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

對於袁訓討錢,龍氏兄弟們中,除龍大和新死親孃的龍四龍五以外,別的公子們都在意料之中。

這倒不是袁訓以前就愛討錢,而是在這一回的軍功上,各位公子們都有收穫,都想過奉送一些也正常。

這算是世家公子的精明,你帶我有軍功,我也有所表示,以後大家可以再共事。

在錢還沒有到的時候,幾公子就沒有進去。他們都在離正廳不遠的地方,也能彼此見到對方。但都沒有選擇同行,還是單獨一個人在附近踱着步,都是若有所思。

最早過來的不是錢,而是宮姨娘。

二將軍龍懷武迎上去,宮姨娘小聲問他:“好好的,你要和袁家的和好?”龍懷武揉揉北風吹冰的鼻子,低聲回道:“他肯答應?”

宮姨娘瞠目結舌,才說:“這倒也是。”聽兒子又壓下嗓音道:“以前的事在那裡,風吹不走雪蓋不住,他不計較最好,他要是計較我還是防着他。但防着他,與以後還能一塊兒共事是兩回事情,母親,”

叫出這兩個字後,龍懷武面現尷尬,宮姨娘也下意識地對正廳上尋找寶珠身影,而且手也擺起來:“小心別讓訓大奶奶聽到,她呀,兇起來就是那探海夜叉。”

國公府讓訓大奶奶寶珠鬧過兩回,一回是回罵“姨娘不像姨娘”,一回是往這裡做客,當衆就回國公:“不敢勞動姨娘出來,都在房裡歇息最好。”

舅父的姨娘,聽上去像寶珠在管。

這兩件事情,讓宮姨娘心裡刻出一道痕。又有國公發作凌姨娘,處死鮑姨娘,袁訓又一路高升,光從消息面上聽,袁訓聖眷是高的,又有梁山王父子一起保他,讓宮姨娘心頭這痕就刻得更深。

話說當姨娘的人,兒子亂喊她自己難道不知道?

宮姨娘拍撫胸口提醒兒子:“訓大奶奶今兒在,你說話小心着,別又讓她罵一頓,大過年的沒的討晦氣去。”

龍懷武“哧哧”笑上兩聲,答應道:“是。”表弟妹如今是全家人見人怕的那個人。又問宮姨娘:“倒沒帶錢來?”

“你說要多多的,小哥兒回來又說加壽有個那麼大紅包,”宮姨娘兩隻手比劃着,也是不相信,對兒子顰眉頭:“不看是過年,我一定罵他。小小孩子就會撒謊,哪裡有這樣大的紅包。丫頭就回來,說你有一句話,這紅包像口袋般大?我就讓你媳婦備錢,我說自己來看一眼。”

龍懷武更要笑,把宮姨娘袖子一扯,帶着她躡手躡腳走近能看到的地方,輕輕指指忍住笑:“您自己看。”

只看一眼,宮姨娘就用帕子掩住嘴,目光也直直的,黑眼珠子溜圓:“那是紅包?”她嗓子乾乾的:“真的不是加壽睡下來蓋的被子?”總感覺袁家今天不是過府拜年,像是來訛人。

“不是。”龍懷武又要笑,用力點頭:“是紅包。”輕推宮姨娘:“您快回去備錢。”宮姨娘算算那紅包大小,不情願地道:“就我們一個房頭出?”

“那倒不會,跟小弟這一回得軍功的兄弟們,都會給的。還有父親呢,您趕緊的去吧。”龍懷武怕母親心疼錢,再加上一句:“我帶回來的那東西母親喜歡,我說過是石頭城裡得的,您要捨不得錢,就當那玉壁是花錢買的,另外還有軍功和升官,我還是賺錢的。”

概念做了個轉變,宮姨娘這就釋然。二將軍帶回來的,也是一塊白玉。曾呈給輔國公,國公說不要,過了明路讓給他們的娘,這就到宮姨娘手上。

宮姨娘愛不釋手,本來要和二奶奶打件好首飾,又婆媳都愛惜那玉壁大水頭兒好,光對着看就是件珍寶,捨不得破開,就讓工匠打出來座屏底架,把玉壁放上去,當插屏放着觀賞,是她房中如今得意的一件東西。

她笑嘻嘻:“就依你,我回去多收拾錢送來。”又想到一件事,由不得的撲哧一笑,對龍懷武道:“再給你兒子也縫個大紅包,咱們光給錢嗎?都知道訓大奶奶最近發財,又是什麼山頭又是什麼玉石的,她佔着是小公子們的長輩,也得出幾個。”

龍懷武失聲而笑:“還有這主意?”

