親戚府上。外祖父母從來依順,並不禁止母親出門遊玩,也是母親一直是他們放心得意的女兒,這一回外祖父母沒有察覺。”

寶珠又陶醉了:“見面時是怎樣的?”

“我也想知道,可母親說到這裡,就不再多說。”袁訓含笑,顯然他也猜出父母親再見面,必然是情動山河般。

寶珠心癢癢的:“能再去問問嗎?”

“我再三的追問,母親才說第二面見到父親,他們長談有小半天,母親說她自以爲看書勝過大同府所有人,就是山西有名才子,母親見過也就一般。但父親,是母親見過最博學的人。”袁訓分外驕傲,再指指自己的臉:“自然的,父親生得也不差。你看我,就知道了。”

這句話卻不是吹噓或故意炫耀,袁訓生得像父親這一點上,中宮疼愛他,郡王妃拿弟弟當命根子,皆有這原因在內。

寶珠認真的過來,扳住她自己丈夫的臉好好看了一回,點頭誇道:“果然生得好,撲哧,”這就明白,寶珠放聲而笑:“哈哈,沒皮沒……”

笑聲靈動,似能止住北風。這是袁訓愛聽的,但今天他一把握住寶珠小檀口,咬住寶珠小耳朵:“小呆,這裡屋淺。”

寶珠忍下笑容,待袁訓鬆開手,悄悄地把話說完:“沒皮沒臉的,你誇自己。”

“你還要聽,還是不聽?”袁訓斜眼。

寶珠嘟嘴告饒,把兩隻手拱上一拱。她本就雪白,又生產後養得豐滿,這就更肥肥白白的似小豬仔般可愛。

“跟加壽快一個樣子。”袁訓打趣她過,把寶珠重按在手臂上,往下再說父母情事。

“母親是個謹慎的人,她出城見父親三次,又把父親家鄉來歷全打聽明白。身世既清白,母親不嫌父親出身平凡,遂對外祖父母提出親事。”

寶珠心頭一跳,眼前浮現出一對老人震怒的場面。她可憐兮兮插話:“很生氣吧?”

“生氣極了。”事後說起當初,袁訓面有笑容,但當時震怒,俱在話中:“外祖父外祖母到舅父,都堅決不許。母親一定要嫁,就滿府裡查這件事是怎麼出來的?”

探花郎淡淡:“舅父當即要休妻,前項城郡王在世,堅決不許。爲這件事前郡王幾回登門,紅臉白臉全用的乾淨,好處威懾一樣不少,才保住舅母沒有被休。”

這件事回想起來,也是一波三折,讓人內心不能平靜。袁訓就說一段,停一停,像在自己品味,也方便寶珠問話。

“這般說來,舅母倒成就父母親的姻緣,”寶珠嚅囁道:“那,你和姐姐不是應該感謝她纔對?”

袁訓聳聳肩頭:“如果只是這樣的話,也是應該感謝與她。”

“但是,舅母是事先打聽清楚父親命不長久,才定的這條計。”

寶珠哆嗦一下:“舅母是怎麼知道的?”

“不但舅母知道,就是母親當天也就看出。父親是在祖母肚子裡受驚,不足月出生,是個先天不足之症,生下來就醫藥不斷,面相上並不難看出柔弱。”

袁訓在這裡嘆口氣:“祖母一家都務農,本來能顧溫飽。爲保父親,賣盡家財,又把姑母也賣。也許是太想留住父親,這就感動老天,父親竟然一天天長大。賣姑母的錢,祖父不再務農,搬到這鎮上開家小店,這裡守着官道,有時候往來的人不少,祖父又勤謹,店給祖母守着,他往來大同販賣,竟然手中有浮財,又買下一些田產。再尋姑母時,確有尋過,已找不回。”

寶珠小聲道:“隔壁箱子裡,有姑母的舊衣裳。”

“那有幾件是姑母被賣到人家裡,那家人給衣裳,換下的舊衣。姑母又讓再賣後,人是尋不回來,只把舊衣尋回來。”袁訓眸子裡添上沉重,姑母由被賣而到中宮,不用怎麼尋思,也是步步驚心,步步艱難。

