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

忠毅侯袁訓帶孩子們去海邊,爲的是玩耍。安排上不是不詳盡。但遇上白卜,給玩樂錦上添花。

太后分東西,樂的不行:“這是張家的,這是文章侯家的,這是……”太上皇和女兒女婿說不完元皓的話。

皇后手邊有宮務,太后讓把太子的信和她的一份兒送去。皇后收到信,嘴角繃一繃,跟上次一樣,她的信又讓拆開過。

太上皇不會拆她的信,太后也不會。這信……。只能是一個人拆看。

御書房外,皇后求見。

皇帝宣她進去,皇后手握着信,難掩滿面氣憤:“皇上,您又拆看臣妾的信了。”

皇帝眉頭也不擡:“皇后,你又來跟朕說這話!朕看了,怎麼樣!”

赤祼祼的態度又把皇后氣了一個倒仰,皇后不由自主走上一步,面龐上漲紅微熱,是全身都讓皇帝的話沸騰。在這沸騰下,不說個清清楚楚怎麼行。

“臣妾上一回已對皇上說過,太子的信不是不給皇上看,是這信寫給臣妾,臣妾先看到,如果皇上想看,再遣人送來給皇上。皇上爲什麼屢屢先拆看臣妾的信!”

太子在外,皇后先是擔心。看過兩三封信後,就沉浸進去,羨慕太子他們玩的真不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后如她自己所說,信會給皇帝看。但已成她的念想兒,皇后想獨自做個回味。看到信讓皇帝先看過,皇后有讓打擾的感覺。

就像一道幽徑,一個人走是一個意味。橫插一個人進來,有受到唐突之感。

如果皇后走過,這個人再來遊玩,皇后感覺上又好些。

皇后不但氣憤,而且委屈莫明:“皇上您也有信。太子也好,大學士也好,就是孩子們也好,給您也寫的有信。臣妾沒有想要看過,爲什麼皇上一定要看我的信。”

皇帝沉下臉,放下筆,那架勢打算跟皇后好好理論:“皇后!朕再問你一次,朕難道看不得你的信!”

皇后與他對峙一會兒,忽然掩面輕泣轉身而出。小步快步中搖曳的鳳裙,在金磚地上拖過成一道風景。

皇帝看在眼中,竟然有片刻的失神。直到他回神,皇帝是不敢相信能對皇后重起情意,而且心裡另有一種話,皇帝拿這話當成自己失神的源頭。

皇帝也有忿忿:“你以爲朕想看你的信!太子給朕和你的信大不一樣,朕看看怎麼了!”

太子給太上皇太后和皇后的信裡,怎麼好玩怎麼寫。跟加壽搶個果子也要寫上。給皇帝的信,自然是吏治爲主,江山爲重,全然的奏對格局。

自從加壽臭哄哄那信出來,皇帝就發現信與信的不同。他看頭一封的時候,對自己說朕就看這一回。但看過一封,又想看下一封,就又安慰自己朕富有天下,看看信有什麼。

皇后忍無可忍找他理論不是一回,不過皇帝沒打算改就是。

對着皇后出殿,皇帝自言自語也有怨言,但很快老實去批奏章。

皇后在車輦上落了一回淚,因爲她不服這件事情,滿心裡是理,而還是掙不贏。

在她的宮門外下車,有人回話說柳國舅夫人候見。皇后想到是自己叫她過來,知道太子又給自己送來好些東西,叫來柳至夫人,準備賞賜給她。

怕柳夫人擔心,皇后在車上拭過淚容。下車去,柳至夫人迎上來。皇后同她攜手進去,把太子、忠毅侯一行送的東西指給她看。大海龜是活的,攜帶一對已讓連淵大費心思,就只有太后的,皇后這裡沒有。

但別的東西,已讓柳夫人誇太子諸般孝敬,也少不了的,說壽姐兒也好,忠毅侯夫妻心裡也有娘娘,說得皇后重新喜歡。說改天沒有事情,帶柳夫人去看太后宮裡的大海龜。

柳夫人驚奇的張大眼睛:“海龜?”尋思下:“就是龜?”