“自然的,有給有還是不是?”宮姨娘內心這就不但平衡,而且喜滋滋兒。爲什麼呢?因爲龍懷武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剛纔亂跑的那個,另一個才一週出去,走路腿軟所以沒跟着跑。

“我把小的也收拾出來,給他也弄個大紅包套脖子上。”

龍懷武駭笑:“小的就別出來了,”這樣給下去,小弟今天還要賠錢。

“老姑奶奶今年歸寧,不給她見見孩子們,這叫失禮,這叫不敬重她。對了,老姑奶奶也有錢,這紅包兒是得大些才行,不然裝不下。”宮姨娘提起裙子就往回走,邊走邊興沖沖:“這件事情我當家,我來作主不會錯。”

這邊龍懷武對着宮姨娘背影失笑,另一邊桂花樹下,龍八奶奶田氏也是興興頭頭的,抱着一個,跟着一個的出來。

老八一臉隨時會摔倒的模樣,撫額頭也是忍笑不止。他大的是個女兒,四歲左右,生得粉妝玉琢般,興高采烈的抱着一個紅通通的東西。過來就展給父親看,歡天喜地的道:“父親看我的紅包比加壽的大吧?”

“吭吭……”龍懷城讓口水嗆到。這就不及說話,眼睜睜看着他姑娘拖着紅包往正廳上跑,紅包太大,也是按加壽那身長比例做的,也有他姑娘身子般長,一小部分拖在地上,上臺階就要進門,一腳踩中紅包,人還沒有進到客廳,就地先叩一個頭。

客廳裡本就笑聲鼎沸,這就笑聲更歡騰。

這是輔國公夫人的親孫女兒,國公夫人含笑伸出手正要招她,心神一閃,又把手放下。果然的,她的直覺很準。在她手微動要伸又放的時候,輔國公滿面笑容已出聲,他慈愛的對着那小姑娘伸出手:“到祖父這裡來。”

“祖父過年好,祖母過年好,”小姑娘進來以前,是有人交待過。脆生生的叫過以後,睜大烏溜溜的眼睛,兩隻小手把個紅包撐開,小眼神兒早放到桌上一大盤金錢上面。

這是輔國公準備的兩盤子錢中,給完加壽剩下的那一盤。

老八和八奶奶都沒有進來的心,原地笑得渾身打顫時,就見到女兒收過祖父母的錢,伶俐地跑到袁夫人面前。

她是袁夫人進京後生的,卻能準確的認出姑祖母,可見八奶奶功勞不小。小姑娘趴地上就磕:“給姑祖母拜年。”

“呵呵呵……老八笑得腳下一打滑,幾乎沒摔倒。轉臉兒笑問妻子:“這是你的主意?”八奶奶頗有得色:“這不能算是主意,這是應當應分。姑母是最親厚的親戚,好幾年不在大同,父親常年的想念於她,別說你不知道。今年歸寧是件大事情,孩子們總得去行個禮。”

老八又大笑,道:“有道理,這話我服你。”笑到一半,緩緩止住,對正廳上敏銳的掃上一眼,見母親正和安家老太太說話,而姑母坐在父親的另一側邊,正和父親在笑語。

老八又心頭一涼,默默地想如果姑母和母親,或父親和母親,能這樣的笑談那該多好。如果今天能有這樣的場景出來,這個年才真是趁心如意。

正尋思着,見眼簾內又出來一個孩子。

他的兒子,今年也是一週多,正學走路的時候。龍氏兄弟都跟着父親出征,就造成要生孩子,那年紀都差不多。

這一個,也和二將軍的小兒子差不多大,走路也是一樣的軟。奶媽跟着他,看着他搖搖擺擺“爬”過門檻,進門後應該累了,先往地上一坐,把個手指頭吃起來,對着客廳裡笑出幾顆小白牙。

見到這小小孩子,輔國公打心裡喜歡。坐他旁邊的袁夫人,對侄子們的行爲不以爲然,但小孩子沒有得罪她,她素來度量寬廣,今年又抱上孫女兒,見到孩子更加喜歡。

兄妹一起張開手臂,對着那小孩子笑:“過來叩頭給錢。”

那孩子瞅了瞅,還有個選擇。見袁夫人更中看,站起來,對着袁夫人去了。袁夫人把他抱在懷裡,笑着問他:“你怎麼沒帶大紅包呢?”