故事到這裡沉重,寶珠想到父母親愛戀的不易,又想到姑母經歷過的艱辛,難再發出一言,摟住袁訓脖子,面容慼慼擰了擰身子。

似這樣就能拂去蒼茫般沉重。

袁訓親着她,兩個人面頰貼住面頰,都要從對方身上得到點溫度。那心頭一點的寒涼,還得人心的溫度才能重新回到融融。

“總算老天是公正的,好人自有好報。”寶珠柔聲安慰袁訓:“你這般的能幹,姐姐也嫁得好,姑母如今是六宮之主,父親和祖父母泉下之靈,也會得到安慰的。”

耳鬢廝磨中,小夫妻更感受到他們能在一起的理當珍惜。他們把鼻尖抵住對方鼻尖,把紅脣接上紅脣。貪婪的吮吸的是對方的情意,竭力付出的也是自己的情意。

喘息細細,讓心頭更涌出澎湃。流連對方,流連對方的方方寸寸。

紅燭晃過又晃,晃得燭淚堆出老高。袁訓鬆開寶珠,帶着滿意的微笑:“你又纏我,話還沒有說完。”

寶珠怎麼會依這樣的話,帶着飽食饜足伏在枕上笑:“我就你,誰又讓你就我的?”這一會兒溫暖感動,能聽得進天下的傷感事。就用腳尖踢袁訓小腿:“喂,說的喲。”

“我累了。”袁訓裝睡。

耳邊是寶珠的彷彿自語:“不說便罷,母親明兒問起,你說沒有說完,就是加壽那麼小,也要笑你的吧?”

這話真管用,袁訓睜開眼,對着她笑:“你真的想聽完?”

“聽完。”寶珠明睜雙眸。見這和家中相比算是陋室的房間雖小,卻有表兇在此,這就勝似天下所有的美景勝地。就此睡去,很是不願。

寶珠笑嘻嘻:“你不肯說,看我呵你癢兒,你就肯說了。”

在手上吹口氣,果然來呵袁訓。

袁訓又按她入懷中,佯怒一下臉兒,重新說起來。

“外祖父母不能阻止母親,只能答應。母親有了姐姐後,外祖母強行讓舅父過繼,併爲姐姐女家去求男家,爲姐姐姐丈定下親事。舅母在府中備受冷落,她的陪嫁總有怨言。舅父又處死兩個,這才平靜無事。但她事先打聽過父親命不長久,總是居心歹毒。母親自嫁父親,從不後悔。在父親去世後,雖不見得對舅母懷恨,但也不願與她走動。我長大後知道這事,也不願意與舅母走動,我以前見到她,都是避開。姐姐更不用說,從不理她。”

就問寶珠:“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寶珠深吸口氣:“母親實在令人敬佩。”

“嗯?”袁訓露出笑容。

“換成另外一個人,嫁給父親還不過得哭天搶地嗎?換成另外一個人,讓父親偷看了去,還不大怒把這事情辦成血雨腥風嗎?就算也和母親一樣對父親一見鐘意,事後知道父親身子不好,也必定是一面的深情,一面的痛哭自己命運不好。”

寶珠幽幽地道:“可見人時常怪自己命不好,是自己沒處置好纔是。”

腦海中浮起無數晨昏,袁夫人手捧手札,如癡如醉的活在舊日夫妻情深裡。無數夜晚,袁夫人從容誦經,爲丈夫超度,還是活在舊日夫妻情深裡。

像是沒有一天,她不在情深裡面。這情深不僅是她對愛戀的抒發,也同時包圍住她,把她的日子點綴得很是滋潤。

所以袁父去世,袁夫人白了頭髮,但又生下一子,女兒也嫁得如意,她面容又極是年青。

因種種情況而沒有男人陪伴的女人,日子滋潤,人也就跟着滋潤。袁夫人即是如此。

小夫妻再次相擁,袁訓低低語聲在寶珠耳邊:“不想你這般瞭解母親,也不枉母親亦是瞭解你。”

“母親說我什麼?”寶珠眸閃如星。

“母親說你能幹,又說她自父親去世,就封閉心門,不願恨舅母,也不願接納於她。但看到舅父爲她而夫妻失和,母親心中不忍,卻無力也不願做些什麼。這是母親的話,下面是我的話。”

袁訓淡淡:“父母由舅母而成姻緣,纔有我和姐姐,看着舅父,本當與她走動。但我和表兄們以前不和,以後呢,能用則用,不能用我也不想來往。”