皇后輕笑:“想是你沒有見過,跟湖水裡的龜不一樣。沒有爪子,它有鰭,方便在海里遊。”

有些悠然:“最早太子府上有一對,河水裡沒養多久就死了。就沒有再讓人送來。”

太上皇和太后都裝的好似沒見過,其實是見過的。

柳夫人真誠的豔羨:“哎呀,聽的我只恨自己不是男人,不然扮上小子跟了殿下去,也能在海邊玩一玩。”

皇后輕嘆:“咱們看信也權當走過了。”讓柳夫人坐近些,把太子的信拿出來,伴着柳夫人的奉承,又細細讀上一回。

……

“孫媳婦在哪裡?”

掌珠在廳上跟二太太三太太說話,四太太隨四老爺上任不在家裡,就聽到外面過來老太太孫氏和婆婆喜悅難禁的語聲。

掌珠先向二太太啓脣一笑:“祖母和母親回來了,二叔必然有信來。”二太太說那太好不過,和三太太隨掌珠到廳口兒迎接。

一出來,三個人不無驚奇。見一輛馬車到了這裡,老太太孫氏和老侯夫人讓扶下來。

三太太笑道:“母親想是累了,所以馬車直進到這裡。”

掌珠眼尖認出來,疑惑道:“這不是公公二叔帶正經坐的車嗎?”

二太太也認出來,三個人一起奇怪,老太太孫氏和老侯夫人笑容滿面道:“放心吧,車回來了,人沒有回來。”

行人在外,家人應該盼着早回。但掌珠和二太太異口同聲道:“這就好。”

說過,覺得這話不對,跟老孫氏和老侯夫人一起笑着。

家人挑着東西送進來,這是從老孫氏婆媳進宮的車裡取出來。

“喏喏,這是正經打的魚,這是老二釣的蝦,這是老大捉的螃蟹……除去進上的,這餘下的太后讓拿回來。”老孫氏對鋪了一地的東西介紹着。

掌珠失笑:“這麼多,到過年吃不完。”

老侯夫人喜歡的更是眼睛沒了縫,或者說她從在宮裡起,就眼睛沒了縫。

“這一次不用等你祖母送咱們,咱們才能吃個新鮮。媳婦,雖然你祖母和國夫人府上只多不少,但你收拾出來,讓好廚子燒出來,送現成的給她們。”

老孫氏稱是:“就是這樣,不可以忘記你祖母和國夫人。要是沒有忠毅侯,上哪兒打這樣大魚。”對着地上的東西,越看越喜歡,一家人當天喜悅異常。

……

張大學士夫人和長女在宮門上分手,不及回家,先分一部分東西出來,讓餘下的東西回家,老夫人往忠勇王府來送給小女兒。

見過忠勇王妃,張氏接母親往自己正房坐下,張老夫人樂呵呵:“這是你父親給你的信,這是你父親給我的信,信中問外孫的功課可好。咱們再不要怨他不要外孫,跟太子是個大差使,家裡人才沾光時時去見太后。今天帶上你大姐,下回我還帶上你。”

用手比劃着:“鎮南王世子送一對大海龜,這麼大,呵呵,好看極了。”

張氏聽得很入神。

母女正說着,門簾子輕輕打開,有個丫頭探了探頭。

張老夫人就不再說,張氏微笑:“無妨,母親,這是我們家裡又出笑話,我讓她去打聽動靜,想是來回話。”

張老夫人眉頭一皺:“聽到笑話我就不舒服,只能是你家二房又生事情。”

張氏莞爾:“母親猜的沒錯。”湊近些,張氏悄悄地帶着笑意:“鈺哥兒拜董大學士爲先生,大學士管得嚴,近幾個月,不讓鈺哥兒進內宅見他母親。公公聽董大學士的話,也說見一回二弟妹,鈺哥兒就有幾天不用心念書。他偏心呢,帶着鈺哥兒在外面書房裡睡,”

張老夫人火冒三丈:“這才偏心不過!你的玟哥兒一般也是他的孫子,他半點兒不過問,你父親不放心才接回家中教導。走時,又親自安排老師。我尋思着,外祖父不在家,祖父應該接一回吧。誰知道接來接去的總是祖母,本我就一肚子火氣,你公公又這樣,真是氣人!”