“姑祖母,母親說弟弟的錢全放我紅包裡,我們共用一個大紅包。”老八的姑娘蹲在寶珠面前回答出來。

老八斜眼妻子:“你女兒把你賣個乾淨,正廳裡也沒有地縫給你鑽,你等下不出去我不奇怪。”八奶奶還是她眉開眼笑模樣:“孩子話,姑母不會信的。”

手一指客廳,又帕子掩住口笑個不停:“看你家女兒,這叫貪心鬼兒不是?”

那姑娘的大紅包裡裝出來一個底子,她這個紅包更大,她這會兒就拖不動。又急着去幫弟弟收錢,背後紅包又動不了,小姑娘小嘴一撇,急得小臉兒漲得通紅,使出吃奶的力氣再去拖。

輔國公大笑,國公夫人也大笑,袁夫人也大笑。笑過吩咐跟的丫頭:“把咱們帶來的錢送過去給她,別把小姑娘急哭出來。”

袁夫人和寶珠帶的都有錢,紅花兒安排幾個丫頭輪流往這裡送。這就送過去,金錢落入紅包中,小姑娘幽幽地嘆氣:“唉,這我可就更背不動了。”

她一直在寶珠面前蹲着,不但是想和加壽玩耍----這大紅包是由加壽開始的,就想和她親近親近---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她一路收下來,想離開也拖不動錢袋子。

老八夫妻在外面更笑,都沒有進來的心思,只覺得風雪中看到這一幕,怎麼看怎麼喜樂。八奶奶先想起來,輕推丈夫:“八爺,從我到你們家,這還是頭一回,”

“頭回什麼?”老八裝糊塗。

“頭回像一家人。”八奶奶不放過他,還是說出來。

老八嘻嘻一下,隨手就是一個理由。對打扮得花團錦簇的寶珠努努嘴兒:“那不是弟妹坐在那裡,這就沒有人敢生事情。誰敢惹她不喜歡,不是白討她罵沒辦法。”

寶珠在這裡,又當上輔國公府安定團結的引路人。

八奶奶輕笑:“八爺說得是,早起我就想交待你,後來我看早飯,就沒顧得說。現在我交待您,等下進去見弟妹,她說什麼,你就跟着說什麼,大年下的可別招惹她,討她的罵可就不好。”

“你也說得是,橫豎以後她說東好,我就說西不好。”老八忍俊不禁。

聞言,八奶奶把他一通的誇獎:“這樣就是對的。”

夫妻正相視而笑,後面有一堆的腳步傳出來。回身一看,紅燦燦的一大片先入眼中。過年孩子們穿紅衣的多,手中又握着大紅包,又都一起過來,紅通通的似一堆紅蘋果滾地溜圓的往這裡跑。

“討錢討錢。”

“加壽就是這樣討錢的,”

大的小的一窩風的走得快的自己跑走得慢的奶媽抱着,一擁而進。

輔國公笑得滿面開花,看到哪個都樂得不行。撫摸一下這個,又揉揉那個,一個勁兒的催小子們:“取錢來。”

龍懷文進來時,對着這一幕怔住。

……

凡是熱鬧的地方,都能生出打動人心的一處。笑語中飄浮在上方的氳氳,看不到摸不着,卻似珠寶的光華、日頭的光澤,明月的銀輝,灑落在心頭最柔軟處。

但有些人天生冷酷,或後天培養出來的冷酷,讓他們對熱鬧溫暖很不適應。

龍大公子就是這樣的人。

他站正廳外面,還沒有邁過那門檻時,就怔怔的不敢進去。

他不是不想進,事實上所有的溫暖和溫柔,是所有人希冀和需要的。不過他很少給過別人溫暖和溫柔,本能的對溫暖和溫柔起排斥。但內心天生的渴望又很想得到,就造成他此時進和退全是兩難。

正廳的中間,龍懷文看到他的父親。輔國公早看到他過來,頭也不擡繼續和孫子們玩笑。國公不是有意忽略長子,而是不管哪個兒子進來,都是他們來見老子,老子總不會主動出迎?

