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不負舅父

近五月的天氣,邊城的風帶着山中的陰涼從遠方刮來,日頭又熾烈的可以曬化人。

城頭大旗幹烈的似要烤化成一團火,街道上鋪子裡的夥計在沒有客人的時候,縮在門板陰影裡跟死狗一樣的沒有生氣。

輔國公府跟平時一樣門樓威武,但當值的門人也受不了熱,恰好有裡面賞出來的瓜果,幾個人坐在陰涼地方大嚼一通。

正滿身汁水快意無比時,外面陣陣馬蹄聲過來。幾個人一驚跳起,都聽出這馬來的不一般。

土生土長在這裡的人,對於商人車隊的雜亂馬聲,和訓練有素的整齊加迅急奔馬聲一聽就知道。這是帶着有事情的跑馬,和城中巡邏的又不一樣。

輔國公府和別家不同就體現在這裡,家人覺得不對,先不是去驗證,而是翻身就去操傢伙,先準備好了再說。

那在大門後有個兵器架子,上面十八般兵器齊全。這要是放在太平的內陸,會有人笑話礙眼,但在邊城這種地方再尋常不過。

幾個人的手放到兵器架上以後,懊惱上來,有一個爲首的笑:“城中沒有示警,街上也沒有騷亂,咱們警惕個什麼勁兒這是?”

另一個老成的道:“話不是這樣說,小心無差錯。”

說話的功夫,奔馬在門外驟然而止,一團狂奔而來的氣勢捲風挾勢撲面而來,濃黃亂紅映入眼簾。

家人們樂了,他們把來人認了出來。齊齊的奔出大門七嘴八舌:“邦公子,昌公子,達公子,山公子,你們回來了……哦喲,這是這是……”

有一個人驚呼出聲,另外幾個家人一起看過來。

見另外兩個斯文的少年,十一二歲模樣。一個顧盼雄飛,眉目間傲視天下般,黑色行衣穿在他身上,更襯托出他的十足氣勢。這一個,是龍大公子懷文的獨子龍顯貴。

另一個斯文儒雅,眉宇間不笑也似春風和熙,黑色行衣襯出他養尊處優的雪白肌膚,這是龍五的獨子龍顯兆。

走的時候已是小小少年,這幾年不過是眉目長開身量長高,五官沒有大變。守門的家人裡面有一個是看着龍五公子長大,對龍五有獨特的感情。這就認出來後放開嗓子一聲大哭,上前抱住龍顯兆止不住的淚流。

“兆公子,嗚嗚,你都長這般大了,”

另外有一個是謝氏當家施過恩的家人,也握住龍顯貴的手號啕:“大奶奶在京裡好不好?水土服不服?”

龍顯貴龍顯兆站在舊日家門前都有恍然如夢之感,心裡想着這是我的家嗎?在他們的感情裡,京裡九叔那裡已然是他們的家。

在見到舊家人流露依戀,回家的心情這纔多出來,兄弟們陪着流下淚水,認一認還稱呼得出來:“這不是葛三叔嗎?”

“這是林大伯?”

輔國公府的舊家人在戰亂的時候對主人不離不棄者,晚輩們會隨同別的家人叫他們,這就後面都有個叔伯出來。

葛林二位驚喜嘆氣:“小爺還認得我?唉,一去就是幾年,還以爲再見不到了。”

龍顯貴龍顯兆笑道:“怎麼會?祖父是要回來看視的。”

門人讓這句話提醒,慌亂地道:“老國公夫人奶奶們天天盼着,本來以爲過了殿試,總要六七月纔回來,這下子好了,小爺們已經到了。”這就分出兩個把他們往裡送。

淘氣年紀的少年們,繞過影壁就不肯再走。小兄弟嘻嘻哈哈商議:“給祖父一個驚喜,給母親一個驚喜,”

“咱們別從正路上走,母親管家在帳房那一處,再叫看到咱們的家人不要說,母親就不能馬上知道。”

小龍二龍顯邦更是指揮龍顯貴龍顯兆:“我們還在家的時候,祖父隔幾天就要說起你們,看意思很想念,但交給九叔放心,沒有接的道理,只是掛念着。我們進京去,還特意讓給你們送去好些東西和錢。怎麼樣,你們先躲起來,等我們讓祖父猜京裡來了誰,讓祖父喜歡喜歡怎麼樣?”

龍顯貴龍顯兆叫好,這就兄弟們躡手躡腳,帶着同回來的大人們也拐彎走花底樹下的路,沿途經過的家人都交待一番,兄弟們嘻嘻哈哈直接出現在老國公的院外。

在院門上不再隱藏,指手劃腳跟羣鬧雀子似的:“通報,說我們回來了,哈哈,中了中了的,”

手裡都把報捷條子取出來,紅紅的一片在身前,兄弟們發一聲喊:“祖父祖母,中了的回來了!”

同行的大人們忍俊不禁,一起跟在後面進去。龍顯貴龍顯兆依言藏身在樹後面,聽到也笑個不停。

房裡,老國公還真的正念叨,他有袁訓通信,還有邸報可看,道:“春闈不中,在我意料之中,秋闈中,已經是我意料之外,這就可以回來了不是?難道還真的等到殿試結束,看過狀元跨馬遊街的熱鬧才知道回家?”