張氏的不高興也讓招出來,但想想家裡的熱鬧,張氏又有笑容:“母親不要生氣,還是按父親說的,我的玟哥兒有出息,不愁祖父不疼他。我只和母親說現下這一件事吧。”

張老夫人忍氣來聽。

“公公偏心,可二弟妹纔不這樣看。自從二弟沒了,二弟妹的孃家說過讓她改嫁的話。二弟在時,家務把得緊緊的,把母親都能架空。母親重收回在手上,傷痛二弟,本就不喜歡二弟妹,更認爲二弟不好,是二弟妹挑唆,弄個人,把二弟妹看得緊緊的。這些話當天就到母親耳朵裡,母親負氣告訴父親。二弟沒了,珏哥兒又不成材,父親也有怪二弟妹的意思,當即叫來二弟妹家人,說守孝雖是三年,但要嫁他不怪。讓把二弟妹就領走,嫁妝也發回。”

張老夫人微張大嘴,忽然笑出眼淚來。握着女兒的手面有得色:“還是你父親的話對,你父親說妖魔鬼怪作怪不久,遲早會有現形的一天。果然,現世報,來得快。”

心癢難耐追問下文:“她爲什麼沒有走?至今還在家裡。”

張氏嫣然:“我們家是王府,她有兒子,卻也不笨,自然不肯走。”

“這倒也是,王府裡再不好,也比尋常人家強。再說她打再醮主意,二婚頭尋到的更有限。有兒子,倒是留下的好。”張老夫人冷淡:“但我爲了你,巴不得她趕緊的走。”

想到自己女兒受了這個弟妹多少氣,雖有忠勇王妃疼愛,張老夫人也一想就氣憤涌出。

張氏送上茶水,請老夫人順順氣兒:“母親不用生氣,聽我再說下面的話。如今她啊,可比話本子還要折騰。”

她緩緩說下去:“她說留下,父親也沒有過多逼迫。婆婆不想容她,但我爲珏哥兒着想,有母親總不是壞事情,我把婆婆勸下來,這事纔算平息。哪知道她,”

在這裡又掩面忍俊不禁,張老夫人隨着笑上一笑。

“她也意識到兒子重要,變着法子要把珏哥兒哄到手裡。珏哥兒是個孩子,哪經得住她不擇手段。但父親偏心,對董大學士言聽計從,不許珏哥兒進內宅信她攛掇。二弟妹就生出一計,”張氏沒有大笑,但忍着在這裡肩頭抽動說不下去。

張老夫人把手中的茶水給女兒喝上兩口,張氏說話聲更低:“這主意我想了多回,只能是她孃家人幫着出的,再沒有第二個人。中秋過後,二弟妹說沒有人手,又說母親監視她,她要自挑。母親煩她,在她房裡人手也安的足夠,由她自買。她買了一個家人,用不上幾天,說老成,求了父親,估計是提到二弟,父親答應讓家人侍候珏哥兒。”

張老夫人來了精神,一般來說下面是特大重點,她聚精會神。

“父親疼珏哥兒,有時候許他趕集市買東西。那家人跟着,引着珏哥兒,只顧圖珏哥兒喜歡,哄的珏哥兒聽他的,用盡八寶的法子。說小姑娘香軟好摸,調戲了人家小姑娘。”

張老夫人萬萬沒有想到是這一句,想想忠勇王府的臉面與自己女兒也有關連,只氣的僵板身子,心裡轉動無數罵的話,不是一古腦兒能出得來的,生生堵在喉嚨口。

把張氏嚇住,叫上幾聲母親,把張老夫人叫醒。老夫人張嘴就罵:“下賤作死的東西,只圖哄她兒子,不想想別人要出門會人。”