如果這會兒只有國公一個人坐在這裡,進來一個兒子,國公還會主動擡眼注視於他。現在眼前全是孩子們,樂顛顛的數錢的、討錢的、年紀大些得過父母交待和祖父獻殷勤的……讓輔國公盡享天倫之樂,哪還顧得上誰進來誰不進來。

輔國公只微一擡眼見到老大過來,心思就讓孫子們勾走。

他滿面慈愛,樂此不彼的笑容,是阻止龍懷文進去的一個原因。龍懷文在十歲以下的年紀,就很少見到父親笑過。這笑容對龍懷文來說,陌生得像忽然而來的春雨,哪怕春雨是滋潤的,也讓當事人有不敢接受之感。

挪一挪眼光,龍懷文下意識的避開,去看廳內的別人。

眼角一動,就先看到和國公同坐的國公夫人。龍懷文眸中閃過一絲憎惡。在他能記得住事情的時候,他的耳邊就是凌姨娘詛咒似的話語:“全是那個女人擋道,不然你是嫡長子。”這裡面自然少不了那句話“本該”。

“你本該是嫡長子!享受一切兄弟們不能享受的東西。”

“本該”這話是真害人。沒有人本該對你做些什麼。

另外還有他的姐姐二姑娘,也是“本該”。二姑娘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我本該是嫡長女!”這一對姐弟都“本該”,一個嫡長子,一個嫡長女,自然是把國公夫人往死裡恨,又把輔國公恨得不行。

是他們的親生父親,他們也不管了。

這樣的苗頭一露出來,輔國公就打消休妻的心思。雖然當時老項城郡王已去世,沒有人再製約輔國公休妻,輔國公爲牽制姨娘們,爲這個原因不再休妻。

國公夫人放在房裡,也不妨礙國公不是?

今天是國公夫人難得的新年坐在正廳上,她打起百般精神,竭力地招待着安老太太婆媳。老太太自然不會對她失禮,就是邵氏和張氏見到國公夫人這樣的貴夫人寒暄備至,二位太太不明內幕,也是竭力地對國公夫人表示親近。

看上去這四個女眷都笑得合不攏嘴,像闔家親厚的交情。

龍懷文一眼也不能再看,又挪動目光到一旁。這一看,他更是不痛快。心頭像生出來一根刺,這刺落地生根,在他心上盤旋環繞,如藤蔓般處處紮在他的心上,小刺生大刺,大刺生巨刺,巨刺生硬骨,不把他的心扎出千瘡百孔決不罷休。

他看到了誰?比看到那阻攔他不能成爲“嫡長子”的國公夫人還要生氣。

是袁訓。

光是袁訓,還不能讓龍懷文挨千刺萬刺扎。在袁訓旁邊是幾個兄弟,而且大家滿面笑容在和袁訓說話,這才讓龍懷文有大勢已去之感。

幾年前見面就你死我活,雖然最後也沒有真的你死我活,不過當時打起來就你死我活的人,還能有和好的一天?

龍懷文極不舒服的擰擰脖子,覺得內心的冷酷也不足以抗住廳內的溫暖時,他竟然生出猶豫不決的心思,我還要進去嗎?

進去像是個多餘的不是嗎?

正猶豫的時候,一個紅通通的東西送到他面前。寶珠手捧大紅包,加壽卻不肯送過來,到底是防着他不是?

“加壽來拜年,給錢吧。”寶珠笑吟吟的,把加壽的大紅包對着龍懷文撐開。

“哈哈哈哈……”在寶珠身後,是大笑聲傳來。這笑聲讓龍懷文更矇住,怎麼?弟妹找我要錢,竟然是大家都商議過的不成?

龍懷文疑心上來,我沒到的時候,他們揹着我都商議的是什麼?