老國公夫人在窗下做針指,小十今年三週歲,抱着個大木頭玩具搖搖擺擺在房裡推。

聞言,老國公夫人道:“打發孩子們進京不容易,路上山高水低不說,到了京裡又要麻煩婉秀,又要麻煩寶珠,又要麻煩外甥。留他們多住幾天看看狀元也是有的,既然麻煩了,就做一回麻煩到底了不是?”

老國公不贊成這話,扭扭臉兒:“我們是一家人,什麼是麻煩?這話不對。”

小十聽了個一知半解,但知道母親嘴裡說的外甥是自己的九哥,小十開心了,拍打着木頭玩具:“九哥給我的,九哥送的。”

老國公和國公夫人笑容滿面看過去:“是嗎,你九哥真真疼你。”

話在這裡,小十正要表現一下神氣,外面一聲喊叫:“中了中的!”然後步子通通的一擁而來。

小十猝不及防嚇了一跳,小屁股往後一墜,往地上就坐。懵懂着眼神不知所措時,龍顯邦等人笑聲連天的進來。

一片大紅色先到人眼睛裡,他們在京裡報名應試,報捷條子送到袁訓家裡。爲回家裡顯擺,兄弟們請求袁訓答應帶回來。這就亂晃當一片紅中,房中傢什簾子包括窗外的綠葉也映上紅色,後面幾個腦袋露出來,都是笑容燦爛,神采飛揚,得意之色無處不在。

“祖父請看,這是我的,”

“這是我的,”

“我是兄弟們中名次最高的,”

“那我還最早報出來的呢,”

“哈哈哈,先報的名頭兒低,”

亂哄哄的笑聲喜氣洋洋,讓老國公夫妻有一會兒找不着北,小十有一會兒瞪眼認侄子們手中的是什麼新巧玩意兒。半晌,老國公笑聲飛出窗外,帶足他所有的精神,喝彩道:“不錯!”

小兄弟們這就不用祖父招呼,爭着擠到牀前,把紅色紙條請他看。老國公夫人滿面歡喜,小十則忙着也往牀前擠,搶着去看。

老國公喜歡的心頭如煙花爆裂,處處是綻放。

孫子回來是一喜,秋闈全中是一喜,能帶回來外甥的話,帶回來妹妹的話又是一喜。

還有加壽怎麼樣,加祿可好,加福的親事定的可安穩,這就能聽到,餘下寶珠,老太太,執瑜執璞——在老國公心裡排名並不分先後,是他狂喜中先想到哪個就是哪一個——順伯、忠婆等等的消息,都可以聽到,這是喜上加幾重喜,幾重喜又喜不盡,他定一定神,眼神才聚光清報捷條子上的字跡。

“捷報貴處某人高中多少名,”下面是官府字樣。

老國公眼眶溼潤,不過幾張條子卻有一時間也看不完的感覺,就去看孫子們。

去年離家,是一年不到的時間,但孩子們正拔個頭兒的年紀,都明顯的高大了英俊了懂事了……老國公心頭涌出一句話,阿訓不負舅父也。

龍顯邦等人就是自己懂的事,老國公也會這樣想,他也是個偏心的人,一直偏心在袁訓身上。

因爲偏心袁訓,他並不是不想去到袁訓身邊養老,而是怕添麻煩怕這個怕那個,他到今天還在家裡只是想一想。但只想想袁訓有孝心,已經是欣慰。

因爲偏心袁訓,邊城不是請不來名師,但老國公一定打發孫子們進京,他甚至對兒媳們底氣十足:“送去給他們九叔,就和別的人不同。”果然,真的和龍顯邦的學友們不同。

孫子們沒有回來的時候,只聽到一個“中”字,老國公就臉上每天光彩奪目,這見到他們回家,哪怕多生根頭髮,也是袁訓的功勞。

當祖父的已經這樣想,旁邊當祖母的老國公夫人還來添油加醋,恰到好處地恭維:“長高不少,這就是進京的好處啊。”活似孫子們在家裡就不長似的。

老國公更有得意的本錢,愈發的放聲長笑:“是啊,哈哈,”笑聲傳到外面,把侍候的人驚動。丫頭婆子們有的來看公子們回家是個熱鬧,有的穩重,互相說着:“去請國公夫人和奶奶們,天大的喜事,公子們回來了。”

……

國公夫人在管家的小客廳裡,謝氏石氏進京以後,餘下還有五個妯娌也在這裡,也是因爲知道春闈孩子們沒有中,也在說他們應該及早回的話。

國公夫人田氏笑道:“我知道了,一定是弟妹挽留過端午節,過完了才許回來。”

二奶奶笑道:“依我來看,過完端午是加壽的生日,去年他們進京趕秋闈是早了,卻沒趕上加壽過生日,進京一回不容易,別人的生日可以不論,壽姐兒生日不能不賀。”

奶奶們說二奶奶說話有道理,都笑道:“雖然這個端午節他們不能跟咱們過,但在京裡姑母面前承歡,這是大道理。”

正說着,都以爲孩子們還有兩個月纔回來,宮姨娘打發個丫頭過來:“夫人奶奶們可聽說了,小爺們像是進到家門,”

龍顯邦等讓家人們不要對母親說,姨娘的下人悄悄見到回了話。

國公夫人道:“要是回來,門房難道不回給我們?”宮姨娘的丫頭疑惑:“難道是看錯了,我叫小丫頭去辦個什麼,沒一會兒回來,說家裡來了遠路的人,難道不是小爺?”