他唏噓:“可能我是母親的兒子,我心裡瞧不起她。她的陪嫁看她過得不好,後來還弄出詛咒父親的事情。雖然與她無關,到底由她才起這事,而且牽線姻緣,也實在想讓母親少年守寡,以爲笑話。”

“到底,那是我的父母親,我不允許任何人碰他們一碰,何況是這麼歹毒的心。”袁訓嗓音黯然:“可舅父對我慈愛如親父,舅父也上了年紀,舅母也深受教訓,舅父再沒有對她好過。給她一個兒子,都知道是酒醉後有的。數十年,舅父不進她的房,數十年,舅父一個人孤單,他內心苦楚,無處去說。”

袁訓苦惱:“父親已逝,舊事我不想再提。但要我和舅母說話,我寧可去跳黃河。”

“那就不說便是,我們孝敬舅父,不用孝敬舅母。”寶珠維護地道。

袁訓若有所思:“所以,母親說寶珠是能幹的,寶珠性子好,後天我們去舅父府上做客,如果遇到舅母出來,應酬她的事,就交給寶珠。”

他柔聲地道:“小寶,母親說與舅母走動,或與舅母不走動這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怕寶珠還不能明白,袁訓又道:“我和母親都不干涉。”

半晌,寶珠回過神。把袁訓面頰一揪,就不肯答應。怕忠婆聽到,寶珠放低嗓音,但是哇啦哇啦的,內心抗拒到不能。

“上有母親,又有夫君,什麼時候輪到寶珠拿這主意?”

“你能幹唄。”袁訓哄她。

寶珠臉兒苦苦的:“可我也想跟在你們後面,母親說走動,我沒什麼。母親說不走動,我就不用理會。這事兒怎麼能交給寶珠決定?”

把袁訓晃一晃。寶珠不無哀怨:“明天你去回母親,說寶珠拿不好主意,寶珠笨得很。”

“我們就要去舅父府上做客,舅母假如出來待客,我是不理她,母親也不想說話,你不拿主意,你也別理她。”

寶珠傻住眼;“她若是和我說話,我不理她?”她低低驚呼:“這事兒我幹不出來,”對袁訓更加的幽怨:“舅母能不出來嗎?”

“祖母也去,嬸孃們也去,她真的不出來也就罷了。但她若出來,我們都不能看到她,祖母難道不奇怪嗎?”

寶珠雙眸茫然:“是啊?又不犯着特意對祖母解釋這事情,笑話倒不笑話,舅父面子上總不好看。”

“所以這事情交給你,母親也沒說一定要你應酬她,你若不理,你就先去對祖母解釋這事,”

袁訓說到這裡,寶珠奮力打斷:“不行”

她叫得太急,把袁訓嚇了一跳。

寶珠自悔焦急,重新放鬆面容,默默想上一會兒,纔不情願的對袁訓說出心裡話。

“我從小兒沒有父母,祖母以前總是恨呀恨的,也不能親近。我不能去說服祖母改變心思,只能想自己以後嫁的人家,是個和和氣氣的人家。托賴祖母心思改變,舅祖父和舅父作主,爲我們成就親事。”

寶珠深情地望向袁訓:“從我嫁給你,除去你從軍那幾天,再沒有一天不好。姐姐們不明說對我說,也看得出來她們在想,寶珠怎麼能過得這樣好呢?又有祖母疼你像親孫子,可憐她一生沒有過自己的孩子。親戚們全是誇讚的,奶媽和紅花兒也說趁心。這樣的好日子,我不能添上污點。”

她咬住脣,凝視袁訓:“我嫁的人家是最好的,也果然是最好的”半點不如意的事也沒有,就是有,寶珠也當它不存在過。

袁訓張開手臂,要把寶珠緊緊抱住時,寶珠又哀哀憐憐:“怎麼能把主意給寶珠選呢?”又傷心起來。

袁訓忍無可忍,哈哈大笑起來。在這笑聲中,天大的難事,也不會放在心上。於是,就只有一件難事出現。

忠婆在外面低語:“小爺奶奶睡吧,這屋子淺,仔細吵到小姑娘。”

……

第二天,寶珠不正視這件事也不行。安老太太讓人把寶珠叫去,邵氏張氏都在這裡。從京裡帶來的箱籠打開,在給輔國公夫人挑見面禮。

老太太心滿意足,自從她出京到了山西,自己揣摩着,沒有一天不是更滿意。

“寶珠啊,你嫁的這樣好,也是你的人好纔是。”

寶珠自然要道:“這是有祖母在,有舅祖父看着祖母,纔有這樣的好人家。”

安老太太日子趁心,人更謙遜起來。像是過得趁心的人,都有幾分謙遜。

“這是你的福氣,纔有這樣的好婆婆好丈夫。話又說回來,這樣的好人家,我們也不能丟臉面。你是見過國公夫人的,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們聽你的主意,好備禮物給她。”

寶珠弱弱,這又是讓寶珠拿主意?