以龍大懷文的冷酷心思,是想不到哪怕正廳上各人都有事做,寶珠也無疑是這裡的焦點,人人都不時的要看看她,寶珠可以讓人心情更好。

頭一個輔國公心裡眼角都有她,寶珠爲國公府做的有形無形事情,也當得起國公疼愛。

國公夫人是分外感激寶珠,沒有寶珠今年到大同,這樣的大年初一,國公夫人只能還在她的房裡坐着。外面許多的熱鬧,都與她無關。

這一切是寶珠帶來的,雖然寶珠並不想給她這個附加福利,可國公夫人此時能坐丈夫身邊,沒有寶珠在,誰能辦到?

她的兒子龍八公子每年想盡法子也沒有做到的事,是寶珠一不小心、純屬無心的把這事兒給辦了。當然這中間姨娘們龍懷文也助力不少,把寶珠逼到受國公夫人感激的地步。

寶珠的附加福利還有一條,是帶來三個女眷,老太太和邵氏張氏。她們來做客,免去國公夫人的許多尷尬。

國公夫人這就有事可做,招待這婆媳三人讓她不用去和袁夫人有交流。袁夫人不願意和她說話,國公夫人是不敢和袁夫人說話,大過年的惹起舊事上心頭,對彼此都不是件舒服事情。

國公夫人的心裡都一時半刻的放下寶珠嗎?不能。見到寶珠走到龍懷文面前討要紅包,國公夫人嫣然含笑,對老太太婆媳道:“看寶珠多能幹啊。”

老太太呵呵一笑,邵氏捏捏張氏的手,兩個人不言而喻的好笑起來。要錢還叫能幹?這國公府上竟然錢多的只喜歡別人來討要?

這邊四位女眷滿面笑容望着寶珠,成了龍懷文眼中助長寶珠的第二份助力。

老侯是大笑,龍氏兄弟也笑,寶珠做什麼,龍氏兄弟都是跟後面笑,有點像傻子。袁夫人對兒子投去讚賞的一眸,心想這個媳婦選得好。

龍懷文過來時,袁夫人面上無妨,心裡卻爲兄長緊上一緊。袁夫人看着龍懷文長大,看着他長歪,也就瞭解他的性子。

兄長在他不在家,發作他的生母,嫁走他的姐姐更是笑話一件。兄長輔國公雖然不怕兒子,但今天年初一,爭執起來也好,負氣也好,這個年就過得有遺憾不是?

有寶珠上前去討要紅包,又有廳上笑聲助陣,有什麼僵闆闆的讓打開,龍懷文要是知趣的,坐下來說笑一陣,還是熱鬧場面。

袁夫人也含笑看着寶珠。

袁訓是最討厭龍懷文,以前的事和龍懷文對有孕的寶珠做的事,都讓袁訓有殺他的心。完全是爲了輔國公,袁訓才按下殺機。

石頭城外,如果龍懷文在,袁訓是一定不會帶上他的。養狗咬人養雞啄人,但養狼吃人,袁訓不會幹這種事。他在剛纔見到龍懷文走來,拳頭在袖子裡捏巴捏巴,眼神兒一凜殺氣騰騰,本想着龍懷文敢鬧事,袁訓就想接時。寶珠就走上去,把個紅包一展:“討錢的來了。”

袁訓微微一笑,緊攥的拳頭慢慢鬆開。在心中安慰自己,殺他的機會有得是,不急不急。又怕龍懷文急躁的對待寶珠,袁訓帶着笑容,完全是爲了寶珠而發,徐步往寶珠處走上兩步。挺拔的身軀彷彿在宣告,這是我的人,誰也不能再欺負她!

龍氏兄弟正和他在說話,見到袁訓不經意的動了動步子,兄弟們都不傻,都看出袁訓用意。但看出袁訓在向龍懷文宣告的用意,龍氏兄弟也想也不想的都動了動步子,保持着剛纔和袁訓剛纔距離的他們,看在龍懷文眼裡,他自然當成兄弟們此時和小弟一條心。

他們竟然一條心了?

龍懷文有點兒慌亂,又帶着對熱鬧的不適應,僵在原地,瞅着加壽的大紅包,大腦一片空白,這就不知所措上來。

寶珠纔不容他就在這裡僵着,寶珠帶笑再提醒他:“加壽來拜年,加壽來討錢。”寶珠想,我們也得解點兒氣不是?

你這個大壞蛋!