國公夫人田氏想了起來:“對啊,孩子們留下來給加壽過生日這是正理兒,但我兄弟春闈沒中,沒理由還留着。就算是他懂事,想給加壽過生日再走,他又算哪個牌名上的人?”

就對妯娌們道:“要是有遠路的客,應該是舅爺們回來了。”妯娌們說有理,而此時老國公夫人打發人過來,進門就道喜。

“請夫人和奶奶們趕緊過去,小爺們高中秋闈,和舅爺們到家了。”

這個家裡有誥封的,除去老國公夫人和國公夫人以外,就是大奶奶謝氏。餘下的奶奶們沒有誥封,還是舊稱呼。

國公夫人聽過,和妯娌們急急忙忙趕來。

在房門外面,就聽到裡面潮水般的歡笑聲。妯娌們認出自己孩子的嗓音,都道:“是他們,”快步進來。

老國公睡在牀上,內室裡地方有限,跟進京的家人想拜見都沒進得去,妯娌們也先在外面站了站。

聽裡面沒有一個說話聲不是帶着笑意:“堂弟們羨慕阮二先生,所以不肯回來。”這是其中一個舅爺。

“沒中所以沒回來,回來的全是中了的。”這是孩子們的炫耀。

小十的尖聲夾在裡面:“中了的!”他看這句話神氣,這就學在嘴裡面。

鬨堂大笑聲又起來,落下去以後,有人見到女眷們,往裡面回話:“請爺們讓一讓,國公夫人和奶奶們來了。”

房裡退出體面的家人,給女眷讓出一些位置。

田氏看看,公婆歡喜異常,小十推着一個新的玩具異常興奮,應該是從京裡剛帶回來。

再看進京的大人少年不到三十個主人,除去龍家小兄弟們,這裡坐的大人十個不到。

田氏的親弟弟因爲姐姐身份的不同,坐在老國公牀前,但同進京去的還有兩個堂弟不在這裡。

田氏問候過公婆,就問兄弟:“他們倆個沒回來?”

田舅爺好笑:“我剛纔說的就是他們,”一指回來的人:“我們全是秋闈中了的人,說我們回來顯擺也好,回來看看家也好,我們都回來了。春闈中的五個不用說,他們不跟我們同路。餘下的幾個,都說放着好先生,秋闈沒有中,沒有顏面回來,我們家的那兩個應侯爺的邀請,住進侯府,方便家學裡攻書。還有兩個說難爲情打擾,外面租房每日走讀。另外幾個遊玩去了。”

田氏放下心,對兄弟笑臉相迎:“去年底就收到信,聽說你中了秋闈,你大進益了,這一趟京裡沒有白去,我放下心,爹孃也放下心,下科,就可以春闈,再下一科,就可以殿試得官了吧?”

在田氏來看這算對兄弟最好的希冀,但她沒想到田舅爺眯眯地笑,來了個大話:“不用下下科,下科我定然殿試得官。”

田氏哎喲一聲,說他不穩重:“你能得官就不錯,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狠,弄得不中就心氣兒不好,從爹孃到我都跟着操心。”

田舅爺笑道:“姐姐應該知道,我們這一科有好先生。”田氏笑道:“正是我知道,你也進京見過廣大的世面,理當收斂纔是,怎麼大話越說越狂。這一科託九弟的福有好先生,下一科讓哪裡給你請去,你得好先生指點過,下一科再中個春闈吧。”

老國公插了句話:“媳婦,你九弟有話帶來,讓他們下一科早早的去,還是請阮二大人教導呢。”

田氏不敢相信,吃驚地道:“還能請得動嗎?”

田氏是爲家裡請過先生的,酸秀才們一個比一個難說話。把她氣得寫信給龍懷城訴委屈,龍懷城回信說文人就是如此,今天一個脾氣說月亮好,明天又一個脾氣說下雨好,你既然請不來,等我回家再說吧。

田氏心想我是知道的人,這好的先生好似好姑娘,一百家子都要求他去教書。今年請能動,和明年請得來是兩回事情。

小爺們嘿嘿笑起來:“嬸孃這話不對,請聽我們說說。”

小十又來搗亂,撲通撲通摔着玩具:“九哥給我的!”老國公夫人把他抱回來,也是掩不住的笑容,輕聲地叮嚀:“說話呢,不要吵鬧。”小十又討了一塊侄子們隨身帶回的京中點心,算把他的小嘴堵上。

別的人都要聽聽京裡的消息,這就除去回話的人以外,大家笑意融融的安靜下來。

龍顯邦一個人回:“九叔說多多拜上祖父母,拜上嫂嫂,也就是母親和嬸嬸,”

田氏等說不敢當。

“安家曾祖母和姑祖母讓帶好些禮物,宮裡進上的衣料就有一堆,我們和方家祖母姑母一同起程,大宗兒的禮物在她們船上。”