當家女主人,拿主意是她的本分纔是。

可寶珠如實地說:“沒和舅母多說過話,她的喜好我卻不知。”

“那你說說見面時,她穿的是什麼,戴的是什麼,我大約能估摸出一些來。”安老太太是很想把國公夫人頭一面就處好。

寶珠心頭嘆氣,先不說不想說母親讓算計的事,再就只看祖母不想丟母親人的這情意,寶珠更不願再提舊事。

她就幫着選出幾樣,一定貴重,也一定精緻,安老太太手面不可能比國公府大,但爲了親家和好孫婿,不敢怠慢他們親戚。

老太太就一個兄長,她一生深得南安侯照顧。由自己推親家,又親眼見到輔國公和袁夫人兄妹一樣情深,不然這親事可就出不來,兩個手足情深的兄長,才結成寶珠和袁訓的好親事。老太太感激不盡,如果這是在京裡,她可以把家底子掏出來送禮。

寶珠不能掃她的興,又不願污自己家,一個字沒提舊事。回來坐上半天,覺得這事情也是的,只有寶珠能應酬。

這裡的人中,只有她是和輔國公夫人說過話,又送東送西的來往過。她對這件事,這就無可推託,當晚對袁訓道:“沒辦法,只有我和她應酬吧。”

不然還能找出來誰呢?

袁訓打了一躬:“有勞寶珠。”

……

親戚們會面這事情,第一要圓滿,第二要圓滿,第三也要圓滿。親切融洽的會談,都在圓滿當中。

袁夫人是親切的人,也是高傲的人。她不願記恨輔國公夫人,是她爲自己成就姻緣。不然讓袁夫人自己選親事,只會把王公孫子選到眼睛花,輪不到城外小鎮上雜貨店的小東家。

沒有輔國公夫人,終袁氏夫妻一生,也沒有碰面機會。

這是她不恨的理由,也充分說明,袁夫人是個記得住別人好的人。

但她也不願意理會輔國公夫人,自然也有理由。孟母曾爲兒子唸書而三遷,怕鄰居們影響到兒子,不能給兒子好的學習環境。

袁夫人與輔國公夫人之間,雖然不是爲念書,但爲居家過日子,誰又願意來往走動的人心思歹毒,沒事兒就讓她算計一下。

因禍而得情深丈夫,那是袁夫人情深一片,不曾動搖,又是她爲人的好處,不是輔國公夫人做這事的本心正確。

這是她不願意與國公夫人走動的理由,當時她心腸如毒蛇一般,誰願意和豺狼虎豹常相交往?

人的一生都有機會,也大多的人做過不能挽回的錯事,或大錯或小錯。而輔國公夫人後來深受公婆丈夫的不屑,她有所改變,但也不是袁夫人能體諒她的理由。

所以這個難題,袁夫人交給親切柔和的寶珠去決定,她有寶珠這樣的媳婦,又算一件福氣事情。

和袁夫人相比,輔國公夫人就沒有這福氣。

同樣的一個夜晚,寶珠想通唯有她自己能讓明天的宴客圓滿這個鐘點兒上,輔國公夫人在房中團團亂轉。

龍懷城走進來,就看到母親衣裙紛飛的在房中打圈圈。她從真紅雕牡丹百花的榻上走到黑漆嵌玉的高几旁,是神色惶然的;再從黑漆嵌玉的高几走到長條几旁,又是惶然如即刻地陷天塌。

“出了什麼事?”龍懷城上前去強扯住國公夫人。

國公夫人泫然泣下:“老八,你父親讓人告訴我,明天去見客人。”她太過驚慌,把明天要來的人告訴龍懷城:“有你姑母一家,還有她的親家三位女眷,怎麼辦,這可怎麼辦?”