你這個以前欺負表兇,後來欺負我和加壽的大壞蛋!

你這壞蛋偏偏又是舅父的長子,不然早對你不客氣!

親戚中的壞比起壞人的壞,更讓人痛心。因爲好心地在這種時候總會受到欺負,收拾起來他難免多想心思。

寶珠就正在想,她想上有舅父,又有表兇,我不對你以牙還牙,只等老天有眼,舅父不是總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嗎?寶珠把個紅包搖一搖,暗道我等着。但是現在,快給錢消消我的火氣!

把個大紅包舉得更寬。

好在裡面的錢早就倒走,不然寶珠一個人也舉不動。

廳上笑聲依然出來,可是離龍懷文越來越遠。他瞪着大紅包,他身上沒有帶錢,他以前哪有給錢的心?他的心是冰石頭凍過又凍,只想到自己從不考慮別人。

他也知道僵在這裡不對,可紅包似他的定身符,硬是把他定得一動也動不了。就在他全身拘束似繩捆索扎時,“問大伯討錢去,”一堆孩子們又衝上來。

十幾個紅包一起張過來,孩子們一張張笑臉展開在面前。“大伯父,給錢就給你拜年。”這個不知是誰說的,廳上又爆發出一大陣笑聲,輔國公笑得鬍鬚抖動,笑罵道:“這是哪個淘氣的?”

後面還有。

“沒帶錢嗎?沒帶錢給東西也成。”那孩子盯着龍懷文的髮簪和玉佩。龍懷文嗓子裡咕噥幾聲,無奈的擠出一個笑容。

對着孩子們,他又能怎麼樣?

老天像也不願破壞這熱鬧,謝氏慌慌張張過來,離得老遠就揚着帕子笑:“我們來給錢的,”丫頭抱着她的孩子在後面跟着,謝氏再笑道:“我們也來討錢。”

謝氏今天管中飯,正在廚房上看着忙活,就聽到這裡在討錢。先讓丫頭來打聽過加壽紅包的尺寸大小,匆匆忙忙給自己兒子也做得一個,也是掛在脖子上,又收拾出錢,就來得最晚。

寶珠和孩子們齊聲歡呼,寶珠歡呼得最響,帶着孩子們,都把紅包張得大大的,對着謝氏奔過去,寶珠和孩子們一起嚷:“拜年了,給錢了,”

在這熱鬧中,龍懷文悄悄的走了。

沒有人注意他,或者說注意到也當沒看見。目光所看的地方,是門外新生出來的熱鬧。謝氏面對一堆紅包,心想今天真是熱鬧啊,油然生出和八奶奶同樣的心思。

從她過門以後,頭一天這般的喜慶過年。

謝氏一定要多給寶珠錢,可她帶的錢又不多。她給兒子做了個超大紅包,可帶錢出來時並沒有想到這些。

對着無底洞似的個個大紅包,謝氏笑道:“別急,先給表嬸娘。”抓一大把錢先給寶珠。幾個孩子都不願意,噘嘴道:“表嬸娘大,我們小,該先給我們。”

“表嬸娘是爲加壽討的,加壽最小不是。”

加壽在房裡很開心,她耳朵裡讓“討錢、拜年”灌滿,見紅包一亮,就要把兩個厚袖子往處一合,上下搖晃幾下。

老侯就要大樂了:“你先學會的倒是這個。”喚一聲:“二妹。”安老太太轉過眼神,老侯笑道:“幾時帶加壽回京去,也得這麼個大袋子才成。”

“那是自然的,”老太太笑容滿面:“我們給出去多少錢都沒處收,有了加壽,自然是全討回來。”

加壽樂呵呵,聽到討錢,把小手又搖晃幾下,把口水賣力地滴出一大堆。

當天酒宴結束後加壽回家,一堆孩子們跟後面相送。老八的女兒擡高自己手臂,扯住加壽袖口兒不丟。

她戀戀不捨:“加壽你明天還來嗎?”袁訓欣然揚眉,回到自己府中後,一個人得瑟:“看我女兒多討人喜歡,都要同她玩耍。”

寶珠給他一大盆涼水:“他們都跟着你後面討三遭兒錢,能不喜歡你女兒嗎?”她輕咬住脣,去擰袁訓手臂,埋怨道:“你呀你,討錢就討錢,怎麼討一回把紅包倒空,又去討一回。我給你記着呢,你一共討了三回,每個人都讓你要三遍錢!”