田氏等說費心。

龍顯邦又把寶珠的話說過,最後才說袁訓的話。

“九叔說這一科中的不好,”龍顯邦吐舌頭,兄弟們一起吐舌頭,同回來的族弟們呵呵而笑。

老國公也笑了,對媳婦們道:“我覺得就不錯。”他的孫子們全中,他從頭到腳全是飄的。

田氏等欠身笑:“我也覺得好,這是九弟要求嚴格,也是好事情。”龍顯邦的母親欠身對公公笑笑,再對兒子道:“不怕顯邦你惱,你父親聽說你趕考,說你耗費銀錢,耗費你九叔的功夫,說你平時愛騎馬不愛讀書,一定不中。”

龍顯邦不服氣,把個腰桿子一挺:“這不是中了中了的,”沒好氣地道:“我有二表叔呢,您別瞧不起我。”

這有些母親面前逞臉子,但句句暗含袁訓的用心,老國公愛看的眯了眼睛,直到龍顯邦說完才說他一句:“說正經的,不要和母親使性子。”

龍顯邦對祖父陪笑:“是,有九叔呢,誰說我不中都是假的。”

房裡的人包括表面上瞧他不起的二奶奶也道:“這話說的是。”

龍顯邦繼續說下去:“九叔說,這一科是他不好,”老國公微笑,笑的再壓抑,也是一臉的得意。

田氏道:“哎喲,這話不對,他出力勞心的,怎麼是他不好?”

“九叔說,這一科他給祖父來信晚了,我們就去的晚。說下一科,至少早一年過去。”龍顯邦神氣活現,又對各房的親戚們望去:“九叔說同是親戚,請一起去呢。”

田氏等說這怎麼好意思再麻煩,各房的舅爺們點頭,齊聲作證:“侯爺確是這樣的叮囑。”

舅爺的話匣子在這裡讓打開,把龍顯邦下面的話擠得先不能出來。

他們紛紛地道:“有阮二大人指點,下科我一定能殿試,”

“我能得官,”

田氏等見到兄弟兒子的喜歡之下,還沒有熱淚盈眶。但聽過舅爺們的議論,眼窩一熱,都泛上一圈兒的紅。

田氏勉強撐着,道:“再去也還罷了,姑母是慈愛的,看着父親自然接納。九弟夫妻是個心好的,看着親戚自然招待。只是一回兩回的請名師,我和嫂嫂們也知道他,阮英明大人,誇口的狀元公美名兒揚,能請到一回這是福氣,下科再請他,又不是教一個兩個,這事兒可勞煩九叔的很吧?”

小爺們又是哄地一聲大樂,龍三的兒子龍顯昌道:“九叔請他,二表叔不敢不來。”田氏佯裝嗔怪:“阮大人難道還怕你九叔不成?這孩子不會說話。”

龍四的兒子龍顯達笑道:“阮二叔在我們面前,是這樣的。”起身把臉兒一繃,烏黑就要下雨似的,雙手再一負,邁着方步活似老學究教訓學生,馬上就拎手板兒那模樣。

“二叔是這模樣。”小龍四自己笑,房裡人也笑得不停。

龍七的兒子龍顯山也起來:“二叔在九叔面前,是這模樣。”他旁邊坐着他房頭的舅爺,一伸手,把舅父的衣襟抓住。

老國公吭吭地笑嗆住,國公夫人趕緊去給他拍撫。七奶奶罵兒子:“你不要歪編排阮大人,那是教導你這麼久的先生。”

龍顯邦等異口同聲:“就是這樣。”七奶奶也忍不住笑:“我不信,這是名動天下的天下師嗎?這不有點兒無賴潑皮不是?”

模仿的小龍七道:“母親別打岔,我還沒學完呢。”把個眼睛一擠,堆出滿面的笑,對着讓他當成袁訓的自家舅父點頭哈腰:“袁兄,晚上有書社,跟我會詩文去。”

七奶奶撲哧一聲樂了,還是笑罵兒子:“你這個促狹的,那是他們親戚關係好,你偷看了來又學出來,這就不應該。”

小龍七嚷嚷:“母親不在那裡,您這是冤枉了我呢。二叔是當着我們的面和九叔這樣說話,二叔說,不跟我對詩文,中不中我不管了。”

七奶奶微笑,這話聽上去就無賴耍了個乾淨,問道:“那要是去對呢?”

“二叔一指我們說,袁兄你跟我去,我保他們中秋闈。”

房裡笑聲又出來,老國公得意非凡:“原來你們的秋闈是這樣中的?到底麻煩不完的九叔,阮大人沒少花心思。”

幾個舅爺微微地笑,難怪這幾個少年們全中了,原來還有這樣的內幕在。

其實想想也是,老國公是忠毅侯的養父,他的孫子忠毅侯不會不比別人盡心。

而龍顯邦兄弟一起遺憾:“所以春闈沒有中,二叔他不肯見我們。秋闈他不見我們,是嫌我們中得低,說我們好生的笨蛋。春闈不見我們,執瑜告訴我的,說二叔對着九叔自責,說全是他的責任,他沒臉見我們。”

老國公和兒媳們齊聲道:“不中是你們的責任,與教導的人無關。”龍顯邦等笑嘻嘻:“九叔也說不怪二叔,就讓我們下一科早去。”

老國公表面上點頭,心裡也暗暗點頭,阿訓這是把這個家當成他的責任對待,這是個好孩子啊。

他生出一個主意,趁着兒媳們全在這裡正要說出來商議,小十吃完了點心,也裝完了老實,跟着話又叫起來:“早去,進京去!”