龍懷城心酸上來,把母親半摟半抱送回榻上,還不敢放她的手,母子手握住手,龍懷城柔聲道:“我已知道,正爲母親喜歡,”他也想落淚了:“從我長這麼大,您總算可以招待客人,這不是很好,這說明父親有轉變。”

在這裡龍懷城茫然,不僅是父親一個人有轉變,就是龍八公子自己也一樣有轉變。沒有徵兆的,他腦海中顯示出袁訓剛回大同,那天晚上龍大起了殺人的心,讓袁訓所傷後,龍八公子趕到,也有想拿下袁訓的心。

這種心,與當時的那種心,截然相反,讓龍懷城屢次回想,屢次震驚。一個人的心,怎麼可以滑到至左,又偏到極右?

他不能解釋,自己也無法弄清自己的改變,龍懷城唯有陪着母親悲酸不已:“這不是很好,”他低低的喃喃,已經不是在說輔國公的改變很好,而是說他自己。

“可我,我不……。”輔國公夫人艱難地才表達清楚自己意思:“多年沒再見到你姑母。”從袁夫人龍婉秀對父母提出親事,輔國公就要休妻,把妻子攆出正房,接下來輔國公府過的就是兩邊日子。

一邊是龍婉秀堅決要嫁,一邊是輔國公和前輔國公夫妻對輔國公夫人恨之入骨。

她從此再沒有正面見過小姑子,家宴祭祖都全是姨娘陪伴,直到龍八公子這意外出生,才稍稍有所改變。

和南安侯夫人相比,輔國公夫人再沒有人跟着助長她,她沒有什麼太妃爲倚仗,輔國公府因此和項城郡王府撕破臉面,後面的十數年裡,後項城郡王一直放棄她,家人的拋棄,是比丈夫的情絕還要深的教訓吧?

一個有人助長,一個沒有人助長,究其原因,不過如此。

很多年沒有見過的人,又是輔國公夫人很多年都在心底的人。要說她不想招待客人,那是假的。可這一天到來時,輔國公夫人亂了手腳。

龍懷城竭力地安慰母親:“您不去不行,您去也是給姑母長面子。明天來的不僅僅是姑母一家,有姑母的親家不是,您不出面,親家看上去像姑母在這個家裡不好,”

“說我病了吧?”輔國公夫人道。

“那親家明天還得探望您,人家是來做客的,不是來探病的。先不說忽然生病,讓親家不悅。就是真的您病了,爲姑母,父親和姑母兄妹情深,您爲父親,就病也得起來。不然父親和姑母的面子往哪裡擺?”

輔國公夫人以袖掩面:“別人看出來我們不好怎麼辦?”

“姑嫂不和,家家都有。再不好,有客人到來,表面上好的,這就不錯。”龍懷城百般的勸說,最後把寶珠也扯進來:“明天弟妹也在,弟妹和您親近,您就和她說話,再招待親家老太太便是。”

要說龍懷城說的這些話,沒有一句是巧言令色,全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道理,沒有人在一生中,敢說自己沒用過。對家人對親戚對朋友對配偶,都是一樣。

在一生中。

此時還年少輕狂的走開。

以後也一樣能用過。

最後讓輔國公夫人安定下來的,是有寶珠在。她想想這就能有依靠:“也是,還有你弟妹在呢。”

見過的寶珠,從來不是刻薄人。

國公夫人靜下來,就開始準備菜單,又備見面禮。一一寫好後,龍懷城送出去給輔國公看。輔國公無話,沒有褒貶,這就足夠國公夫人欣喜,說明至少沒錯,這就準備起來。

她花心思的時候,姨娘們在房中也各自心思。

老二的母親宮姨娘問兒子:“明天有客人?”

“有啊。”宮姨娘進來時,龍懷武正悶悶坐着,也就悶悶回話。

宮姨娘沒注意他,自己納悶:“沒有人來告訴我啊?”

龍懷武吃驚擡頭:“告訴您做什麼?”

“我不去陪,難道讓凌姨娘去陪?”宮姨娘鄙夷:“她最近越來越瘋顛模樣,每天把老大媳婦罵上好幾回,可憐老大媳婦真是可憐。”

她用上兩個可憐,像這樣才能把文大奶奶謝氏的境遇表現明白。

龍懷武纔不管龍大的房中事,淡漠地道:“這與我們沒關係。”

“那明天請客,也與我們沒關係?我都聽說,是你姑母和她的親家過來是嗎?”