小夫妻在前面說笑,後面跟的長輩們又樂得不行。老侯對老太太咬耳朵:“記下他這招兒,等回京去,親戚面前也得討三遍才行。”

“豈止三遍,五遍也成。”老太太算算帳,更覺得自己往年全虧大發,給出去一圈子的錢,收回來的不多。

以前她心裡沒有孫女兒,滿月什麼的也沒有好好的辦,親戚們上門,也不讓她們出來見。現在老太太腸子可以悔青,但有加壽,她又頓覺有盼頭。

對兄長一筆一筆地算:“光忠勇王府,我就給出去幾撥的錢,這下好了,有了加壽,這錢都得給我還回來。”

“多討幾遍,啊哈,多幾回也沒什麼。”老侯總是會贊成老太太。

寶珠正和袁訓還沒有理論明白,後面又傳來這樣的話。她笑眯眯湊到袁訓耳朵邊上,帶足討好:“回房去,寶珠也討三遍錢,你看可好不好?”

“那你女兒不答應吧?”袁訓斜睨她:“這是加壽才能辦的事情,你怎麼能學?”寶珠扁扁嘴。

……

初六那天,袁夫人和袁訓出去拜親戚。安老太太連日熱鬧說累了沒出門兒,這一天風雪大,袁夫人捨不得讓加壽出門,又鄒家要來人說話,就留下寶珠母女在家中。

老太太這就得已和寶珠單獨說話,她沉吟半天才問出來:“親家太太和國公夫人?”老太太自己就和嫂嫂不好,對這樣的關係敏銳度高。

就是她敏銳度不高,也能看出國公夫人和袁夫人的不對,那也太明顯了。

寶珠不奇怪,祖母從來犀利,看不出來才叫不對。她嘆氣道:“不好呢。”老太太點頭道:“我說呢,國公夫人像巴結她似的,眼睛一看到親家太太,就矮上一半。親家太太是從不失禮的人,可初一那天,我們在國公府裡呆上一天,她一句話也沒有和國公夫人說。”

“還有表兇,也沒有和舅母說話。”寶珠也看在眼中。既然說出來,就把能說的說個乾淨:“郡王妃姐姐從不歸寧呢。”

老太太瞪大眼:“有這麼僵嗎?”

“去年姐姐來大同,只是來看我懷着加壽,舅父又不在家,她一步也沒回去過。”寶珠抿抿脣。

老太太喜歡上來,眯着眼睛只有一條縫:“只看你啊?她就這一個弟弟不是?”寶珠含笑:“弟弟是多,親弟弟就這一個。”

“所以是寶貝,寶珠你也是個寶貝,加壽也是個寶貝。”老太太即刻就把國公夫人的事情拋開。

和寶珠又說上幾句,才又回到國公夫人上面時。寶珠半吐半露:“過去的事情,不說也罷了。打個比方,祖母不要生氣,就和舅祖母當年是一樣的人,後來沒了勢力,也就消停下來。”

說起去世的南安侯夫人,安老太太嘆氣:“你舅祖母那個人吶,就是喜歡別人讓着她,不管大小事情都要讓着她,都要她說了算,這可能嗎?就是皇帝也受氣吶。”

寶珠點頭微笑:“是啊。”

“再說你看祖母我,是讓人的人?我年青的時候,跟你大姐一個性子,你大姐不給比我的,是親戚上更差。祖母我當嬌閨女的時候從不讓人,但安家的親戚我從不怠慢。你祖父和你父親叔叔們不在了,親戚們不上門的,我也讓人送年禮去。花點兒錢落個好名聲,你大姐就看不開這一條。”

寶珠爲掌珠尋個理由出來,陪笑道:“祖母手中有錢不是?大姐不能和您相比。又祖母和祖父情投意合,大姐嫁大姐丈,我一直懷疑她心裡有姐丈沒有?”