大人們的話還沒有說完,龍顯邦就哄他。想到荷包裡有檀香餅子,式樣是宮制的,帶回來給知己們看看顯擺九叔聖眷的高。他打開荷包,快手快腳的掏一個遞到小十面前:“小十叔叔不要吵鬧,給你還有好多東西,包你一年玩不過來,全在船上你別急。”

小十見玲瓏剔透,點着腦袋接在手上把玩。龍顯邦退回座位,坐下的時候腰帶拱起荷包,“啪”,一個東西掉出來。

大家都嚇了一跳,看時,是一張疊起的銀票,疊的位置呢,數額露在表面。

龍二奶奶吃了一驚:“一千兩?”對着兒子沉下臉:“你進京的時候沒給這麼些的錢,這是哪裡來的?”

隨即也就想到,而龍顯邦撿起來振振有詞:“您沒給,也是我的錢。”

老國公含笑:“你說說哪裡來的?”老國公夫人也猜到,也帶笑來聽。

龍顯邦怕母親收走,理直氣壯回話:“姑祖母給我的!”把我的兩個字咬得特別重。

二奶奶白眼兒子:“你知道孝敬嗎?白收這些的錢。難怪你不中春闈,原來心思全在要錢上面。”

龍顯邦不高興,把兄弟們全揭發出來:“顯昌也有,顯達也有,顯山也有,”

龍顯昌三兄弟護住荷包:“我的是捶背來的,”

“我的是說笑話來的,”

老國公笑得眼淚要出來:“長進了,不但能中秋闈,還會捶背說笑話,”當母親的則對兒子沒好氣:“哄錢的能耐最大。”

這就說袁夫人怎麼樣的疼愛,龍四進來,他是在城外讓現找回來,一進來,也是準備談笑風生,但還沒有開口,侄子和兒子一起笑了:“來得好,這下子全家到齊,有個驚喜給大家。”

龍四就先不問,坐下來笑看他們:“是什麼驚喜?”龍顯邦等人往外就跑,沒一會兒簇擁兩個人進來,老國公和龍四見到直了眼睛。

老國公淚流滿面:“顯貴?”他看着長子唯一的孩子,他生得顧盼飛揚,跟他的爹極爲相似,老國公的腦袋嗡的一聲,彷彿見到小時候的龍懷文。

他喃喃低語:“老大,是你回來了啊?”那是他的兒子,他又恨又傷又痛,但還是他的血脈,絲絲連着筋骨。

老國公在能打仗的時候,沒有多餘的心思回想父子之間。在他臥病以後,大把的空閒讓他從兒子們幼年開始想起,子不教父之過,他給老侯的信裡就這樣寫過,他自己也有責任。

龍大弒父,龍五通敵,老國公做夢是恨,醒來淚流,唯一的指望是兩個孫子走上正道。

他忍痛送走,日日思念,怕他們和袁訓也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怕他們跟他們父親一樣,詭異心思也瞞住袁訓。

他不是不想見上一面,但往返路途驚動人力物力,孩子們又還小,以不耽誤上學爲主,老國公把思念壓到心底裡。

也曾想過孫子們趕考回來,就便兒把這兩個帶回來見上一見,但又覺得有不相信袁訓的意思,背後勸自己算了吧。

此時驟然地見到,日夜的思慮蒸騰似的升起,使得老國公握住龍顯貴的手癡而又癡的打量他。見他高了,見他貴公子派頭出來,見他衣着錦繡簪子精緻,老國公籲一口長氣,有塊陳年懸起的大石頭放回心裡頭。

能見到,就好。

另一邊,龍四的激動不比父親遜色。龍五是龍四一母的親兄弟,龍五不在,龍四義不容辭擔起庇護他妻兒的責任。但顯然他做的不夠好,龍五奶奶石氏願意攜子女進京,離開最親的兄長,投奔表親過日子。

石氏進京有多久,龍四就聽了多久的背後閒話。如果去的不是小弟家裡,龍四早就派人接回來。

基於相信袁訓,或者說相信弟妹寶珠,打發寡婦進京又是父親發話,龍四默默的把閒言忍下來。

兒子和侄子們進京趕考,龍四差一點兒就護送進京,他想看看兄弟的妻兒過得好不好。但最後一天,他怯了沒敢去。他沒臉去見袁訓,從龍五叛國的那一天開始,這心思就在龍四心中紮根,只怕這輩子也難翻身。

那一年他苦戰護城,不惜身受重傷。但引來敵人的卻是他的親兄弟,這個心結再沒有人能爲龍四打得開。

袁訓寶珠也許能解,但想來他們夫妻對親戚們可以走動,對舊事卻不見得原諒。不見得會爲龍四出這個力氣。

這就龍四對侄子的思念和父親老國公一樣,沒有一天不擔心侄子不聽袁訓的話,不往好處學。他也做過噩夢,夢見龍顯兆長大後跟五弟走一樣的路,把他嚇出一身冷汗醒來,直到天亮睡不安。