“這不,父親聽說大怒,查過那家人是賣倒的死契,把家人一頓打死,又說二弟妹帶壞孩子,逼二弟妹自盡。二弟妹不肯,暗中打發人往孃家讓人來。她肆意慣了的,就不想想這不是以前。母親當家恨她入骨,收到信後,也由着她去叫人來鬧。父親頭疼請教董大學士,董大學士說不自盡也行,從此不是年節自然大疾病,再不許她見珏哥兒,不許出她的院門。她鬧絕食,母親撒手不管,我讓丫頭去看看,真的有事情,也不能真的不管。她只是胡鬧,我也不過問。”

張氏這就說完,覷覷老夫人的面容,不是看看她有沒有繼續生氣,而是訕訕道:“有董大學士,珏哥兒出息指日可待。”

張老夫人恍然大悟,趕緊來哄女兒:“你父親跟太子出行,將來回京,從龍保駕之臣少不了他。論一路上情分,董大學士哪裡能有?你別擔心,玟哥兒我看得緊。等我去信你父親,一個先生你說不足,咱們家裡最不少的就是有名頭兒的唸書人,讓你父親再指兩個。眼前你父親不在,沒有人牽制董大學士,由着他鬧吧。”

張氏說好,張老夫人告辭出來。在路上把董大學士在心裡暗暗惱怒。想想不是自己欺負孤兒寡母,是常棋在的時候,常鈺就不往好里長。

總上街跟梁山王小王爺和加福攀比,張老夫人聽上一回,就念佛一回,對親信的人道:“這是戰哥小王爺和加福度量大,換成別人,他這樣囂張的比上去,人家早把他打殺了。”

本來忠勇王偏心也好,不偏心也罷。只常鈺這小模樣,張老夫人完全不擔心她的外孫,忠勇王長子的兒子常玟襲爵。但董大學士成了程咬金,讓張大學士也有忌憚,張老夫人更是憂愁。

全然不是她對着張氏說的:“你父親陪太子出遊,情分比董大學士要高。”

董大學士“無事生非”教導常珏,爲的還不是張大學士在太子納妾的事情上插手。

回想董張兩家新生的矛盾,張老夫人就要嘆氣。喃喃禱告道:“願老大人這一路上少說話吧。你一個人,怎麼說得過忠毅侯全家。”

……

此時的張大學士,正在馬車上悠然。

經過那一夜野店的爭鬥以後,大學士跟大部分的人一樣,以爲後面這就開始不斷。但沒有想到,又是幾天急馳以後,馬車走上泥灘路,車輪下有泥點紛飛。但兩邊的景色,蘆葦紛飛,有種奇怪的植物香味飄來,讓人聞到心曠神怡。

大學士對這味道不陌生,但元皓沒見過,對吃的從來好奇心重,嗅着小鼻子:“這是什麼點心?”

香姐兒笑話他:“這是稻穀香味,我聞過的。”給元皓一個鬼臉兒:“好表弟,你是十指不沾泥的人,這一回咱們住下來,你可以好好的看看什麼是種地。”

元皓肅然回表姐:“元皓會打魚。”

再走,煙波浩渺水可接天。車聲驚動下,有大批好看的鳥兒飛動,振翅的聲音,又把一行人驚動。

車裡背書的韓正經探出小腦袋:“快看,”小紅也出了她的車。見兩邊楊、柳、槐無數,又有一些樹上掛着豔紅輕黃的果子。

所有人心情早就悠然,這又更上一層。

鎮南老王是再不大說起他怎麼佩服袁訓會找地方,也認出這裡哪裡,離京都並不算遠。但袁訓帶着大家從海邊過來,又殺上一回再拐過來,雖然不是完全爲着老王,卻讓老王感動。

老王跟袁訓搭話:“哎,那個壞蛋,你打算給我們住什麼好地方?”

袁訓笑回:“此地有古詩,漁歌鬧處菱花紫,田婦歸時秫穗黃。賢守公餘行樂去,許陪旌騎問耕桑。咱們結廬在人境最合適不過。”

梁山老王也認出這是哪裡,對蕭戰和加福道:“這地方咱們來過,爲了帶福姐兒出京,還看人臉色。”

袁訓雙眼對天,自說自話:“那咱們換個地方。”

梁山老王慢悠悠:“不過這地方不小,怕多看人臉色,咱們爺仨個花個半天走馬觀花,這一回可要好好的玩。”

“玩!”