龍懷武再淡淡:“母親,這與你沒有關係。”

宮姨娘負氣地道:“不讓我去,明天誰招待女眷?有沙姨娘去,自然就要叫上我,我剛纔問過她,也沒人告訴她。好笑,鮑姨娘她們能上臺盤?”宮姨娘展展袖子,自然還是我才能見客人。

“我說了,明天您房裡呆着。”龍懷武再道。

“你這不省心的孩子我想讓你現在去問你父親,是不是他見到姑奶奶要回來,樂得想不到這一點上。你父親親自招待姑奶奶合適,那親家呢?他也自己招待女眷?你去問問他,也許他忘記不一定。”

龍懷武無奈,略提嗓音:“我說您明天房裡呆着。”見母親怔怔,龍二將軍提醒她:“姑母一家明天全到,弟妹也在。”

宮姨娘稍有吃驚:“對啊,她也在”宮姨娘不由自主面色難看:“我明天就偏穿個大紅給她看看,當着你父親的面,看她這晚輩敢上天?”

一盆涼水澆她頭上。她的兒子陰沉沉道:“您還是別碰這釘子,她才生過孩子,現在是寶貝一樣。明天再當衆把您教訓,我的臉面可就沒了。”

擺擺手:“聽我的,明天您別出去,還有,別管父親讓誰招待,哪怕讓掃地婆子待客呢,與您無關。”

宮姨娘也是聰明人,這就聽出話外之音:“您的意思是,讓她?”

“是,我才收到消息,父親讓人往老八房裡送的話,明天是國公夫人待客。”龍懷武靜靜。

“哈哈哈……。”宮姨娘大笑不止,像聽到最好笑的笑話。

龍懷武見母親不信,還坐在自己房裡不走,他一言不發走出去,你不走我走。在門外交待自己妻子:“去勸母親,明天少出去丟人吧。”

二奶奶爲難:“母親說一不二,我怎麼能勸得住她?”

“那你就說,我的話,我現在不是小弟對手,明天打起來我不上去。”

“怎麼會打起來?”二奶奶也覺得可笑:“不是來做客的?”

“明天弟妹再說那一通話,母親能答應?她不答應就要吵,吵完了不就打,你先告訴她,弟妹那嘴皮子,我吵不過她。打架,我輸給小弟,明天她出去,我就不去。”

說完走開,一個人去梅花深處賞雪去了。

不但宮姨娘是這樣,所有姨娘們全是這樣。凌姨娘是最不服氣的那一個,坐在房中冷笑叉腰:“我不信,我就偏去”吩咐丫頭:“把我大紅百蝶穿花的衣裳收拾出來,我明天就穿那個。”

謝氏低頭冷笑,同時心中安慰,你明天再碰個釘子也挺好,讓我看看笑話。

房外走來輔國公的丫頭,含笑道:“國公吩咐,明兒有客,老姑奶奶歸寧,還有袁家小爺奶奶,新得的大姑娘。另有她的親家老太太並兩個媳婦,讓大奶奶收拾好衣裳,明兒去幫忙招待客人。”

謝氏忙站起答應。見丫頭說過就要走,凌姨娘大喝一聲:“站住”丫頭回身陪笑:“姨娘要說什麼?”

“你這作死的丫頭,眼睛裡沒有我不成,你只對大奶奶說話,我呢?”凌姨娘大罵。

輔國公府裡呢,是姨娘與姨娘互相不服,都有兒子誰怕誰?各房丫頭也互相不服。猶其姨娘太多,沒有最得寵的,也沒有最不得寵的,貼身侍候國公的人,是不怕她們的。

丫頭聞言,並不還嘴,但也不驚懼,直接回道:“國公只讓我來告訴大奶奶,沒提姨娘一個字兒。姨娘有氣,請對國公說去”