這是過度思念引出來的歪心思,但最能折磨當事人的,就是這種歪心思。

今天見到面,龍顯兆落落大方,光彩奪目青春朝氣。龍四抱緊他,情不自禁的感傷上來,哽咽着淚流滿面。

“你好嗎?我聽說你好,說的好親事,今年可以下定禮了吧?正好給你準備幾樣好東西,本來要送進京,你回來就自己帶上吧?你母親好不好,你姐姐好不好,你姐姐定的親事好不好……”

那一邊老國公對着孫子嗚嗚,這一邊龍四對着侄子痛哭,房中的人難免陪着一起流淚,其中老國公夫人哭的最傷痛。

婉秀,你還是肯作成人的好心地,看看你生的兒子,你娶的好媳婦,把親戚們照顧的多麼好,他們對你讚不絕口呢。

……

當天輔國公府大擺宴席,招待來賀喜的人,也招待從京裡返鄉探親的兩個孫子。

謝氏石氏的孃家人再沒有閒話出來,反而羨慕起龍顯貴龍顯兆兄弟,說他們在京裡養出一身的尊貴,邊城粗曠氣息半點兒不見。

親家們因爲兒子們或中舉,或留在京裡準備下科應試,一起感激之餘,多出來一個心思,他們來和老國公商議:“你我的孩子們有銀錢去京裡趕考,但本族裡去不起的大有人在,既然有忠毅侯這本鄉的人請得動好先生,何不請來本城指點一二,門楣光大的豈是我家?再光大我家的門楣,也是您老國公的好處,闔家全城不敢忘記。”

老國公知道這是孫子們在酒宴上吹噓帶出來的,到他這裡把這些念頭全打斷。

“阮英明大人是誰,你們先要打聽打聽。他是國子監祭酒,天下師,怎麼能輕易出京城?再來他是皇上少不得的人,昨天到的邸報,阮大人爲教導族中子弟,避嫌不當本科的主考官。但皇上在殿試前下旨,還是命他爲殿試的主考官,本科的狀元探花跑不了是他的門生,他是皇上離不開的人。”

幾家子親家瞪圓眼睛。

他們在酒席上聽說,龍顯邦等人興奮的東一句西一句,只聽出來大約是個官兒吧,沒有想到這位名師有這般傲人的身份。

邊城消息通的晚,他們進京的子侄們又因爲得意而有保密的心思,沒怎麼在信中炫耀阮大人的真實身份,只說是請名師,親家們直到這會兒纔算明白。

“是這樣的一位大人?”一起吃驚。

老國公從孫子回來就得意到現在,這會兒得意用得精光,再擺不出來得意,只笑得雲淡風輕:“他就是那年和我外甥打賭中舉的那個狀元,當年我對你們說過,這三年一科的,才子倍出,你們忘記了。”

“是是,”親家們肅然起敬。

“他不能出京,還有一個原因,你們不問到我這裡,出門去問遍城牆角也沒答案。”老國公悠然:“阮大人還是我妹妹長孫女兒加壽的師傅,壽姐兒是有明旨按公主的制養在宮裡,阮大人他就是公主師,咱們請不來的。”

親家們嗟嘆:“果然,咱們沒福氣請回家。”當下再三拜託國公,說回去收拾盤纏,下科凡是應考的子弟們全拜託,有這樣的好機會,典當也得全部送進京。

老國公一口答應,自祖輩起世代鎮守在這裡,龍氏一族對本地有感情,這裡的黃土粒子也要出力,何況是一方水土共同養大的一方人。

親家們感謝出去用酒,盡歡而散。第二天全城頌揚,本來就受本城百姓推崇的輔國公府名頭更高,究其原因,不過是老國公撫養大外甥,而外甥如今回報罷了。

……

京裡的五月,石榴花開遍處處。到夜裡更是明月襲人,不管遊玩也好,流連也好,讓人不忍睡去。

小二阮英明就是這不忍睡去中的人一個,原因是別人不忍讓他睡。

阮小二往袁家學裡教導,春闈全國取士三百,柳家佔一部分比例,袁家阮家等佔一部分比例,以家族而言來比較,全國爲之震驚。

四月裡殿試皇帝明旨令他監考,又給阮大人的聲名添上一句,皇帝對他信任有加。

這是五月初,端午節的前兩天。殿試名次還沒有出來,而春闈是三月裡放榜,三月到五月有兩個月的時間,聞風進京比試的名士來了一批,指名要和阮大人論文。

小二隻能不睡,雖然科舉結束,他很想補幾個好眠。但沒有辦法出府來,同時把袁訓也捎上。

韓世拓在小二手下當官,袁訓莫明其妙的總欠小二人情。家學裡雖然有阮家的子弟,但請小二來教學,袁訓也欠小二人情。

人情疊上人情,尚書除去拿太后的好東西堵小二的嘴,用自己的字塞他的嘴以外,就是跟着小二去論文,用這一條還他的人情。

小二的人情是利滾利,袁訓隔三差五要是不陪他出去一回,像是到孫子輩也還不清。

這就他一叫,袁訓也無奈出家門,好在小二知趣,算鐘點兒是在加福寫完功課以後,袁訓讓寶珠先睡,換一件輕薄夏衣,帶上關安一個,小二是兩個家人和兒子阮琬,讓兒子長見識的意思。