車行愈發的慢,元皓跳下車,對着蘆葦眼饞。鎮南老王帶的護衛們掐些給他,也送給姑娘們和小爺,元皓拿在手裡,另一隻手讓陪他下車的加壽握上,蹦蹦跳跳跟在車後面。

泥路濺上衣裳泥,元皓加壽也渾不在意,還讓太子等人也下來走走。

小紅受到影響下來,韓正經也下車。袁訓也喚寶珠:“車坐久了只怕累,下來走走吧,這兒的水聞起來解疲累。”

侯爺也跳下馬,牽着馬步行。

文章老侯找一找關安,見一早還在的關安又不知去向。

晚上的時候,來到一處小村莊。萬大同陪着村裡長輩過來,跟袁訓見個面,付了定銀。

有一些小孩子來看熱鬧,元皓一見到就喜歡上了。蕭戰悄聲讓大家看他:“表弟又要上演二蛋子大牛六妞兒那一出。”

沒一會兒,元皓和韓正經回來,認識一個叫三狗子的孩子,說明天可以一起玩。

蕭戰把手指掐起,揶揄表弟道:“我算好了,你下一次認識的人,一定叫四驢子。”

正在鬧着,見關安帶幾輛馬車到了。搬下箱子,看着家人收拾東西的寶珠又多出一件事兒,把箱子看過分給大家。有一個,送到鎮南老王面前:“這是您的。”

老王打開來,入眼先是一個包袱,裡面滿滿的金葉子讓鎮南老王哭笑不得。出京的時候,太上皇給元皓一包金葉子,到現在也沒有用出去一張。這又給一包袱,鎮南老王心想帶着佔地方,也不像有地方能用。

袁訓和關安說話,鎮南老王手捧金葉子過來,往袁訓手上塞:“我說路上使用,我付一部分。你不肯,說回京再算。這你自己看,這東西你不收,你要我往哪兒花。”

袁訓同他玩笑:“留着給元皓請客唄。”

“請客才幾兩銀子,我隨身帶的就足夠用。”鎮南老王大有放下金葉子就走的意思,袁訓攔住他:“您先收着,等我找個法子,回京前一定讓您把錢花出去,花得您和元皓都滿意。”

鎮南老王還要再爭幾句,太子和張大學士過來。張大學士對這住處滿意極了,連聲道:“我在家裡破俗氣,蓋的有三間茅草屋。但總不如這自然的好。這地方尋得好。我要回請小王爺,請侯爺陪客。”

太子道:“我要回請元皓,請岳父當陪客。”

袁訓讓人請寶珠來對她說,寶珠來時,文章老侯跟在後面:“說過的,我們請客,請二爺安排。”

梁山老王看這般熱鬧,跟過來道:“你們在說什麼私房話,給我也聽聽。”

聽過不由得大笑:“你也要請,他也要請,那我也算上一份。”拍拍腰間:“我帶上路也許多銀子,到如今除去買酒打賞,一文也沒有用出去。”

鎮南老王看出來了,自己這一包袱金葉子是沒地兒放,就是想請客還得排後面。他的箱子還沒有看完,老王回房去看箱子。

宮點,好蜜餞,這是太后給元皓的。

鎮南王的信件裡,意識到這一次歷練非同一般,拜託父親不要過多拘着元皓,讓元皓多多的看到民間疾苦。

老王因此伸頭到院子裡找元皓,見孩子們哈哈鬧着,元皓不知什麼緣故,把蕭戰追得滿院子飛跑。

老王自語:“並沒有拘着他,他活潑着呢,看看小胖身子還跑這麼快。”