一昂脖子走了。

把凌姨娘氣了個倒仰,見到謝氏在一旁暗笑,又把謝氏罵上一頓。謝氏裝沒聽到,晚上在自己房裡睡下還是樂的。

……

第二天,輔國公府裝扮一新,褥設芙蓉。袁家離大同城不近,又有女眷們不能行得快,近中午時,袁夫人一行纔到門外。

大雪下上一夜,厚約半尺。車輪格嘰格嘰地停下,老太太就往外面看。老了老了和小孩子一樣,對做客興趣濃厚。

見國公府正門全開,這是招待貴客的級別。老太太先樂得說聲:“好。”本來想把大門細細的觀摩一番,卻讓過來的人晃動眼前,就先看人。

輔國公是在京裡會過一面,老太太認得他。見一年不見,國公臉面兒還好,鬍鬚一般的精神,黑綢子間白花般的飄在身前。

滿面笑容,在鬍子上方,是件嶄新的衣裳,以示對客人敬重,快步走來,也足見心情之殷切。

“好。”老太太又說出第二個好字,再去看跟着國公出來的人。

龍家有八虎,老太太今天頭一回見。見八位公子皆長身英武,在古代兒子就是資本,讓膝下無子的老太太好生羨慕過,眼神兒就放到女眷們身上。

輔國公都出迎到臺階下面,國公夫人更不敢怠慢。國公父子們一動步,她帶着身後的八個媳婦也往車前來。

她的心是怯懦的,幾十年的教訓,把她曾飛揚跋扈擠成玻璃心,步子也跟着軟弱無力,看上去拖泥帶水,難免會讓人懷疑她不想出來招待。

幸好龍懷城早就想到,讓妻子田氏扶母親要快步,走得歡快,如見至交的纔好。如果不是怕失儀,老八可能會讓母親倒履相迎,學曹阿瞞迎謀士許攸那種。

安老太太滿意了,表面上看着,他們很有誠意。又說出第三個:“好。”這就下車。

國公夫人是這裡最慌亂的人,國公兄妹是這裡最欣喜相見的人,寶珠就成今天最忙碌的人。她下車以後,打量下場面,迎上去和國公夫人等見過禮,就對八奶奶田氏使個眼色,低聲道:“你去陪我母親。”

寶珠則迎上國公夫人。

田氏頓時明白,對寶珠又敬又佩過後,上前去攙扶袁夫人。袁夫人對她自不拒絕,款款的把一隻手扶住她,由田氏扶住。

寶珠扶上國公夫人,主要是怕她今天失態,讓老祖母懷疑。而國公夫人呢,一生受教訓,卻是久受閨訓的人,接人待物是學過的。

她也和寶珠一樣,見女眷們下車,審視過,匆忙的對袁夫人遠遠的行個禮,袁夫人對她也欠欠身子,都遠得不能再遠,但至少不夾生後,國公夫人就去陪老太太。

寶珠扶上她時,國公夫人攙扶上安老太。誥命夫人的禮遇,讓安老太太樂得險些忘乎所以,沒口子道:“這可使不得,”已和國公夫人往裡面走。

她的左邊,是國公夫人,國公夫人肩下是寶珠。

右邊,是邵氏張氏緊跟住婆婆,看上去熱熱鬧鬧,親親熱熱的往府中而去。

龍家老八暗鬆口氣,見寶珠無意中瞥來,飛快對寶珠輕下一禮,惹得寶珠一笑,扭頭不再看他,怕這位表兄又要行禮。

後面是袁夫人和田氏,又有謝氏等媳婦們相陪着,也是花團錦簇般進去。加壽由忠婆抱着,忠婆得意非凡,似抱龍駒子一般,走在讓家人簇擁之中。

輔國公見到也就放心,從容請老侯進去,袁訓和表兄們也能閒談幾句,踱步而進。

第一個照面像是很容易,輔國公夫人也好,袁夫人也好,都算滿意。

正廳上安坐,輔國公要看加壽,袁夫人也同時道:“把孩子們帶來給我和老太太見見。”幾個媳婦都應聲說是,正要走時,寶珠笑容可掬走出來。

她一出來,視線難免全看過來。寶珠往上面,對輔國公夫妻行了個禮,陪笑道:“舅父舅母請聽我說,大冷天的,請出小公子小姑娘們見見也罷,姨娘們就不敢再勞動。”

袁夫人忍住笑,輔國公夫人長長的在心裡出氣,又對着寶珠溼了眼眶。外甥媳婦是怕國公犯糊塗,纔出來說這句話。

寶珠爲了接下來是圓滿的,就要出來敲打舅父這句話。

要知道姨娘們以前的不守規矩,全與舅父不理睬有關。

袁訓拿額頭在拳頭抵幾下,就便竊笑。龍懷城也和他一樣,低下頭裝撫額頭,也暗暗好笑,又暗暗稱讚。

弟妹不但聰明,而且有膽量,而且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這算是敢擔當。

這廳上人人清楚,只有老太太婆媳三個人是奇怪的。邵氏張氏只覺得寶珠說話不對,你是晚輩,又是客人,怎麼就敢出來把長輩的房裡人拿出來說話?