五個人四匹馬,夏風吹着,如果不是前方有名士擋道,算是稱心的夜遊。

小二在馬上嘀咕:“什麼名士,叫我去我還就得去,不然就沒有名聲,這不下科場的名士也敢稱名士?”袁訓拿他取笑:“這是你天下師說的話?真是笑死我。君不見古往今來之名士,小隱隱於野時,都是不科舉的。”

“那我大隱隱於朝,我更名士。”小二骨嘟着嘴:“唉,名聲累人吶。”

關安毫不留情面的大笑,袁訓失笑,更要拿小二調謔:“你想想吧,你不算有名聲,你是扼死狀元才中的狀元,按第一榜貼的來說,你只是個榜眼。”

小二斜睨他:“那也比探花高。”袁訓停下馬,作狀要撥轉馬頭:“我不高,我回家去了。”

小二急忙陪笑:“袁兄,你怎麼跟小弟一般見識?”嘴裡從來不饒人,又是一句:“難道一向稱你爲兄,我說錯了?你竟然是個屈居於狀元之下的小弟不成?”

說着話手快,把袁訓的馬繮拿在手裡,放到身前兒子手裡:“攥緊了,別一不小心伯父走了,可就不好逮回來。”

阮琬真的雙手挽住,對父親仰面笑:“伯父不是貓狗,所以不好逮。”

關安的笑聲變成哧哧哧,關將軍總要給侯爺留幾分面子。袁訓拿這對父子沒辦法。小阮琬小加福一歲,今年五週歲,他隨口說的沒有罵人的意思,不懷好意的只有他的爹,阮家小二。

袁訓就繼續跟着走,尋話把小二冷嘲熱諷,小二和他脣槍舌劍,自以爲得意:“能和袁兄你這文武雙全的人夜遊,這種風雅幾時再有?”他欣欣然,指着繁星做出一首詩來。

袁訓聽聽,笑道:“看在你這詩不錯的份上,我這會兒真心的同你去會人。”

小二得瑟:“我不是金剛鑽,怎麼敢攬你這細瓷器。”阮琬問道:“父親,你拿的是祖母的金剛鑽嗎?”

大家一起笑,小二解釋着不是,看看前面的道路,說聲到了,讓兒子在外人面前不要再亂說話:“你袁伯父是不笑話的,但別人可說不好。”

袁訓大樂:“我不笑話他,我只笑話你。”門內有一個答上話來,語聲悠悠漫長:“敢笑話二大人的是哪位?”

袁訓閉上嘴,心想這是哪路的神佛沒看住,跑到凡間來作怪?

看一個雪白衣裳的青年走出來。頭一眼,他眸清眉正。再細看時,見他嘴角挑起,不說話的時候譏誚的意味也足,大約能看出這是人尾巴成天在天地間翹着,袁訓謹慎上來。

他看出來這是個很驕傲的人,難免有時候犯口舌,等會兒對詩要是落在他的下面,只怕打明天開始,滿京裡全是自己的謠言。

布衣名士們敢往京裡來比試,都自有能耐。這樣想着,袁訓對他拱手爲禮,而小二介紹:“袁兄,這是外省的名士叫高天。高先生,”

高天說不敢。

小二笑得自得:“這是我的袁兄,”

高天一凜叫了出來:“這莫不是忠毅侯嗎?”

袁訓警惕上來,幫小二會人是一回事,會的是滿心裡挑釁自己的人是一回事。

他打量着高天神色,見他目光炯炯緊盯自己不放,一時看不出來是敵是友,袁訓客氣地道:“正是袁訓,敢問你認識我?”

高天露出不自然,支吾兩聲:“恨未識荊。”神色轉爲若有所思,但舉止上沒有停滯,請小二和袁訓進去。

小二的家人守在門外,關安和阮琬跟進去。早來的有幾個人,介紹過也都談吐不俗。書社大多有酒,這裡也擺上酒,過三巡,高天起身笑道:“今夜會名士,不可無名器。”往身後喊一聲:“來人。”

一個青衣的僕人走來,送上一個藍地白花的包袱。高天親手打開,有什麼微微一閃,露出筆墨紙硯四件東西。

筆通體筆直,竹杆圓潤。墨沒有打開,先有幽香不易覺察地過來。紙在月光下好似一面白玉壁,硯臺上雕刻精美,一看就是名匠的手藝。

袁訓暗暗好笑,你們這是來比肚子裡的貨色,還是比身外的俗物?侯爺不能輸氣勢,微微一笑,仰面看月口占一絕。

名士們紛紛叫好,高天訕訕,知道忠毅侯跟阮英明一樣名不虛傳,不是那繡花草枕頭。

他東西拿出來的再好,也壓不過真正的文才。

正要把東西讓人收起,小二再看幾眼,喚聲兒子:“把咱們的東西拿出來。”

阮琬興高采烈說聲好,把他背的一個小小包袱解下來,剛打開一個角,袁訓已經想笑,再打開一個角時,有什麼光輝明亮的出來,高天等人目不轉睛。

完全打開,裡面是一堆寬最多兩寸,長卻有一尺開外的雪白紙頭。這種細細長長的只能叫做個紙頭。

驚呼聲此起彼伏:“這是……”

“這紙不是失傳了?”