低頭又去看箱子裡,拿出一副三截式連在一起的木棍,有小兒手腕粗細,倒不是最肉厚的地方。

老王樂了,招手道:“孫子快來,祖父有好東西給你。”元皓不再追蕭戰,到窗前踮起腳尖。

“哥哥們有棍,你羨慕是不是?祖父好不好,祖父看出來了。讓京裡給你打上一副,跟哥哥的一樣,只除去不是鐵的,這裡能卡住,就是你的一條齊眉棍。你長得快,等長高了,咱們再打新的。”老王不厭其煩的說着,幫元皓把棍卡好,送到元皓手裡,有元皓身子那麼高。

元皓長上月餘,也就好齊眉。

元皓把蕭戰拋開,把愛不釋手把玩他的木棍。

“那正經,你也來。”鎮南老王又取出一副一模一樣的,給了韓正經。看着韓正經,老王也有慈愛:“奉養尉有似玉,小紅有那大路。你們倆個是個伴兒,再不要拌嘴,好好的在一處玩,一處看書,一處習武。”

韓正經心花怒放,趴地上就給老王一氣叩十幾個頭。起身後,跟元皓一樣,抱着木棍不鬆手。

蕭戰見他們相對傻笑,戰哥兒怎麼能放過。往廚房裡叫着:“稱心,如意,今天晚上吃麪嗎?”

稱心探出身子:“你要吃麪?好啊。”

“不用你擀了,表弟和正經有的是擀麪杖。”蕭戰示意稱心看看兩個齊腦袋棍。

稱心嘻嘻,如意嘻嘻。

元皓和韓正經疑惑的晃晃木棍,再瞅瞅蕭戰壞笑,同時把木棍舉起來。元皓在前哇哇大叫:“打暈,送回京裡去!”

“啊啊啊!”韓正經不敢跟着說,跟在後面大叫不停。兩個人把蕭戰又開始一圈一圈的攆。有兩個家人怕他們急奔摔倒,跟在兩邊周護。

鎮南老王含笑看上一圈,又去看他的箱子。標明有給侯夫人侯爺的吃食,有給孩子們,拿出來的送給寶珠。

第二天按商議定的,還真的是張大學士還了席,太子殿下隔一天還席。

而元皓也很快找到最愛的地方,是離住處不遠的蘆葦叢裡,有許多的鳥歇息,如果不驚動它們去看,大片的斑斕比宮中最上等的絲錦還要優美。

……

午休剛過去,日光在地上映出大片的金黃。元皓在加壽姐姐手裡喝過水,抱上他心愛的果子一個,走去見寶珠:“舅母。”只說一聲,寶珠已送過元皓的小木桶。

還是他在海邊玩的小桶,洗刷乾淨帶到這裡一樣中用。

“瘦孩子,”元皓提上桶就這樣說。

“來了。”韓正經出現在屋外,寶珠把他的也給他。

小桶裡,裝着乾淨屜布包裹的白饅頭,給元皓分給孩子們吃。對於元皓的玩耍,舅母從不會忘記準備。

“謝謝舅母。”

“謝謝姨母。”

元皓和韓正經開心的道過謝,各提小桶往門外走去。鎮南老王見到跟上,今天是二老爺跟正經,二老爺對老王哈哈腰,也跟上去。王府的護衛和侯府的家人,一半兒當班,一半兒留在家裡做雜活。

當班的一半兒,分出一部分走在小爺前面,哪怕路是昨天前天探熟悉的,也先行看過,不讓有什麼突然出現的事件嚇到小爺。

三狗子對這陣勢已習慣,見到元皓兩個人手挽手兒出來,他家在附近,能看到,三狗子對自家的娘說一聲:“我去挖茭白,能遇上抽穗是菰米,新來這戶人家不管多少都收哩。”

他的娘不是答應讓他自去,而是跟出來,在自家門上就怯怯不敢再走,對着小爺和後面跟的老爺們深深垂下身子。

她不會行禮,也只能這樣表示恭敬。

不是三狗子娘打算巴結,是新來的這家小爺,年紀小小,爲人實在慷慨。

頭一天晚上認得這小爺,第二天這小爺二位和三狗子出去玩,見面先送他一個夾牛肉的雪白饅頭,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三狗子不敢自己吃,送回來給他的娘留着,說分給弟妹們吃。