“她心裡不需要有別人,她心裡有錢就行!”老太太一語中的得模樣,讓寶珠莞爾。

說到掌珠,老太太有些堵心。掌珠分家的事情,已經有親戚寫信給老侯,當成笑談一件。老侯又告訴老太太,老太太也乾瞪眼睛沒辦法。

老太太年紀越大,反省越深。尋思從她丈夫去世以後,拖着兩個寡媳,帶着三個孫女兒,幾曾有今年這樣熱鬧過。

珍惜歡樂,就不再說掌珠。說上幾句國公府的話,老太太心頭“格登”一下,自然明白。輔國公富貴逼人,袁家卻是小鎮上居民。又來到大同後,知道袁父的身體早年就是病弱,老太太這就能明白國公夫人做了什麼。

她只是猜測,卻猜測得準。

只看袁夫人陪嫁的這宅子,就能知道她是國公府的愛女。把愛女嫁給平民的就不多,更別把愛女嫁給身子不好的人,這不明擺着讓她去守寡?

老太太打個哆嗦,又怕寶珠見到,把這心思壓下去,歡歡樂樂地來說加壽。說加壽總是開心的,可說來說去,又有些話不能說。

“我們加壽是個招弟的孩子。”這話沒什麼。

“我們加壽生得隨父親,長大後必然是個美人兒,這就開始打嫁妝,以後挑人一定要最俊的。”

話到這裡就說不下去。

寶珠含蓄地笑着,又是半吐半露:“祖母,我們都不能操心,加壽的事情,我們當不了家。就是母親,也只能當上一半的家吧,這是以我來看。”

老太太也想起來:“你對我說過的,袁家還有親戚?”老了老了,好奇心並不少。老太太帶着神秘感,問道:“你說不是淑妃娘娘,那會是誰?”

寶珠陪笑:“不能說啊,祖母,以後,總有能明白的時候。”老太太樂了:“你這日子過的,親家太太的事情,不能說。國公夫人的事情,不能說。加壽的事兒,也是個不能說。不過,我倒覺得你過得好,這事兒真是奇怪,你這樣反而是個好?”

寶珠這一回是發自內心的笑:“好呢。”

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384章 ,懲治歐陽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202章 ,聰明人第62章 ,告狀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289章 ,救助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496章 ,修正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731章 ,鑽帳篷第445章 ,兄弟情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735章 ,小黑子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735章 ,小黑子第94章 ,神采第119章 ,大方?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774章 ,費玲瓏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732章 ,前方金陵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756章 ,加喜生日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152章 ,書呆子之家第60章 ,難得清醒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273章 ,把加壽疼愛到底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118章 ,私房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217章 ,驚馬第360章 ,對不住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152章 ,書呆子之家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13章 ,佳人有恨第114章 ,承擔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92章 ,如此服你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14章 ,消息確定第186章 ,袁訓在此!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70章 ,人窮不是錯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149章 ,回門第506章 ,喋血大帳第162章 ,探花!第309章 ,醬鴨與白光鴨第25章 ,迴避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1章 ,安府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
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483章 ,居心不良得懲治第272章 ,親事喜人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384章 ,懲治歐陽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202章 ,聰明人第62章 ,告狀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289章 ,救助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582章 ,威懾使臣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639章 ,元皓都懂的道理第519章 ,大旗紛爭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496章 ,修正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740章 ,看牡丹吃荔枝第731章 ,鑽帳篷第445章 ,兄弟情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735章 ,小黑子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735章 ,小黑子第94章 ,神采第119章 ,大方?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418章 ,峨冠的小二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200章 ,奶奶厲害!第774章 ,費玲瓏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732章 ,前方金陵第487章 ,蕭戰來幫忙第756章 ,加喜生日第663章 ,又一對父女相見第152章 ,書呆子之家第60章 ,難得清醒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273章 ,把加壽疼愛到底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118章 ,私房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217章 ,驚馬第360章 ,對不住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152章 ,書呆子之家第640章 ,張大學士認錯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13章 ,佳人有恨第114章 ,承擔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92章 ,如此服你第537章 ,支持孩子們第84章 ,不是縫衣人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14章 ,消息確定第186章 ,袁訓在此!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70章 ,人窮不是錯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149章 ,回門第506章 ,喋血大帳第162章 ,探花!第309章 ,醬鴨與白光鴨第25章 ,迴避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326章 ,送女眷們返京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1章 ,安府第156章 ,諸般都是好的寶珠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