“聽說留下來的也用得乾淨,”

高天鼻翼抽動着,如掬珍寶的手碰了碰,擡起面龐對小二驚喜交集:“果然阮兄纔是真正的名士,這種紙你也能找到?”

袁訓低下頭揉揉鼻子,不然他怕自己爆笑出來。一是笑這蒐集到好東西才能稱之爲名士,二是笑話小二拿出來的碎紙頭不是別的,正是加福寫的字紙,寶珠把空白地方撕下來送給小二的那些。

侯爺想拿些紙頭出來就叫名士,那我家加福可以算是名士中的名士,因爲加福奢侈的拿這種紙描紅習字,這是她描紅或者說塗鴉的用紙。而且加福用的是大張大張的,小二這不過是她寫字中的間隙。

袁訓想今天笑話大了,等離開這裡,足夠笑話小二三個月時,有一個嗓音鄙夷地道:“原來,這就叫名士!那名士來也,爾等沽名釣譽者接着!”

在他的嗓音後面,是另一個狂笑的粗嗓音:“祖父,咱們進去看看!”

袁訓直接愣住,同時覺得頭臉兒到腳全冰涼,好似當頭一盆冰水澆在他身上。

而小二也傻住眼,他們怎麼來了?

高天也納悶,問家人:“大門你沒有關嗎?這進來人也沒有敲門聲?”

家人無話可回,說他出去看看。他出去,和一對人擦肩而過。一個白髮飄飄,是個老人。他滿面皺紋好似風刻雪雕成,每一道都訴說他經歷過的歲月。

另一個是個小黑胖孩子,小手在老人手上,眼睛朝天的走路,渾然不把世人放在眼裡那種。

他們上得廳堂,老人犀利蔑視的眼光先看袁訓,看得袁訓面上掩飾不住的發燒,他再看小二,阮小二適才還趾高氣揚,這會兒陪笑矮了一不止一個兩個頭。

這個老人是誰?告老在家的梁山老王爺。在他旁邊的,不用說是他的寶貝孫子蕭戰。

老王爺的眼光輪流在袁訓和小二面上轉,轉的兩個人青一陣面色,再紅一陣面色。

袁訓在心裡暗罵小二沒出息,你喜歡那紙,你自己擺家裡用行不行?偏偏要拿出來,偏偏今天讓逮住了不是?

而小二則不動聲色的移動步子,試圖用身子把兒子擋住,也把兒子手上的紙頭擋住。

當賊的總有怕主人的怯,小二在震驚以後,看出來這一對祖孫來勢洶洶,竟然是盯上自己。小二就想當務之急,就是不讓他們發現自己偷拿了加福的字張。

但老王已經發作,冷冷瞪着小二的背後,罵了一句:“不要皮!”

袁訓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小二嬉皮還能堅持,打個哈哈:“您說誰?啊哈,我們這裡是對詩,您也來太好了,請坐,咱們先飲上三杯。”

手在背後對兒子打手勢,讓他趕快把包袱包好。阮琬卻糊塗,再加上小王爺素來是怕他的,見到他就要給錢,蕭戰從來拔腿就跑。阮琬就誤會,還以爲父親讓他出來繼續欺負蕭戰。

他捧着包袱和裡面的紙張,這是小二對他說好,說這紙珍貴,給別人看看行,但你千萬別離手,別讓人拿走,小阮琬就捧着出來,對蕭戰橫眉瞪眼:“你,來給錢的嗎!”

蕭戰叉起腰對着他手中冷笑,大聲道:“不,祖父和我來拿賊!”

------題外話------

求票票哈哈,捉賊的來了。

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129章 ,狡猾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531章 ,黃雀在後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248章 ,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22章 ,虛僞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118章 ,私房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108章 ,喝茶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506章 ,喋血大帳第531章 ,黃雀在後第838章 ,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517章 ,齊王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315章 ,笨吶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505章 ,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700章 ,早有準備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85章 ,送禮第54章 ,抓賊第646章 ,大功課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203章 ,認栽的人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179章 ,讓寶珠也去第41章 ,媒婆第412章 ,又有喜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36章 ,飯堂風波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141章 ,分錢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577章 ,蕭二進京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
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129章 ,狡猾第325章 ,能見加壽小姑娘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531章 ,黃雀在後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631章 ,太子的領悟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248章 ,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22章 ,虛僞第361章 ,謝氏的選擇第118章 ,私房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108章 ,喝茶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404章 ,橫刀自刎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506章 ,喋血大帳第531章 ,黃雀在後第838章 ,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517章 ,齊王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354章 ,血洗污名聲第315章 ,笨吶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620章 ,齊王沾染的孩子氣第505章 ,孩子們七週歲生日第748章 ,鬥志燃起的柳雲若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650章 ,國公得知喜訊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583章 ,年三十的夜晚很美好第700章 ,早有準備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85章 ,送禮第54章 ,抓賊第646章 ,大功課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197章 ,寶珠闖府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203章 ,認栽的人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179章 ,讓寶珠也去第41章 ,媒婆第412章 ,又有喜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36章 ,飯堂風波第754章 ,皇帝的煩悶第141章 ,分錢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63章 ,糊塗人與不糊塗人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577章 ,蕭二進京第161章 ,我不謝你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