近水的地方,水裡出息大,這村裡的人不是窮到揭不到鍋,但把夾肉大白饅頭送人,也足以讓人吃上一驚。

三狗子的娘自然不阻攔兒子跟小爺們玩耍,只擔心他衝撞到小爺們。她跟出來行個禮,一是道謝,二是嘴裡說着:“他要是不懂事兒,小爺們別怪他。”

元皓有過跟外面孩子玩的經驗,纔不會怪。他和韓正經正忙着取饅頭呢。

“給,這是你的。”這是元皓。

“給,胖小爺給的,胖小爺給你弟弟的。”這是韓正經。

韓二老爺滿心裡喜悅,越看正經越是個人才。教他說出門兒去玩,光彩要歸胖小爺。韓正經也不是兩個人還拌嘴的時候擰着,祖父說什麼,他就聽什麼。

韓正經給人東西,總按祖父交待的加上這一句。

又取出,韓正經道:“胖小爺給你妹妹。”三狗子的娘就一直說謝謝謝謝。

鎮南老王每看到這一幕,什麼感激袁訓,什麼感激侯夫人不等元皓說就準備好也有,但對孫子的自豪也有。

在老王看來,他的孫子當之無愧是他家的子弟。生下來就請封世子,本有疼愛長公主,和奉承太上皇太后的用意在。但一路行來,老王深刻的體會到,長孫元皓品格也好,聰明上也好,都配得上王世子之位。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種大方只會遇上壞人。壞人這事情,處處都有。所以祖父家人要跟上。

但天生憐憫,是貴族們不可缺少的責任和氣勢。

或者換成直白說法,他們天生衣食無憂,長大不襲父蔭,也有的是當官報效的門路。他們天生就是施與別人的人,手心要往下憐惜需要的人。

但這不是散漫。

那邊過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神色有賊眉鼠眼,老王和二老爺都不喜歡他,但小孩子見到小孩子親,元皓還不看到他的劣跡,或者他生得天生這面相,未必就有劣跡的時候,元皓依然對他招手,並主動走上去:“給。”

把一個雪白大饅頭給他,裡面夾着煮得爛熟的牛肉。

那孩子前天來要過,昨天也到手過,今天見到大人們還是不說話,有些膽大:“你桶裡的都給我吧。”

元皓慢條斯理:“我管不了許多,我能管的,我管上。你自家也要掙些纔是。你看三狗子和別的孩子,他們挖東西賣錢貼補家用,你爲什麼只收我饅頭,你不去貼補家用?”

這話流利的很,老王開懷地笑,二老爺見機奉承:“不是我誇,胖小爺這心地,這份兒教導,在他這個年紀裡,是我見到頭一份兒。”

老王心裡先入爲主他的孫子好,對於奉承話來者不拒。笑過,也有中肯:“我教的還算少的,他跟姐姐最多,壽姐兒香姐兒教他最多,讓他不要給人騙了。那壞蛋舅舅也特意教過一回。出息,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啊。”

又說韓正經也懂事,二老爺謙遜地說不敢,全是袁爺全家的功勞。

說着話,大人們眼睛不離開孫子們。見那孩子面上漲紅,支支吾吾地道:“我家裡有活計哩,”

韓正經哦上一聲:“你有什麼活計在家裡?”

那孩子眼睛亂瞄,見到三狗子的弟弟捧着大饅頭在吃,他眼睛一亮:“我家有弟妹在,再給我幾個饅頭纔是善人。”

韓正經撇嘴兒:“你胡說,你家裡就你一個,我們知道。再說,”

元皓接上話:“我們不當亂好心的善人。是跟我玩的,教我認蘆葦裡出息和水鳥的,我給份兒謝禮。”

元皓可不是好哄的,黑下小臉兒:“如果你再撒謊,明天還不貼補家用做活計的話,我的饅頭就不給你。”