老太太年紀高見識足,就知道有了緣故,把疑惑暗放心頭。

輔國公估計也是想笑的,好在他正在待客,本就有笑容,這就更一笑,道:“外甥媳婦說得有理。”

對八個正要回房的媳婦們吩咐:“只把孩子們帶來。”

八個媳婦走出來,不管平時好與不好,全相視一笑。都是一個意思,這位表公子奶奶又站出來了,但她們心中各各稱意。

八個奶奶全是好人家女兒,以姨娘爲母親,她們也並不認可。不過這府裡全這樣,大家全混着稱呼。

文大奶奶謝氏,雀躍地往房裡去。一進院門,她愣上一下,見到輔國公的侍候人,在這裡站着幾個。

再聽聽房中凌姨娘正在怒罵:“不長眼的王八淫婦,你敢攔我?你憑什麼不讓我出門”另一個聲音慢條斯理的回答:“姨娘省省嗓子吧,這是國公的吩咐。今天有客上門,國公想是怕客人驚到姨娘,也是有的吧?”

謝氏忍了好幾忍,才把笑忍下去。

說什麼客人驚到姨娘,是怕姨娘嚇到客人吧?

謝氏走進房,見不但凌姨娘披頭散髮,大紅衣裳在腳底下踩着,就是二姑娘龍素娟,也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不讓母親去也就罷了,爲什麼也不讓我去?”

房中安坐的媽媽,是輔國公的奶媽。老奶媽近六十歲,還是嗓門兒清楚。

“這個麼,也許是客人也嚇到二姑娘吧?”老奶媽笑得不能自己,不讓你們去,難道還不明白嗎?

第74章 ,家世(一)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701章 ,有糧第280章 ,豬爹爹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41章 ,媒婆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731章 ,鑽帳篷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672章 ,元皓生日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70章 ,人窮不是錯第95章 ,不值一提第484章 ,不納妾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30章 ,套話第88章 ,還牙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701章 ,有糧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484章 ,不納妾第454章 ,丟醜第517章 ,齊王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17章 ,笨笨的方姨媽第163章 ,進宮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72章 ,戰哥醉酒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280章 ,豬爹爹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797章 ,聖旨下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642章 ,讓盔甲第133章 ,成親(三)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704章 ,搭橋第300章 ,池魚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646章 ,大功課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454章 ,丟醜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90章 ,討要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642章 ,讓盔甲第555章 ,小二暴起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469章 ,局中局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115章 ,想通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310章 ,司馬砸咣噹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777章 ,慈悲通靈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642章 ,讓盔甲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
第74章 ,家世(一)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701章 ,有糧第280章 ,豬爹爹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610章 ,尋找元皓小王爺動向的韓正經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318章 ,讓鄙視的陳留郡王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41章 ,媒婆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548章 ,新老之爭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731章 ,鑽帳篷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672章 ,元皓生日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70章 ,人窮不是錯第95章 ,不值一提第484章 ,不納妾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30章 ,套話第88章 ,還牙第491章 ,歐陽定毒計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701章 ,有糧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484章 ,不納妾第454章 ,丟醜第517章 ,齊王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17章 ,笨笨的方姨媽第163章 ,進宮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72章 ,戰哥醉酒第422章 ,燒餅是債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280章 ,豬爹爹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771章 ,一對大學士過招第797章 ,聖旨下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642章 ,讓盔甲第133章 ,成親(三)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704章 ,搭橋第300章 ,池魚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646章 ,大功課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346章 ,夫妻的互相成就第454章 ,丟醜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00章 ,一瞬間能平怨恨第90章 ,討要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403章 ,驚天有波瀾的奏摺第642章 ,讓盔甲第555章 ,小二暴起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469章 ,局中局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115章 ,想通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310章 ,司馬砸咣噹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777章 ,慈悲通靈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642章 ,讓盔甲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