這就是鎮南老王也好,關心元皓的舅舅、舅母和哥哥姐姐們不攔着元皓給人東西吃的緣故。

認人與處事,本就是這樣學會。又生動又深刻。

至於那孩子眼珠子亂轉,有點兒不懷好意,鎮南老王還巴不得他來上一齣子,讓元皓更看一看有些人可以幫,有些人需要的是教訓。

後面跟着人,那孩子也不能怎麼樣,老實退到一旁。走上一段路見不到他,三狗子小聲地道:“小爺,他是個頑劣孩子。”元皓還是不放心上:“我自己會看。”

老王頷首,把這句話記下心裡,給太上皇寫信要加上去。元皓如今不是人云亦云,他是自己有了主張。

轉過樹叢,蘆葦叢現出來時,元皓擺擺小手:“三狗子,你去忙你的吧,我們不耽誤你貼補家用,等你差不多了,過來找我。”

三狗子說好,在這裡和元皓分開。元皓、韓正經去看水鳥,小桶裡還有舅母新學會的,給水鳥準備的碎小魚雜糧食。

能見到大批的鳥兒,不由得人心情愉快。正要分開草叢過去,見前面走來幾個人。一對夫妻帶着個小姑娘,跟着家人。小姑娘說話清脆動聽:“這裡真好看,胖孩子看不到,不好的表哥也看不到。”

元皓停下腳步!

韓正經停下腳步!

認上一認,異口同聲尖叫:“好孩子好孩子!”

在前面的那個得瑟顯擺的,正是常巧秀好孩子。

好孩子如遭雷擊,對着兩個跑過來的孩子目瞪口呆。等到他們到了身前,有了一聲驚天動地的尖叫:“胖孩子?不好的表哥?你們怎麼在這裡!”

三雙眼睛對上,立即,馬上,即刻的,三個人各說各話。

元皓哈哈哈:“沒有我不行吧,你們全都玩不好!”

對韓正經來說,這是一次大翻身的機會:“好孩子你笨了,你到今天才找來!”

好孩子把下巴一昂:“哼!這好地方我玩了好些天,你們纔是來晚了!”

出其不意的,元皓扳住她面頰。

好孩子用力掙開:“你作什麼!”

元皓已看了一個清楚,放下小桶捧腹大笑:“哈哈哈,沒有我,你們全瘦了,哈哈哈……”

------題外話------

抱抱仔的新會元,cief親,感謝一路支持。

……

仔邀個功,三大拌嘴精勝利會師。哈哈哈。

致麗麗親愛的,小劇場,明天出來。

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282章 ,公平!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46章 ,通風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82章 ,縫補考試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223章 ,產女第809章 ,眼饞孫子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51章 ,左右都是死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130章 ,好!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280章 ,豬爹爹第85章 ,送禮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410章 ,支招兒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525章 ,禮佛第825章 ,柳大哥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115章 ,想通第71章 ,可敬也?或可恨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576章 ,好是什麼東東?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85章 ,送禮第102章 ,訂親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64章 ,善這個字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752章 ,回京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35章 ,誇獎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62章 ,告狀第520章 ,約束論第541章 ,豁達大度原來是這樣用的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718章 ,我不出頭誰出頭第2章 ,方姨媽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49章 ,欺負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527章 ,信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
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282章 ,公平!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46章 ,通風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82章 ,縫補考試第172章 ,一家人見面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223章 ,產女第809章 ,眼饞孫子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714章 ,拍馬蹄子第51章 ,左右都是死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130章 ,好!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280章 ,豬爹爹第85章 ,送禮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410章 ,支招兒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525章 ,禮佛第825章 ,柳大哥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77章 ,三六九等的家世第175章 ,寶珠不上表兇的當?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115章 ,想通第71章 ,可敬也?或可恨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576章 ,好是什麼東東?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571章 ,害人之心不可有第301章 ,官油子主持和解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578章 ,娘娘們對大婚的額外要求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85章 ,送禮第102章 ,訂親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798章 ,加福練兵第64章 ,善這個字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752章 ,回京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35章 ,誇獎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81章 ,針對太子的爭風第62章 ,告狀第520章 ,約束論第541章 ,豁達大度原來是這樣用的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718章 ,我不出頭誰出頭第2章 ,方姨媽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49章 ,欺負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527章 ,信第194章 ,大家出錢過難關第657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